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抗日
字体: 16 + -

第五十五章 少年英雄

李狗儿将父亲的身体抬到**,讲父亲的头颅放在脖子上,却发现怎么合不到一块儿,只得暂时作罢,将母亲身上的脏物查掉,盖上衣服放到父亲的身边,然后将手中残留血迹擦干净,跪在地下重重的磕了几个头。

“这是谁干的?”李狗儿右手握着一把苗刀,腰里插着刘云送给他的驳壳枪,左手拿着半片耳朵,对着深山吼道:“此仇不报我李狗儿誓不为人!”

因为一阵急雨,将现场的一些血迹冲洗得干干净净,但是李狗儿还是找到了一些马蹄脚印,看得出有三匹马,“这是谁干的?”李狗儿背上一袋干粮顺着马蹄印赶了过去。

鬼子骑兵在山上又瞎转悠了几个小时,看来想走出大山还真不容易,耳朵受了伤的鬼子老早就用衣服将伤口包扎起来了,可是还是一阵一阵的揪心般的疼痛,另一个鬼子看见一边的鬼子尸体要掉下来了,骂骂咧咧的跳下马将鬼子尸体扶正,尸体上不断滴出的血液。两个鬼子休息了片刻,又站到高处察看一下地形,选出了一个觉得正确的方向,然后接着又上路了。

因为天气渐渐的干燥,地上的马蹄脚印越来越浅,但是李狗儿却还是发现了地上的血迹,每隔不了多远就有一、两滴。

到了下午,鬼子骑兵渐渐的烦躁起来,他们或者大声吼叫,或者用军刀挥砍着矮小的灌木,实在是忍不住了,没耳朵的鬼子决定放几抢,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招来人。

“啪!啪!”两声枪响,低头寻找血迹的李狗儿立刻抬起了头,身上的肌肉开始充血了,李狗儿快速的向着枪响的地方跑过去。

鬼子兵等了一气,别说没有人来,连一条狗都没有来,没耳朵的鬼子兵正要继续射击,被另一个鬼子兵制止了,这荒山野岭的,还是多留几颗子弹防身比较好!

李狗儿屏着呼吸将整个身体埋在草丛里,看着两个鬼子骑兵从身边走过,不错!就是他们,三匹马、血迹,还有一个包起了半个脑袋的人,哼!

晚上,两个鬼子兵拖来了一推枯枝败叶,点燃了一堆篝火,两个人背靠背坐着,远处不时传来猛兽的嗥叫声,夜渐渐的深了,两个鬼子的睡意也渐渐的浓起来。

李狗儿将手中的驳壳枪又插入腰间,愤愤地想:这支枪怎么打不响?刘云虽然教会了李狗儿怎样使用驳壳枪,但是他忘记了教会李狗儿怎样装填子弹,当初教李狗儿使用驳壳枪的时候,为了避免误伤,这支枪的子弹被刘云取出来了。否则,哪里还有这两个鬼子的命在?

两个鬼子终于歪歪扭扭的躺倒在地上了,鼾声渐渐起来了。李狗儿轻手轻脚的走上前去,找了一个好位置,举起苗刀咬着牙齿砍了下去,“嗤”的一声闷响,那个鬼子的脑袋变成了滚地葫芦,李狗儿不敢作停留,又向那个脑袋用布包扎的鬼子砍去。

那个少了一只耳朵的鬼子其实也没有睡死,耳朵是神经密布的地方,虽然已经砍下来几十个小时了,但是依然传来一阵阵的疼痛,最难受的是没有经过医治包扎,鬼子似乎觉得那一块地方都要产生耳鸣了。

鬼子正睡得迷迷糊糊,突然听到一阵异音,抬起头一看,一把带着血迹的窄背刀带着风声呼呼的砍下来。

鬼子一个翻身,李狗儿的苗刀将鬼子的手臂划开了老大一条口子,鬼子一声惨叫,捂着胳膊在地上打了一个滚,站起来以后一把拔出身上的军刀,嚎叫着向李狗儿扑过来,李狗儿灵巧的一躲,顺势一脚踢在鬼子的屁股上。

鬼子被李狗儿的一脚踢得一个呛啷,险些摔倒在地上,不由得凶性大发,双手握刀快速的回身旋劈,李狗儿也毫不示弱的举刀迎了上去。

“呛!”的一声,两把刀相撞后迸裂出火星,因为鬼子的军刀材料好一些,李狗儿的苗刀刀刃上出现了巨大的崩口。两个人僵持了片刻,互相对着对方的肚子踢出了一脚。

李狗儿的身体要轻的多,鬼子的那一脚将李狗儿踢得在地上几个翻滚,手中的苗刀也掉了。鬼子也被李狗儿踢得四脚朝天,等到他快速爬起来后,却发现李狗儿用驳壳枪对着自己。

李狗儿不小心丢了苗刀之后,情急之中拔出了驳壳枪,鬼子看见李狗儿拔出了枪,当场就呆住了,两个人互相对峙了片刻,鬼子兵被李狗儿划开的地方还在不停的流着血,渐渐的鬼子兵越来越浮躁,被人用枪指着可不好受。

李狗儿在等待着机会,那个鬼子兵的伤口如果不进行包扎,血就无法止住,到那个时候鬼子还不是任凭自己砍杀!

