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抗日
字体: 16 + -

第六十一章 战场之鹰

我这个章节有六千多个字,价值只有铁血24各金币,折合人民币2角4分钱,不是有些书友所误会的那样每千个字30各金币(那样算这个章节合计达到了180个金币),另外,我找了一下盗版,好像也没有发现。

===============================================================================

小五可没有能力和鬼子拚刺刀,鬼子端着枪刺上来的时候,小五就立刻后退,这样一来二去,鬼子兵逼迫得更紧了,小五急得大叫:“李向阳快来救我。”

一个高大的人影飞快的闪了过来,人还没有接近,手中的大刀已经带着呼呼的风声砍了下来,鬼子兵冷不防受到偷袭,大刀深深的砍进脑袋大半截,破损的动脉激射出老高的鲜血,那人费力的将卡在鬼子骨头上的大砍刀拔出来,小五仔细一看,原来是王打铁。

王打铁黑着脸训斥着说道:“你们下来干什么?当这里好玩?一边去,否则我就不客气了。”

被包围的鬼子在战士们奋勇冲杀之下,也就只有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就造成鬼子伤亡近半,特别是战士们投掷的手榴弹,是造成鬼子最大伤亡主要的武器,因为鬼子军官被刘云“点杀”,剩下的鬼子兵连续几次自发性的突围都被游击队顶了回来,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中到处都是喊杀声,这让鬼子兵们觉得到处都是游击队的人。

又是赵延带着三连冲在最前面,三连从正面压迫着鬼子,只要鬼子能够突破三连的包围链,那么他们就可以顺着一条土路回到县城,大部分的鬼子不甘心的冲击着拦截的三连,三连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激烈的白刃战中,排在前面的鬼子刚刚死掉,身后的鬼子就会马上补充上来,队员们短时间居然无法前进,双方互相都杀红了眼睛,吼叫着寸土必争。

赵延的身上受了几处轻伤,被战士用布条草草的包扎了起来,推开挽留的战士,吼叫着又冲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和上次的剿匪作战时候完全不同,这次是不惜代价而快速的拿下这一个小队的鬼子,只不过现在遇到了一点小麻烦,这里绷得实在太紧了,由于鬼子兵的顽抗,三连战士在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里已经倒下去了十几个。

赵延用驳壳枪打死一个鬼子后,迅速的在四周扫了一眼,这次三连的伤亡肯定会很大,但是那些事情也不用自己多操心,如果三连作战勇敢,那么兵员和武器就会优先补充,付出一些伤亡也是值得的,最后,自己的还要官复原职呢!

远处的李远强可就不这么看了,远远的看见三连的情势不妙,看样子双方都已经支撑到了极限,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鬼子垮掉了自然是一件好事,如果三连跨了,今天晚上的战果就要损失一半了。

李远强飞快的跑到三连的交战前沿,撕掉平时温文尔雅的微笑,粗眉倒竖大吼一声,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式步枪对着前面的一个鬼子冲刺,那个鬼子兵根本就来不及反抗,要害处挨了一刺刀后还没来的叫唤,李远强就已经迅速的拔出了刺刀迅速后退,一个偷袭的鬼子刺刀险险的贴着李远强的腰部擦过去,赵延趁着偷袭的鬼子兵一枪刺空的时候,跳上去狠狠地一刀砍在那个鬼子兵的一侧颈部动脉上,霎那间手指粗的污血喷了赵延一身。

李远强一回头,吼道:“同志们!跟我冲啊!坚决将鬼子压下去!”战士们也纷纷跟着吼叫着冲锋,鬼子兵顿时被突如其来的巨大压力挤得连连后退。 论白刃战能力,李远强在游击队里屈指可数,他冲在最前面用刺刀一连捅翻两个当路得鬼子兵后,试图突围的鬼子兵再也支持不住而迅速的崩溃了,四散的落单散兵慌忙逃窜不敢和战士们拚刺刀,但是这些落单的鬼子兵很快就在战士们地喊杀声中淹没了。

剩下的二、三十个鬼子兵被技压到一个小小的山地上,看到这种情况后,李远强连叫可惜!敌人占据了地利。

山岭正中间有一个布满脏水的洼地,而山岭四周的地势都很低沉,队员们不得不仰攻。十几个没有受伤的鬼子兵围成一个巨大的圈,可以战斗的鬼子端着枪嚎叫着在外围和战士们对峙,受伤的鬼子呻吟着躺在肮脏的泥水洼地里。

刘云所在地方的地势比鬼子所在的山岭还要高,看了看乱作一团的战场,有些被俘虏的鬼子伤兵还在试图顽抗,刘云手一招,一个给刘云警戒的战士跑过来了,刘云看着黑漆漆的战场,对战士传令说道:“给三个连的连长传令,鬼子兵不要活口,全部刺死,还有,这个命令不要让政委知道。”

传令的战士摸了摸脑袋,什么叫做“不要让政委知道”?政委平时一再强调不许伤害日本俘虏,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鬼子俘虏的重大意义很多次了,如果等一会儿政委怪罪下来怎么办?

