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大赵
字体: 16 + -

第二章 我王大赵(4)

此时乃是傍晚,落日融金下,只见这沙丘宫是个长一百五十余米,宽七十余米的宫殿群,倒也有几分典雅凝重的感觉。

宫殿周围聚集了上万人马,李牧,司马尚都在,还有一些地方部队的将军也各自带着人数多少不等的队伍在这里。

孟阙自不知,原本这沙丘宫周围曾经聚集了数万兵马,是李牧考虑到秦燕等国必然乘乱进攻,于是将大部分军队都遣回了原地。

但领军的众将军们为表营救王上之忠心,是决不会离开的,如今人心不稳,李牧也不敢强令这些人回去,于是就造成了这种目前全赵国大小主要将领大部分都聚集在沙丘宫周围的情况。

此外尚有一些朝中大臣和各地偏于文职的官员,奇怪的是郭开的几个主要反对派大臣却不在,而郭开本人的嫡系更是一个没来。

孟阙和李牧相见后自然是高兴非常,但也不及叙旧,孟阙就问道:“宫中王上和二位公子饮食供应若何?”

当初赵武灵王饿死沙丘宫,所以孟阙有此一问,却听李牧道:“还好,郭开不曾克减王上和二位公子的饮食,我等为王上计,自也不能拒绝郭开军队的补给要求。

只是现在我等和郭开对峙已一月有余,宫内外消息不通,却是急煞人也,前些日鲁(勾践)兄夜入宫

中打探消息,至今未归,恐是失陷在宫中了。“说着叹了一口气。

孟阙听到这里想起昨夜遇刺和今天遇袭之事,暗道莫不是这伟大的剑客失手被擒后也挺刑不过招了自己和扈辄从前线归来的消息吧,于是郭开派人一路查探自己和扈辄的行踪,最终探得自己和扈辄分手后只有一百人这才下手的,想到这里自觉得对鲁勾践的英雄形象有损,遂不再想这个问题了。

李牧又问起孟阙在匈奴之事,孟阙大略说了,也讲了和扈辄,以及东郭朗分手之事。

李牧在孟阙说话过程中一直不断赞扬他在匈奴乌孙所作之事,一派恨不得是他自己亲身参与其中的表情,特别是当听到孟阙用疑兵之计智斗月氏时,更是击节大赞,孟阙虽知他出于至诚,但也有些被表扬的不好意思了,而李牧对扈辄和东郭朗选择防守各自营区更是赞为高风亮节。

孟阙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说了途中遇刺和遇袭之事——毕竟兹事体大,郭开能伏击他就能伏击别人,却不可不防——只是没提对鲁勾践被擒招供的推测。

李牧听罢一惊道:“有这等事?却也在情理之中,怪不得这一个多月来,有几个朝中大臣和地方上反对郭开的官员始终没来到沙丘宫,想必都被郭开暗伏的死士所杀了,这贼子为了一己之私,居然如此胆大妄为!那些相随王上来朝拜先君的大臣也随王上被他一起囚禁了。”

孟阙知道李牧说的这些没来的人都是偏于文职(战国时官员文武不分)的官员,应该是因为没有成规模的部队相随,所以都被郭开截杀了,暗道郭开此举也不知是智是蠢,这种时候还在剪除异己,岂不是将天下人都得罪了,至于他的嫡系官僚,若非也在相随的大臣中,就是觉得这里太过“危险”,不敢来了。

两人正然说着,忽有军兵来报,说是晋阳太守晋楼带三百随从前来营救王上和二位公子了,李牧忙去迎接,孟阙旅途劳顿,却没相随,暗道这晋楼算来的晚的,所带军队也不多,想必是事先已留了大量部队守土,看来日后还会有更多的各地官员将领相继而来,这些人多为正职,那些留守的副手一旦有事,能否指挥得了所在地的全局,实在是个问题。

*****

是夜,沙丘宫一座殿内。

“什么,你要我杀我父兄自立!”公子迁面无人色的对郭开道。

郭开道:“不这样怎么办,现在孟阙也回来了,我早说过那孟阙与公子嘉乃是至交,他不可能心向我们的,可笑你母亲还说有办法让他投入我们的阵营,什么办法?把对我那套用到孟阙身上?可笑白白的搭了他一个东海君的封号!”

公子迁脸色一变道:“郭开,你对我母亲尊重些!”

