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军荣誉
字体: 16 + -

第344章:召见

蒋校长带着国民政府的一批高层人员来到了西安,但是蒋校长恐怕做梦都不会想到,这次的西安之行,让他失去了太多。

蒋校长的侄蒋孝先被打死,蒋校长的结拜兄弟邵元冲被打死,蒋校长从浙江老家带来的嫡系警卫,也是死的死,伤的伤,就连蒋校长也在逃跑的时候,腰部也受到了伤害。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张杨二人的做法,确实已经违背了一些道义,而杨虎城部队的残暴,却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

在蒋校长赶赴西安之后,给甘肃的孙兴华发来了电文,蒋校长让孙兴华赶赴西安,一同参加不久之后召开的作战会议,毕竟名义上面,孙兴华还是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即便蒋校长要把张杨部队赶出西安,但是孙兴华这个副总司令,对于蒋校长而言,还是有用处的。

孙兴华知道这次的西安之行,无异于是羊入虎口。但是蒋校长下达了命令,孙兴华是不好不去的,要是以往还可以不去,但是如果这次不去,恐怕在西安事变之后,蒋校长会思考这件事情,对孙兴华起疑心。

1936年12月五日,孙兴华乘坐专机从甘肃赶赴西安。

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西北剿匪代总司令职务的张学良,以及在西安的中央大员,授命赴机场迎接。

这次孙兴华的排场很大,让一些人目瞪口呆。

航空队的第一大队。第三大队,总共七十二架飞机沿途护送孙兴华,直到专机在西安机场降落之后,七十二架飞机在西安上空盘旋。这离去。

张学良和杨虎城目瞪口呆,两个人对视了一眼,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迎接孙兴华的中央大员,算是孙兴华的老相识,陈诚,蒋鼎文,钱大均等人都是在黄埔时候的教官,与孙兴华感情自然不错。

在整个国民政府里面。孙兴华和蒋校长偶尔会有争端,但是与各个中央大员之间,却没有任何利益纠纷。

孙兴华控制的三个省份,也没有妨碍这些人的利益。所以这些中央大员,也愿意和孙兴华这样的一方诸侯交好。

“孙教官。”众人看到孙兴华从飞机上走了下来,纷纷敬礼说。

这些人算起来,当初可都是孙兴华的部下。

张学良尴尬的站在原地,不知所措。他的军衔可是陆军一级上将,整个中国只有九个人拥有这样的军衔,让他向孙兴华敬礼,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杨虎城。他是不得不敬礼的。

孙兴华回礼,一一和在场的人握手。

不知道是不是有意。孙兴华竟然没有和张学良杨虎城二人握手。

众人坐在了轿车上面,孙兴华则是故意慢了一步。

杨虎城和张学良两个人站在了一起。看到孙兴华慢了一步,两个人一脸的疑惑,等到两个人和孙兴华站在一起的时候,孙兴华开口说话了。

“乌云蔽日,看来西安是有大事情发生了。张总司令,杨主任,你们怎么看?”孙兴华意有所指的说着。

张学良面露惊讶之色,杨虎城却是没有任何情绪变化。

“孙副总司令,数十万中央军云集陕西,西安难免会有大事情发生的。”杨虎城笑着说了一句,语气不冷不热。

“西安是千年古城啊,要是毁于战火,恐怕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张总司令杨主任要三思啊。”孙兴华冷冷的说了一句,朝着前面的轿车走了过去。

张学良是目瞪口呆,而杨虎城也是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不过杨虎城是何许人也,过了一会后,脸上却没有了任何的表情。

孙兴华赶到西安之后,先是到华清池面见蒋校长。

蒋校长这次到西安来,也是异常的小心,并没有居住在西安城内,而是住在了距离西安三十公里的骊山北麓到华清池。

华清池内部由蒋校长携带的警卫负责安全,外围则是由东北军负责。

蒋校长不信任杨虎城,却信任自己的小兄弟张学良,但是蒋校长绝对不会想到,正是张学良的东北军,负责来抓他的。

车辆到达华清池后,直接通往了内部。

到达内部之后,孙兴华下车,朝着蒋校长的房间走了过去。

“孙主任,请您留下配枪。”一个侍从来到孙兴华的面前,敬礼说。

后面的钱大均急忙走了过来,看着孙兴华说:“是校长的命令,所有觐见校长的人,都要留下配枪,张杨二人也不例外。”

孙兴华笑了笑,将配枪交给了一旁的侍从,由钱大均带领,朝着里面走了过去。

房间里面的蒋校长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外面发生的事情,此刻的蒋校长正站在地图上,看着陕西的地图,面色带有几分欣喜。

