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
字体: 16 + -

第81节:第十二章求访"怪人"(6)

学不成名死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在旁的李耿候也一字一顿念着这首诗,看上去似乎在仔细品味,"润芝哥,咯首诗我好喜欢,好喜欢吔。我也要跟你一起去'男儿立志出乡关'!"

"好吔,到时候我们也一同出去干大事。"润芝抱着活蹦乱跳的李耿候说。

"好,好,耿候,有志不在年高,你和润芝哥都有这样的志向蛮好!润芝,这首诗你好好记下来,好好思考,过几天你把悟到的想法,写篇文章交给我。润芝,一个人一旦生下来,难道就是'为了身和口'吗?真要是这样,谭嗣同'六君子'为求变法维新,不惜杀头,何苦之哉!一个人读书做事业,仅靠资质聪慧是不够的,还必须先好好立志。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君子立志,必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真正的七尺男儿应该志在四方,你要想今后成就一番大的事业,非得走出这风气闭塞的韶山冲不可!作为一个有志青年,怎么能株守家园,终老山林,无所作为呢?"

不知不觉已到了深夜,李耿候已进入了梦乡,发出了微弱的鼾声,李漱清先生把他抱进了床铺里,给他掖好被子让他睡了。

李先生继续和润芝打讲,润芝如坐春风,听着他识见高远的话语,是那么回肠荡气振聋发聩,他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说:"李先生,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今晚我真是:'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大开了眼界啊!"

"润芝,时候不早了,我今晚余兴未尽,还为你点读一下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好吗?"

"要得。"

李漱清先生拿出本《饮冰室文集》,摆在书桌中央,他一字一句给润芝点读《少年中国说》,最后两人齐读起来,首先声音很小,慢慢越来越大,愈到最后,两人差不多齐声高喊起来: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鸡啼三遍了,东边的山尖上,露出了微微晨光,两人走出了家门,在山野的田埂上行走,晨风吹着他们激动得发烫的脸,两人朗朗的读书声在山野里回荡……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先生,请回吧。我在家里就好好读你借给我的书,过几天再来拜访。"

"润芝,你要做少年中国的好少年,"李漱清意味深长地说,"好好回家去,你爹和你妈也许等你等急了。"

两双眼对视着,在无声地交流。忽地,润芝决然地朝李漱清扬了扬手,往回家的路上走。

李漱清目送着他渐渐远去的身影……

润芝回到了家里,已是红日高升,只见顺生仰面八叉直挺挺躺在**,唉声叹气。

七妹在旁劝慰着顺生,见了润芝回来,喜出望外说:"三伢子,你回来就好哒,你爷老倌又气病哒!"

"娘,爹何解又气病哒?"润芝不解地问。

"咯个五雷轰顶的毛恩春,从湘潭街上回来哒!"顺生费了半个时辰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一说完,却又闭着眼睛喘着粗气,不说话了。

"爹,你做你的生意,他回来跟你有何相干?"润芝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顺生避开话题不回答,只顾自言自语:"毛恩春啊毛恩春,我的乖乖,我和你前世无冤,今世无仇,你何解要和我做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