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
字体: 16 + -

第85节:第十三章面山楼苦读(4)

"长这么高了,大人喽!要好生培养唷。贤弟,自己屋里一家子人莫讲两家子话,你把润芝交给我,你就放心好了。我也只收十几个品行端正书底子厚的农家子弟,打算用心教好,让他们早日成材。"

"麓钟哥,名师出高徒,我哪有不放心的。"

"讲内心话,我辞职返乡,闭门隐居,本也衣食无虞,我早已心灰意懒,不打算再过问政事,但看到满清政府这样丧权辱国,食不甘,寝不安!"毛麓钟见堂弟走上门来拜访,郁闷的心放宽了些,话也比平日里多些,"今年春节就动了这个念头,教几个学生,培养几个今后能为国家出力做事的人。顺生贤弟,你说对啵?"

"咯样太好哒!你教出的学生肯定象你一样有出息。"

毛麓钟一脸苦笑,"我有什么出息啰,贤弟不是在笑话我?我看不惯朝廷这样腐败,官场这样黑暗,才不为五斗米去折腰啊!我教出的学生象我一般出息,岂不糟糕?"

顺生和润芝爷崽俩在毛麓钟家吃了中饭。顺生火烧脚板闲不住,就匆匆回家做事去了,留下了润芝。

毛麓钟看到这位禀赋超群、资质不凡的堂侄投奔自己门下,心里欢喜不过,刚吃完饭,便漱了口,抹了把脸,就引着润芝到了自己的书房里。

"喔唷!"润芝心里一阵惊叹,这么多书,比李漱清先生的书还要多,墙壁四周全是书匮,摆满了书,堂伯父怕是韶山冲里书最多的人吧,难怪韶山冲数他学问最高。润芝毕恭毕敬地端坐在书案旁的方凳上。

"润芝,伯伯的书房里,别人是不许轻易进的。你到伯伯的书房里看到什么啦?"润芝一进书房,毛麓钟就看到他眼里掠过一道转瞬即逝的对书籍异样贪婪的目光,心里咯噔一下暗叹:这个润芝,说不定也是跟自己一样,一条地地道道的书蛀虫呢。孺子可教唉!

"我看到伯伯,真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润芝笑眯眯说。

"伯伯这么多书,你喜欢读吗?"

"我最喜欢哒,能借给我读吗?"

"你呀润芝,一进我的书房门,就要借书,贪心可不小啊!"毛麓钟哈哈笑着,"伯伯不但借给你读,还要好好教你读。伯伯啊,长年闯荡在外,一生没有积攒多少家产,唯一最大的爱好就是嗜书如命,平生爱做三件事:读书,置书,藏书。润芝,你投伯伯门下读书,有何打算啊?"

毛麓钟从镜片后的眼睛里射出一道冷厉的目光,注视着润芝,温文尔雅的外表中显出令人生畏的冷峻和威严。他从答应顺生接受这个堂侄做门徒的那一刻起,心里一直在琢磨:虽然润芝聪颖过人,但秉性特别顽皮,好多先生在他面前败下阵来,这匹小野马,要想好生****,怕要出几身红汗。

毛麓钟咄咄逼人的目光注视着他,仿佛要把他整个心思看透,润芝不寒而栗,嗫嚅着说:"我到伯伯咯里读书,一定把书读好,再不象从前一样调皮捣蛋。"

"是吗?"毛麓钟紧追着问。

"你还信不过我?"润芝涨红着脸反问道。

"伯伯万一要是信不过你呢?"毛麓钟一个劲追问。

"伯伯,你放心。我保证听你的话,发狠读书,我要是和你斗霸,我不到世上为人,你打我也好,骂我也好,随你的便!"

"这就对了,你讲话要算数哦!不过,我要问你为什么要发狠读书唷?"

"前些日子李漱清先生也同样问过我,我还冒好好回答他。不过,我思来想去,觉得人生在世不能只图一己之私,总是挂牵自己的妻儿老小,象我爹一样老是想着自己兴家发财,而是要多为国家和民族着想,担当起救亡图存的责任。"

"哎呀!润芝,其志可嘉。我'面山楼'要出为国出力做大事的大人才啦!做伯伯的能教你这样有志向的侄子,真是三生有幸啊!"润芝的话,毛麓钟如雷灌耳,心头一震,想不到自己的堂侄有如此鸿鹄之志,不免对堂侄刮目相看,眼睛放出豪光来,"贤侄,你讲到点子上了!太好了,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