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君来不负清
字体: 16 + -

第六十九章 中秋(一)

康熙四十六年,这一年来并没有多大的历史事件发生,一切显得平淡而有规律。 但对于淑萍同学而言,却是她到清朝以后,最为爽快的一年。

因为这一年,康熙同志的户外活动极其丰富。

年初,是康熙一生中的第六次南巡;再来,又有巡行塞外外加驻跸热河,巡幸诸蒙古部落活动。

因为胤祥在这个时段很得康熙宠,所以,次次康熙都带上了他。 而康熙带上了胤祥的潜台词就是胤祥带上了淑萍。 为此,淑萍真是笑得合不拢嘴来,与胤祥的感情也总算有回温的迹象。 毕竟夫妻小两口的经常一起外出旅行,又没有闲杂人等,散心的同时真的是交心的好场所。

也正因为如此,康熙四十六年,淑萍除了可以到处溜达之外,还不知不觉的有了身孕。 怀孕的时间竟然是在康熙四十五年末。 真是对不负责任的夫妻!有了孩子还到处乱跑,实在是太不和谐了!

然后,就这样康熙四十六年的六月,淑萍为胤祥生下了一个女儿,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虽然听晗依稀记得姚佳氏给胤祥生第一个孩子的时间好象要比这个时间再早一些,但好歹淑萍的肚子有了动静,又只是在封建社会比较不那么出风头的女孩儿,相信历史还是历史,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动。

这个女孩在淑萍的坚持之下,取名叫非凡。 也不知道某人是电视剧小说看太多了。 还是那份坚决要摆拖恶俗名字地决心太过强烈。 那份坚持劲竟意外的强烈。 幸亏皇家女孩的名字不似男孩那么严格,完全可以由父母自行命名。 胤祥又宠着淑萍,也就完全依了她的意。

但是,听晗真的很想和淑萍说,这个‘非凡’的名字,也不见得很不恶俗啊……

听晗永远都不会忘记淑萍在得知自己终于生下孩子时那松了一口气的表情。 那次也是听晗第二次混进产房里凭着三脚猫功夫帮忙顺利接生地经历。 而当日的淑萍,则和所有地初次生孩子的女人一样。 生孩子时所产生的辛苦让她是口不择言的。 其中最经典的就是,永远都不在生孩子了!

关于这点。 听晗只能说她对淑萍表示同情。 因为历史是注定好了的,只要她和胤祥的感情没有再起什么大波折,她将注定要给胤祥生……很多孩子。 也就是说,她必须要痛,很多次……

当然,听晗可不敢将这一事实告诉淑萍,这要让她知道了去。 她还不把屋顶和胤祥一并xian了?

但总体来说,淑萍和胤祥地感情因为这个孩子的诞生变得是更为稳定了。 常言道,有儿万事足,这话还真没错。 不过听晗知道淑萍多少有些不甘与不悦,因为之前导致他们夫妻失和的侧福晋瓜尔佳氏所生的孩子,是男孩。 而这个男孩,更是胤祥的第一个儿子,弘昌。

可听晗始终觉得。 淑萍也没啥好抱怨的了,胤祥对她已经够好的了!至于过去的事情嘛,就让他过去吧。 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阻止地,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了!有时候,不要那么聪明。 会使我们快乐许多的!

况且与淑萍相比,听晗就没那么多的幸运了。 原因就是,这几次出去溜达的机会,统统都没有胤禛的份!而没有胤禛的份地潜台词的意思就是,没有听晗的份!

还有什么比这类事件更叫人郁闷的么?没有对比也就算了,有对比……虽然生孩子的事不在听晗的对比范围之内。

于是,七月底近八月时,在某次偶然机会下,得知康熙今年没有木兰打猎计划的听晗,在一次整理淑萍为她带回来的小礼物当口突发了奇想。 而后就义正言辞的对胤禛提出。 她,要到别院住几天!

没得出去远的地方溜达溜达散散心。 还不准到近地地方清闲几天啊?天天闷在那该死地贝勒府里,哪怕几乎日日她都可以出去散步什么的,她还是很憋闷!

听晗地这要求本是不合规矩的,因为这次听晗如果要去的话,估计是将在没有胤禛陪同的情况下前去。

毕竟临近中秋前后是一年当中比较繁忙的几个时段之一,胤禛实在没有多少时间能够陪伴在听晗的身边,大多熟时间他都需要在外办公、应酬或在书房办公。 所以如果胤禛也跟着听晗搬离贝勒府的去到别院的话,他的行事将很不方便。

但听晗却是坚持认为,这样好,这样很好!既免去了惹祸上身,更免去不必要的麻烦,她一个人去别院的主意非常可行。 反正胤禛也没时间陪她,呆在府里更无聊。 当然最重要的是,正因为中秋前后,胤禛会忙得连听晗都没空理会,她也就不用担心她去到别院以后,府上的其他女人……嘿嘿~至于那些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比如德妃,比如流言,那就不是听晗担心的范围了。

胤禛向来是说不过呕不过听晗的,又很是宠她爱她让她的,今次见她如此坚持,想到这事也不大触及原则性规矩性问题,也便不拦着她。 毕竟她说的没错,他一忙碌起来,是真的没多少时间陪在她左右。 既然如此,还不若放她开心快活自由些时日得了。 反正,他就不信,她还能跑了不成?

