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汉
字体: 16 + -

一四零章 规矩

竞买冶金技术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一大早我便让人替秀儿和如意告了假,带着这两个孩子到了竞买现场。刘邦的汉王宫连地基都还没建好,各执事单位有的仍在军营中办公,有的则占用了当地的民房。因为这次投刺请求参加竞买的作坊比较多,民房里容不下这许多人,所以户曹特意在紧贴军营的地方圈出了一大块平整的地面,中间搭了个极大的营帐,所有的作坊主都席地坐在营帐之前,静侯着竞买的开始。

我带着秀儿和如意自从后面悄悄的进了营帐内,两个孩子没见过这等场面,趴在营帐的门前,勾着头向外瞧。

“如意,秀儿,你们过来。”我将他们召到面前,一手一个揽在怀里,“知道他们都是来做什么的吗?”

如意摇摇头,倒是秀儿细声道:“我听审叔叔说他们都是来买东西的。”

我微笑了一下,道:“秀儿说得没错,他们是来买东西的,他们在娘这里花钱买东西是为了给自己赚更多的钱。你们喜欢钱吗?”这句话问出,自己也不禁有些好笑,他们从小吃穿不愁,只怕还没有关于金钱的概念,果然两个孩子睁大眼睛看着我,也不说喜欢也不说不喜欢。

“钱呢,是个好东西,有什么想吃想要的都能用钱换到。”我含笑道:“所以这世上的人都想尽方子赚钱,你们看这些坐在帐外的人,都是为这个来的呢。”

“那如意也要赚钱,赚钱给娘买好吃的。”如意立刻接口道,这孩子的反应倒不慢。

“如意,秀儿,咱们家赚钱的法子和他们不同,须得大家都有钱赚了,咱们才能有钱。”我努力想把话说得浅白一些,当然现在就和他们说这些,估计他们也听得半懂不懂,但我还是希望他们能记住一句半句。“他们赚钱的法子是买一样东西进来,然后加工一下,再卖出去。而咱们呢,是在他们赚的钱里抽一点点,虽然不多,但每个人都抽一点点,咱们就比他们所有人都有钱了。如意,秀儿,你们记住,这个叫税收,咱们赚的是税收的钱。”

“娘问你们,怎么才能让税收的钱变多呢?”我微笑着问道。

两个孩子傻呼呼地看着我,也是,他们哪里能搞得懂这些。我想了想,道:“比如说,我有十个钱,你爹有十个钱,审叔叔、萧叔叔、叶叔叔都有十个钱,如意来收税收,每人取两个钱,那么如意就有十个钱了,对不对?”

秀儿和如意也都学过简单的筹算之术了,掰着指头算了半天,终于点了点头。

“那怎么让如意的十个钱变成二十个钱呢?”我又问。

两个孩子皱着眉,半天,如意小心翼翼的问道:“娘,是不是每人取四个钱?”

“可是你取这么多,我会生气的哦,干脆一个钱也不给你了。”我忍着笑道,见他们实在答不上来,这才道:“傻孩子,让他们每人的十个钱变成二十个钱啊,你每人就可以取四个钱,然后自己就有二十个钱了。”

秀儿和如意还是似懂非懂的看着我。

“娘知道你们现在还不很懂,不过,你们要记在心里一句话,想要自己变得很有钱,就要让大家都变得很有钱。所以别人通过买卖、加工赚钱,咱们干的就是制定规矩,让所有的人都能变得更有钱。”我注视着他们的眼睛,缓缓地道:“秀儿,如意,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个规矩必须是对大部分人都很公平的规矩,咱们就是靠制定一个公平的规矩来赚钱的。”

以秀儿和如意的年龄来说,说到这个深度就已经很难为他们了,我微叹了口气,正在想如何能再说得浅白一点,只听脚步声响,审食其走了进来,回禀道:“小姐,外面人都到齐了,户曹陈大人问夫人可否现在就开始。”

陈大人原是刘邦帐下的一个谋士,如今暂时管着户曹这一摊子事,因百工部挂在户曹下面,所以今天的竞买就由陈大人主持。其实所谓竞买,在我脑海中就是现代拍卖的翻版,只不过对这位陈大人来说却是极新鲜的一桩事,自接到任务之后,很是诚惶诚恐的到审食其那里请教了半天,审食其无奈之下只得将我大概向他描述过的那些拍卖场景叙说了一遍,这才将他打发走了。

“范家来了几个作坊?”我第一个便想起了范目。

“范家在南郑共有五个作坊,这次全来了。那位范先生也来了。”

我点点头,道:“让陈大人开始吧,该怎么做也教过他的。”审食其喏了一声,返身出去,我则带着如意和秀儿坐在帐中阴影里,静静看着外面的竞买现场。

范目已经到了。范氏家族看来在南郑确实地位不同一般,那许多作坊主齐聚一堂,范目当仁不让的坐在第一排的正中间,身旁还坐着一名弱冠少年,范家的五名作坊主坐在他的身后。而其余的作坊主们则不自觉的离他稍稍远了一些就坐,有意无意的在范家周围形成了一小片空白,反而惹眼得很。