“校长。”孙兴华走进去之后,敬礼说。

蒋校长回头看了看,脸上露出了笑容。

“辅国,这么多年了,你仍然如同黄埔时期一样,没有任何的改变。我不行了,老了啊。”蒋校长叹息了一声,拉着孙兴华的手臂说。

钱大均目露惊讶之色,恐怕蒋校长难得会做出这样的动作。

孙兴华被蒋校长拉到了地图面前,蒋校长似孩童一样,指着几处说:“陕北这几块地方,是他们后的根据地,数十万中央军已经在两广前线云集而来,辅国,这次我要彻底解决他们了。”

说到了后,蒋校长的身体微微出现了颤抖,明显是很兴奋的状态。

孙兴华点头不语,事情恐怕未必是蒋校长预料的那样。

如果没有西安事变,恐怕蒋校长的美梦就要成真了。但是有了西安事变,蒋校长的美梦,就像玻璃那样破碎。

孙兴华一直不明白,即便有了西安事变,蒋校长也完全可以撕破协议,毕竟那是在蒋校长被张杨二人掌握下所答应的协议,在法律上面根本就不算数。

何况,古来成大事者,哪个人会被一纸协议所约束?

即便西安事变后,蒋校长也有机会彻底完成那个美梦,当时的情况,总共六十万的精锐中央军云集陕西,而他们的对手,是刚刚经历过大战,走了很多路,补给和战斗力严重下降的部队。

指挥这些中央军的部队,可不是胡宗南之流,**少有的悍将卫立煌担任前敌总指挥,一路追随的民国第一骁将薛岳也已经赶到。

所以说,即便是发生了西安事变,蒋校长也完全可以撕破协议去攻击,但是蒋校长却没有那样去做。

从这一点上面来看,蒋校长是有一些幼稚的。

一个是把《资治通鉴》读了十几遍的人,一个是把《曾文正公全集》读过十几遍的人,很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性格。

“校长,绥远的事情,我已经听闻了。军政部下达的修筑国防工事,我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在宁夏境内进行修筑国防永备工事,以备不时之需。根据35年度防卫计划大纲,甘肃已经也已经在重要战略重镇修筑国防工事,并且拟定守备兵力。”孙兴华打断了蒋校长的话,说明了一下青宁甘三省的情况。

孙兴华和蒋校长会面,谈的多的仍然是抗日上面的问题。

而从不轻言抗日的蒋校长,也似乎愿意在这个问题上面和孙兴华进行谈论。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1935年拟定的《1935年度防卫计划大纲》,其中就有孙兴华不少的功劳。

而根据35年拟定的方位计划大纲制定的《1936年度国防计划大纲》,在制定完成之后,军委会第一时间派遣特使呈送到甘肃,由孙兴华亲自修改。

在国民政府之中,只有少数人知道国民政府的计划,而在整个甘肃,除了孙兴华叶正清外,几乎没有任何人知道国民政府的计划。

“他们将全国划分为四个大区,分别是抗战区、警备区、绥靖区、预备区。设冀察、晋绥、山东、江浙、福建、粤桂6个国防军总指挥部,1个预备军总指挥部,以军事委员会为高指挥机构。这件事情你怎么看?”蒋校长继续的询问道。

孙兴华指着墙壁上面的地图,继续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而蒋校长则是有意,把孙兴华安排在预备军总指挥的位置上面。

孙兴华对于蒋校长的好意,自然是拒绝的,他不会留在后方,只要战端开启,孙兴华就要带领部队奔赴前线抗战御敌。

蒋校长和孙兴华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的36年国防计划大纲,谈了不少的问题,其中有抗战区作战部队的问题,又有后方部队的整编问题。

孙兴华适时的提出可以前方抗战,后方整编的整军方案,受到了蒋校长的重视,特意让侍从室主任钱大均记在本上。

国民政府的抗战计划,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这些人都是处于国民党高层核心。国民政府可不会大声的喊着抗日,蒋校长采取的策略,表面对日拖鞋,迁就日本的行为,但是在暗地里,却是制定了国防计划大纲,积极的整编部队。

在日后张学良回忆的时候,还曾抱怨说,蒋先生有抗日计划,也应该和我说的,他不说我怎么知道。

可是张少帅,似乎有点高估了自己,以他的少爷本性,这么机密的事情,只要他知道了,恐怕天下人都要知道了。(未完待续。。)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就请收藏本站,以便下次方便看书。 如有章节错误请与管理员联系。本月为您推荐唐家三少最新巨著《绝世唐门》

看最快更新,就来-

-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