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大赵
字体: 16 + -

第五章 北云西海(1)

至于立王后,其实李斯的意思仍是立魏锦屏,他并且自作聪明的认为魏锦屏之所以不回到大王身边,就是想用儿子做筹码要求做王后,一旦大王答应立她为王后她就会回来。

孟阙是决不可能立除姐姐外的任何女人为王后的,但却因为李斯的一再建议搞得他心烦意乱,更因为仍没有姐姐的消息而坐立不安,因此竟没有再执意出兵慕容燕国。

李斯见状除了仍然三天两头建议一把让她立王后和太子外,倒也没催促他出兵统一中原,毕竟在他看来,多休养生息几年总是好的。

却说孟阙这里为情所困,壮志消磨,那里慕容倍广却没闲着,在这一年里他除了继续沿长城一带布防外,更率领骑兵一路向北向西大力扩张,这些地方地广人稀,部落分散,竟被他毫不费力的就征服了一个又一个部落。

到这年冬天,他已经占领了东到外兴安岭,勒拿河,北到北西伯利亚低地,西到叶尼塞河,南到萨彦岭的广大北方地区。

他将这片地区命名为“鲜卑利亚”,并称以后凡是慕容燕国打下来的北方地区都称鲜卑利亚,据孟阙推测他这种命名有安抚族中怀念鲜卑国名的旧众的意思。

至此他已拥有了华夏和胡族部众共八十余万人,骑兵增加到六万,步兵两万(主要为渔阳郡燕军)。

另一方面西迁的月氏国王台那由也战力大爆发,居然向西打下了大夏地区,大夏地区人口百万,加上以前征服的部分西羌部落和塞种人部落,台那由的月氏王国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一百四十余万人口,步骑三十万众的强大帝国。

关于这个大夏,她本是十年前从塞琉古王国和帕提亚一起独立出来的,但塞琉古并没有承认她的独立地位,当初台那由要用兵大夏时还和中行阙发生了争执,中行阙言道,以后孟阙必然追击月氏,那时月氏孤掌难鸣,还要依靠塞琉古支持,因此不能打大夏,台那由言道,塞琉古自顾不暇,当初派出的一万远征军还是绕过帕提亚和大夏来到的月氏,而且不堪一击,不值得依靠,不如拿下大夏以增加月氏的实力。

后来台那由打下大夏后为了防止以后面对孟阙时孤掌难鸣,居然主动联系慕容倍广结盟,慕容倍广自然愿意答应,于是两国订立攻守同盟,确定一旦两国中的任意一国遭到孟阙的攻击,另一国尽一切力量给予支援。

却说孟阙同样等到了冬天,姐姐却没象她说的那样回来,孟阙已然按耐不住对姐姐会不会出事的担心,打算离开赵国,孤身万里赶赴“波斯湾”去找姐姐了。

在他的印象中,西海极可能是波斯湾,他之所以有这种想法,缘于他前世读历史时的囫囵吞枣,他曾读到过班超派甘英出使西域,到了波斯湾以为是不可渡过的大海,于是折而返回,因此孟阙就认定中国古籍中所指的西海是指波斯湾。

且不论他这种观点本身对不对,单是波斯湾离赵国就何止万里之遥,虽说孟阙这个国王目前在行政上已经基本上可以甩手了,但军队却不可能真正离开他,一旦自己去了波斯湾,在茫茫波斯湾上寻找一个不知本名叫什么的被剑处女命名为“海心山”的小岛,要多久才能找到,国家可怎么办,赵国很可能十年之内都平安无事,也可能明天就遭到攻击,让他如何能够选择离开?

