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泪
字体: 16 + -

最终卷 第四章 新年之二(2)

时间来到凌晨四点整,而首相本人看上去精神甚佳,不像往日那样说话还不是喘气。众人也像他一样,哪怕不用咖啡或酒精,也可以熬过这一夜,专心致志地听着首相的发言。除了有时替众人添上热水或食物的侍从外,房间中就只有听到首相的声音——除此之外,有时还能听到外头的爆炸的轰鸣声。

在宴会即将结束的时候,首相再次向众人人致意。得到批准而在主席桌上就坐的副首相夫人,眼中含着热泪,对首相说:

“阁下,您说得实在太好了。帝国需要您,请带领我们获得全能之神的庇佑吧!”

首相亲吻一下她的玉手,对她坚定地一笑。对于玛戈特.瓦莱里安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笑容更能让她明白首相的决心。其实不止是她,在这儿几乎所有人看来,只有卡尔.海因茨有这个能力,能让帝国起死回生。十二年前——在几小时前还是十一年前——他不正是这样将奥登尼亚从濒死的边缘拉过来,让这个国家回复生机、再次成为世间无可匹敌的巨人吗?在敌国的包围中、在可怕的轰炸中,他们现在唯一能够相信也必须要相信的,就只有卡尔.海因茨了。

看到妻子如此激动,副首相将自己的手帕递给对方。玛戈特.瓦莱里安一边用手帕擦拭着眼泪,一边不住地低声说:

“他说的多好!多好啊!”

在首相离开后,副首相曾经.用同样的低声对妻子说:

“你太激动了,现在是过节,高兴点嘛。”

“我就是因为太高兴了,才会掉眼.泪的。难道不是吗?只有首相,才能为我们带来胜利!而只有胜利,才能让我们的家园不至于被那些路德尼亚人毁灭!而且,孩子们也……他们得活下去啊……”

虽然与自己儿女们在一起的.时间远远比不上妻子,可是副首相对于他们,又何尝不像妻

子那样深爱着呢?可是在战争进行到如此境地之.际,连帝国的首都都面临着被敌人的火力压制得抬不起头来,作为帝国的副首相,埃默里.瓦莱里安当然不能离开此地半步。不过孩子们是去是留,副首相却显得并不是那么确定。与他的犹豫相反,他的妻子坚持要将孩子们带在身边。因为她下定决心不和自己的儿女们分开,哪怕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那是当然的,孩子们是不会有事的!”

玛戈特抬头看着丈夫,这是她来到地堡之后,头一.次与丈夫如此深情地相互凝视着——

这在以前实在少见。也许在没剩下多少夫妻间.爱情的时候,对于儿女们的爱,是现在维持他们最强有力的感情纽带了。

而与玛戈特.瓦.莱里安相同的是,伊芙.塞思同样是带着泪水来聆听首相的讲话的。但是与副首相夫人不同的是,她就算听到首相什么话也没说,都照样会用同样充满感激和爱恋的眼神注视着对方。毕竟,她与这些人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是她自认为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在新的一年里,也请您继续像往日那样,带领着我们、带领着帝国,共同前进吧!我尊敬的首相,只有您,才能做到这一点!”

如同在神前发誓那样,胜利党中央党务委员会委员长布鲁诺以他所能表现出的尊敬和严肃,来向首相表达着自己一如既往的忠心。对于他的忠心,首相当然是毫无疑问的;不过在旁人看来,布鲁诺的这种忠心,似乎还带有着某种表演的成分。只是他自己的这种流lou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就只有他自己才清楚了。

在结束宴会的时候,在同一个房间里但是被用天鹅绒布隔开的那些同样是宴会的参与者们并没有受到首相的问候。当然,其中就包括着本想公开得到对方承认的首相的情妇伊芙.塞思。她用微笑面对着众人,还以为没人能看出自己那种不自在——事实上,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首相当然顾不上宴会中人那些小小的心思,因为他还要赶着到最高统帅部所在的房间,去察看前线传达回来的情报。这对于卡尔.海因茨来说,才最重要的。因为现在帝国的命运如何,就完全寄托在前线的军队上。要是奥登尼亚神圣帝国的军队官兵们没法用他们的战斗保护帝国的边界线稳定,那么谁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了。