刘云等了片刻,发现这个战士没有动静,转头笑着说道:“你先下去传令,如果政委有什么责怪你的地方,我会全部担待下来。”这个战士才飞快的跑了下去。

虽然李远强一再强调要留下那些受伤的日本伤兵,但是在刘云看来,战场上情况是随时在变化的,不久鬼子的大部队肯定会追击,带着那些鬼子伤兵行军会非常严重的拖游击队后腿,一旦被鬼子大部队咬上了后果不堪设想。既然李远强不好意思下令屠杀鬼子伤兵,那么就只有自己当这个恶人了。

刘云又端起枪,找到一个嚎叫着鬼子兵,一枪结束了他的性命,然后又找到了一个气势汹汹的鬼子伍长,正准备开枪,这个伍长突然捂着胸口倒下去了,没想到他居然被人抢先“料理”了,乱军之中也不知道是哪个做的这种好事。

刘云立刻换了一个角度,瞄准另外一个准备偷袭游击队队员的鬼子,没想到正准备开枪的时候又被人捷足先登,这次还是被打中左胸口,也就是心脏的那个位置。刘云轻轻的“噫”了一声,几秒钟后又一个鬼子被击中了左胸口,又是同样的手法。

小五给李向阳的三八式步枪上满子弹后换下李向阳手中没有子弹的步枪,小五一阵嘀咕,想不到这个小子居然还藏有这么一手,可是现在怎么变成他的跟班了? 刘云在黑暗中发现了李向阳和小五,他们两个人被王打铁赶到一边去了以后,又跑到附近的一个小高地上打起了狙击,刘云稍微思索片刻,发现居然是李向阳在抢自己的“生意”。

鬼子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他们也知道自己即将死到临头,很多鬼子红着眼睛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生死,有些鬼子甚至已经疯狂,战士们每拼死一个鬼子自己就要同样的搭上一条命。

而这几十个鬼子兵也因为没有军官组织他们防御、突围,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鬼子兵除了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而顽抗以外,突围是万万不能的。 刘云等着李向阳的的射击,很快,李向阳击毙了洼地外围的一个鬼子,鬼子围成的圈被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等的就是李向阳的这一枪,刘云飞快的端枪打死缺口边的另一个鬼子,将这个圈的缺口又扩大了一点,现在就希望鬼子们反应迟钝片刻了。

“冲啊!”赵延是天生属于把握机会的人,看见鬼子的缺口大开了,一声怒吼带头从缺口冲入鬼子的警戒圈内,被硝烟熏黑的脸瞬间因为情绪激动而曲扭了,战士们也呐喊着跟着赵延冲入鬼子圈内,落后了赵延一步的王打铁也急忙跟上去,鬼子们冷不防被游击队员们冲散了脚跟。

当鬼子最后的信心被击溃后,他们有的哭喊着拉响手榴弹自尽,有的嚎叫着端起步枪和战士们拼命,但是,他们在失去了地利的优势后,游击队的人海战术不可阻挡的淹没了他们。

一颗手榴弹丢到了王打铁的脚下,在黑暗中,王打铁眼疾手快飞起一脚将手榴弹踢回鬼子堆里面去了,“轰”的一声,鬼子死伤狼藉,能够站着的鬼子兵已经屈指可数了。 战士们带着满腔的怒火扑向鬼子兵,顷刻间,还能够站着的五、六个鬼子的被四面八方围上来的战士们刺得稀烂,刺完了以后,又将怒火发泄到鬼子伤兵的身上。

李远强看见战士们在屠杀为数不多的鬼子伤兵,连额头上的汗水都来不及抹去,一边向着这边跑过来,一边大声地喊道:“你们在干什么?快住手。”

刚刚跑了两步路,没想到却被一个人猛地扯到一边去了,仔细一看,原来是李信。 一脸汗水的李信贴着李远强的耳朵说道:“这些都是刘营长安排的,现在这个时候带着这些鬼子伤兵,对游击队的转移非常不利,还是。。。。。。”说完,做了一个往下切的手势。