高举着军刀的鬼子兵再也忍不住了,要死要活得就来吧!“巴嘎呀路!”一声嚎叫,对着李狗儿扑了过来,急速奔跑几步后却被脚下一块石头重重的绊倒,“扑通”一声摔了一个四仰八叉,还没有抬起头来,李狗儿已经飞快的骑到了他的背上,接着,沉重的拳头雨点般的砸到了他的脑袋上,鬼子反抗不及被砸得眼冒金星,后脑勺挨了几记重击之后,意识渐渐模糊了,在最后的清醒中终于明白那个少年的手枪根本就打不响。

李狗儿扯开鬼子脑袋上的包扎,露出没有耳朵的伤口,取出身边带着一块耳朵合了上去,果然是这些畜生!哼!李狗儿狠狠地对着尸体又是几脚,然后挥刀一一割下了三具尸体的脑袋,这三颗“葫芦”是用来祭奠父母亡魂的。最后抛下三具尸体,带着从尸体上剥下的装备牵着战马消失在夜色中。

两天过去了,刘云一直在盼望着他的三连早点回来,这几天就要有鬼子的运输队开过来了,急着要用人呢!按照道理来说剿匪不用那么久吧?

押运土匪的战士回来了一个排,不但解救了被抓走的妇女,还告诉刘云三连将土匪们逼得到处乱窜。现在,三连的主力虽然暂时没有回来,但是刘云已经安心了,正巧,这时姚柱子也将政委带回来了。

这次来的政委是李远强,进入根据地后,看着民兵的训练,站岗放哨的儿童团,走了老远,每次问姚柱子是不是可以见到刘云了,姚柱子都说快到了,可就是还没走到。李远强也没有料到刘云创建的根据地居然有这么大,接着,一队喊着“一二、一二”号子的游击队员们从他的身边跑过去,李远强的目光立刻被吸引过去,这个刘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早有人将上级派来了政委的消息飞快的告诉刘云,刘云立刻召集了几个连队干部和村干部去迎接政委,不知道上级派的是什么人?最好是素质高一点的,否则反而是累赘。

老远,刘云看到了上级派来的政委——李远强,急忙带着人迎了上去,距离还有一百多米的样子,刘云就热情洋溢的喊道:“我看看是谁来了?哈哈!原来是老熟人。”

李远强也快步走上前去,两双大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问长问短的客套了一番,然后,刘云又将身后的几个干部给李远强一一作了介绍。

李信眯着眼睛看着李远强,虽然刘云给李远强介绍李信的时候,用“你们两个是家门,五百年前是一家”来说明,但是在李信的心里还是有很重的失落感的,本来自己的权力排在第二位,现在却莫名其妙的变成了老三了。

给李远强洗尘后,李远强的手不经意的捏了捏口袋里面的任命书,片刻后,又松开了任命书,还是再等一会儿吧!看看这里的行情再说。

刘云在自己的草棚边上又搭建了一间草棚给李远强住,然后又决定晚上开一个热烈的欢迎会,到那个时候,让李远强当着大家的面宣布自己的正式任命,以前自我任命的代理营长名不正言不顺,现在也该“转正”了,真想看看李远强手中“圣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趁着时间还早,李远强决定四处走走,顺便看看刘云的真正“功底”是什么!首先,找到了农会,人员的组成都是采取的自愿加入方式,嗯!这一点符合要求,接着观看了妇救会和儿童团,妇救会的工作进展不怎么样,倒是那个儿童团干得还很出色,天色已经暗淡下来了,儿童团的小少年们还在认认真真的站岗放哨。嗯!也可以。

小五现在主管儿童团的工作,他正陪伴李远强四处视察,李远强又拜访了王运山——王村长,顺便了解了民兵的情况,虽然民兵的编制和组成不合格,并且缺少训练,但刘云已经将正规军和民兵分开了,这是非常必要的,而桃林镇连名义上的民兵都没有。最后观看了正规游击队的训练,和毛四一稍微聊了一下,虽然只看到了训练的尾声,而且这个毛连长的水平似乎也很有限,但是训练的方式和题目都很新颖。李远强拉过一名战士拉起了家常,战士告诉他,经常在晚上进行政治学习。

政治学习?李远强糊涂了,战士又接着告诉李远强,就是刘营长经常会给我们“讲故事”,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就回去睡觉,不过大部分干部战士们都愿意听刘营长“讲故事”。

时间不早了,该回去了,李远强看了看怀表,这个刘云难道真的是林(林biao)师长的人?不!刘云简直比十团还“十团”、比红军还红军,他到底是不是十团的人?唉!真要命!难道他真的是十团的人?按照他所讲的那些经历,也不是不可能!