孟阙不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正在他左右为难得几乎发疯时,这日忽然从冰宫来了一个侍女。

孟阙急忙接见,那侍女名叫伊敏符,她也被孟阙亲过芳泽,此刻见到孟阙,眼神既幽怨又欢喜,但她却克制住了自己的心情,从怀里拿出一个竹管,交给孟阙道:“主人,这是您姐姐交给您的信。”

孟阙听罢立刻激动万分的接过了竹管。

一看上面写的却是“月瑶姐亲启”,不禁一愣,暗道莫非伊敏符拿错了,却听伊符敏解释道:“主人,这竹管是尊姐让神兽白狼带来的,那日白狼上山,颈间用细索系着这样一个竹管,写着月瑶姐亲启,打开一看,却有两封信,一封信是要转给您的,就是这封。”

孟阙这才释然,知道姐姐恐怕是担心白狼“孤身”前往邯郸会惊扰百姓,于是让冰宫侍女转交,当下打开竹管,入鼻的先是一股熟悉的姐姐的幽幽体香,孟阙闻之,眼睛涌上一层水气,已经有些模糊了,忙擦了擦眼睛才读下去,见姐姐这封信虽写得相思心切,牵挂情深,但中心意思却只有两件,而这两件也都出于孟阙的意外。

一件是说她已经摸到了永生之路的门槛,她很可能会完成自第一代武尊圣母以来的心愿,达到真正的永生不死境界,一旦她修炼成功,就把这永生不死的法门传给自己的弟弟,让两人真正成为千万年也永不分开的神仙眷属,为此她将继续闭关修炼,请孟阙不要去找她,她练成后自会来找孟阙。

另一件是说要孟阙不必再担心波姬玛丽,两人早已经见过面了,波姬玛丽也已神功大成,并因此而上窥天道,“道启慈心”,再也不会出手伤人了。

孟阙放下信,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暗道,姐姐啊,我只想和你现在就天天在一起,一起过几十年快乐似神仙的日子,谁要做真正的神仙!

于是他对伊敏符道:“我姐姐现在在哪里?”

伊敏符撅了一下樱唇道:“信是白狼送来的,送完它就走了,再说白狼虽是神兽,可终究也不会说话啊,你让我们去问谁?”

孟阙当即哭笑不得,又想起姐姐说早已和波姬玛丽见过面了,这想必是她直到冬天来临才给自己来信的主要原因——既然波姬玛丽不会再出手伤人了,她自也用不着着急回来保护自己了,但是难道她不明白自己最看重的不是她回不回来保护自己,而是要她回来陪自己?看来姐姐是因为对永生的追求或说对要和自己做千万年夫妻的追求压制了对自己的切切思念,因此才继续坚持练功。

对此孟阙暂时也无可奈何,姐姐和自己再心心相映,她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不可能她的所有想法都和自己一样。

现在既然知道了她没事,那自己自然不能再扔下这么大个国家去找她,此事以后再说,眼下当整军经武,来年继续进攻慕容燕国。

当夜,孟阙把对姐姐的思念和一丝不满都化作了对伊敏符的疯狂“临幸”,伊敏符被折腾得欲仙欲死,气若游丝。

到了第二天,她却必须回到冰宫向月瑶交差了,孟阙亲自送她到郊外,看着她依依不舍的样子,大手一挥道:“敏符,你回去交完差,就告诉冰宫的姐妹们,谁想我了,立刻就都来吧!”

谁知伊敏符却道:“我们都来了,谁看守冰宫啊,当年圣母在我们最艰危困苦的情况下救我们上山,我们都已发誓,除非圣母有命,决不私自下山,现在已经有这么多姐妹在你身边陪你,你是我们的主人,我们下山陪你也不算违了誓言,可我们总得有一些人继续留在山上陪圣母啊,她老人家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我们都当她还活着一样。”

