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之极道
字体: 16 + -

第六百零八章 铁腕(上)

眼看着李国昌羽化贤宇面上无丝毫悲伤之色。存世五百余年已是使其性子变的极为淡然。生死离别乃是天道使然。即便是修行之人也无法左右。既然无法左右悲伤也就无用。贤宇不但无悲伤之意。面上甚至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在其看來死便是生生便是死。死了要入轮回转世。转世之时也就注定了死的结局。自然。修行之人是个例外。行的是逆天之举。

贤宇看了看诸人面上神色。李俊卿面上悲痛之色已渐渐消退。毕竟其并非寻常之人。身怀王道之气虽说不在修行界但也算半个修行之人。至于那四位将军则一直将头伏地上。看不清脸上神色。想來也是极为悲痛的。贤宇笑了笑却开口对五人道:“尔等听旨吧。”

五人闻言先是一愣。而后面上的悲伤之色被压了下去神色肃然的齐声道:“臣等跪接太子殿下旨意。”贤宇见此心中才长出了口气。毕竟光听李国昌之言是做不得数的。李俊卿自不必说其对逍遥皇朝之忠心与其父无异。但这四方将军可就不一定了。当年逍遥皇朝为何分裂。还不是因四方将领叛乱所致。人心难测。贤宇之所以如此突然下旨就是为了看看诸人的动静。如今五人面上满是恭敬之色无丝毫迟疑。这边说明五人对逍遥皇朝无二心。

贤宇深吸了口气接着说道:“李俊卿。先将你父皇的丧事办了。”说到此处其顿了顿又道:“你父为逍遥皇朝可说是鞠躬尽瘁了。这样吧。葬礼就按皇家王侯的规格办。”

说罢其又转头面向四位将军沉声道:“四位将军回到边境去。唐皇驾崩其余诸国恐怕很快就会得到消息。除了逍遥皇朝外其余三家想必都会有所动作。你等要做的便是守住四方边境。不得放可疑人物进入大唐境内。若有懈怠军法惩治。几位将军可记下了吗。”

五人闻言互望了一眼。而后便恭恭敬敬的对贤宇叩首道:“臣等谨遵殿下旨意。”

贤宇想了想又接着道:“十日后本宫要在议政殿见大唐群臣。将大唐皇朝归复逍遥皇朝之事昭告天下。待会本宫也会写一份奏折让人送到皇帝手中。好了。尔等各自办事去吧。”

听了贤宇之言五人自然不敢懈怠。让人将李国昌的尸体抬出去后就沒人在进入此殿内。贤宇此时才长出了一口气对东方倾舞柔声道:“这天下之事还真多变。谁能知晓会是如此结局。”其原本就沒想过真的能不费一兵一卒便将其余四国平了。即便是大唐皇朝也得做做样子。却沒想到这个李国昌如此的忠君为国。居然在临死之时将所有事都做好了。

东方倾舞闻听贤宇之言却是笑了笑道:“如此不是更好。血流成河岂不悲惨。”

贤宇闻言点了点头而后便朝着一旁的书桌走去。将方才发生之事写成奏折而后交给雪武送会逍遥皇朝。如此大的事他可不敢一个人先办了。毕竟他如今还不算是逍遥皇朝的皇帝。

十日光景扎眼即过。逍遥皇朝兵马也被秘密调集到了大唐皇朝。自然这其中失了不少的玄门道术。否则的话这些兵士怎会如此快便到了大唐。贤宇先是将宫中侍卫尽数换成了逍遥皇朝兵士。而后才进入议政殿等候大唐皇朝的那些个臣子。其知晓此事并不会太过顺利。

半个时辰后群臣便到了议政殿。当众人看到坐在龙椅上的贤宇时下方却是一片哗然。只听一个声音冷冷道:“你是何人。为何坐在龙座之上。來人将此贼人拿下就地正法。”其话音一出原本以为外头的兵士会冲进來将贤宇带走。却不想那些兵士居然无一人动弹。要说这些臣子为何沒认出这些兵士的身份。这还都要亏了李国昌。李国昌掌权后虽说更换了兵士的军服。但皇城中的禁军衣着却无改变。想來其是想用这法子來提醒自己的身份吧。

那个臣子原本还想张口喊些什么。却听贤宇淡淡的道:“莫要急躁。本宫坐在此处自然是有缘由的。”说罢其朝一侧看了一眼。一人便从一扇门内走入了大殿。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李俊卿。贤宇微微一笑接着道:“李俊卿你将唐皇归天前写的圣旨给重臣宣读一番吧。”

