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三国之策马
字体: 16 + -

185 荆州杂事

因为这几日的高兴,对于刘禅的留宿一词竟然也爽快的答应了,人在心情愉悦的时候总是忽略一些不好的事情,一词也当然难以免俗,如果她能像预见史实一样来预见自己的未来,那么也不会有今日的大意和将来的不必要麻烦了,但很可惜的是,能预见别人的人,总是无法预料自己生命里的各种巧合和意外,当然这都是后来的问题了,作为局外人我们知道她的命运如何,同样的,作为局外人的我们依旧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一词也正是如此,此刻她正满心欢喜的逗着这两个孩子玩,虽然刘禅对于一词的女子身份有些小小的惊讶,但一词的心理此刻却全是在想着让这个孩子如何接受自己,也不认为这件事会造成日后的巧合与意外,毕竟他还只是个五岁的孩子,就好比如虽然一开始这个小孩子惊讶的问一词到底是谁,下一刻就呆兮兮的听一词讲故事了……

小刘永的会说话让一词的心情既激动又兴奋,恨不得现在立刻抱到刘备面前让他也和自己分享这一刻的喜悦,但想着还有一堆事儿要自己亲自去督办,自己都不能整天守着这孩子,又觉得有些烦躁,一词觉得自己有些厌倦了这种忙碌的生活,或许还是平淡一些的比较好吧,在刘永的院子里呆了三天后,一词不得不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府内,府里面还有个周循,一词只好借口说这几日在云可的府里处理事情,小周循这几天依旧和君钰打的火热,一词觉得或许该给这两个孩子找点事情做,但是荆州的生意根本不方便周循『插』手,想来想去一词觉得让他读书最好了,每晚检查下他的功课就是了,于是一词干脆把给刘永准备的两个师傅也顺带教授周循,工资给他们加了两倍,两个人每天现在轮流在两个府里上班,反正这两人是一词所信得过的,跟周循也不会泄『露』什么,顺带的一词让君钰做了周循的伴读,还在自己的侍卫里挑了一个叫史华的人教授这两人一些功夫,自己的生活又恢复了正常的工作,云可言说那个客栈和酒馆的事情已经办妥,在云可的带领下一词去了那两家店面查看,原本的两个老板魏帧和郑瑜也来了,一词言说要把这两家合为一家,而且要用新式的家具,全是圆桌高凳,还有把矮榻改成高床,这两座楼全部拆掉重建,改一下建筑风格,酒楼盖成两层,高度却和三层的东华一样,这样规划下来至少要三个月左右的功夫,就让魏帧和郑瑜全权负责此事,查看完新式酒楼的工作,第二日又去看了下钱庄,钱庄是原本的一个衣料铺改成的,里面现在已经布置停当,员工也招募齐备了,只等一词的一声令下开张了,一词觉得有必要去拜访一下诸葛亮了,只是诸葛亮白日间应该比较忙,而且见她也不方便,倒是不如依旧晚上去他的府里拜访,主意拿定,一词回府之后又把自己在路上誊抄的一些资料装订整理好,吃过晚饭见天黑了下来,便坐马车出了府门,到门上后递了名帖,不多时下人出来将一词引着到了诸葛亮的书房,只是进去之后诸葛亮并不在,下人言说诸葛亮正在交代下属一件事情,让一词在这略微的等一等,下人便出去了,一词将手中的东西放下,这间书房她曾经来过,此时静静的,只有烛光跳跃的影子,一词发现这次他的房间里多了一架瑶琴,放置在离间的窗下,一词缓步到窗前,蹲下身子,食指挑弄了下琴弦,寂静的夜,抬头,隔着窗棂,可以看到外面竹影摇曳的身姿,心情出奇的平静,一词想到了那个夜里的那一首卧龙『吟』,还有诸葛亮曾经说过的曲子的事情,她轻轻坐下,十指搭上琴弦,静谧的黑夜,一首低沉的曲子毫无预兆的从诸葛亮的书房响起,弦弦声声,穿透了轩窗,穿透了高墙与竹林……

归去归去来兮,我宿愿,余年还做垅亩民;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若是能于那一片山林中,与清风明月为伴,与高山流水为知音,多么简单而又令人感觉遥不可及的生活,自从诸葛亮一出山就意味着不会回归了吧,就像自己,自从在这个年代杀了第一个人的时候,就意味着一直呆在这个时期了罢!

这个时候一词突然想起了远在许昌的那个叫式微的女子,那一首昭君怨的曲子,不由自主的,指端的曲子已经由卧龙『吟』换成了昭君怨,而曲子正进行一半之时,一词就像是蓦然醒悟一般,这里是诸葛亮的府邸,而自己却在他的府邸弹奏这曲昭君怨,琴弦一时有些慌『乱』,可很快的又换成了那一首低沉的卧龙『吟』——成败在人谋,一诺竭终悃;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

为这曲子所感,一词的心情也有些沉重,莫名的,然后她起身,发现诸葛亮已经站在了她的身后,一词大惊,一身黑『色』衣袍的诸葛亮让一词感觉倍有压力,她有些窘迫,诸葛亮的五官在跳跃的烛光下显得有些恍惚,他抢先开了口,声音一如既往的平淡,“鄢陵侯弹的不错。”一句话就剪除了很多不必要的心情,就好像给一词喂了一颗定心丸,那段半路杀出的昭君怨的曲子他或许听了或许没听,反正总结的话就只有一句,那就是她的琴技还好……

一词平复了下心情,她发觉都过去这么多天了,面对诸葛亮的心态还是有些微妙,“忙完了?”说出来后又觉得不对劲,画蛇添足的改正道,“中郎将大人忙完了?”

