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皇上如果到现在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心意,他真希望皇上能早点醒悟,以免错过了缘分,最终,苦的还是皇上。
……
养心殿内,一直佯装着疲累直到小喜子进来,南宫宣这才放下了轻揉眉心的手。将桌上的奏折收好,他站起身走向养心殿的后殿,冷峻的脸上有着沉思。
她到底有没有和李筠霖偷偷地说过什么?这次出宫,她当真只是为了祭奠去世多年的水悠然?她没道理不好好把握这次机会,与夜无殇或者其他人取得联系。
虽然她一直表现得很安静,也说过几次她会帮他,但是,他不相信她是真的心甘情愿地助他。
毕竟,她早就知晓她和李筠霖不是父女。既是如此,他一开始用来威胁她回来的筹码便不存在,但她却跟着他回来了……
这般看来,她之所以会跟着他回来,根本就是有所图谋。难不成,她跟着他回来是假,实则,是在暗中为夜无殇或者南宫瑾争取安排的时间,也趁此机会帮他们打探消息,顺势收买大臣,好来个里应外合,杀他个措手不及?
如此说来,她去找李筠霖,极有可能是在暗中拉拢他,让他站在南宫瑾那边,让他助南宫瑾夺得皇位。她和李筠霖……其实根本就是父女。而她说的他们不是父女的话,根本就是在他面前演戏,以此扰乱他的视听。
李青曼,她还真是行啊,居然能把他玩得团团转。这世上除了她,恐怕还真没有别人可以做到这种程度。她,当真叫他刮目相看得很!
明日,他便要亲自去坤宁宫看看她,再叫上李筠霖和御医,来一出滴血认亲!他倒要看看,到时她还要怎么做戏!哼!
……
翌日,天蓝蓝的,阳光也暖融融的,为森严安静的皇宫镀上了一层静谧的暖色。
太和殿内,刚一散朝,在所有大臣离开之际,小喜子快步跑下台阶,拦住了李筠霖的去路。“丞相大人请留步。”
看着身前的人,接收到同僚们投来的诧异的目光,李筠霖挑了挑眉,“公公有何事?”
微躬着身子,小喜子一板一眼地说:“大人,皇上请您一起去坤宁宫看望皇后娘娘。”
请?去坤宁宫看望青曼?扭头扫了扫早已不见黄色身影的高台,李筠霖微微眯了眯眸子。待回过头,他已恢复往昔的温文儒雅,气息内敛。客气地抬了抬手,他道:“公公请前面走。”
“大人请。”同样客气地抬了抬手,小喜子随即在前头带路。
跟在小喜子的身后,李筠霖目光闪烁,心中一阵猜疑。
皇上为何要邀他一同去坤宁宫探望青曼?事情……好像有些不同寻常。莫非,是为了他与青曼的血缘一事?还是说,是为了别的事?
若是要双方对峙,证实他与青曼是否是父女,这一点他倒是不担心。如果是为了别的事,这……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难道是为了青曼怀孕的事?青曼腹中的孩子当真不是皇上的?
想想,青曼昨日才到相府看过他们,依当时的情况来看,皇上并不知晓她已经有孕在身,而她明显没有将怀孕的事告诉皇上的打算。不用说,她是打算避过皇上的耳目,保住腹中的孩子。
现在,皇上极有可能已经发现她有了身孕。如果是这样,那这会儿,皇上的这番举动,说不定是想让他劝她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再让她打掉孩子。又或者,皇上是想再度拿李家人来要挟她,让她自己说出实情。
无论是哪一种假设,情况对青曼都非常不利。他,可得想办法帮她保住这个孩子,也保住他的外孙。哪怕,是拼上李家的荣誉。
话说回来,皇上究竟是何时发现的?又是怎么发现的?难道是那个冯保瞧出了什么端倪?
他一早就猜到青曼此次的回来不简单,但没想到皇上竟然会派冯保时时监视她的行动。这般小心谨慎,不难看出皇上对青曼的在意程度。不,确切的说,是对一统天下的重视。
那八句话,应该算是预言吧,不知道是出自哪位大师之手?皇上又是何时得知的?皇上那般坚信不疑,想必是个声望不低的得道高僧,又或者是什么天师。
在三国中,这样的人物可是屈指可数。那位将这些天机透露出来的人,透露的时候可曾想过天下黎民?轻而易举地便告诉给皇上,当真是有些轻率啊。
……
早晨起来,用过早膳后,李青曼便在寝殿里自行练字,以此来凝神静气。
当写完‘梧桐苑’的‘桐’字,听到沉稳的脚步声从殿门处逐渐靠近,她抬眼往殿门的方向扫了扫。见是南宫宣,眸色未变,她面色平静地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淡淡地说:“皇上这么早就来了,不知有何贵干?”
来到桌前站定,瞥了瞥墨迹尚未干透的字迹,南宫宣声音冰冷地讽刺道:“怎么,你就这么不想见到朕?你说实话吧,是因为你讨厌朕,还是说,是因为你心虚?”
扯了扯唇角,李青曼不以为意地离开了书桌,闲适地走向殿门的方向,打算去往外殿。“皇上言重了,我既不讨厌你,也不是因为心虚。”
心虚?莫非他知道些什么?还是,他只是在试探,想从她嘴里套话?无论如何,她都要保持冷静镇定,切不可让他钻了空子。
拾起桌上的宣纸,仔细看了看“桐”字的笔锋和力道,南宫宣幽幽地说:“你确定你不是心虚?不妨告诉你,朕可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
有趣的事?“哦?那敢问皇上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不妨说出来让我听听,正好我无聊得很。”
未曾回头,脚下的动作也不曾表现出半分的迟疑,李青曼缓步来到了殿门前,抬脚跨了出去。
想玩心里战术?哼!她奉陪到底!
-
说说的地方不够,借地说一下。
关于送礼,知秋知道各位亲是好意,是想表达对此文的喜爱,也是对知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