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传
字体: 16 + -

第45节:第七章〓广西岁月,一路多坎坷(5)

这是张发奎从军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由于军心动摇,部队亡的亡,逃的逃,张发奎想到第四军南下广东以来,经花县、北流、衡阳三次重大惨败,元气大损,不免有些心灰意冷,萌生散伙的念头,吩咐各团对溃散的官兵不必收容。

脾气暴躁的薛岳更是忍不住对部下大发牢骚:“我和张军长都不想再干下去了,诸位请自便,或投靠他方,或把枪械卖了回家,或上山落草都可以,大家各奔前程吧。”

营连军官们都没有答应,苦留张、薛二位指挥官,他们才安全撤到了广西。

7月5日,黄绍竑率领差点被敌军吃掉的部队也狼狈不堪地撤到全县,方得与李宗仁、白崇禧、张发奎相见。

大家在湘山寺晤叙一堂,恍如隔世,不禁感慨万千。

当晚,三军将领会餐。薛岳想起这次溃败,看到黄绍竑就来气,又不好当面指责,打算乘酒酣耳热时发难,指控黄绍竑未能依照计划率后卫部队如期占领衡阳,给粤军钻了一个空子,是此次失败的主因,应对湖南战败负责。

黄绍竑到时,发现座中各人表情有异,于是一开始就拿着酒瓶猛饮狂喝,边喝边闹,根本不让薛岳有说话的机会,未到中席,他就喝得酩酊大醉,吵得天翻地覆。

李宗仁心中有数,急令身边侍从副官把他扶出,一场危机,终于避免。

酒席散后,张发奎对李宗仁说:“德公,我们四军现在仅有两个营的兵力,真的是溃不成军了,不如请求你把四军的番号撤掉,散伙拉倒。”

李宗仁劝道:“我们桂军也损失十分之七八,但散伙之事还是免谈吧。”

“这是真的。我已与薛岳等众将领商量了,把历年存积的几十万元公积金拿出来分给跟来的官兵,以后各走各的路。”张发奎一脸认真而无奈的表情。

李宗仁见第四军以一万余人的雄劲之师,削减为千余人的残部,也深表同情。他说:“向华,这样吧,我决定将本军两个师番号撤销,将这两个师的装备,和少校级以下约6000人,全部划给你,以恢复第四军的战斗力,怎么样?”

张发奎见李宗仁、白崇禧真心帮助自己重振四军,便打消了散伙的初意,反过来劝薛岳和自己继续干下去。

薛岳倒也爽快,说:“向华,你说干就干吧,我跟着你。”

7月14日,部队开始整编。薛岳帮着张发奎,将四军编成六个团,分为第十、第十二两个师,以薛岳、吴奇伟分任师长。

四军整编后,薛岳得到重用,部队的人事调动、作战指挥之权均集中他手,张发奎对他不能不多有迁就,因而不少军官未被薛岳安排,纷纷离队。特别是李汉魂、邓龙光等将领一向与薛岳意见分歧,便托词离开了第四军。两人到香港居住一段时期,后经缪培南介绍投靠陈济棠。

这无形中造成了四军的分裂。

三、击退滇军,阵前负伤

薛岳大权在握,着力加强四军的整编工作,努力提高全军士气与作战能力。

然而,蒋介石借中原大战胜利之势,没有给张桂联军喘息的机会。他运用手中的权力,调集粤军、湘军、滇军和中央军全力来对付广西,特别是龙云的滇军趁张桂军离开广西之际,大举进攻,将南宁团团围住。

好在南宁守军司令韦云淞防守有方,坚守了整整五个月。然而,南宁城内粮食有限,仅能维持到10月10日左右,如果不迅速派兵前去解围,恐怕难以守住。

在作战会上,薛岳代表四军表态说,四军愿当先锋队,参与南宁解围之战,赶走滇军,重振四军军威。

有了四军的支持,李宗仁心里有了底,决定由白崇禧率张发奎、杨腾辉、李品仙三个纵队,前往解南宁之围。

9月28日,白崇禧从柳州出发,因昆仑关被粤军阻断,而滇军又守着高峰隘。他便派李品仙纵队打着第四军的旗号在宾阳一带尽力牵制粤军,使粤军不敢越过昆仑关与南宁的滇军联合作战。同时,派出一小部兵力监视高峰隘的滇军。原来滇军一向认为第四军所在,便是张桂联军的主力所在,乃以主力对付和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