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大赵
字体: 16 + -

第五章 齐水曰济(20)

孟阙早已确定自己所处的时空不是哪个异界,而是历史上的公元前三世纪,因此他是不信会有什么神话的,自然也不信会有什么真正的神器,这把“十握剑”应该就是一把一般的铁剑,不过沉重一些罢了,最多钢口好些而已,因此他毫无畏惧。

织信则似乎对这把剑的“神异”深信不疑,但见他目视剑尖,眼光中充满了“神圣般”的憧憬,又似是某种剑道的起手式。

孟阙不懂剑道,但他的武功来自于无数次杀人的实践,他坚信杀气就是绝招中绝招,于是并不答话,大吼一声,一斧劈出,带动的风声宛如鬼哭神嚎,织信双手握剑,横剑一挡,只听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孟阙虎口一麻,大斧被崩起老高,而织信面色未变,显见孟阙这一斧没占到半点便宜。

织信的铁剑上并没有附着内力,内力都化做神力用于铁剑的挥动,否则早被梦却的“建木神功”吸去了,织信的确是有奇遇,内力和武功都大进了,但他并不会也不懂“格物传功”,因为没人教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歪打正着。

织信震开孟阙的大斧后,双手平端巨剑,顺势奔孟阙刺来,招式无半分花巧,但也势挟风雷,孟阙忽然间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和秦王政对敌的时刻,但孟阙早已非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也更不信织信有秦王政的雄威,他脚踏“动雾徐步”,于电光石火间闪开了织信的惊天一击,身形已到织信三米开外,随即又大吼一声,斧子上陡现十米长的斧气刃,指天画地的砍向织信的脖颈,织信见状也大惊,忙一低头闪过,孟阙的斧气刃毫不停留,一反手斜肩带背向他左肩砍去,织信此时已躲闪不及,忙双手执巨剑一挡,“嗤”的一声脆响,一截剑尖已被斧气刃削断,但也因此挡住了孟阙的致命一击。

孟阙的斧气刃一顿,光芒立黯,织信身随剑走,一个箭步奔着孟阙杀来,孟阙的斧气刃再度凝聚,又一斧气刃横斩而来,织信嘶声吼叫,停步挥剑一挡,铁剑再被削去一段,斧气刃也相应的又一滞一黯,而此时织信已离孟阙不远,他手里也只剩最后一截连柄剑刃,他俯身低头,猛的把断剑向孟阙掷去,同时身子钻向孟阙**,他打的主意是孟阙此时斧气刃稍挫,不能立刻斩向他,而他飞出的断剑却可以取孟阙的性命,即便孟阙步法神奇可以躲过,但他既然钻向孟阙**,必能扰乱孟阙的步法,使他中剑,即便孟阙仍能脚步绕过他并闪开断剑,他钻过孟阙**后还会双脚侧分后踹,料必有一脚可以踹中孟阙臀部。

这招果然阴狠,孟阙用“动雾徐步”已成习惯,见断剑飞来下意识的一错脚步,谁知果然踢到织信的身子,织信虽然仍然从孟阙**钻了过去,但也被孟阙踢得变了方向,双脚后踹都落了空,但那断剑果然击在孟阙的身上,孟阙一闭眼,暗道完了,谁知只听当得一声大响,却被弹开了。

织信也听到了这一声响,立刻知道一击无功,他也当真应变急速,一溜翻滚,滚回本阵,待孟阙反映过来,只见断剑掉落在雪地上,而自己身前的衣衫破了一块,露出一段金黄色的光芒,却是秦戈。

孟阙与织信战斗时,所有的士兵虽在生死相搏间也都在偷眼观瞧,盖织信的那一声“我与神皇单独决斗”太过响亮,已经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此时织信败北,孟阙军立刻军心大战,而织信军则信心大挫。

孟阙更不停留,一声大喝,冲向织信所滚回的本阵处,一道斧气刃斩天断云的挥出,织信就地滚爬,施展“神爬百变”,在众士兵的身体空隙间再次逃脱性命,但他身周的百余人立刻人头落地!

孟阙一击过后,只见织信翻身跃起,又向本阵人多处逃去,遂再一斧气刃横挥,又是百余人头落地,而织信居然再次“滚开”,孟阙又连砍三次斧气刃,织信又连逃三把,又是三百人头落地,织信军终于军心崩溃,发一声喊四散奔逃,孟阙的功力只够连砍十次斧气刃,再砍必伤元气,此时他算上先前战斗已连砍八斧,他看出织信逃命的本事极高,休说两斧,只要他打定主意往人多处躲,再砍十斧也未必杀得了他,而那样自己必将元气大伤,功力未必能再剩下三成,一旦没时间恢复,后果堪忧,遂收斧傲立,不再砍人,大吼道:“儿郎们,与本神皇追击!”

