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三国之策马
字体: 16 + -

135 授予骑都尉

一词从时铭馆出来便直奔家门而去,袖子里揣着一个传国玉玺,如揣了个炸弹一般,沉甸甸的心惊,在街道上遇到一队巡逻的,看着那黑甲武士,一词也总觉得其整齐如一的步伐是如此的令人心惊,天子脚下,行此盗案,也真是胆量包天了,一路奔回,进门便把门掩了过去,穿过中厅到后院,辛卓还未回归,一词到得卧房,扫视一眼,不知将袖中之物置于何处,以至于踌躇而未曾从袖间取出,放电脑的匣子内置机关,尚算安全之所,但很显然,一词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认为玉玺的作用远远超于电脑的,放在一起,出事的时候一起出事,麻烦也大,清伶懂事的将门关上,安静的在一词的卧房门口伺候着,一词想了想,觉得此玉玺此时必须找个安全之所藏起来,待回荆州之时再取出,把这烫手山芋交给他,自己就不用『操』心那么多了……

一词暂时的将玉玺放置在了酒翁里,后来辛卓回归,一词将此事告诉了辛卓,辛卓自是惊喜万分,连呼此乃天意,刘备乃天命所归,很显然此事分享给了刘备的亲兵,一词也轻松了不少,这样辛卓便又要担负起保护玉玺的责任了,而其已然找到了工匠,便于明日来这边查看工事,后日开工,了却这些心事,樊芷晚间又将记载了北方官僚言行的账本送了来,加之玉玺的喜悦,一词便与辛卓喝了点酒,甚至还让小清伶喝了几盏,主仆几人甚是喜悦,这也是来到北方之后目前为止最大的收获了,对月品茗,思念又起,千里月辉,连接着南北两颗热烈的心,饮酒正酣,于是苏东坡又倒霉了一次,完全是在一词心情激烈之时,强烈感情的流『露』,一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在建安时期被『吟』诵了出来……

第二日,加之一词的刻意炒作,那一首词便很快的传遍了许昌,这样的词,其实这个时候发挥的作用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一词的社会地位在那两本书出来的时候已然奠定了,曹『操』对这首不符合这个时代格律却符合一词“文风”的词赞赏有加,也正如他所许诺的,在早朝之时,带着一词见了汉帝——一个和诸葛亮一样大却比葛亮多了忧戚落寞之『色』的皇帝,一身华服,十二琉的冕冠下看不清楚其相貌如何,加之肃穆的大殿,等级森严的礼仪,一词也根本未曾抬头,很显然,汉帝对一词根本没有多少兴趣,因为汉帝不认为这一个名满天下的吴臣会来襄助他,实则他也不认为这个『吟』诗作赋的人能帮助自己多少,只是像个玩偶一般,曹『操』让他主持这典礼,他便木然的来了,虽则一词抬头的刹那他小小的赞叹了下此人的不凡之姿,可态度明显的不冷不热,于是按照曹『操』所说,加封了一词一个汉朝骑都尉的官职,领羽林军之事,秩比二千石,此封赏尚在各位大臣意料之中,当然曹『操』意欲留下一词这也是大伙都心知肚明之事,此尚且是一词第一次被实授官职,被天下所公认的中央高级武官职位!当然也没有人提出异议,不论曹『操』之心如何,单一词在天下之声望,当此显赫官职也是名望所归,当然她也不会去实际领羽林军之事,尊号而已,又被汉帝赐锦袍一件,当然没有玉带诏之事,领了印绶于锦袍谢恩下殿,一词发现这一趟真正的朝堂之行,她竟然也是怀着一颗忧戚之心,末世的皇帝总是让人忍不住拿起昔日祖上的光耀而对比,心中不免悲叹。

散朝之后,曹『操』又邀一词宴饮恭贺其升官,饮宴完毕之后相留咨以西凉之事,一词应答如流,更让曹『操』坚定了留住一词之心,并暗示一词随军出征西凉,一词犹豫了下并未立刻答应,却也未曾拒绝,这不禁给了曹氏集团一个错觉,一词自然也知晓,她要的就是这种暧昧的模糊感,而她未曾立即答应或拒绝曹『操』,也是有她的打算,一来那一石三鸟之计,如若自己不跟去,引起别人对她先知的怀疑不说,历史已然改变,不身临其境,又怎么作出相应的反应和制定可行的计策?二来,自己如果去了西凉,这边的事情交代不好也不行,是以她想等到落月他们到来之后,视情况而定,毕竟距离曹『操』出征还有一个月的功夫呢,这一个月会有什么变故谁也不知道,就像这玉玺之事如此突然一般,曹『操』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临时拿来用的玉玺会被人盗走而此刻存放在一词之处,同样的一词也意料不到自己将来在北方到底结果如何,只是千里迢迢,而前些时日在江陵的恩爱,让其思念不已……

