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战将
字体: 16 + -

第292章 众人归附 陇西称帝

上回书中提到杨祯之子杨忠找到了独孤如愿,这是一个懂得报恩的好青年。大家在一起群英聚会,到了肥禅山几个人打了半天的猎。在打猎的过程中,独孤如愿发现,杨忠带來的这伙人,箭法都不错。特别是杨忠,更是英雄了得。

有了这些人的追随,独孤如愿的队伍无疑又增加了一份力量。这种力量是他沒想到。佛家说: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由此看來并不是迷惑人的禅语。

几个人打猎回到了老字号豆腐坊,掌柜的亲自吩咐店内的伙计,帮着将打來的猎物重新的洗剥,做成了可口的佳肴。大家伙在一起又是盛排筵宴,庆祝弟兄们能够相聚到一起。田弘、杨纂、李穆、慕容延、王杰在猎场上也见到了独孤如愿箭无虚发,心中敬佩不已。几个人私下里一商议,无论如何也要跟着独孤如愿从军报效国家。

酒到半酣,李穆端起酒杯。说道:“独孤大人,我等都是些草莽之人,因为大人不弃,我们和杨大哥又是志同道合,杨大哥來之前就想助你一臂之力,我们呢,也沒啥本领,可是我们愿意追随您左右,为你做个马前卒就足矣了!”要跟着别人无论无何都是熬表个态的,其他几个人都端着酒杯,双眼看着独孤郎,不知道独孤郎的想法是什么。

德勒磨也瞅着独孤郎,心中高兴极了。他这个人喜欢动,不喜欢静,现在又有人要加入他们的团伙了,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在一起聊天了,所以呢,德勒磨觉得这样的事情,那真是求之不得呀!

每个人考虑问題的角度不同,独孤如愿说道:“众位兄弟我何德何能,能使大家如此的信任独孤郎!大家可要想好了,你们跟着我去从军,我很欢迎呀。可是军队里有军队的规矩!那可不比我们平时的嘻嘻哈哈,一旦犯了军法,那就沒有任何的情面可讲,再者冲锋陷阵,那可是要死人的!不知道你们想好了沒有?”

众人沒有一个人放下酒杯,田弘说道:“独孤大哥,我们从军能够报效国家这是我们的幸运,我虽然是个武夫,但是我听说当将军的如果能够战死沙场,马革裹尸,那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不知道我说的对与不对?”

李穆接着他的话也表了态:“大人能够看得起我们,我们就是死也不会扎下眼皮!”独孤郎看到这些人一个个血气方刚,又有一身的武艺,心中自然很喜欢他们能够加入军中报效国家。还沒來得及表态。

杨忠说道:“恩公呀,还请你收下我们这些人吧!”在这场宴会上,基本上大家确定了要跟着独孤郎回前秦州。虽然现在暂时的沒有仗可打,但是谁的心里都清楚,乱世之中战争才是解决争端的唯一手段。至于什么时间要打仗,这些人不知道。

大家酒足饭饱,德勒磨想起他们出來了两天了,城内的冯广腾肯定四下里派出人马來找他们。果不其然,正当大家牵马要回去的时候,一个军兵绝尘而來。跑到了独孤如愿的面前跳下马來,单膝跪地道:“刺史大人,可找到你了,有情况!”

“哦?”独孤如愿就知道事情不会这么轻易的结束,但是听报事军兵的意思,好像事情并不是非常的着急。问道:“何事?”

报事的军兵看看独孤如愿身旁的杨忠等人并不认识,于是在独孤如愿的耳旁将事情作了说明。

军兵说的事情很简短:“陇西王王庆云簪越称帝!”

簪越称帝在古代的社会,那可以说天下头等的叛逆,要知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只能有一个皇帝坐殿称孤,大魏朝的土地上是绝对不允许有第二个皇帝出现的,葛荣的失败就是例子。纵然拼个鱼死网破,也要和这些称帝的人斗到底。皇帝谁都想当,陇西王王庆云本來是已经失去了当皇帝的念头的。

可是后來陇西王王庆云再看看自己的版图,心中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原來他只是控制着西域这些地方。自从郝德军、万俟道洛等人的进攻以后,虽然后來失败了,但是他们却攻下了不少的城池,包括高平城。所以版图上來说急剧的扩大了不少。

还有一个被漠视的醍醐道长,他也起到了推动作用。醍醐道长作为陇西的国师,他一直受到了王庆云的重用,可是自从自己占卜失败以來,他自身的价值,也渐渐的少了少。现在有不少的大事情,陇西王只和小诸葛陈袭,还有为他带回來3万大军的万俟道洛。醍醐道长一看自己受到了冷落,心里不高兴。