言罢,不待孟阙说话,就转身离去了。

孟阙默然良久,转身回去不提。

却说到了第二年初夏,孟阙再次决定进攻慕容燕国。

这次李斯见孟阙执意动兵,而且坚决不答应立太子和封王后之事,遂不在阻拦。

于是孟阙开始集结军队。

此前李信匪帮已在东郭擎和留守当地的骑兵主将刘廷一次大胆的诱敌深入,合力围剿下,被打击得只剩下了一万多人,所以孟阙用两万骑马步兵调换回了刘廷的五万骑兵……

却说同一时期的慕容燕国除了地盘扩张外还有三项重大变化。

其中一项就是慕容倍广接受了文程范的“仁政”主张,说起这个文程范他还是孔子的信徒,他对慕容倍广大力宣扬仁政,慕容倍广大概是对华夏文化一知半解,以为孔子学说是目前华夏百家思想中的主流,于是接受了,但他也只是在表面上接受了,比如将原来被胁迫在长城一带防守的燕国百姓中的全部妇女和一些太老的男子撤走,而以原燕国渔阳郡的两万步兵为主力,外加一万由燕国百姓训练出来的步兵所组成的三万人防守长城。

这就是他对仁政的全部理解,至于东北平原上的数十万燕国百姓,仍是鲜卑人手下的奴隶,而这就涉及到了慕容燕国的第二项变化,或说“发展”,乃是“三等人制度”,这三等人是,第一等鲜卑人,这鲜卑人不仅是最早鲜卑国的那十余万胡族,而是包括鲜卑利亚地区的全部胡族,第二等是华夏人,具体却是指从渔阳郡撤退到慕容燕国的燕**民,以及从右北平三郡被掠百姓中选拔出来的士兵,第三等称农耕人,就是在右北平三郡被掠走的五十万华夏人百姓。

文程范是二等人中的代表,至于这些二等人中的渔阳郡百姓也多从事农耕,不知他们对自己没被命名为“农耕人”有何感想,但无论如何,在自己的国家“燕国”里身为二等人无论如何不会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慕容倍广之所以只用三万人守长城,是因为他毕竟是游牧民族领袖,对城防不是太在意,他认为这三万人足够了,打仗还得是骑兵的事。

虽然对城防不在意,他却觉得不修一两座城池就无论如何也算不得是一个“正规”的国家,于是他又修了一座阿拉赫图城,作为“首都”。

另在阿拉赫图百里外建造了一座凡界城,却还没有完工。

这筑城正是慕容燕国的第三项变化。

却说这日在阿拉赫图城中,慕容倍广正召集主要将领召开军事会议。

慕容倍广先亲自介绍了一下赵军的兵力分布,他道:“诸位,这次赵军是兵分四路,哈哈……”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笑了几声,然后才道:“孟阙是不是老了,怎会出这等四路分进合击的昏招,还不如象他去年计划的那样,从大鲜卑山呼玛西山口集中兵力进攻我国,如今这四路兵马,兵力分散,正好被我各个击破!”

一直一言不发的慕容烟雨忽然说道:“他才二十几岁,怎会老,不过这兵力部署,兵力部署……”

说了几句却说不下去了。

慕容倍广虽然不信慕容烟雨会把自己的军事计划向孟阙通风报信,但他对慕容烟雨喜欢孟阙一直不满,因此闻言并没理会慕容烟雨,而是接着向众将道:“他这次选择了几个长城缺口出兵,我们在那几个长城缺口布置的兵力不多,不足以阻挡他们,但我也不会增兵,我们要诱敌深入,在运动战中击败他那所谓无敌的骑兵。”

泰尔古莽道:“前日我们已经侦察到他的南路军先来了,为首一人正是孟阙,想必那就是这四路军中主力,我们当先集中兵力击败他,则其他几路就不足为惧了。”

慕容倍广又哈哈大笑了几声道:“泰尔古莽,你上当了,据逃回来的侦骑说,这人身穿铜盔铁甲,手拿大斧,正是孟阙,你却不知,这几年,孟阙打仗时从不戴头盔的,他故意戴,那就是欲盖弥彰,必不是他,何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我料先来者必非大兵,西路军才是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