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小的打工计
字体: 16 + -

人思想的跌宕

小小憋不住了,实在忍不了了,内心就像越涨越满的水流要冲出玻璃杯一样,压抑,憋闷,想要大喊想要放纵,想要出去逛,野一圈儿才能把心里憋闷的东西情绪适当出来一样。

    休息了两个多月,小小想了很多事情,也经历了好些事情,对于一个真正手无缚鸡之力的病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和承受。小小的内心思想也随着现实去正弦曲线一样波动起伏。

    刚休息时的小小是不安的,焦急的,因为她从没有受过这么重的外伤需要修养这么久,还有手里的学员别人帮忙跟进,都只是解燃眉之急。每天要承受身体上和心里的煎熬,还有学员不时地咨询问题。

    休假时间的沟通协调,生活支出和医疗支出的压力,身体的疼痛都是小小担忧不安的原因。

    当假期沟通下来后,学员分配出去后,小小还是不安。来自两方面,一是两个specialcase,历史遗留问题的沟通解决,领导的不给力和不上心,事情的僵持,资源的欠缺,都是让小小无法安心养病的缘由,一天天地熬,一天天尝试沟通,无奈,郁闷,无助和焦虑,慢慢让小小无法正常睡眠和生活,身体越来越糟和恍惚。

    这个时候,小小自然也想不了什么其他的,追求啊,兴趣啊,未来啊。公司对于她病假受伤的态度一直是怀疑的不信任的,也早早的处理了小小的学员,小小和领导的关系也不是很好,所以小小也很担心自己的是否会被开除。

    如果没有了工作,五险一金及额外医疗都是个问题,房租也没有办法交了,自己会陷入一个窘境,一个打回原形,左右不能的局面。

    当时的心思很纠结也很压抑混乱,算是一个最低谷,低到每天清醒都不愿意活下去,所谓“身残志不坚”,迷茫消极,没有过硬的生活本领,只能通过体力活养活自己,有没有坚实的后盾可以依靠,同样单薄需要钱的家庭,无法给予小小充足的安全感,她感觉自己的人生很无力,仿佛都掌握在别人手里。

    有点起伏的时候,燃起生活的动力和希望的是大家的督促和安慰,先看看有什么可以做的工作,哪怕自己因伤被辞,也不怕,好了也可以有其他工作。于是她开始研究学习新媒体,朋友从事过,着力推荐。

    在不断接触学习过程中,她发现,新媒体并未像自己想的那么好,存在数字的考核和目前在公司中的不认可。接触越多,了解越多,小小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局面。

    褪去高涨的充满希望的探索求职后,小小又开始了低迷忧郁消极的生活,不想学习不想着以后不想着工作,虽然不时要应付领导和难缠的case,但总体是不想想以后,浑浑噩噩过眼下的日子,连妈妈都看不下去了,说看看书学点东西,也为了以后考虑,但此时的小小如慢慢沉入沼泽,无法自拔,沉闷得无法自拔,这种情绪的波动和影响,导致妈妈都快跟着变成了神经病。

    就像一个脏水桶,一点点释放消极的情绪,待身体和大脑慢慢放松后,心智也慢慢恢复了正常。给自己身体恢复时间,给自己大脑恢复时间,情绪不是一天积累出来的,也不能一天释放完。

    慢慢趋向正常状态的小小,也开始理出头绪,自己身体的情况和以后的打算,及现在的安排。按照身体情况,可能还得需要1-2个月恢复期,这时间刚好可以学习些hr,幼教的内容,再把英语拿起来,每天练习听力和口语,也是一个沉下心来的过程,是个恢复的过程。

    其实相对于其他的小姑娘来说,小小最大的问题不是身体虚弱,也不是不够聪明经历,而且缺乏安全感所带来的一系列言行举动,还有家族自带的轴。

    因为自小物质和精神依靠的缺乏,小小从小就会不安,多疑,担心,害怕,更关心别人的情绪变化去取悦别人,有点像一只畏畏缩缩,担惊受怕的小耗子。从小就是一个长得漂亮但是自卑的担惊受怕的畏畏缩缩的小耗子。

