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落大宋
字体: 16 + -

第七十一章 故地重游

蔡影心中大为感慨,他现在的所作所为,在历史上能有什么样的评价,尚属未知。(本書轉載拾陸文學網)他若能成就霸业,后人自会称赞他为一代明君,锐意图强的改革者,土地革命的先驱。若不幸事败,则难免要被扣上一个千斤重的屎盆子,被历代的史学家政治家反复唾骂,引为乱世之盅。

可他没有办法啊。女真屠夫已经崛起了,不必多久便会横扫大辽与大宋。再往后,蒙古的铁骑将彻底踏碎中华文明,把中国引向一条屈辱衰落的败亡之路。他绝不允许那个弹丸小国日本,在这个时空依然将炎黄子孙踩在脚下,肆意屠杀。如果他能够成为王安石,或许可以凭借超越时代的见识,对这个病入膏肓的国家进行有效的改革,用时间和耐心挽救危亡的局势,就像他很推崇的《高衙内新传》和《新宋》里所说的一样。

可惜他只是一介山贼,撑破天也只是一个实力强大点的山贼,妄想影响朝政时局无异于痴人说梦。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当然,代价就是会死人,死很多的人,包括相当数量的无辜生民。他只能尽可能的避免杀戮,却无法杜绝。如果一定要背负铁血的罪名,那就来吧,千万年讥讽怒骂,他甘愿一人承受。

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多么高尚的人,高尚的人喜欢明哲保身,却最是惧怕触犯众怒,在他们的眼里,一个人的名声远远胜过天下苍生的生死存亡。蔡影,不屑为之。名声,呵呵。为了这种虚无飘渺的东西放弃心中的理想,这是聪明人才会做的事。从这一点看来,他就是一傻瓜啊,一个执着的,顽固的,不识时务的傻瓜。

这个世界,聪明人实在太多了,没有一两个傻瓜,怎能衬出他们的聪明呢?

第二轮清洗,将长清县中户以上三十八户尽数剔除,只有一个刘家因为多行善事,誉满京东,幸运的毫发无伤。至此,长清县百分之七十的土地落入他囊中。中户和下户本就生存艰难,缺衣少食,故未犯之。

此次行动,他想方设法减少杀戮,故涉及户数虽多,死伤人数反不如对四大豪强的洗劫。老迈者,俱养于山寨,青壮有力者,令其修筑寨栅,铺整道路,并时常进行洗脑运动,使之逐渐转变为自己人,在后世精通洗脑的组织,党派,教派,多如过江之鲫,蔡影虽只在读书上网时浅浅渉略了一点内容,已是受益无穷。他将五十余名口齿伶俐,头脑灵活,擅长交际的士兵组成政教组,专门给那些俘虏上政治课,揭发大宋朝的黑暗统治,宣扬我军的优良政策,救世情怀,并激励挑动他们的逆反情绪,使之变得狂热,兴奋,渐渐被同化。

女人则没有一股脑的遣送和发入山寨青楼。只要肯归顺山寨的,允许其保留一妻一妾,不肯降顺的,则只允许其拥有结发老妻。剩余妾室,则依如旧例,通过调查,被强迫作妾的护送回家,自愿为妾的送往青楼。丫鬟婢女,**的,可入青楼,亦可找山寨男兵谈婚论嫁,二选其一。是处*女的,或护送回家,或送往群芳谱照顾。

至于小孩子,蔡影严令禁止屠杀十岁以下孩童,均送往山寨,教授其读书习武,灌输山寨思想,努力把他们打造成山寨未来的栋梁。死亡的,多是富户延请的看家护院,保镖,加上一些亲自加入战斗的男子,总数只二十一人,大大低于他的预期。

当计划按部就班,进展的出奇顺利,蔡影开始思念他的兄弟们和他的萍儿,每到晚上,夜深人静,寂寂难以入睡,借着月光盯着萍儿送他的香囊,淡淡的心酸让他百般苦楚俱上心头。

这一段时间,蔡影一直在打探着家人和诸兄弟的行踪作为。蔡卞听闻他的噩耗,当夜吐血,变得郁郁寡欢,上表请辞,皇帝再三挽留,然祖父心灰意冷,去意已决。

皇上无奈,任命他为江州知州,并尤佳赏赐。蔡卞临行前到太尉府,冲高俅恶狠狠的放话,时当朝显贵大多在场,无不错愕,蔡京后来惊道:“吾弟久经官场,波浪浮沉,大风大浪不知见了多少,我还是第一次见他如此愤怒,莫非蔡影之死,果与高太尉有关?”