郭开放肆的大笑道:“尊重,你让我如何尊重他,她可是让我干过后……”

他说到这里,见公子迁已经羞怒欲狂,知道此时拿这种事情刺激他于事无补,于是收回话题道:“现在赵国各地的精兵都已来到沙丘宫救驾,我们的王宫卫队完全不是对手,他们现在不过是因为王上和公子嘉在我手里,嘿嘿,也包括你公子迁在内,投鼠忌器,才不敢攻打王宫而已,可是现在情况有大变化了!”

公子迁道:“什么变化,就因为孟阙回来了吗?难道他敢不顾及我父兄的安危就冲进王宫吗?”

郭开道:“有什么不敢?你别忘了孟阙如今也是王族,他的威望只怕还在你哥哥之上,更别提你了,如果孟阙带人冲进王宫,救了你父兄那是大功一件,救不了你父兄,你父兄死于我手,他只怕会趁机暗地再杀了你,那他不就顺理成章的继承王位了吗?”

公子迁闻言一惊,忽然自言自语似道:“只怕他到时还会指使乱兵放冷箭,‘亲手’杀了我父兄,让你没有了要挟他以自保的筹码。”

郭开嘿嘿一笑道:“你总算开窍了。”

公子迁到此已完全接受了郭开杀父兄自立的主意,但他仍是看了看郭开道:“既如此,你为何不替我下手,事成后我可以封你为,为……”

他“为”了两声却“为”不下去了,原来他早已许诺郭开为相国,如今还如何封赏?想到这里,他忽然意识到就算自己杀了父兄自立,将来掌大权的怕也是这郭开,自己很可能成为傀儡,但事有轻重缓急,眼下也只有先登上王位再说了。

郭开却不管他是如何想的,只是阴阴一笑道:“你自己的事自然由你自己办,我只负责给你出主意。”

公子迁知道他是只要还有一线可能也不愿担上弑君的罪名,不由得暗骂了一声老狐狸。

*****

先杀父亲还是先杀哥哥,这是一个问题。

公子迁从郭开处回到自己的寝宫已经就这个“先后顺序”想了一整夜,几乎得了强迫症,究其实质,乃是他谁也不敢杀,“想”和“敢”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这距离就是“庸主”与“明君”的距离,历史上敢于杀父兄自立者几乎都是明君,而显然公子迁目前还不具备明君的“素质”。

公子迁已经想回去找郭开让他再给自己出一个“好一点”的主意了,但他也知眼前形格势禁,这已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自己比孟阙更具备继承王位的资格,一旦杀父兄自立,应有大部分人会“无奈”的认可他为国王,于是他又犹豫了半天,直到日上三竿的时候,才怀揣利刃,向父亲的寝宫走去。

不知为何,他在“感情上”更倾向于杀了父亲,但走到父亲的寝宫门口时,他又有点拿不定主意了,这些天来都是母亲玉妃在陪着父王,当着母亲杀了父亲,这总不太好吧,于是他在宫门口转了几圈,又向公子嘉的寝宫走去。

他刚离开,一群宦官来到了赵王寝宫前待命,一会儿又从宫里走出来两个宦官,其中一人没有喉结,乃是净了身的,叫庄乡,身材瘦小,另一个须眉“俱全”,昂藏七尺,叫倪庄,却是个没净身的,这个时代当太监不一定要净身,但无疑净了身的更容易受王者信任,所以庄乡的地位在倪庄之上,他们二人乃是负责到宫外接受臣下们给赵王准备的饮食应用之物的。

这些应用之物极多,毕竟在供应赵王的名义下,其他妃嫔太监和郭开以及他的王宫卫队也是得要吃要喝的。

这些人汇合在一起出得宫门,向前走了半箭之地,来到和外围军队也相隔半箭之地的地方,那里放着堆积如山的物品。

于是宦官们开始搬运物品,两方军队都不管他们,毕竟就算他们就此逃离王宫,也不过是一群太监而已,无足轻重,郭开处不多,李牧处不少。

但就在这个时候,忽然那身材瘦小的倪庄一把夹起身材高大的庄乡向李牧军中跑来。

那边守在宫门附近的郭开的军队还没反应过来,这边孟阙已经飞步赶出,后面是蜂拥而上的大队人马,郭开军队刚举起弓箭的时候,倪庄已经和孟阙会合,孟阙大斧轮开,拨打雕翎,身边的士兵也已经在边跑边发箭。

孟阙却且战且退,直到把俩“太监”接应进本阵后军,才对倪庄道:“谢谢你,井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