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大赵
字体: 16 + -

第五章 北云西海(14)

首先,孟阙派使者向阿尔萨息提出,要娶阿尔萨息的妹妹水秋川丝月为妃,并要求阿尔萨息用一半的国土做嫁妆,使者随身还带着一封孟阙写给水秋川丝月亲笔情书(当然是翻译过来的帕提亚文字),可惜这封情书公主殿下没有看到,被阿尔萨息当场撕毁了,并且严词拒绝了孟阙的要求。

孟阙即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帕提亚的战争。

双方在乌许斯河(即阿姆河)两岸摆开阵势,阿尔萨息御驾亲征,出动了二十万轻重骑兵,一万徒步弓箭兵,还有少量水军,但帕提亚的水军显然不怎么样,只有几条小船在江上巡逻,不过速度飞快,应该是担任警戒任务的。

赵军已经建造了大量船只,以一百七十水寨为班底训练的三万水军也已到来,但对面营寨连结,帕提亚的所有军队都兼着弓箭手,一旦渡河未济,对面万箭齐发,水军危矣。

于是孟阙向诸葛“前辈”学了一把草船借箭,当夜虽无大雾,但借着夜色,孟阙的一万水军,十万个草人仍然把对方的侦查小船吓得望风而逃,不辨真伪,于是赵军逼近帕提亚营寨,得了数十万只箭而回,等到天明,孟阙命令“箭船”巡江炫耀,狠狠的嘲弄了一把阿尔萨息。

阿尔萨息大怒之下,斩了几条侦察船的首领,换了另几个水手接任。

第二夜,孟阙再次派出一万草船继续进逼对岸,对岸水军约等于零,明知对方是计,但也不得不防守,仍是万箭齐发,不过这次是真正的“万箭”——只派了一万弓箭手放箭,赵军打劫了数万只箭后趾高气扬的撤了回来。

第三夜,赵军又来“借箭”,这次就只有几千弓箭手“招待客人”了,但阿尔萨息却亲自指挥,他并非无谋之辈,赵军如此戏弄,他已经想到赵军很可能是为了麻痹他,于是虽然前面只有数千弓箭手放箭,但后营二十万军马早已整装待命,一旦赵军突然登岸,则立刻给予迎头痛击。

直到赵军船队退后好久,阿尔萨息才松了一口气,令士兵解甲休息。

士兵这三天来其实哪天也没真正休息好,这军令一下,立刻弃甲抛戈,倒头大睡了。

他们刚刚进入梦乡,忽然一声惨叫,然后是一连声的惨叫惊醒了他们,随即喊杀声四起,黑夜中无数恶魔魅影般的赵军冲进了帕提亚的军营,见人就杀,而帕提亚人仓促间不及应战,立刻大乱,继而大溃。

阿尔萨息勉强组织起数千亲兵,想要夺路而逃,无奈怎么也冲不出去,他现在已经完全明白,赵军定是一边用“草船借箭”的方式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并麻痹自己,一边偷偷组织大军乘着夜色偷偷驾船在远离自己视线的地方沿河绕了个大圈跑到了自己军队的背后,然后突然袭击,杀了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阿尔萨息知道已经不可能冲出赵军的包围了,他是决不愿做赵军的俘虏的,于是他拔出佩剑,准备横剑自杀,正在这时,赵军后队突然大乱,紧接着一彪人马疾风骤雨般的杀透了赵军军阵,他们中有很多人高举着火把,阿尔萨息一眼就认出了,为首一人正是和自己交过几次手的慕容倍广。

慕容倍广大吼道:“国王陛下,我保着你,你不要心惊,赶紧组织军队反击!”

于是二人合兵一处,一边向外杀出,阿尔萨息一边大声传令,稳定部队。

鲜卑骑兵这段时间通过征服当地部族也已经又发展为三万人,其中最精锐的鲜卑本部人马仍有六千多人,整体战斗力不容忽视。

他们其实一直在赵,帕两军的视线外关注两军的动向,这次实行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战略,偷袭赵军,慕容倍广亲领一军,保着阿尔萨息冲出乱军,而剩下的数股鲜卑军却还在赵军队伍里来回穿插,砍杀不休,赵军也是猝不及防,刚开始时被杀得大乱,但一来赵军训练有素,二来人数众多,很快就稳住了阵脚,而阿尔萨息的部队在国王的号召下也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战斗位置,这时阿尔萨息和慕容倍广又重新冲进战场,混战再度升级。