“嗯,让鄢陵侯久等,真过意不去。”诸葛亮伸手示意一词坐下,一词牵强一笑,“是我冒昧了。”

一词从一侧的桌案上拿起带来的东西,打开,“这些是在下在路上写的,对上次内容的一些补充。”诸葛亮接过去看了几眼,微微一笑,“多谢鄢陵侯费心,上次的那些亮已经反复看了几遍,不得不感叹,时间不等人,千年变化竟然是如此令人不敢相信,而鄢陵侯与梦烟到此能改变如此多,也是令人惊奇,以前倒是亮不理解了。”

“也不是这样。”一词道,“以一个古人的身份看民国以后的社会当然难以接受了,就像当初一些清末遗老,生活在剧变的社会里,也是接受不了的,更何况中郎将大人只是从书上得知呢,从我那个时期适应你们现在很容易,但让你们适应我们就很难了,就像当初赵云,不也……”一词实在是太诚实了,面对诸葛亮的时候总是恨不得把知道的都说出来以此取悦偶像,虽然诸葛亮根本没有那个高高在上的心理,但从后世来的人总归是不一样的,于是说着说着,竟然就这么说漏嘴了,戛然而止的话,留有余意的表情,更是明明白白的告诉诸葛亮,赵云这个名字背后,肯定有着他所不知道的故事,于是他扬起唇角,“子龙?当初的子龙?鄢陵侯这是……”

一词张了张嘴,有些尴尬,心里想着既然都说到这份上了,要么干脆竹筒倒豆子全部招了得了,她讪笑一声,“这事儿说来话长,若是中郎将大人有兴趣,那么我就给中郎将大人说说……”

“好啊……”

见诸葛亮的确有些好奇的问这些事儿,于是一词像复述故事一样说了赵云和赵丰的故事,隐去了一些其他的情节,只重点说了赵云去了之后的种种不适应和闹的笑话,说着说着一词竟然不想笑了,原本回忆起那尘封的过往,也有着许多自己无法承受的情感碎片在里面,复述完这个故事用了好久,诸葛亮中间还不断的『插』几句话,直到说完才觉得口干舌燥的,喝了点茶水润润嗓子,诸葛亮直感叹这些事儿太过于离奇,他摇着头道,“这样说来,若不是因为子龙,鄢陵侯可能还到不了这个地方?”

一词点头,“不过我可不想和中郎将大人再探讨并行空间的问题了,这个问题我和赵将军在那个时候已经探讨很多次无果了。”

诸葛亮笑了笑,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探究下去,换了个话题问道,“鄢陵侯此行江东还算顺利吧?听闻鄢陵侯又在江东重病一场?”

“还好,幸亏重病一场。”

两人心照不宣的笑笑,一词道,“晚上来打扰中郎将,是为钱庄一事,所有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若是可以的话,我想中郎将亲自『操』手这个钱庄如何?”

“由亮督办?”

“嗯,等到天气略微的暖和一下,我打算去交州一趟,以前梦烟曾托我寻找一种树木,我想趁此机会去看看,若是能找到,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

“什么树木?”

“这个……是我们成为橡胶树的,树干流出的汁『液』经过加工可以用作工业军事,是一种原料,在我们那时候也多数用于轮胎……”

“哦……”诸葛亮发觉自己一时半会的理解不了这种东西,就像他至今无法想象一词生活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一样,“那鄢陵侯打算何时启程?”

“不着急,三月份以后吧,不过我想扩大各种作坊在荆州的范围,而钱庄一事若是由中郎将大人亲自督办的话,也方便大人行事。”

“若是鄢陵侯有空的话,还是尽量走走钱庄,毕竟亮对于此事还是不如鄢陵侯熟悉一些的,还有一事想麻烦鄢陵侯……”

“请讲。”

“年底月英回来,言说桂阳的火器和军械所已经有了新的进展,而炮兵和火枪手的训练也有一段时日了,若是鄢陵侯不介意的话,过些时日随亮去桂阳一趟帮忙指点下如何?毕竟这些也是鄢陵侯所熟悉的。”

“这……好,没问题。”对于诸葛亮的要求,一词总没有回绝的,“不知火枪手是谁负责的?”

“子龙负责督办的。”

“啊?他不是……”

诸葛亮摇头,“季常在桂阳督办此事,子龙在这边招募人手再带到那边去的。”

“哦……”一词想起了上次萧逸秋说过的话,看到赵云在南方的事儿,总觉得这个荆州有着自己所不知道的阴谋,诸葛亮又道,“既然鄢陵侯出身官宦世家,想必对当时军队有一些了解,不知那时候的军队到底如何?”

“我们那时候的……与这个时候可是差远了……”一词说了句,忽然想起什么“哦,对了,我倒是有个东西能让中郎将大人看一看我们那时候的军队到底如何,士兵又是怎样,武器又是什么……”

“哦?是什么东西?”

“电脑!”

“电、脑?”

“嗯,我正好把我们那时候建国六十周年的阅兵给下载在了电脑上,中郎将稍等,我这就让人去府里取来……”

“唔……”诸葛亮有些茫然的感觉。

(..|com|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