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传
字体: 16 + -

第63节:第十章〓进占贵州,山高云雾浓(4)

二、红军反攻,乌江大败

红军活跃在贵州西北赤水地区一个多月,把周浑元第二纵队吸引到赤水河以西。毛泽东见敌人在长江两岸已布重兵,对红军形成一个大包围圈,在此渡江显然不利。他当机立断,突然命令红军重返川南,一面挡住周纵队东归之路,一面挥军东进,在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重入贵州,并于2月25日占领桐梓城,随即进攻娄山关。

这一行动弄得蒋介石和薛岳等莫名其妙。他们对红军的意图各有各的看法。

四川方面认为红军占领桐梓后的次一行动,第一个可能是北攻重庆,威胁四川,策应川北红军;第二个可能是东进湘西与湘西红军汇合,因此要求薛岳将主力控制在乌江沿岸及赤水河一带,配合重庆方面布置围攻。

薛岳则认为红军不会攻重庆,而可能绕道黔东空隙地带南下迂回攻击贵阳。他主张把主力配备在贵阳及乌江南岸地区,确保贵阳安全,相机进击。吴奇伟等第四军高级军官和参谋人员大都同意薛岳的判断。

王家烈则认定红军必攻遵义,要求薛岳全力集中乌江北岸至遵义地区,保住遵义。

然而,薛岳并不理睬王家烈,仍在贵阳休整。王家烈对此十分不满。

2月25日,王家烈见红军主力正争夺娄山关,便直接打电报给蒋介石,要求蒋介石“请总指挥薛飞令各师,兼程到遵增援”。同时,驻扎于贵阳附近的中央军迟迟不前,也引起了粤桂川军阀对蒋介石的攻击和不满。为了堵塞粤桂川军阀之口,缓和一下矛盾,蒋介石不得不电令薛岳“务督各部向匪猛击”。

薛岳接电后,只好要通了吴奇伟的电话,令其火速北渡乌江,增援遵义。

此时,吴奇伟正依照薛岳的命令率五十九师、九十三师从清镇开赴修文,原计划是防备红军南渡乌江进攻贵阳。他刚到达修文,便接到薛岳的电话命令,要他改变计划,因而感到不解,忙问为什么。

薛岳苦笑着解释,王家烈一天给蒋委员长一个电报,说红军主力进攻娄山关,黔军快守不住了。蒋委员长命令必须确保遵义。我已令周浑元纵队向遵义靠拢,以便会同你部增援遵义。

这个王盐巴。吴奇伟狠狠地骂了一句。

其实,红军主力究竟在哪里,薛岳心中也无数。特别是周浑元部已为红军所挡,不能向遵义移动。这也正是后来吴奇伟在遵义一触即溃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从薛岳一份关于川滇边境电,说“窜据威、镇、牛街间之共匪主力,被我川滇军截击,西窜无由,饥疲不堪,随处劫掠,已成流寇。匪首朱、毛,有化装逃走说”也足见薛岳的情报不灵。

既然蒋介石已下了命令,吴奇伟也无可奈何,只好率部渡过乌江,于27日下午到达忠庄铺。

在忠庄铺,正准备吃晚饭,吴奇伟接到薛岳总部紧急的电话,说娄山关已落入红军手中,红军正在大举进攻遵义。

吴奇伟放下电话,正要派人去侦察情况,王家烈带着几个卫士匆匆走进指挥部。

王家烈见到吴奇伟就兴高采烈地说:“中央军及时开到,遵义就有办法了。”

吴奇伟问:“王主席,遵义方面情况如何?”

“我刚从遵义来,离开时,老城还在我们的掌握中。共军来势凶猛,确实是他们的主力部队。如果不马上驰援,恐怕难保。”王家烈拍着五十九师团长张德能肩膀说,“这回是你立功的时候了。”

王家烈没有料到的是,他愈强调红军主力已在遵义,吴奇伟就愈不敢急速前进。吴奇伟渡江前,原是希望周纵队能迅速靠近遵义,与他会合共同推进。但周纵队没有到来,使他有些失望。

吴奇伟来回踱了几步,从王家烈介绍的情况来看,红军主力已到遵义,遵义很可能随时落入红军手中,如此莽然驰援,恐怕很危险。他站定后,对王家烈说:“部队要等集结才能继续前进,还是先派人再侦察一下。”说着,他转身用广东话对旁边的参谋魏鉴贤说,“你先去看看,路上机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