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第八章〓进攻苏区,甘当马前卒(2)
薛岳把脚跟一碰,行了个标准军礼:谢谢委员长!
离开南昌,薛岳便在江西崇仁走马上任,就任第五军军长,并先后兼任第五、第七纵军指挥官及北路军、中路军副指挥。未几,陈诚升任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三路军总指挥,即让出六路军总指挥,保举薛岳继任。在宣布薛岳任第六路军总指挥的军官集会上,陈诚说了一句后来在国民党军官兵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剿共有了薛伯陵,等于增加十万兵。”
这句话显然说得有点太大,但也足见陈诚对薛岳的赏识程度,让薛岳备感知遇之恩。
薛岳原以为一上任就可率部上前线,在他看来这些号称红军的“赤匪”都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按他老四军的战法,只要和红军硬拼,自然取胜。前几次失利,都是将士贪生怕死、不敢牺牲的缘故。
陈诚笑着拦住他:“不,伯陵兄,别着急。现在时不同,地不同,作战对象不同,方策应当改变。今日的‘赤匪’可不同往日,朱毛红军的游击战法厉害着呢,我们国军已吃了不少苦头,万不可莽撞。”
薛岳疑惑地望着陈诚:“难道他们比张桂联军还厉害?”
“说实在的,二者不可同比,你知道,共产党善于做宣传,动员群众,真可谓草木皆兵;而且井冈山一带山高林密,部队进去了就没了影子,朱毛搞‘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全不按套路出牌,我们教科书上的那套打法有些不灵了。”陈诚摇摇头,说,“没法子,蒋先生特地从德国请来了专家,专门研究对付游击战的战术,并在庐山举办三期军官训练团,由蒋先生自兼团长,我任副团长兼教育长,参加受训的军、师、旅、团、营、连、排长有7500多人,都是各部队的骨干。伯陵,你对战法有研究,我推荐你为军官训练团总队长,协助我执行训练任务,怎么样?”
薛岳支吾了一下说:“国难当头,我们原本一致抗日才对,现在花这么大代价去‘剿匪’,有些得不偿失吧。”
陈诚缓声道:“我也以为然。不过,这些话背后说说可以,当着蒋先生的面你可不要说,他是极力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谁反对这个他是老不高兴的。领袖的意志必须是绝对服从的嘛。”
薛岳点点头:“只有如此了,但蒋先生找到对付朱毛红军的法子没有?”
陈诚说:“蒋先生总结前几次围剿的经验教训,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说要与共产党既要打军事仗也要打政治仗。德国军事专家塞克特建议我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修碉筑路,逐步推进’的战略方针,辅以保甲团练政策,把整个苏区团团围住,断绝苏区的物质来源,迫使红军进行阵地战来比力量拼消耗,蒋先生已完全采纳。我们这次到庐山集训,关键就是学习和研究这些战略方针。”
庐山牯岭本是清凉避暑的好地方,此时则被蒋介石派重兵把守,建成所谓“剿共”培训营。7000多名国军官兵轮流上山训练。每期四周,蒋介石亲自主持,训话多次,亲自点名一次,并发表讲演,大肆宣传“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以所谓政治围攻、文化围攻、经济围攻、交通围攻,配合军事围攻;强化“精神教育”,要求全体官兵要忠于三民主义和“革命领袖”,并绝对服从。
当然这“革命领袖”指的是他蒋某人了。如后来一听到“委员长”及“领袖”时,全体必须“立正”,作俑即始于此。
在夏季最热的时候,薛岳在庐山足足待了三个月,协助陈诚对这些官兵进行具体训练,无形中被蒋一次次“洗脑”,渐渐接受了忠于蒋介石、坚决反共的政治理念,从原来一个尚有左倾观念、对工农运动抱有同情心的北伐军官,最终成为反共悍将。在这一点上,他比张发奎走得更远,也因此得到蒋介石和陈诚的重用。
9月中旬,随着庐山军官训练班第三期的结业,蒋介石便在庐山制定了第五次“围剿”红军中央苏区的作战部署。
薛岳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在庐山制定的这个所谓的剿共“铁桶”绝密计划,被一个人“泄露”了。这个人就是被薛岳等粤籍将领称为“莫大哥”的莫雄。莫雄主张抗日、同情共产党,对蒋剿共政策十分不满,便通过中共地下党组织,把情报送到周恩来手里,使中共中央预先知道了蒋介石的“围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