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
字体: 16 + -

第44节:第七章 买田纷(6)

"你咯样看得起我,要得。"润芝点了点头笑了。

"润芝,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读书就要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读,晓得啵?你要来借书,可要好好爱惜哦,我的书好珍贵的呢,都是我太公和我父亲替我置办的。我家里两大柜子的书,我全部认认真真读了个遍,我现在能吟诗作对,全靠它派上了用场!"毛宇居笑了笑说。

"大哥,你太公是哪个?"

"叫毛兰芳,早几年故了,在我们韶山冲,可算是个鼎鼎有名的人物,满腹经纶,才高八斗,跟着湘乡的曾文正公打长毛子,立了赫赫军功,皇上叫他当了一阵子县太爷,后来辞官不做,就回家办了个'面山楼'塾馆,专心致志教我父亲和叔子的书,我父亲考了个国子监生,我叔子考了个府学秀才。"毛宇居说得洋洋得意,眉飞色舞。

"你太公咯样狠,比我太公强多哒,我太公是个作田的。大哥你叔子我认得,我快要发蒙的时候,爹带我去见过一面,我喊他堂伯伯,他还给我一个红包买笔墨纸砚呢。"润芝记起堂伯伯毛麓钟的音容笑貌来,"大哥,堂伯伯要么子时候才回家啊?我正想向他求教呢。"

"他啊,在衙门里做官,哪有空闲啊!"毛宇居笑眯眯地说,"看来,我们润芝小小年纪,就想求名师指点啰。哈哈……过些时日,我打算开个课馆,教书授徒,安于淡泊,甘愿清贫,不慕仕途,造福桑梓。你也可以来我课馆读书,我平生最喜好结交的就是会读书的聪明人。"毛宇居脸色白白净净,脑后拖着一条又大又粗油光水亮的辫子,说话和颜悦色,温文尔雅,一副儒士风度。

"大哥,我最喜欢你咯样说话和和气气的先生了,只要你开馆,我第一个报名来读。"

"好!一言为定。"毛宇居与润芝对拍了一下手板,"我一开馆,你一定要来啊!"

润芝盼望着大哥的学堂早日开张,但迟迟没开起来,润芝只好到桥头湾、钟家湾读书,塾师是周少希。

春花开,秋月落,转眼到了一九0六年秋天,润芝十三岁了,个子长得飞快,已是一个单单瘦瘦的翩翩少年。

润芝从钟家湾读书回家,一路小跑走到娘跟前,撅着嘴巴摆出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他前几天就去了大哥家借书,大哥不在,听大嫂讲大哥办学堂去了,便多了一个心眼,对娘明知故问:"娘,大哥的学堂不晓得开张冒?劳烦你到他家去问一下啰。我读了三四年书,拜的先生都是些老古板,实在讨嫌死哒。"。

"三伢子,你的衣服邋遢死哒,又在哪里挂烂哒,快脱下,我替你补一补。" 七妹爱怜地说。

润芝顺从地把土织布短衣褂子脱下来。

"你呀,莫太吵哒,打身铁皮子衣服给你穿,你穿两天都要烂!"七妹半嗔半笑着,操起针线缝补起来。

"娘,你到底么子时候,到大哥家里去嘛?"润芝心里盘算了好久:不经得家里大人子的允许,无论如何书是读不成的。假若自个跑去,学钱从哪里来?

"等下子,我帮你把衣补好哒,我就到蔡家塘去,替你问个信,好啵?"

"三伢子他娘,莫乱许愿,你莫去哒。"顺生在旁敲着算

盘搭讪着。

"爹,何解莫去哒?"润芝问。

"三伢子,你也莫老是念着你大哥大哥的。你读了三四年书,先生也拜了三个,你冒一个满意的,我不晓得你要么子样的先生才教得你下地。"顺生说。

"爹,我就是喜欢我大哥那样的先生,年纪又轻,才学又高,讲话斯斯文文。爹,娘,大哥待我最好哒,还借了好多书给我看。"

"三伢子,你大哥的学堂,已办好哒!"顺生白了一眼润芝,拖长着声调,语气重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