李远强听到李信的话后立刻不作声了,考虑了片刻,刘云说的有道理,而且他还顾及到了自己的声誉,因为屠杀鬼子伤兵的这种命令自己是万万不能下达的。

李远强队李信点点头算是默认,等到李信走开了,李远强对着四周黑漆漆的树林看了看,也许刘云这小子就在什么地方看着自己。

伤亡最小的二连在打扫战场,毛四一指挥战士们收缴那些武器装备,看着满地的三八大盖,叹了一口气,这次分配武器只怕又没有多少步枪装备到二连了,下次无论如何也要打主攻。

二连的战士居然还装备着*呢!这怎么成?他们三连都已经全部换成三八大盖了,马常青这混蛋小子也不管管二连的事情。

李远强走了过来,看到毛四一得满脸不愉快,说道:“干什么呢?打了胜仗也不高兴?” 毛四一对着不远处躺在地上的赵延说道:“这次真正高兴的是他。”

看见李远强不解的目光注视着自己,解释道:“这次作战三连的战果最大,所以人员和装备肯定会优先补充三连。” 李远强长长的“哦”了一声,这个刘云,不但很会体贴人心,而且还赏罚分明,真他妈的。。。。。。

刘云扛着枪从黑暗中走出来了,首先要找几个人,一个是赵延,明明看见一个鬼子对着他开了一枪,这个小子怎么还是那么生龙活虎?还有就是小五和向阳这两个小鬼。

赵延的肩膀不断地流着鲜血,怎么捂也没有用,身边负责给赵延包扎伤口的小战士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反倒是赵延笑着劝慰他。

战士们纷纷点燃了火把,他们一边搜索受伤的战士,一边捕杀漏网的鬼子兵,李信站在高地上大声喊道:“都利索一点,鬼子的大部队肯定在路上了,快,别磨蹭了。”

等到刘云找到赵延的时候,赵延已经不支晕倒在地上,刘云用双手按着赵延肩膀的伤口,想不到这个小子真的能够如此忍得住,的确是一条好汉!游击队的一只雄鹰!

话又说回来,小鬼子的三八步枪的确有很大的缺陷,“一枪两洞”是三八式的主要毛病,如果子弹的动能完全留在赵延的体内,那么赵延早就躺在地上伤口大出血一命呜呼了,就算侥幸没有牺牲,也会残废。

战士们没有学习过怎样包扎伤口,更别说肩膀上的伤口了,赵延肩膀上渗出鲜血还在慢慢浸透包扎的布条,这小子肯定被击中了肩膀上的某条小动脉,现在只能用压迫法包扎了。

处理了赵延的伤口,战士们开始有序的撤退了,外围的侦察骑兵过来了,报告说泰安县有大队的鬼子和伪军开过来了,李信闻讯后扯开喉咙命令战士们加快速度撤退。 战士们的伤亡由各个连队汇报上来了,几个连长向刘云一一汇报,一连和二连的伤亡都不大,总共也只有五十多个人的伤亡,而三连理所当然的是重大伤亡,居然伤亡接近五十人,差不多有其他两个连队的总和了,三连现在还不如一个排了。

王打铁在一边思索着是不是“开除”赵延这个小子了,王家村的子弟接连遭遇重大牺牲,虽然不可否认赵延的确是一个打仗的人才,但是巨大的伤亡让自己的心里实在是觉得难受。

李信也在暗中唾骂着赵延,死的都是三连一些有家室的人,这个抚恤金可怎么出得起?二连那么多没有家室的“孤魂野鬼”怎么没有死?要死就死他们这些人,死了也不用出抚恤金,赵延这个小子的确不能在三连呆了,否则,以后游击队就要讨饭了。

刘云却没有想这些事情,看着乱哄哄说话的几个干部,看来真的要建立参谋部了,有时候真的很不方便,可惜呀!没有优秀的人才。

走在李信身边的两个人都受了一点轻伤,仔细一看原来是一连的正副连长,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两个人还没有过多的接触过,不过从战场上的表现看,他们两个也不是什么“斯文人”,李信虽然有立山头的嫌疑,但是从这两个人打仗时冲在前面来看倒也算合格了,就是不知道平时带兵的水平怎样,以后要找机会多和他们接触一番。

刘云走到李信的身边指着两个连长问说道:“李副营长,你的两个连长今天的表现还真不错,等这场战斗结束了,我看也该给他们扶正了。”

两个连长大喜,连忙说不敢,李信焦黄的脸上也露出一阵阵的笑意。 刘云对一连的正连长问道:“我以前在一连怎么没看到过你?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正连长急忙说道:“我叫黄青海。”一连的一个土匪出身的战士小声的嘀咕着说道:“人家在道上号称‘青王’,才入伙不久,你怎么可能看得到?”

