不负君来不负清
字体: 16 + -

第七十七章 废复

当确切的,那关于废太子的事情‘正式’传到听晗耳中,都已经是九月份的时候了。 因为康熙直到回了京,才正式下旨宣告了这件事。 而贝勒府的小院,消息的封闭程度那绝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 当然,这也与听晗根本没去打听有关系。 既然注定早就知道了那残忍的结局,又何必提前确定它是否已发生了?

胤禛回到府上的时候,整个人都显得憔悴了、老了许多。 听晗没有多问他什么,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的陪在他的身边而已。 胤禛对此感到很安慰。 有时候,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只要默契的支持,就很足够了。

而胤禛这段时间里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知道十三什么时候会被放出来……”“虽然已经买通了处理好了一切,可……”“十三最爱自由了,他……”他的声音通常会越来越低,越来越低。 偶尔,会开始哽咽。

是啊,胤祥最爱自由,最爱动了。 虽然这一废太子的时候,他还没有正式步入那悲惨的十年的圈套里。 虽然已经买通了人照顾他。 但是,从一个倍受宠爱的皇子,一下子沦落到被父亲防贼似的提防的‘坏人’,这样的反差,怎能不叫人心寒叫人心痛呢?何况十三其实是个非常骄傲的人。

在那么多兄弟当中,其他人都防胤禛,甚至不顾一切的对付胤禛包括他真正意义上同父同母的亲弟弟胤祯!只有十三,只有十三。 不论如何,不论发生任何事情,都始终如一地坚定的站在胤禛的身边。 所以历史上,十三会受这拘禁之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保住胤禛!

当然胤禛,他是真心爱这个弟弟的!一个巴掌拍不响。 事情都是相对的。 当别人用尽全力与真心的来与你交心,你会感受的到地。 所以在这个复杂而无奈的姓爱新觉罗地家庭里面。 若说有什么人是值得他心疼,关心和想去保护的,就只有十三。

真希望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啊!可是不能……每每想到这点,听晗的心就隐隐作痛。 上天真的很残忍,知道历史又如何?了解结局又任何?这就像看到电视里的美食一样,有的看,没地吃……知道了。 却不能碰不能动不能改……这样无奈的心情,真的比什么都揪心!

+++++

算起来呢,这第一次废太子,程序上显得比较生疏。 如果非要用什么来形容的话,那就只有一个字:乱!

当然了,这第一次嘛,通常是没有什么经验的,乱也是理所当然的。 可以谅解谅解。 相信等到第二次废太子的时候,就不会出现什么儿子忤逆老子,老子破口大骂儿子畜生之类的事件来了。 当然还有什么皇帝老做梦地活计,不是梦到嫡妻孝仁哭诉,就是梦到孝庄指责的戏码……也不会再出现。

胤祥这次如听晗所记得的那样,并没有被康熙关得太久。 大概一个多月。 也就被放了出来。 但由于局面还很混乱,康熙对他仍有很大的防范感,所以听晗和胤禛都没办法太正大光明的去接触他。 正如听晗先前所预料的,风起云涌,过去,再也回不去了!

不过,他们还是找到了机会空挡,见了他一面,在十三贝勒府。

胤祥人瘦了许多,憔悴了不少。 身子骨似乎一瞬间大不如前了。 当然。 还包括他地地位。 他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了,他再不是除了太子之外。 康熙甚宠甚疼的儿子了!什么痛,都不及心痛啊!

好在,淑萍的眼神始终是非常坚定的。 那种坚定,让听晗感到欣慰,同时也感到心疼,真的很心疼。 可转念一想,胤祥能有这样一个嫡妻,患难见真情。 相信不论发生什么困难疾苦,他们夫妻两都能挨的过去,也就释怀了不少。

两个男人在一旁聊起了‘自己’的事了。 他们身边的听晗和淑萍则是用无言的对望,来诠释此刻的心情。 她们都是知道历史结局地人,早在之前分别地时候,她们就知道会有这样的一天。 他们确实很难再回到从前了。 他们想要再那么光明正大,谈笑风生地站在一起,真的要等十多年了!但即便等到了那一日,他们的心境,他们的阅历,都将不复从前!

常听人说,人的长大,是要付出代价的。 只是有时会不免感慨,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点?

