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君来不负清
字体: 16 + -

第二十一章 晖殇

康熙四十三年六月,雍正皇帝之长子弘晖,卒。

+++++

弘晖自初二那日在贝勒府小花园里失足落了水被救起之后,就病来如山倒。高烧不退、咳嗽、畏寒,昏迷不醒。在大夫的建议之下到现在都还一直就躺在将他救起时送往的临近花园的房间,而没敢抱回他自己的处所。怕来回颠簸会加重了他的病情。

谁都没有想过事情会发展到今日这样的地步,弘晖的身体之差,更是众人始料未及的。但想来也是,如今虽然已近夏天,可那池塘里的水仍是冰冷的。加上弘晖的身体自幼就十分赢弱,那拉氏本就照顾的极为辛苦……

弘晖的奶娘和照顾他的丫鬟由于照顾小阿哥不当又说不出小阿哥为何会无故落水的所以然来而被那拉氏下令仗毙;当天那个时分在贝勒府花园里经过的、出现的人则集体遭了殃。包括走动的丫鬟与家丁侍卫。胤禛的两个妾侍张氏与王氏更是首当其冲,被伤心过了头的那拉氏仗责过后,赶出了府。

只是饶是如此,弘晖的落水真相,仍是不明不白的——在那拉氏眼里是不明不白的。但是种种迹象都表明,他确实是自己不小心,才会落入水中。或许是为了赏鱼,或许是为了其他什么的,人们不得而知。因为,他从被救起到现在已经三天了,仍还未清醒过。

最后,还是胤禛的出面,才阻止了那拉氏将事情继续‘疯狂’的牵连盘查下去。有时候,真的不得不感慨,做母亲的,为了孩子,真的是什么疯狂的事都做的出来!然后,疯狂过后,冷静下来的那拉氏平日里除了照顾孩子以外,便是十分虔诚的跪在佛堂,为孩子乞求神灵的保佑。

可是弘晖的情况却越来越不容乐观:京城的大夫对弘晖的病都束手无策,请来了宫中的太医亦是如此,甚至连胤禛专门请旨传来的宫中太医院院正,都是整日愁眉苦脸的样子。这样的场景,不会没有人预感得出即将发生什么事,是人们都不愿去承认罢了。

而听晗这三天来,除了最初有去探望过弘晖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院落里替弘晖抄着祈福的**。

不是装样子,不是讨好谁,是心里难受。

明知道那生命绝对撑不过这六月,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消逝。然后在他病危的时候虚假的安慰着他的父母说孩子一定不会有事的活,很残忍……但历史就是这样残忍,弘晖是那样可爱聪明的一个孩子啊!

所以,听晗不想去做那安慰的活计,她也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来。因为,她知道结局。她选择以她的方式,宣泄内心的压抑,为即将往生的孩子,提前做着死后超度的准备——那拉氏是祈祷孩子生,听晗却是祈祷着孩子死后……如果,这世界上真有神佛的话,请接纳弘晖,让他生前少受些苦。死后,请让他在天上,可以得到人间未得到、未享受完的幸福!听晗边抄着**,边在内心衷心的祈祷着。

转眼又过了一日,六月初六。六六大顺原本是很吉利的数字,但此刻于贝勒府显得有些刺眼。因为府上的大阿哥虽从初五开始便进入弥留之际,可谁也不曾想过,初六一早,竟这么快就这样去了!

府里一时有些乱。

弘晖走的时候,素来以勤政著称的胤禛,为了不落人口实恰好的上朝去了。那拉氏悲痛欲绝,死抱住弘晖的尸首哭了好一阵子,拉都拉不开。幸亏最后体力不支的晕厥了过去,众人才得以接近弘晖。

好在李氏嫁入贝勒府已然多时,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在府中有足够威信,加上听晗虽然身怀六甲,却依旧能冷静的以身份震慑住众人,场面倒也慢慢的被压了下来。

弘晖的这次事件听晗曾怀疑过李氏,毕竟府中若是没了皇长子,那么她的孩子……可转念一想又不大可能,如果她要这么做,先前就有很多很多的机会,何必等到孩子八岁?尤其是她近年来明显不如从前那般得宠了,她若真这么做,万一失手,岂不是得不偿失?所以慢慢的听晗打消了这个怀疑的念头,不想再去纠结过多的是与非。毕竟不管前因如何,弘晖都注定逃不过这一劫的。人都死了,再追究那么多,也没有什么意义。再说要怀疑,如果连孩子的母亲都决定相信李氏的没有去怀疑她的话,她这个旁人又有什么资格去质疑什么?

在胤禛接到消息匆忙赶回来的时候,府中一切基本上已经归为‘平静’了。该真哭的真哭,该假悲伤的假悲伤,该忙什么的忙什么,显得有条不紊的。

胤禛没有眼泪,以他的个性绝不可能在这样公开的场合落下泪水。只除了,孝懿走的时候……一想起孝懿,听晗的心就隐隐的疼。那个在这世上唯一掏心掏肺,用尽一切力气一切爱去待他们两个人的人啊!

胤禛只是那样握紧了双拳,神情哀戚,然后死死的,死死的盯住尚未封棺,宛如熟睡了一般的弘晖,不愿移开……仅此而已。

但是个人都能感受得到他内心的悲痛绝不亚于那拉氏。那是他的嫡长子,他倾注了最多关心、关爱的孩子。如今,就这样不声不响的没了,他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着。尤其是还听说,孩子临终的时候曾迷糊的醒过一回,口中直念着:“阿玛!额娘!阿玛……”

那拉氏还能用哭,用晕厥,用呼喊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悲痛,他呢?他什么都不可以……他只能故作坚强。

听晗很想上前去劝些什么的,可又不知该如何开口。这是他被磨练出来的性格,他必须要隐忍,哪怕再伤心,都得隐忍!至少在人前,他必须如此……

听晗想着,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以他现在的情况,也听不进什么劝解的话,就先让他以他自己的方式去悲伤吧。她现在能做的,怕就只有这样默默的陪在他身边,感受他的痛楚,陪他挨陪他累……一起哀悼那个,叫父母都百般舍不得的,虽与自己不甚亲近,却从来都是乖巧懂事的孩子弘晖的随风逝去……

只是日后府里再没有可能听到弘晖朗朗的读书声了;再没有机会见到弘晖乖巧的身影了。他留给父母最后的鲜活记忆,只剩那天早上前去向他们请安的声音与身影:“儿子给阿玛、额娘请安。”

弘晖,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