于是,听晗就这样迫不及待的带着她的宝贝女儿启晗、茗玉等一干下人一道去了上次用来避暑的那间别院,并度过了她重回古代,或者是来到古代之后最冷清的一次中秋。

不过,听晗却格外的喜爱这个中秋。

没有了往年的迎来送往,辩不清真伪的虚假笑容;没有了那一大堆烦死人了的规矩枷锁;又可以随着自己的性子,过着自己家乡独有的中秋,实在是叫人兴奋惬意啊!毕竟中秋节对于半个厦门人而言的听晗而言,是比春节还要重要、还要有意义的一个节日呢!厦门人通常都是‘大中秋,小春节’的说!

只是,在这样一个人人团圆的节日里,听晗不免思念起远在现代的父母亲来,不知道他们过的好不好,不知道,爸爸是不是还在怪她……她始终记得她再度回清朝时,父亲他……唉!

好在,在这样一个时节里,既会有胤禛的陪伴,呃,虽然他肯定要很晚才能出现。 因为不管是宫里也好府上也罢,肯定有不少宴会需要他去应酬的。 但听晗相信,不论再晚,不论发生任何事情,在这样一个团圆的夜,胤禛一定会出现在她面前的——

还记得那年,孤寂落寞的孝懿曾在中秋月夜抱着他们,对他们说道:“如果你们将来遇到真心所爱之人,记住,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千万不要让你们所爱之人单独度过任何一个本应团圆的夜晚!”那时因为孝懿还不是皇后,所以康熙在中秋等节日里,还是该宠谁宠谁去的很少到承乾宫里去陪伴孝懿的!

所以,就是从那一年开始,他们曾各自暗下决心。 他们要拼尽全力,不让这样的事情在他们身上发生,不让自己所爱的人的脸上,尽是无奈与寂寞!

恩,另外呢,就是听晗的身边现在还有个女儿陪着她,使得她已经很久都没有体味到寂寞的滋味了呢——呵呵,她的宝贝启晗如今已经俨然当她是亲生母亲那般喜爱亲近了。

尤其是胤禛不在别院,启晗更是几乎时时都要粘在听晗的身边。 她每天对别人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额娘当然厉害了!”“我额娘最棒了!”“额娘好好哦!”等等等诸如此类,弄得听晗是又好笑又欣慰,对启晗更是疼得到骨子里去了。

如今,启晗已经将近七岁,七岁若在现代时早已到了入小学的岁数了。 但听晗除了启蒙式的教起她读书识字之外,就只随着她的性子让她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请来了先生教导。 很多东西,只有有兴趣,才会学的开心快乐。

听晗对这点是深有体会的!因为像听晗小时候在宫里,被逼着学什么女红啊、古筝的,真是好不痛苦。 更糟的是到最后,因为完全没有兴趣与耐心,听晗其实是属于完全废柴的那一型!别的又学不到……她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重蹈覆辙呢!

而这中秋节呢又恰是启晗的生辰。 听晗便早就做好打算,这次要为她好好的过个快乐的生辰。 因为听晗心里清楚,这一次为她过的这个生日,怕是启晗出生到现在的第一次‘正式’的生日!

如此,中秋前又是准备蛋糕膳食,又是要‘教导’院子里的人们学会如何玩厦门特色中秋博饼活动的,还原在现代时的那种感觉,听晗的思乡情切因忙碌、投入而被冲淡了不少。 当然了,她能在这别院里忙的不亦乐乎,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些本也需要听晗一道前往的复杂宴会什么的,已统统都被胤禛替她拦了下来。

更让听晗小开心的是,在这一方面,作为嫡福晋的淑萍小姐就是逃都逃不掉的!尤其是某小姐还刚刚生了个嫡女。

为此,淑萍不知道跟听晗抱怨了多少回,更不知多羡慕听晗。 毕竟皇家的那些宴会,听着看着风光,实际上都是累死人闷死人的无聊活动。 有皇帝太后在,是动也不好动,吃也吃不香,说话,就更不自在了!

听晗虽然面上没说什么,甚至还会很表示同情的安慰下淑萍。 但心里小女人的心态,总不免为自己总算‘扳’回一局而很是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