恰好这一年西域大旱,种下的作物眼看就要渴死了。小诸葛陈袭一直看不惯醍醐道长,他想借大旱这件事情來整整大国师,让他彻底的在陇西王的幕府中靠边站。他向王庆云建议:“眼下干旱天气炎热,眼看庄稼就要枯死,似此将如之奈何?我倒是又一办法,不知能不能成功?”陇西王真为这件事情愁得夜里睡不着觉,听到有人建议,马上询问办法,陈袭建议陇西王设高坛。请大国师登台求雨。

当时醍醐道长也在场,他听说这条建议,心中暗暗叫苦。有心不答应,可是王庆云已经点头同意。可是答应下來一旦求不下雨來,那可就永远的靠边站了。

为此,醍醐道长万般无奈的接受了这么一个任务。任务接下來,那就得登坛求雨。所有的人都关注着这场雨,五月的天空上见不到一滴雨丝的迹象,万里无云的天空中只挂着一个毒辣辣的太阳,醍醐道长登坛求了三天的雨,甚至连阴天都沒有。陈袭心中暗喜,以为自己这招计策果然奏效。便到陇西王的银安殿参了醍醐一本,王庆云一时着急,将醍醐道长叫來责问求雨之事如何,醍醐道长迫于形势说道:“求雨需要七天之期,方能求得!”

陈袭说醍醐道长沒有真才实学,请求陇西王治他的罪。陇西王看着二人争执,允许醍醐道长再求四天的雨,如果七天后不见雨來,再治罪不迟!醍醐道长无奈的回到坛上,焚香求神。

陇西军的供水都成了头等的大事,沒有水,人还怎么活呢?王庆云干着急,他只能抬头看着天空,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了醍醐道长身上。事情偏偏巧的很,就在第七天的中午,天上阴雨密布,到了傍晚的时候。天空中雷鸣电闪,很快滂沱的大雨浇透了西域,这场雨來的似乎晚了些。不过他还是救了醍醐一命,也帮助醍醐道长重新回到了权力中心。陈袭偷鸡不成蚀把米,气的他暗骂老天爷,暗骂陇西王迷信。这不过是凑巧而矣,陇西王王庆云却深信不疑。

万俟道洛自从回去以后也受到了陇西王的特殊待遇。陇西王帐下缺少大将,为此将万俟道洛格外的恩遇。万俟道洛也明白自己的梦想已经破灭,只能在他人的帐下习得一点容身之地。

在政治的漩涡中,他看得出陇西王的银安殿里有两股势力在明争暗斗。小诸葛陈袭有勇有谋,王庆云对他格外的赏识,这个人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太高傲了。万俟道洛虽然加入了他们的阵营,但是他却看不起万俟道洛。这里面也有一点原因,本來上次的出征,陈袭认为自己一定会挂帅出征,谁知道沒有自己的事情。为此他深恨郝德军和万俟道洛二人,郝德军阵亡了,万俟道洛却回來了,他瞧不起败军之将。为此二人显得比较的生疏。

万俟道洛也不愿意热脸贴个冷屁股,他发现大国师醍醐道长,最近不受陇西王的待见。就连平时陇西王热乎的称他为师父,现在也改了口的事情,也被万俟道洛的眼睛捕查到。

细心的万俟道洛深谙政治的斗争非常的残酷,但是他却很有魄力的烧起了醍醐道长这个冷灶。别看平时有些人大国师长大国师短的叫得热乎,他们发现陇西王不怎么待见醍醐道长以后,也就纷纷的倒向了陈袭一边。人在落难的时候,最需要有人能够站出來帮助自己。醍醐道长发现万俟道洛这个人还挺好,在自己落难的时候,还经常的拜访他。

在七天的登坛求雨中,万俟道洛几乎一刻也沒停留的守在醍醐道长的面前为他加油。应该说二人建立了比较浓厚的感情,二人无话不谈无话不聊。万俟道洛也畅谈了不少自己的政治抱负,他要为万俟丑奴报仇雪恨。并且希望醍醐道长能够帮助自己。

如今醍醐道长已经不是昨日的醍醐道长,他现在又重新的回到了原來的位置。不过他可是千方百计的帮助万俟道洛能够实现夙愿。

再降了大雨的第二天,醍醐道长來到了银安殿,请过安以后,醍醐道长说出了一些神乎其神的话语來,并告诉王庆云七日能下下雨來的原因。不过这次更是醍醐道长编出富丽堂皇的词,神灵之所以不敢來降雨,是因为西方天子气太浓。当时的儿歌中就有西方出天子的歌词,为此王庆云深信不疑。

在六月初一的那一天,他身披黄袍,做到了金銮殿上登基称帝,拜醍醐道长为大国师,陈袭为丞相,万俟道洛为大将军。一时间一个新的王朝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