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司令
字体: 16 + -

第234章 :软攻势(一)

第234章:软攻势(一)

罗卓英和赵子立的到来,让黄维和邱清泉松了口气。新的领地里有很多麻烦事,他们忙的焦头烂额,总算没有闹出大的乱子。罗卓英担任了海关总署的署长和边防军司令,赵子立担任了国家总理兼外交部长。

黄维大笑道:“我的总理先生,你有何妙计让局势稳定下来?”

“宣传攻势。”

“哦?”

“把我们的政策用电台、报纸等形势大力宣传,还要司令把我们各地发展的情况,用电影纪录片的拍摄来告诉大家幸福的日子是什么样子。人口已经清楚,一千三百多万人压力并不大,主要的目的是让当地人接受我们。”

赵子立已经和孟达交流了意见,阿萨姆不能急于求成,现在的注意力要放在吉大港和首都城市建设上。这两处将会是阿萨姆国家最大的两个军政、商贸、工业重地,配合新建的燃气电厂、铜矿厂、石油等系列产品发展为第一思路。

黄维点点头,忍不住叹口气说道:“这里有各自的部落,短时间很难打破他们形成的权利圈。”

“很简单。首先在各村镇组建农民自卫队,要他们负责自己领域里的安全管理。只要出了问题,我们顺理成章就能进去。交通要道打通后,他们封闭的状况自然不公而破。罗卓英长官要注意边境的毒品来往,发现一次严打一次,决不能让毒品在阿萨姆蔓延!”

罗卓英笑着纠正:“你现在是我的长官,千万不能这样称呼。”

“哈哈哈哈。”

高浩成了阿萨姆的三军司令,邱清泉做了警察总长。这五个人在一起研究着新政权的各项发展计划,要用事实告诉当地人:“我们是真心为了大家的幸福。”

黄维很迷惑的问道:“小兄弟为啥不准咱们对巴基斯坦、缅甸、不丹展开贸易?”

“从达旺、亚东两条道路打开后,我们目前的贸易足可以把国内的产品销售出去。司令要不丹在我们的包围下难以生存,逼迫他不归附中国就得归附我们。而巴基斯坦、缅甸形势不稳,我们只要在少数海关开放,其目的是为了缅甸的木材和巴基斯坦的粮食。”

邱清泉惊讶地问道:“用武力拿下岂不是更简单?”

“司令告诉我,这叫软攻势,不战而屈人之兵,让他最终做出选择投靠谁。”

“这小子也是个阴险的主。”邱清泉明白了,三面被包围的不丹,最终在无法生存下会选择投靠中国或者他们。

“不仅阴险,还是个老谋深算的家伙。我现在想想才明白,咱们也是被他这种软攻势给拿下来的。”黄维不住的摇头,孟达的头脑无人能比,每一步都算计到了。

江南放弃后,从各地抽取了三万多名教师和上万政府工作人员,加上庞大的商业人才,阿萨姆几乎增加了六十多万中国人。和达旺的道路打通后,国民党留下的三十多万人也归于他们管理。

赵子立对黄维说道:“大力宣传,愿意工作、愿意出国当工人和愿意迁居别处安家乐业的我们都支持。贫穷的人可以首先报名,把他们送到赤塔三地。”

“这样好啊,既减轻了我们的压力,又给赤塔等地送去了劳动力。”黄维非常赞成孟达这样的决定。

“远东铁路已经和m古、东北连到一起,但赤塔等地还没有我们的人口。司令下决心迁移两百万,阿萨姆的贫困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罗卓英作了补充,对赵子立问道:“他不同意我们朝藏南发展?”

“不行!”赵子立严肃的看着大家:“藏南是中国的,有委员长留下的几十万先慢慢的发展着。阿萨姆人口可以去做工、去种地,但国籍问题不能改变!”

“明白了。”

“对于私人武装必须坚决打击,发现拥有枪支的人毫不客气消灭掉!新政权要软硬兼施,控制局面、稳步发展才是我们要走的第一步!”作为国家总理,赵子立很快确定了当前的计划。

“好,咱们同心协力。”黄维点头后表示会议到此结束。

吉大港北部就是y度阿萨姆邦,将孟加拉和尼泊尔隔开。吉大港也许是离尼泊尔、不丹最近的出海口,所以尼泊尔、不丹很希望进口的货物能从吉大港运过去,这样成本更低,孟加拉也能从中获益。

阿萨姆为了控制尼泊尔、不丹的一切,不肯开放过境通道。而阿萨姆新政府在用重金购买吉大港成功后,要把这里变成和上海一样繁荣发达。新城市在加紧建设,三十多支工程队都在紧张的忙碌。

“报告。吉大港东北部山区的当地民众不断地袭击施工队,而且还发现了游击队等组织。”

高浩冰冷的说道:“用直升机空降打击,坚决消灭他们!”

“是!”