刘云听到那个战士所说的话后立刻望着李信,意思是怎么才“入伙”的人就当上了正连长?

李信恨透了那个多嘴多舌的战士,狠狠地瞪了那个战士一眼后,赔着笑脸对刘云说道:“我只会看他的能力,哪里还管什么出身?”

这句话说得富丽堂皇让人找不到把柄。 刘云对着李信翻翻白眼,原来这个黄青海就是以前被鬼子围剿的时候侥幸逃脱的那个“青王”,说起来自己对他还有救命之恩呢!肯定是李信这个老小子在人家来投的时候,被人家说了一番软话,一时虚荣心发作,让黄海清当了一连的连长。

刘云一把拉起两个连长的手,正色说道:“我不管你们以前的出身如何,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既然来到了游击队里,就要知道军队是有纪律的,你们能不能坚持?”

两个连长急忙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刘云看着这两个家伙的“表忠心”,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你们刚才的表现我也看了,的确都是响当当的汉子,要再接再厉。”

听到刘云的这句表扬的话后,两个连长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给刘云看。

小五和李向阳蹦蹦跳跳的跑过来了,王打铁指着两个人对刘云说道:“营长,你看看,这两个小东西居然在战场上乱跑,你说该不该惩罚他们两个?”

刘云笑着说道:“的确要惩罚他们两个,他们在战场上害得我老是担惊受怕,我看回去了要关他们禁闭。”

小五还好一点,天塌下来了有李远强撑腰,而李向阳的脸色就垮下来了,被关禁闭很孤独的!

游击队的骑兵来回的奔波报信,不久,马常青就知道了游击队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全歼了一个小队的鬼子,马常青连连吞下口水,不断地向战场所在方向眺望,心里觉得憋得实在是很难受,想上战场杀人!

游击队的主力飞快的在山间小路上奔跑着,以至于担架上有些伤员颠簸得厉害触动了伤口而呻吟起来,断后的战士用树枝扫掉队伍行军的细微足迹,还不时地洒上一些胡椒粉,远处,可以依稀看见鬼子的大部队点着火把进入了一片狼藉的战场。

等到泰安县的大队鬼子赶到的时候,地面一片狼藉,横七竖八的躺着几十具鬼子的尸体,几个收敛尸体的鬼子兵粗略一估计,正好是一个满员的小队。

带队的军官对于已方被快速全歼了一个小队感到很吃惊,当时,外围放哨的士兵听到枪声汇报后,泰安县从派出“皇军”到到达目的地只不过用了不过四十分钟的时间,可是战斗产生的结果真的很让人吃惊,那么这次参与作战的“支那”部队到底有多少?

是“**”吗?不可能!他们已经从北方消失了,难道是**的八路军主力?很有可能,不久前他们就在这一带出现过。

害怕受到袭击的泰安县鬼子军官立刻放出了大批侦骑,命令他们扩大搜索比平时多几倍的范围,一定要找出八路军的主力,同时派出化妆后的骑兵召回去接应重要车队的两个鬼子中队立刻赶回来。

鬼子为什么要将骑兵化妆呢?是因为鬼子害怕被游击队偷袭,如果不化妆成老百姓,马常青的骑兵队肯定会进行拦截,甚至即使是形迹可疑的人员也会进行盘查。

为什么鬼子要这么安排?因为在泰安县最高鬼子军官长谷川一穆中佐看来,泰安县的兵力实在是太虚弱了,而车队如果有失,受到的处罚不过是小小的,泰安县万一丢失了,性命都会“大大的死了死了”的。

长谷川一穆开始向附近县镇请求援兵,一旦八路军的真实意图是“占领”泰安县,长谷川一穆甚至想好了驱赶“支那”老百姓挡子弹和炮火。

下半晚,疲惫不堪的游击队骑兵赶过来了,报告说不知道什么原因去接应运输车队的两个中队突然连夜往回赶,现在他们已经全部赶回去了,桃林镇的同志试着骚扰了一番,结果鬼子理都不理,桃林镇的同志询问下一步该怎么走。 [转自铁血读绿色∷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