皇帝闻知此事,内心深处开始忌惮高俅,略有疏远。高俅惧,上书请辞,不准。辞之再三,帝终不舍高俅,温言挽留,推心置腹。俅泪流满面,跪谢圣恩,君臣和谐如旧。

许贯忠继续去云游天下,逍遥自在了。林冲,王进,曹正等人并没有回京师发展,仍然留在蓬莱县的宅子里,连同闻焕章,孙化,一起训练当初收容的那些孤儿。据可靠情报,他们这一段时间招揽收服了不少豪杰,同时开始在附近州县收养孤儿,规模渐渐扩大,今时至少不下于三百人。林冲等人教其习武,闻焕章则教之识文断字。蔡影想来想去,明白诸人已经相信了他二十年后女真灭宋的说法,开始为未来的变数作准备了。这几人俱是当世顶尖大才,联手行事,竟成了齐鲁大地一股声名不弱的江湖势力。

至于萍儿,只知道她没有跟随蔡卞到江州,而是选择了留在蓬莱。

蔡影实在抑制不住心中的思念之情,却不便透露他就是那个壮烈牺牲的蔡影蔡大人,思前想后,编了一套说辞,先是大赞登莱之地的战略重要性,登州本就是他必取的州郡之一,沿海的优势让我这个放眼于大海的穿越人垂涎三尺,说起来自然巧舌如簧,不露破绽。

诸将执意将登莱当作偏僻荒远,人烟稀少的无用之土,蔡影不知花费了多少口舌和口水,才让他们相信了他的战略。然后,他开始鼓动狂风跟他去登州探查。

诸将立即反对,蔡影的伤虽已痊愈,但躺的久了,难免有些头晕目眩,有气无力,叶空等人认为他元气未复,不宜远行。蔡影便抱怨她这一阵什么事也不让他做,闷出个鸟来,正可借此机会放松心情,增长见闻。

来来回回争辩了好几天,终究他是老大,诸将拗他不过,只得同意。不过叶空死活不肯只让狂风跟着,决意派五十名精悍战士跟从。蔡影心中浮现出带着五十个好汉招摇过市的场景,暗暗打了个寒噤,坚决反对。狂风也认为这是对他武功的不信任。两边又是一场争论,蔡影顾不上体面,撒痴撒泼,大喊大叫,大哭大笑,叶空无奈,将随行好手减到二十名,狂风还待再争,蔡影见叶空脸色不善,拉了他的袖子一下,欣然答应。

出去了半日,蔡影只留下五名机灵聪明,武功高强的护卫,其余十五人令其尾随在后。这些人是不敢像叶空一样冲他大呼小叫的,眼见有狂风跟在身边,也自心安。

狂风本意出来游山玩水,轻松一下,蔡影心急如焚,只想飞过去看看他们过得好不好,哪有心思跟他赏山赏水,一味策马狂奔。狂风大为郁闷,指责蔡影走马观花,一路上什么景色也没欣赏到。蔡影没好气地说:“回家欣赏你的空空老婆去,家中娇妻如玉,还尽想着拈花惹草,煞是可恨。”

“我哪里有!”狂风欲待反驳,蔡影已经策马而驰,扬尘而去。

“靠,这叫什么游山玩水,赶着去投胎啊。”狂风咒骂了两句,跟了上去。

蓬莱县。蔡影蒙着面,在狂风和五名好手的护持下踏上了这熟悉的土地。他曾经的子民,并没有因为换了一个知县而愁眉苦脸,民不聊生。

据说这都是孙化的功劳,新任知县王文英,刚来的时候像大部分的大宋官员一样,收受贿赂,苛刻民财,结果县尉孙化挺身而出,将他暴打一顿,并责之以理。王文英的几个保镖也上去过了两招,无非断手断脚,头破血流。这位知县倒也不是天性贪墨无良之辈,当头棒喝之后,竟变了一个人似的,亲政爱民,清廉如水算不上,但治下的百姓,着实受惠不小。

这时,风靡一时的向蔡影同志学习的热潮已经过去了。因为新知县表现良好,蓬莱县对蔡影几乎没有什么怀念了。只有一些念旧的人偶尔感叹一句:“如果蔡大人不是英年早逝,前途不可限量啊。”

世事如此,无可厚非。诸人找了一家客栈,安顿下来。狂风看出些苗头,问他是不是有所图而来。蔡影淡淡地说:“久闻那个和我同名同姓的蔡影,在这里当县令,政声不错,因此特来一游,能有什么图谋。”狂风自然不信,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夜色入幕。

自那日踏出家门,赶赴峄山之会,已经一年多了。时值九月,天已渐凉。蔡影穿着一身夜行衣,驾轻路熟的摸到了那栋大宅。门口赫然坐着曹正,他提着一壶酒,边喝边唉声叹气,猛地把酒壶狠狠一掷,哭叫道:“兄弟啊,我的蔡影兄弟,你如何这般命苦,早早归西!”他连连大吼,泪流满面。大门嘎然打开,林冲神情萧索的坐到他旁边,揽住他的肩膀,道:“好了兄弟,就算你夜夜哭嚎,蔡影也不能起死回生。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在女真攻宋的时候血洒疆场。”

曹正哭哭啼啼,絮絮叨叨,在林冲的宽慰下,晃晃悠悠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