范目身边那名少年此时正低头在他的耳边说着什么,范目听了,只是微然一笑,并不答话,只是轻轻拍了拍那少年的手背,以示安抚。

我凝神看去,只见那少年肤色微黑,细眉大眼,俏丽的鼻子,实在是个俊俏到极点的男孩,不禁心头微动,转眼向他颈下看去,一片光滑平整,不由微笑了一下,原来是位易钗而弁的少女,大约是范目家中的姐妹一类人物,随着前来看热闹的。

正在猜测着那少女的身份,陈大人已经在立在营帐前展开一卷布帛,将王令读了一遍。这王令户曹原本起草了送给我过目,我嫌它用词太文,那些常年劳作的作坊主又哪里懂这些,索性就从军中找了个识字的士卒按照意思写了一段大白话,意思倒也清楚。但这大白话从陈大人的口中读来就别扭得很,中途看他停了好几次,似乎还忍不住的摇了摇头。

好容易读完,陈大人把布帛一卷,大声道:“就是这个意思了,大伙儿清楚了吗?”

那些作坊主大约是第一次这么和官家打交道,都不敢随便吭声。陈大人又问了第二遍,坐在前排的范目方才俯了俯身,道:“小人等明白了,请大人继续。”

陈大人扫了一眼那些作坊主,道:“本官再说一遍,大伙儿手里的木牌子上写着各家作坊的名字,若是想出价呢,就把牌子举高,若是不想出的话,就把牌子放下来。咱们百工部一共有二十多位冶金的老师傅,都是咸阳这行里顶尖的人物,只要请回一位去,就够你们受用的。不过话说头里,只能有十家作坊有这个机会,到底是哪十家,就看你们出价的诚意了。”

我坐在帐内不禁微笑了一下,这位陈大人倒也是个人才,听我说了大概意思,就能做得似模似样,若再历练历练,只怕不比后世那些拍卖师差。

又听陈大人大声道:“这次户曹百工部出让的是关中的冶铁技术,出让起价是一百金,愿意购买的请举牌,每次加价定为十金。”说罢,示意边上士卒将军鼓以一种细碎的节奏持续的擂响。这招可不是我教他的,纯属他自己的创意,可见他为了做好这件事,确实也动了脑子。

鼓声中,数十块牌子举了起来。

“现在共有三十四家作坊举牌,超过了十家,出让价加到一百一十金,愿意购买的请举牌。”陈大人数了数场上举起的牌数,大声道。听了这句话,便有数块牌子犹犹豫豫的放了下去。

“现在共有二十八家作坊举牌,超过了十家,出让价加到一百二十金,愿意购买的请举牌。”作大人又大声道。

……

等到出让金涨到二百一十金的时候,场上终于只剩下十块牌子孤零零的举在那里,而其中五块都属于范家。

……………………

书评区里看到很多朋友还在谈论改变历史的问题。东园以前就已经解释过了,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现在也不过进行到了一半而已。东园不想写那种轻轻松松就一帆风顺的夺得天下的故事,那种看着轻松,但没有回味。真的人生是破除万般险阻才能终得彼岸的。当然,到不了彼岸的其实是大多数,但这毕竟是小说,东园不想写得那么悲剧。而未来的发展,东园其实也在简介里有过一丝透露。现在只能告诉大家,未来和历史并不太一样。

还有,吕雉嫁给老刘的问题也被一再提起。怎么说呢,我书里的吕雉并不是现代那种很自我的女性(东园并不喜欢过于自我的性格)。东园觉得,人活在世上,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爱自己的人。甚至有时候,必须要委屈自己,成全别人。这并不是懦弱,而是善良。一个人活在世上,有一颗善良的心,纵使生活艰难,但只要俯仰无愧于心,就是幸福的。

文中的吕雉虽是现代人的穿越,其实骨子里很传统。到目前为止,她并没有为自己考虑过什么,想的其实都是亲人、朋友。包括婚姻其实也是如此。也许有人并不理解这种感觉,其实真正走到婚姻门口的人才会明白,婚姻并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它其实关系到一家人的幸福。所以,有时候,感情并不是超越一切的,现实才会让人屈服。

文中的吕雉可以不嫁给刘邦,但她又能怎样呢?继续云游四方去?让家中父老抬不起头,让妹妹嫁不出去,让父母终日忧愁得不能安息?在那个时候,吕雉在感情上并没有爱上谁,所以嫁给刘邦,或者嫁给任何人,对她来说并没有区别。对她来说,那是她的一次牺牲。她并没有想过以后成为吕后的辉煌。其实她若无牵无挂独身一人,是根本不会想要这种生活的。而同时,她还存在一丝希望,希望能改变刘邦,让这个男人不要像史书所记载的那样,如果真的能够做到,那么她和刘邦相守一生也未必是痛苦的事情。只是时势强过人,当一个人走到了某种位置上以后,改变就是必然的了。而她仍执着于那丝希望,无疑是没有出路的。于是也就有了吕雉日后的一点点转变。

天生圣人,我是不相信的。我只相信,无情的世事才会真正把一个人雕刻成型。

……

推荐大家一本同人小说《武林外史之我是朱七七》。武林外史是老古的名篇,窃以为是老古最巅峰的两本书之一(另一本是《大旗英雄传》)。这两本书都胜在写人,而老古那种写事的诡谲手法也在这两本书中终于自成一家。《朱七七》这本是同人,但是写得不错,让人很有回头读原著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