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谜案
字体: 16 + -

第七十四章

这样的说法倒是让飞鹰有点诧异,他实在不知道该不该信山本的话。

“报恩”他盯着山本,对此表示疑惑。

“是的,当年那位奇人穆先生,我一直都无法忘却这位奇人。在回到我的国土后,为了洗清父亲当年败剑的屈辱,我屡屡向一刀流的武士挑战,可是连续七次上门挑战,我都惨败。我当时几乎心灰意冷。如何才能找出一种战胜一刀流剑术的剑法呢。这伤透了我的脑筋。我常常想到奇人穆先生,他当年对剑术的讲解让我一直记忆犹新。可是始终无法领悟他老人家的那种境界。为此我再次渡海来中原寻访穆先生。希望能得到他的指点,寻了一年多,没有任何结果。我失望的回到我的国家。苦练剑术,看样子只能靠自己了。有一天住的地方突然来了一个戴面具的人,他是怎么来到我身边的,我居然一点都没有察觉。他轻功之高超当真让人不可思议。我惊恐的盯着这个不速之客。谁知他不等我开口,就干巴巴的说了一句话。他说:这样的剑法练上一世也终属末流。‘他太傲慢了,我虽然看不到他的脸,但是从他的眼神中能看到一种不屑。我当时感到奇耻大辱,自己苦练十多年的剑法竟会被他说成是末流。他可以侮辱我,但绝不能侮辱对我有救命之恩的乌师傅,师傅是一代宗师,他的剑法本身高明。怨只能怨我自己学艺不精。我不能容忍他对乌师傅剑法的侮辱“

他说到此处,飞鹰的眉头皱了起来。心想此人也太过傲慢了。师傅当年的名声仅次于七大剑客,也是一代宗师。剑法之独到也在武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若非如此,当年那位穆先生怎会去与师傅交流剑术。听到山本说道这个人的言行,飞鹰也表示的很不高兴。

山本接着道:“你听到这样的说法一定很不高兴吧。是的,我当年也气坏了、对他的出言不逊我很愤怒。为了维护师傅的尊严,我提出向他挑战。”说到这里他的表情不禁黯然了。从他的表情上飞鹰已猜到了结果,等着他说下去。

山本怔了怔,接着说道:“我当时气急,使出师傅所授的绝学刺向他,谁知他后滑几步,轻轻的只一拂袖,就化解了我的剑招。我震惊了,不相信自己看到的。继续向他出招,谁知他只一出手就抵住了我的剑,他那只手简直就像有魔力一般。无论我如何挣扎都发不出力。在我挣扎之际,他突然开口‘你的剑被招所框架,你的招为内力所框架,剑招不分。三处兼是漏洞,你的对手只需制住其中的一个环节,你的剑术就无法贯通。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吃饭,碗是碗,筷子是筷子,饭是饭。你的目的是吃饭。如果你太执着于碗筷,你的饭怎能吃的香。他的说法真新鲜,我承认我完全听不懂,心说,这都是什么比喻。完全不是一回事,他的剑术固然高明,但他的说法我却不认同。他似乎也看穿了我的想法,突然放手,我自己用在剑上的力量都反弹在了我的右臂上,这股量将我震倒,险些震断我的臂膀。而他几乎没费吹灰之力。伤到我的居然是自己的力量。这实在不可思议。他俯下身帮我推拿震的脱臼的臂膀,我才看出此人对我并无恶意。他帮我接上胳膊后问我:‘你现在懂了吗?’我摇头,依旧不解。他显得很失望。他突然对我说,可以请他喝杯茶吗。我已看出这是位奇人,他说了这么多显然是在指点我。我当时脑子里一震,心想我的机遇大概来了。若能得到这个奇人指点一二,父亲的屈辱我必能洗清。我立刻招待他进屋,请他喝茶。喝茶期间他一言不发,喝了几杯茶。他突然问我索要纸笔,我不懂他要干什么,但对他的要求有求必应。找来纸笔,以为他要写什么,谁知他却拿起笔在纸上不停的画圆圈。他的手很稳,画圆是个技术活儿。就算是手最稳的人也未必画的规范,他虽然在很努力的画,却未必能做到最好。他邀请我来一起画,我很少画过圆圈,画的不是很好。我以为他是以此来观察我的手稳不稳,因为他说了‘这笔就是你的剑,圆圈就是你的剑招,要经过无数的次的练习才能炉火纯青。但也未必能尽善尽美。即使你心如止水,也未必尽然。就算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够尽善尽美。知道为什么吗?’他忽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震住了,说实话,这样的问题,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我只知道若要把一个圆圈画到尽善尽美需要特殊的工具。这个事情本来就不是手工所能做到极致的。但是他显然不是要探讨这个问题,因为他把笔比作剑,他显然谈的是剑。笔只是一种比喻,我明白他的意思。他还是想要探讨关于我练剑的问题,因为我刚才练剑时,他的指教我未能领会,他是要用实际的实物比喻来启发我。对此我内心非常感激。如果照他所说,把剑比作笔,用笔来画圆,终其一生也做不到尽善尽美。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如何才能做到的呢,这个问题我真是想不通。他似乎很有耐心,喝着茶等着我的答案。我的想法离不开他说的把笔比作剑。我一心要把这个圆画好。就得向练剑一样用心。他对我画的圆似乎不太感兴趣。他突然问我‘什么是剑道?也就是你对剑的理解’。这个问题我只记得当年那位奇人穆先生问过乌师傅。早年一刀流的掌门问过我的父亲。这是个高深的问题。我还没有自己的答案。我回答说,我只知道用心去做,不惜一切击败对手。他对我的答案没有做出任何评判。他接着说了句话,使我很震动。他问我‘懂得什么是随心所欲吗。’。我震惊了,这样的说法只有穆先生提到过,我一直记忆犹新,但对这种境界始终望尘莫及。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是我知道他肯定会解释。我等待着他的解释。他站起身,突然把一只空茶杯扣在纸上,杯口本来就是圆的。他用杯口做模具,画出一个最规范的圆圈。任何手工画出的圆都不如这样的圆规范,简直无可比拟。他没有说什么,只用一个动作给了我答案。你可以想象到我当时的震惊程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