饮宴完毕各自回府,第二日闲来无事,便领了清伶和辛卓在大街上闲走,看了看许昌的风土人情,策马出城瞅了瞅,到傍晚回来,正值午饭时间,一词碰到了正巧出来吃饭的曹丕,曹丕邀请一词,一词想到式微,便也答应下来,到时铭馆的时候,一词发现此时时铭馆热闹的很,刚进大厅,连连的喝彩声便震耳欲聋,一词有些小小的惊讶,按说此处不该是如此喧哗之所,为何今日如此热闹?待近前了,一词才发现缘故:原本的酒楼大厅的桌案被重新放置了,中央空出来片地儿,放置这一个用木板钉成的高台,此刻的食客正围坐在高台周围,一词的视线从这些全神贯注的人身上滑落到中央高台之上时,发现正有几个瞄了怪妆的人,此刻正手舞足蹈,其中一个束发月白『色』锦袍手执雕工年轻男子,如皓月之『色』的面容明显的施了粉黛,此时正一首执弓一手执剑,神情惊讶,语调夸张而冗长,一听便是那曲中之调,只听他缓缓说唱道:

“向年间曾记得我父王在金銮殿上差官赍些钱帛于这和尚修理佛殿佛像,不期今日到此,正是‘因果道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我且进去走走。”

于是又作下马之状,朝一侧穿着僧衣之人作势而去,在那站着观看的一词一时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一侧的曹丕见一词皱眉不解的表情,笑着解释道,“从事,哦不,廖都尉、哦,廖将军,哎呀哎呀……”他边说着边拉了拉一词的衣袖,“冒昧问句都尉贵庚?我乃中平四年生人。”

“唔……”一词的目光还在中央的高台之上,心中却盘算了下,答道,“己丑年春四月”

“如此,在下长都尉两岁,既你我年龄相当,便以表字相称如何?”

“大公子抬爱了。”一词此刻终于看出了个名堂,“这是西游记乌鸡国?”

此刻应该是扮演唐三藏的人已然‘出迎’,手里拿着一串佛珠,朗朗说唱道,“隐隐君王像,昂昂帝主容,规模非小辈,行动显真龙,小将军乃乌鸡国太子乎?”

“恩,一词的大作,怎生不记得啦?哈,实则我也有些意外呐!”曹丕拉了拉一词的衣袖示意她朝楼上看,一词此刻才发现这里的二楼也坐满了人,如同宋代的勾栏一般,坐满了围观下面的人,只是这情景未免太过于让人不敢置信,然后曹丕拉着一词上楼,找了个座位,坐下之后上了茶水糕点,看着下面的表演,一词的那份震惊是曹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文学尚古风,虽则自己的许多盗版之作特立独行,但这戏剧表演她从未关注过,这又是哪个人如此超前?虽则台下之人化妆在一词看来有些不伦不类,也明白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优伶演员,但不论怎么说,这话剧一般的戏剧却着实让一词这个穿越来的人物震撼了,曹丕给一词斟上一杯酒,“来,一词,喝酒喝酒,这里的戏呀,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今儿个这出我倒是没看过呐,还不知道是谁写的呢!”

一词接过曹丕递过来的酒樽,一词有些出神,未曾注意到一直盯着她看的曹丕,在酒樽递过来的瞬间,一词明显的感觉到曹丕手上的温度,甚至不小心触碰到了些许手上的毫『毛』,这接触让一词蓦然回过神来,不知为何又想起了那晚的那个春梦,略微的有些尴尬,为了掩饰这心情,一词将酒樽里的酒一饮而尽,不想酒到口中,辛辣无比,竟然是东华烈酒!这一樽少说也四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词强忍着咽下,顿时觉得脸一热,知道这下有些欲盖弥彰的味道了,脸肯定红红的了,难以忍受曹丕那异样的眼神,一词赶紧的转移话题道,“我久居江东偏隅之地,不想中原有如此看得起在下的形胜之人,这种剧目实在出乎我之意料。”一词的确感到很意外,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她倒是从未厅 樊芷提起过有这么一出节目,这个戏剧的形式对一词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哈哈,当初我也没想到呀,第一出出自杨修与我三弟之手,是他们起的头,恩,第一出是什么来着,就是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父相与众位官僚看了,都赞赏不已呐,但不知这一出是谁写的,唔,来人……”曹丕招呼一声,很快就有个伺候的小儿过来,曹丕便问道,“今天这一出叫什么名字呐,出自何人之手?”

“回公子,今天这一出是管宁管先生之作,取名儿真假国王。”

“哦?是管先生呀,管先生来许昌了?什么时候的事儿?”

“昨日刚来,就在小店住着呐,说是想见廖都尉!”

闻听管宁要见一词,曹丕的眼神在一词身上停了下,随即挥手让那侍者下去,一词的心思却已经转了开来,管宁这人她倒是知道其名,有名的锄园得金和割席断交的主人公嘛,只是让一词没想到竟然是此人改编了她的戏剧,虽然之前她心里有些不大乐意这些人的侵犯版权,但随即想到自己也侵犯着许多人的版权的时候,也就释然了,当然她也很想见见这个一直不入仕的管宁到底是个什么人,而为何偏偏写了个真假国王这一出戏?又为何单单要来见她?当然一词对于这个没有版权意识的人,还是多少有些兴趣的。

(..|com|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