+++++

接下来,朝廷上下继续一片混乱,真的很混乱。 尤其是朝堂上有关于新太子的争论是那么的喋喋不休。

通常这样的局面,很容易使人迷惑,产生幻觉。 所以别说老八是当局者迷的巴巴的让百官保举了,就连胤禛,都不免有些沉不住气。

虽然知道胤禛很快就会自己想通,毕竟历史摆在那,他的聪慧他的冷静也摆在那。 可看着他那样坐立不安的样子,听晗还是很难受。

听晗了解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他再输不起了。 已经连他最在乎的十三都输了,他不可以走错半步。

于是,听晗在他烦恼的时候,在一旁仿佛漫不经心般的径自逗起了启晗,“启晗啊,你说如果你不小心犯了很大很大的错误,你说额娘会怎么做呢?”逗得差不多了,逗得胤禛的脸色越来越不耐烦时,听晗忽然转了话锋。

启晗只是个孩子,对听晗的话其实不大了解,更不明白她为什么会忽然有此一问。 但既然母亲问了自己,她自然是要乖乖回答的,“额娘当然会很生气很生气啊。 生气的要责罚启晗,打骂启晗。 可是……”启晗认真的想了想,认真的回答:“可是额娘是爱启晗的,所以额娘面上有所责难,事情过了,启晗还是会因为爱启晗而原谅启晗的!”

启晗这孩子,就是特别聪明。 连引导都不需要,居然就把她要表达的意思一口气全说了出来。 听晗满意的拍了拍启晗的额头,柔声道:“当然啦,启晗是额娘的心头肉,额娘即便再生气,也不可能真的去怪启晗的不是?但是启晗还是要乖乖的听话哦,不要真的惹额娘很生气很生气才好哦。 对了……”母女俩的对话还在继续,但话题已经又被听晗不着痕迹的带到别的地方去了。

这会再看向胤禛,他脸上那先前的困惑已经尽数去掉。 一瞬间他的目光如炬,几乎盛满人间所有的自信。

呵呵,听晗最喜欢看到这样的他了。

其实以胤禛的聪明,原本根本不需要听晗出言提醒什么就可以自己想通的。 何况这会,那么明显的暗示,他立刻就知道接下去的路子该怎么走了。

不过,当然了,关于所谓的提示,听晗是不会承认什么的。

就这样,一切如历史所记载的那般,一字不差的进行着。

老八碰了一鼻子的灰是必然的结果,胤禛却由于保举复立太子一事而大受康熙的赞赏。 这两个最能匹敌的政敌之间的差距在此立竿见影的显现了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最后是雍正坐上了皇位而不是八爷。

然后——

事实证明,同样是老婆,同样儿子,胤禩和胤礽的命运实在是相差有十万八千里之远。

康熙四十七年,十月 议政大臣会议,议皇八子胤禩谋求储位罪,削其贝勒爵。 其中还牵连了他的母亲。 辛苦挨了一辈子的良妃,竟是被康熙骂为辛者库贱婢!好在此时良妃已然不在人间,否则,该作和感想?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 皇三子胤祉告皇长子胤禔咒魇皇太子,削其直郡王爵,幽之。 副都御史劳之辨奏保废太子,夺职杖之。 召廷臣议建储之事,阿灵阿、鄂伦岱、王鸿绪及诸大臣以皇八子胤禩请,康熙帝不允。 释废太子胤礽。 王大臣请复立胤礽为太子。 复胤禩贝勒。

再然后——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 召集廷臣,审问谁为首倡立胤禩者,群臣惶恐。 乃问张廷玉,对曰“闻之马齐”,次日,列马齐罪状,宥死拘禁。 后察其有诬,释放马齐。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 复立胤礽为太子,昭告宗庙,颁诏天下。

康熙四十八年,四月 移禁胤禔于公所,遣官率兵监守。

最后——

十月 册封皇三子胤祉诚亲王,皇四子胤禛雍亲王,皇五子胤祺恒亲王,皇七子胤祐淳郡王,皇十子胤(示我)敦郡王,皇九子胤禟、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胤禵俱为贝勒。 于京西畅春园之北建圆明园,赐予皇四子胤禛居住。

唯有十三,即便被放了出来,却似乎什么都不是,也什么都没有。 连惩罚与责难都没有,好象他不存在似的!

但一切总算是尘埃落定。

可是,老天似乎并不打算叫人放下心来。 因为就在康熙下旨册封胤禛为雍亲王的同时,还有另一道圣旨一起下达。

圣旨里,康熙将汉军镶黄旗人,巡抚遐龄女年氏……指婚给雍亲王胤禛为侧福晋!

于是,听晗最担心的情况,终于在储位风波暂告一段落后,毫无预兆或者是听晗这段时间忙得晕呼了的没有心思去想去注意的使得它变得很突然的,赫然席卷而来。 听晗对此颇有些措手不及,可又无可奈何。 毕竟圣旨,在这个时代,是谁都不可以忤逆的!

年—若—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