孟阙军嗷嗷狂叫着追杀织信军,织信军一败涂地,织信本人也混在败军中落荒而去。

孟阙军一路追击,直到天黑才收兵,一路斩杀无数,也抓了不少俘虏,但寒冬季节,不可能再有过多的存粮养活他们,孟阙一声令下,还是把这些俘虏都杀了,他也知道这将坚定以后和织信军作战时敌军的拼死抵抗意志,但孟阙不在乎,倭人吗,还是杀的越多越好。他已决定,纵使将来会使用战俘作为奴隶劳动,但这些奴隶最终也要被以为岛上各位死去的各部落长老殉葬的方式被杀死,反正对倭岛上的人杀——以各种名义和方式杀,是孟阙对倭岛劳苦大众的的最高原则。

这一战后,整整一个冬天,织信再未曾来偷袭,而孟阙也没去乘胜出击,屯张地区地形复杂而险峻,在冬天出击屯张地区,太冒险了,事实上,他也从没打算过直接进攻屯张地区,那太不划算,也太没有把握了。

他知道,织信绝不是个喜欢固守的人,他必然还会再提出决战,那就等着吧,他有信心战胜这些倭岛猴子。

*****

通过一个冬天的轮流训练,以及那场雪中大战,在春天来临时,孟阙军无论士气还是战力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孟阙的军队在达到二万后基本就稳定了,这可能与二十一家女王们加强了“内部管理有关”,毕竟原始社会虽有人身自由,但部落首领对部落民众的去留也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

这二万人孟阙把他们分成为了三个部分,其中“猪”率领两千精兵,这也是孟阙的直属部队,孟阙当初的百人藤部落原初军队在保卫女王们的一战中损失极大,只剩了六十人,孟阙于是挑出二十个原藤部落士兵担任这两千精兵的二十个百将,“猪”兼任一个百将并直接带领这两千人,“猪”的忠诚度是不容置疑的,因此这两千人可说是孟阙的亲兵卫队,而猪是亲兵队长。

“狗”率领一万人,孟阙安排了原藤部落的二十名士兵做五百主,但这些五百主的地位并不在孟阙的亲兵之上,这一点孟阙是亲自在全军面前声明了的。

“田”率领后来过来投奔的八千人,也安排了二十个五百主,但不满员,留待也后再说。

转眼春天来临,孟阙组织士兵屯田开荒,这时的土地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于是大片农田被开垦出来。孟阙这里在大生产,晶女王那里似乎也突然积极起来,她竟然开始奔走于岛上的各个小国,要求这些小国形成联盟来对抗织信。

岛上除二十二家女王和七家男王外还有五十七个小国,这些小国有些是由两三个小部落联盟而成,但大多数只是一个小部落而已,总的人口数量也在十万以上。

这些部落绝大多数都是母系氏族,盖岛上总体来说还是母系社会占优势一些,只不过母系氏族之间缺乏凝聚力,才声势上不如父系氏族。

如果没有孟阙的出现,相信从“看日山口”一战开始,母系氏族将一败再败,直到被父系氏族彻底取代。

现在晶女王似乎也认识到了岛上父系氏族和母系氏族地征战已经到了不把另一方的主导地位彻底取代,就不能罢休的地步,而既然井苍已经投降了织信(至少晶女王是这么认为的,她决不信织信统一全岛后会给予井苍与平权地位),那么她赖晶晶就一定要在她还算是母系联盟的总首领的位置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她的影响力不止限于二十二家女王,这些女王只是跟她关系更近而已,事实上整个岛上的所有部落都知道她晶女王的大名,于是她到各个小国提出联盟后,各小国陆陆续续的绝大多数都答应了她的联盟要求,毕竟这是岛上男权和女权的一次生死决斗,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的,就算是有限的几个父权小国,虽然不曾答应晶女王的联盟要求,但也暗自打主意要和织信联系。

只不过这样跑遍全岛,虽然晶女王轻功卓绝,但母系氏族的效率实在太低,这些原先和晶女王的联系不大,并且对自身危机也认识不够的小国在对联盟提议的接受上十分费时,直到深秋再次到来,晶女王才顺利完成任务。

这时离织信所提的一年合平条约期限也快到了,于是孟阙和晶女王正大光明的向织信提出了挑战,织信也答应迎战了,最后双方约定在“入沟河”畔的“玉练原”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