    她喜欢别人的自信,坦荡,心闲无事,乐观,积极,轻松,开心,无忧无虑。她感觉自己的内心已经像被捏得扭扭八八了,无法再像其他人一样正常地轻松的生活了。

    她不断地努力改变,不断地失望,以至于趋于屈服。她恨自己存在如此的内在,她觉得自己没有希望,没有出路和指望。

    她从没有放弃过轻生的念头,她有时觉得自己根本不喜欢也不想按照这样的自己方式去生活,她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颗杏或一个桃子,不论外表或酸或甜,但内心的苦涩的,没有人愿意去喜欢吃的苦涩。她甚至觉得什么样的人会和自己能生活?她找不到也遇不到想要的的那个人,甚至有些绝望。

    一个人带着无法摆脱和定型的内在,仿佛带着时时跟随的影子一般,注定但又无可奈何。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低俗也好,高尚也好,轻松也好,压抑也好,如万花筒的世界里如万花筒色彩的我们。

    我们不能复制粘贴另一个喜欢的自己,也不能排列组合产生出一个新的自己,只能在不停地生活中努力喜欢自己接受自己改变自己和保护自己。

    给自己一个安定的环境,才能平稳的生活,给自己一个愉悦的内心环境,才能释放修炼成最好的自己。我们在不断责难和原谅自己中取得成长和内心平静。

    我们爱不了所有人,也没有资格取得所有人的喜爱。相当于,你喜欢对方,才有资格要求对方也喜欢你,规则是公平的,有来才有往。

    当然,要求只是一个单向的沟通方式,对方可以喜欢或不喜欢你,都是对方的权利和选择。经历过事事的人,才不会强求得到对方的喜爱,因为经历过所以了解,无论是要求或是被要求,都是因为实践后才不会异想天开和一意孤行。

    价值也是相对的,不要因为自己需要就执意要求对方给予付出,价值是相互的,给予也是。你想要的内容,一定是同时或是先满足对方的要求,才能达到价值合作互动化。

    生活不是一个抱怨场,因为没什么可抱怨的,你经历的也许别人都经历过,别人经历的也许你根本都想不到或是承受不起。就像一个刚经历失恋的小女孩像你哭诉一样,你无法真正地“感同身受”地安慰和劝解,因为你经历得不止这些,也许你经历过的渣男都是她闻所未闻的,你甚至连长时间的耐心都没有,也许最后你也会抛出那句话:这都不算什么,以后你会经历更多的事情。

    如果你在抱怨,那么说明你经历得太少,现在的你再次经历职场小白的“坎坷”时,我想你肯定不会抱怨了。只有你经历了还没经历或是这些经历并没有习以为常时,你才会身心俱疲倍受打击,何苦呢,这些你之后不知会经历多去,何必苦于一时呢?当你之后习惯了,或日渐老练了,这些浪费的精力和时间会不会很可惜?

    既然自己悲观消极,那么,以后无论考虑什么事情,好坏持平去思考,凡事没有极好极坏,换个角度,肯定不一样,坏处考虑是为了认清提防规划现实,好的方面是为了安抚挽留要被自己勒死的自己。

    安全感这种东西不是一句简单的安慰就能完事的,你要和对方站在一个角度,和对方一起规划思考,让她感受到了解到事情怎么解决能提供给她哪些帮助。和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一样,短暂性地安慰和振奋也许有些用,但现实如浸入寒潭般冷静冰凉,具体的解决措施和物质供给确实比言语安慰有用。

    如果悲伤没有指望,不要只看眼前,想想以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敢想才能敢做。如果太累了精神都快崩溃了,就停下歇歇脚,看看目前的现状,重新休整后再重新启程。

    谁也不能告诉你,未来还是怎样。谁也无法限定你,未来该怎么发展,你是一个自由个体,如果没有机会可以储备去争取,如果你真的想要,会不顾一切去用尽方法去办到,为自己做事谋福利还有偷懒的吗?那些都是傻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