吉大港东北部,是一片丘陵之地。建造吉大港需要的砖瓦、石灰和水泥都在这一带。加上繁忙的运土车队和大理石车队,让久居在这里的当地人感到了不安。他们拿出了隐藏很久的枪支,准备用武力阻止吉大港的修建。

可是,螳臂挡车自取其辱,高浩的雷厉手段把当地人给吓坏了。直升机机枪的扫射,空降下来的步兵快速的激射,让手拿步枪的当地人给吓懵了。打击后还进行了拍照,用报纸和电台宣传他们是恐怖组织,是扰乱社会治安的非法武装。

赵子立笑道:“时机成熟了,先从吉大港东北部开刀!”

“是!”

吉大港港口位于吉大港戈尔诺普利河下游右岸的希达贡达丘陵脊上,距河口16公里。市区规划总面积157平方公里,整个市区蔓延在周边的丘陵地带上,一直延伸到米佐拉姆邦的领地。

高浩把司令部建在吉大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确保这里的发展和商品物资流通的安全。当地的反抗势力屡屡被打击后,再也不敢朝这里伸出黑手。吉大港的国际机场还未完工,但已经开始使用。

赵子立来到这里视察,高浩看着忙碌的工地说道:“司令从来都是大手笔,打造一个大城市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哈哈哈哈,只要他想做的事没有做不成的。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不丹大批的女人流窜到阿萨姆,他们已经感到不安,开始在边境设立哨卡。”

“这是好消息?”高浩不解的看着赵子立。

“谁都有争取幸福的欲`望,他们能阻挡住吗?当他们忍耐不下去的时候,就会站起来反抗。”

高浩明白了,忍不住笑道:“没了物资的流通,不丹的生活会更加艰难。当他们不再相信那些执政者的时候,自然会起来反抗。好一招妙棋,他们坚持不了多久。”

“这可不一定,短时间内不可能逼他们就范!就像眼前的吉大港一样,虽然是短时间平静下来,但他们不会就此罢休。”赵子立精明的眼神看着高浩,要他千万不要麻痹大意。

x港,孟达正在密切注视着欧洲的局势。d国工业在他强有力的支持下快速恢复,本国的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他们的商品和工业机械迅速蔓延到y国、f国等地,让二战后的许多国家更加艰难。

“马歇尔计划终于出笼了!”已经是1948年4月份,孟达听到美国在援助欧洲国家,脸上的笑容始终不断。

“你还要加大援助d国的计划?”朱家骅已经明白,孟达使用的是中心开花,把自己的商品从d国推销到整个欧洲。

“我去唐人岛会见了一个神秘人,他交给了我一笔丰厚的金银财宝。”

“是他?”朱家骅惊异的看着孟达。

“对,就是他的!他知道自己愧对自己的祖国,更知道在我的帮助下d国目前的状况。而他已经明白自己永无出头之日,希望用这笔财富报答被他陷入苦难的d国。”

“哈哈哈哈,你小子是拿着别人的财富做生意。”朱家骅忍不住大笑。

“这笔金银财宝是他送给我的,要我全部投入到d国去。你不可能想到,希t勒掌握的财富远远超过了战后赔款的三百亿美金。他要我用扶住d国工农业发展非常明智,用经济复苏后的利润去做赔偿,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办法。”

“马歇尔计划是什么?”朱家骅不明白的问道。

“起初,大家普遍认为欧洲,特别是y国和f国的重建并不需耗费过多,它们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殖民地,快速恢复其经济。然而到1947年这些地区的经济依然不见起色,持续几年的寒冬又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在不断增长的高失业率、因食品短缺导致的接连不断的罢工以及一些国家的社会动荡下,欧洲经济的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到1947年,欧洲经济依然徘徊在战前水平以下,并几乎看不到增长的迹象。

战后西欧粮食短缺的局面,食品短缺成为了最为紧迫的问题。在战前,西欧的粮食供应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东欧出口的余粮,但这一贸易路径此时已被铁幕几乎完全阻断了。

粮食、煤炭成了他们最急迫的需求,1946-1947年酷寒的冬天更使之雪上加霜,有许多家庭没有供暖,数百人被冻死,还有几百人面临被饿死的可能。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粮食和煤炭运送过去,经过d国人之手卖给其他国家。”

“这也是你软攻势的一步?”朱家骅明白了,难怪孟达在全力开发煤矿,又从加拿大、墨西哥购买那么多的粮食。

“对,我要m国人拿着自己的资金白白的送给欧洲等国,再用他们的粮食把美钞给我赚回来。”

“哈哈哈哈,m国人做了傻瓜,s联人又无法得到粮食被饥饿给拖垮。你小子把当今世界两个军事强国给害苦了!”朱家骅放声大笑。自从远东夺到手后,s联的经济更加艰难。m国不会去支持他的敌人,而中国和x港更不会去扶持凶残的北极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