小五正准备陪着李远强离开,李远强对小五问道:“小五,你也来这里有几天了,你认为大青山根据地的老百姓对刘营长这个人的印象怎么样?”

小五想了一下,说道:“这个嘛!这里的老百姓非常的尊敬刘大哥,他们有些人甚至还不知道刘大哥是八路军的人。”

李远强奇怪的问道:“这又是为什么?”

小五笑着说道:“这里的老百姓只会说刘营长的队伍好,而不是说八路军的队伍好。”

李远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伸在裤子口袋里面的手将刘云的任命状捏得紧紧地。

李远强暂时离开了,还有欢迎他的大会正在等着他呢!小五暂时还不能离开,一个小孩子跑过来告诉他,前面出了一点小状况。

一个蓬头蓬脸的少年牵着三匹马,马背上放着鬼子军刀和其他的一些武器装备,一个散发着恶臭的布袋子牢牢的绑在马背上,里面也不知道装着什么?一些苍蝇围着嗡嗡的转。少年踮起脚看了看,前面终于有了人烟,听说前面就是游击队的地方了,跑了这么远,好累。

牵马少年找到一棵大树休息了片刻后,站起来正准备继续出发,没想到从树后突然闪出一个手握着木棒的年仿少年,少年大声喊道:“站住!你是干什么的?”

牵马少年一愣,立刻反问道:“你是游击队的人吗?”

年仿少年点了点头,说道:“我是游击队儿童团的,偷偷的看你老半天了,就觉得你不正常,你是干什么的?快说!”每一个儿童团员都很希望能够抓住一、两个探听情报的敌人,只有到那时才可以得到上级的表扬。

牵马少年立刻高兴起来,不知不觉向儿童团员靠近了几步,儿童团员立刻用棒子顶在牵马少年的胸口上,牵马少年皱着眉头将木棒扒开,说道:“我是来找刘云刘大哥的。”

儿童团员看了看眼前的这个稀奇古怪的少年,不屑地说道:“你?就凭你?叫花子来讨饭的吧?”这个人一身恶臭不说,马背上不但有鬼子的武器装备,腰上还插着一杆驳壳枪,这种不清不白的人不交代清楚就别想从这里过去!

儿童团员的话深深的刺激了牵马少年的心,本来这几天心情就不是很好,现在又受到这种侮辱,正要反唇相讥的时候,从一边又跑出来一个儿童团员,两个小家伙一番交头接耳后,对这牵马少年一阵贼笑,其中一个团员居然跑过来要强行下掉牵马少年的驳壳枪。

“滚开!”牵马少年一声怒吼,将搜身的儿童团员抓起来狠狠地甩到一边去了,另一个儿童团员见状,立刻挥动木棒劈头盖脸的打下来。

“嗵”的一生闷响,木棒被牵马少年挡在头顶的手臂架住了,然后又飞快的将木棒反抄在手心并一把夺了过来。失去木棒的儿童团员看着威风凛凛的牵马少年居然被吓得发呆。

牵马少年看着两个儿童团员狼狈的逃跑,这才得意地“哼”了一声,然后坐在地上等待刘大哥的到来,相信等一会儿刘大哥就会被惊动了吧!

不久,刘大哥倒是没有来,来了一群手持木棒的年仿少年,开始吃了瘪的少年对着牵马少年一指,说道:“就是他!”然后,这些少年也不说话,手持木棒呐喊着冲上来了。

一番拳脚之后,除了逃走了三、四少年,足足有七、八个少年哼哼呀呀的躺在地上,牵马少年抹掉头上的汗水,用脚狠狠地踩着为首的一个少年的背上,满脸煞气地问道:“你们现在可服气?”

等到小五赶到的时候,老远就看见自己的手下被“修理”不成人样了,立刻从腰上掏出驳壳枪,飞快的跑了上去,等到跑近了,那个牵马少年一转身,小五一声惊呼:“李狗儿?!怎么是你?你怎么来了?”

----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