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君来不负清
字体: 16 + -

第六十二章 信物(一)

因为淑萍的事,听晗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到街上走动过了。这一次,又是在胤禛的陪伴之下出行的,听晗的心情由此显得格外好。

由于胤禛从来都没有‘正正经经’的逛过市集,听晗便笑着说要为他当导游。她带着他,从市集的东逛到西,再从南吃到北,好不惬意。还记得小时候他们也曾经这样偷溜出来过几次,但自从孝懿过世之后,就再没这样的机会了。胤禛开始的时候还会有所顾忌,但在听晗的鼓动之下,也渐渐的放开了去。毕竟,他绝对有心体味民情。

吃过了母亲所说的,她与父亲一起吃过的那家馄饨店过后,听晗又拉着胤禛来到了父母一道去过的那家古玩店,似乎不拉着爱人把父母的足迹踏遍她就不甘心似的。

“客官,您的眼光真好,这可是上好的……”店中的掌柜经验丰富,接触过不少达官贵人。打从听晗与胤禛一进门开始,二人身上散发出的那种‘贵人’的气息,使得他就立刻判断出他们二人的身份来历不简单,因此对他们显得特别殷勤。

“掌柜的,我只想要买个玉镯,你这店里除了眼前的这些,还有什么好推荐么?”打断了掌柜的滔滔不绝,听晗问道。又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她特别想要和胤禛有个定情信物,并且是个玉镯做信物。

不过,她也是实在有些受不了这掌柜才叉开了话题的。要知道,掌柜是她把目光停在哪,他就推荐到哪夸到哪。太过殷勤了,她有点不适应。虽然从小就被人‘捧’的胤禛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有,当然有!”掌柜闻言赶紧乐呵呵的放下除手镯外的饰品,专攻起手镯来。

听晗就着掌柜所细分出来的手镯饰品认真仔细的挑选了起来,胤禛见她难得心情那么好,又肯好好的给自己买些东西打扮自己,嘴角不觉的微微上扬了去。

“怎么,没有看中的?”见听晗看来看去,选来选去实在没有中意的感觉,掌柜小心的问。

“恩。这些倒都是好镯子,上品。”听晗倒是很诚实,“价钱也不是问题。但是这选东西啊,是要讲缘分的。大概和我有缘的那镯子啊,不在这里面。”见掌柜的立刻要补充什么听晗忙接着道,说着还笑了笑。

“这些可都是上品啊。”掌柜听她这般说不免有些不服,“客观,不是我自夸,但如果在我这没挑到满意的,怕其他地方也没有了。”

“哼。”这时,听晗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一旁的胤禛就忍不住的冷哼了起来。听晗对此和他是共鸣的,更不免觉得掌柜的话有些好笑。毕竟,他们堂堂的皇子与皇子媳妇的,想要个比这店里玉镯珍贵的怎么可能有难度?在皇宫里呆了那么多年了,又有什么珍贵的珠宝是他们没有见识过的?但听晗也懒得点破掌柜的话,只摇了摇头,趁着胤禛还没说出什么讽刺的话来时赶紧说道:“我们去别处瞧瞧吧。”

“恩。”听晗发话,胤禛哪有说不的理由?何况,他本就觉得在这种民间的地方根本遇不到什么特别好的东西,只是听晗好象很有兴趣才会站在那儿陪她。

眼见贵客就要离开,掌柜就要失了生意,他不免有些不甘,“哎,等等。”猛的,他似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说道:“姑娘若真有心买好镯子,又出得起价,我这倒还有个好东西!”说罢,他拿出钥匙,很宝贝的打开了一个柜子,从里面拿出了个盒子。然后献宝似的来到听晗他们面前,“呵呵,这可是我们店里的镇店之宝呢!”许多所谓的达官贵人都买不起的镇店之宝!若这回真能推销出去,倒是大功德了!他想着,缓缓的打开了那盒子。

那是一只用上好的、晶莹通透的白玉做成的镯子。镯身没有任何瑕疵,一气呵成到若没有注意到它上面还天衣无缝的镶嵌着一朵小小的精致的水仙,便会以为它从未被人雕琢过,根本就是浑然天成的,

老实说,这只镯子,即便是放在皇宫之中,都已能称得上是上上上品了!何况在民间。只是,听晗的反应却仍是让胤禛有些莫名的。毕竟以她的出身与经历,实在不至于会——在掌柜亮出那镯子的时候,听晗的眼睛就像是瞬间上了一层光彩似的,闪闪放光。

只见她先是拿起镯子左顾右盼的看了又看,不需掌柜多言什么,就已动作轻盈、小心翼翼。而后,只听她有些激动的问掌柜道:“掌柜,我问你,这镯子,这款式,你是怎么得来的?”幸亏不是……但是不可能啊,怎么可能会……

“怎么得来的?”掌柜还以为听晗会问出什么比较有技术含量的问题,不想却是这个,“不是偷不是抢的,我们可是老实的生意人!”掌柜似乎有点生气了。

“掌柜,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想知道如此精巧的设计究竟出自何人的构思。毕竟玉再好,人的技术再好,若是没有适合的款式供人打造,搭配的不合适,也断造不出这般好的镯子来!”听晗无害的笑着,安抚掌柜道。

掌柜这才收起微怒的神态,“是一位富有的客官拿来了玉与款式,我们照着做出来的!后来那客官家道中落,便又将这镯子拿回来低价反卖给了我们。”

tnnd,听晗闻言在心里骂了一句,然后忍不住的眯起了眼睛:要知道,这个镯子除了上面没有个月字以外,其他的都与在现代时父亲送给母亲的定情信物也就是听晗穿越的媒介,那个玉镯一模一样!虽然在玉的质地上与在现代家里的那只还是有所区别的。毕竟家中的那只是母亲第一次看中的,不是父亲拿着宝玉后来要求制订的。

可是,听晗知道自己不会认错的。掌柜的说辞,加上她现在所处的店又是当年购买镯子的那店。所以听晗大致猜测了下,这想来是当年父亲订做这镯子的时候,掌柜的先人起了私心:既然玉是上好的玉,又只有雕琢成这般模样才会显得特别与完美。那,当作为原材料的玉若是正好有剩余的话……

毕竟家道中落一说,哼,虽说现在才到了大清的鼎盛时期,但父亲在世的时候治世也不差,何来家道中落一说?何况母亲那镯子是一直带到了顺治十七年她‘死’去的时候,又做了她的陪葬品之一,怎么可能会遗落民间?而要不是这只是父亲送给母亲的私人定情信物,并没多少人认得,即使是认得的也都不在人世了。否则,这掌柜贸然这般亮出玉镯,只怕要招致莫大的麻烦的!

不过,即便听晗‘知道’什么,她现在也懒得计较那么多了。毕竟若非掌柜的先人有私心,她今日又怎么会有机会遇到这镯子呢?

至于这镯子嘛,她是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