“臣遵旨。”李俊卿不理会下方群臣面上的惊愕之色从袖口中拿出一卷圣旨展开淡淡的宣读道:“我李国昌五百余年前三方兵马叛乱之际率军勤王。皇帝陛下密旨命臣假意叛乱称霸一方。如此还可为逍遥皇朝存一份力量。臣不敢抗旨惶恐受之。五百年來战战兢兢。今知大限将至特书此诏。诏书宣读之日便是大唐皇朝回归逍遥之时。群臣不可有异议。遵旨行事。”

下方群臣听了此言又是一片哗然。良久后才听有人大声道:“这不可能。陛下怎会下如此旨意。定然是有人想要谋取大唐江山故意捏造出这样一份圣旨來。其心狠毒。其行当诛。”

“正是正是。皇帝陛下怎会下如此旨意。这其中定然有鬼。”又有一人高声道。

李俊卿见此却是淡淡一笑道:“诸位如此说难不成怀疑是我李俊卿如此做的。请问诸位。若你等处在我的位置上会如此做吗。想必沒人想把大好江山送出去吧。”李俊卿此话一出场下便是一片沉寂。李俊卿见此情景毫不理会而是接着道:“那此事就只能是先皇的旨意。先皇诏书中说的很清楚。先皇并无叛逆之心。而是受了皇帝之托假意叛乱。如今先皇已去大唐自然沒有存世的理由。也还是还朝之时了。”其说罢转头看了贤宇一眼道:“龙座之上的便是逍遥皇朝的太子殿下。殿下奉旨督办大唐皇朝回归之事。诸位大臣听命行事才是正道啊。”

听李俊卿如此说诸人看贤宇的眼神中多了几分畏惧。许多人都不再说话。正如李俊卿所说若非事出有因其不可能将大唐送给他人。既然圣旨是真的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但人与人毕竟不同。有遵旨的自然也就不遵旨的。只听一个相貌儒雅满头白发的老者沉声道:“太子殿下说的虽有些道理。但我等还是很难相信陛下会将大好河山拱手送与他人。”说罢其冷冷的看了贤宇一眼接着道:“殿下切不可受他人蛊惑将自家祖宗打下的江山败坏掉。否则将來无颜面见九泉之下的先皇啊。”其说话间面上神色极为真诚。看不出丝毫做作之意。

李俊卿闻言却又是淡淡一笑语气稍微恭敬了一些对那老者道:“国老俊卿并未假传圣旨。国老若是不信可看看这圣旨的笔迹。”说着其便走下台阶将圣旨拿给那个老臣仔细看了一遍。

老臣看过圣旨后眉头便皱了起來。但其依然沉声道:“即便是有圣旨此事也不能遵旨而行。大唐存世已五百余年早已自成一国。为何要回归逍遥皇朝。此乃败家之举。”

李俊卿闻言还想说些什么却被贤宇开口阻止了:“俊卿。你暂且退到一旁。本宫有话要对群臣说。”李俊卿听了贤宇之言自然不敢违背当即退了下去。贤宇见此笑了笑转头扫视了一番下方众人。最终目光却落在了那老臣的身上淡淡道:“国老。五百年前逍遥皇朝因何大乱。”那老臣原本还一脸振振有词的模样。听了贤宇之言嘴巴动了动却最终沒开口说话。

他能说什么。说皇帝昏庸无道。说百姓生不如死。五百年前四方叛乱之前天下可是一片太平。各地百姓安居乐业好不快活。因何叛乱。哼。不过是有那么一些人不知足而已。贤宇见那老臣不言语便接着道:“我逍遥皇朝历代皇帝无昏庸无道之人。各个都是勤政爱民的明君。五百年前不过是一些人贪心而已。为了自家的私欲而掀起战火弄的民不聊生。当今天下五国之中要说太平的恐怕也只能算逍遥皇朝与大唐两国了。大唐为何太平。因为大唐皇朝从始至终都未脱离逍遥皇朝。之所以太平那是因为李国昌忠君爱国。要为皇上保住疆土。”

听了此言下方群臣无人言语。贤宇叹了口气道:“圣祖皇帝当年开创逍遥皇朝。为的就是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如今李国昌为天下苍生计下旨大唐回归逍遥。他想让天下早日真正太平。尔等为何不体谅其之苦心。难道尔等是想要保住自家的官位。还有财富。为了自家头上的乌纱帽尔等不惜让此地百姓不能安乐。若是如此想的本宫倒是可全了其的心愿。”

那老臣未曾再开口说些什么面上满是无奈之色。就在此时却有一个粗犷的声音道:“说的倒是好听。不就是你们逍遥一族想重掌天下吗。想如此轻易的将大唐窃取。未免太荒谬了吧。难道就不怕天下人不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