在最高统帅部所在的那些房间中,除了少数的高级将领得以出席新年晚宴外,更多的官兵则是草草用过晚餐后,便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渡过了这个新年。对于他们来说,新年并非不重要,而是有着更重要的事情在等待着他们处理。

当首相来到他们之中的时候,所有人刚一起立敬礼,便被首相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不必如此。卡尔.海因茨一宿未睡,但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疲惫的感觉。他用略显低沉的声音对众人说:

“不用在意我,请继续吧。”

说完,他就坐在一边的办公桌后,与国防部部长利亚姆等人一起,等待着来自前线的最新战报。虽然在新年的宴会上向自己的下属和周围的人诉说了那么多关于梦想、信念、成功之类的话题,可是在那场宴会一结束之后,卡尔.海因茨最为关心的,还是前线。因为那儿的胜利与否,是他无法掌握的——虽然他声称帝国必将取得胜利,可要是没有了以前线战场的胜利来作为支柱点,那么恐怕他的许诺将会得到个落空的下场。不,还不仅仅只是如此而已,是他所主导的“雾光”计划反攻失败,那么整个帝国都将无力回天。这一点,卡尔.海因茨清楚,他身边的将领们清楚。

卡尔.海因茨当然不会知道,他的部队,如今在桑代克山区正在何等艰难地前进着。他所谓的“抽调更多的兵力,往东北方向包围敌军”的计划,在前线的官兵看来,显得尤其可笑。因为这根本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形式,奥军原本就深困于那片战场上,被艾尼亚人分裂开来,拖不开身。就算上级的指挥官强行下令要这么做、他们按照命令行事,但是现实与构想的差别,仍然让这个计划只限于纸上谈兵而已。每前进一步,奥军都必须面对周围随时有可能出现的艾尼亚人的包围、狙击,再加上道路问题严重,所以这次反攻中的小反攻,实际上能够取得多少成效,大后方的将领们都心中没底,更不要说是前线的奥军了。

在创世历1090年的头一天,太阳还没有出现在奥登尼亚神圣帝国首都的时候,位于首相府后花园地堡中的作战室通讯部,就收到了来自桑代克山区第一军的好消息:在那儿的奥军第三装甲师,成功地突破了艾军的防线,迂回往预定目标前进。并且在沿路的作战中损失不大,这自然令人喜上眉梢。

首相卡尔.海因茨尤其是其中最高兴的一个人,虽然这只是刚刚开始,不过再怎么说,他的计划也有了个好的开头,这简直比庆贺新年还要值得庆祝。每一次的计划、每一次的作战方案,卡尔.海因茨永远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见解。虽然一直以来他的军方下属们都对此颇有怨言,可是在他自己看来,只有他所首肯的计划,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现在看来,这次的计划似乎又要印证这个观点了。

“再接下来,清除路上所有艾尼亚人的据点,为后方的部队打开一条宽敞的通路,无论是部队还是补给,都能够从这条通路中前进,一直到达曼尼亚的境内。而回过神来的艾尼亚人,将会用所有的兵力竭尽所能地想要牵制住我军。这样一来,在另一侧的兵力,将会被削弱。而在这个时候,我军剩余的部队,就能从包围圈中顺利拖身,然后再按照着预定计划,强渡穆勒河,跨进布隆尼亚,直指格拉!”

首相看起来显得红光满面,这与他刚才在新年宴会上的模样又有所不同。虽然同样是神采飞扬、信心满满的样子,不过现在的首相,眼中发出的光芒令人不可直视。仿佛他又成为了在十二年前的那个自己,那个依kao着个人魅力和坚定姿态来获得全奥登尼亚由衷认同的帝国首相。

密切监听前线战报,当然不是一两个小时内就能完成的。只要战斗还在继续,那么这儿的电波和工作就不会停止。看到手表上的时针与分针已经指向了五点钟的位置,一直陪伴在首相身旁的国防部部长利亚姆元帅轻声向对方说:

“您已经忙了一整天了,请去休息吧。要是这儿有什么紧急重大情况,我一定会马上去通知您的。”

对此,卡尔.海因茨只是摇摇头。他的双眼,仍然牢牢地注视着那些通讯部的设备与官兵们,好像只要他的眼睛稍一离开,就会错失任何情况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