这是一场惨烈的大战,阿尔萨息的部队无论如何先机已失,不知有多少人还没上马就被砍死,更多的人连皮甲都没来得及穿就被砍得血肉横飞,此消彼长之下,虽有鲜卑骑兵助战,打到天明,帕提亚军队也终于坚持不住了,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再也不听指挥了,慕容倍广见状,长叹一声,保着阿尔萨息向尼撒城跑去。

而赵军也已筋疲力尽,无力再追。

赵军查点俘虏,有五万多人,项燕建议坑之,他声音极大,俘虏中有懂得华夏语的听清后立刻大声鼓噪,于是所有的俘虏都知道了自己面临的命运,无奈双手被缚,反抗不得,而周围又都是各持刀枪的赵军,也无望逃走,于是各自用本民族的一半大礼(双手被缚行不得全礼)哀嚎恳求着孟阙不要活埋他们。

孟阙见状忽然灵机一动,道:“我可以不杀你们,但你们必须对你们的神灵发誓,今后效忠于我!”

这些人听明白后,立刻人人大声发誓不止。

孟阙看他们誓发的差不多了,又道:“你们现在都还是奴隶身份,但是一旦今后在战场上杀死一个敌人,就可以恢复自由身,再杀则按我赵军规定得军功!”

战场上立刻欢声雷动,赵军得了五万兵力做补充,排除战损,兵力扩张到了二十三万人。

再打扫战场,发现了两万多套重甲,这些重甲有大多数是半穿在他们已经死去的主人身上的,原来重甲极不好穿,而他们的主人又对战甲极为重视,似乎不穿上就不能战斗(这是他们作为贵族的象征),于是往往穿到一半就被赵军砍死了。

就事先在帕提亚的侦查所知,这些重骑兵全部都由贵族子弟组成,他们即可单独成军,也是帕提亚军队的大小头目,粗略估计,这场战斗杀死了两万重骑兵,也就是杀死了这次帕提亚二十一万军队中百分之九十的大小头目,虽然他们单独成军时一般会委任一个副手做临时头目,但毕竟威望不足,所以可以说,这只军队的灵魂已经消失了。

孟阙大喜,令士兵休整一昼夜后,第二天整队出发,向最近的一座城市开去,一路并未遇到帕提亚军队阻截,赵军攻城时利用了新式武器“爆破筒”——这是真正的爆破筒,在孟阙的书信“指导”下,星怜天才的创造出了原始的爆破筒,这种爆破筒长有一米半,粗有十厘米,数十个捆在一起,塞入城墙底下,威力惊人,于是赵军轻易的攻下第一座城池。

在进行了一次说一不二的大屠城和大嫖娼后,接下来的城市都兵不血刃的打了下来,为了尽可能多的增加赵军的力量,孟阙在将这几座城池中的军民宣布为奴隶的同时,又进行了招兵计划,并宣布这些招来的奴隶兵,一旦杀死一个敌人就可以摆脱奴隶身份,成为赵军,云云。

帕提亚有一百七十万人口,而士兵“只有”三十一万,还有巨大潜力可挖,于是孟阙在通向尼撒的沿途几座城市里共招收了**万军队,这都是真正的军队,并没有老弱妇孺,而他也按着赵军的编制把军官派到了百将(包括百将)以上。

但这种情况在尼撒终止了,阿尔萨息将阿姆河战场上残余的十万军队全部龟缩进了尼撒城,城内仍有五万军队,再加上三四十万百姓做后备兵员,城防极其严密。

孟阙目测了一下尼撒城墙的高度和厚度,又衡量了一下手中所剩的六十多枚原始爆破筒的威力,暗自摇了摇头。

于是他留下十五万军队由项燕率领在城外牵制帕提亚军队,自己带其余军队又去“招降”帕提亚其他城市了,在一次屠城,十几次兵不血刃后终于拿下了帕提亚除了尼撒外的所有城池,又得了二十万军队。

不过孟阙也已经可以肯定,手中剩余的爆破筒数量是无论如何也炸不开尼撒城了。

于是孟阙只好一边围攻尼撒城,一边等待后方的新的爆破筒运来,不过以现在的生产工艺加上交通条件,孟阙对在冬天之前运来新的爆破筒不存信心,好在其他城市都已被征服,军队给养充足,倒也不在乎在冬天继续战斗。

孟阙有所担心的是,从第一次到尼撒城下,就没在城头的守军中看到慕容倍广和他的鲜卑军的身影,因此,孟阙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心。

现在已是秋天,孟阙一边派主要由帕提亚人组成的攻城部队不断攻城,一边派出侦骑四处打探慕容倍广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