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大赵
字体: 16 + -

第三章 相帅五国(9)

孟阙冲出院子,几步就追上了魏增,一把将他夹到腋下,一边飞奔一边道:“不必着急,吉人自有天向。”

魏增哭喊道:“快快,你不是梦郎大侠吗?怎么跑得这么慢?”极度焦急下已忘了礼貌。

孟阙也不在意,毕竟在同一座城市,道路并不太远,片刻已然赶到,但见官府的救火差役已到,正忙碌的救火,让孟阙大大感叹于大梁的“人民子弟兵”行动速度竟不亚于后世。

魏增定要往火场里冲,孟阙无奈只得一掌斩在他颈侧动脉处,让他先“晕”一会儿,自己则冲进差役队里拿起水桶往身上一浇,低头就冲进了火场。

其时火势已小,孟阙身手敏捷,并未被烧伤,在火场中转了一圈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侯府上上下下几百口主仆都已被事先杀死,有些人或身前或身后的衣裳被震碎了一块,露着红肿高起的掌印,有些人要害处中了刀剑之伤,这侯府竟似是被一群武林高手灭了门,他寻了两圈未见侯翡翠,想来她也不能幸免,当是因为死的人太多自己一时看漏眼未曾发现而已,而此时自己的头发眉毛都已被烤焦,孟阙无奈只得出了火场。

众差役见这“见义勇为”的英雄出来了无不喝彩,连百姓也拍手称扬,孟阙急寻魏增,却见他已醒了过来,正与一个女子相拥而泣。

孟阙绕到他们身前,见那女子正是侯翡翠,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此地不是讲话之所,孟阙和魏增扶着侯翡翠先回到客栈,魏增自去安慰侯翡翠,孟阙则来到黄薇和芍药的房中,却见二女已不见了,屋中案几上用玉佩压着一张薄绢,孟阙先拿起玉佩,见上面刻有两行小字:薇有仙露,璨璨明珠。

又见那绢上用娟秀的字体写到:字呈天下第一风流浪子武宋玉梦郎孟公子尊前,薇百拜顿首谢公子救命之恩,薇离家已久,老父思念成疾,薇不得已而归,公子大恩,天高海厚,日后必报,今匆匆离去,还图后见之期。薇顿首再拜而别。

孟阙心中一动,忙将薄绢卷起,放入衣内。

又来到自己房中,见侯翡翠哭声稍止,哽咽着说出一番话来。

原来孟阙等人离开后,侯翡翠又警告了那几个家丁几句,不许他们走漏消息就睡下了,谁知睡梦中忽被惨叫声惊醒,却是侯府来了一伙蒙面人,见人就杀,武功高强,侯府家丁护院毫无抵抗之力,转眼被杀了几百口,侯翡翠以为自己也不能幸免,却见有人上前将她绑起,口中塞入麻团,又拿过一个黑布口袋,将她套入里面,扛起就走,侯翡翠以为他们要拿自己去做压寨夫人,心中悲伤凄苦,晕了过去。

昏迷中忽然全身一震,接着就觉布袋已被打开,火光映照下却见是情郎魏增,劫后余生间又悲又喜,不觉抱住情郎大哭……

孟阙待听完这些,已隐约觉得此事多半与黄薇有关,但她应该事先不知情,是她,或她父亲的手下干的,只是也并无证据,此时不益横生枝节,这薄绢还是先不给魏增看的好。于是只说黄薇给自己留了封情书,另有要事走了,魏增“非礼勿视”,也没硬看。

*****

魏太子宫中,公子增(即魏增)与孟阙八拜为交,结成生死弟兄,公子增长孟阙两岁,为兄,孟阙为弟。

结义后两人更见亲热,公子增道:“贤弟,非是愚兄不孝妄言,父王年事已高,近来身体日差,不出数年,我当即位为王,我闻贤弟不见容于赵国,我即位后立封贤弟为相国,你我外托君臣之义,内结兄弟之情,中兴大魏,不知贤弟意下如何?”

孟阙道:“大哥隆情高义,弟铭感肺腑,只是我暂时不愿为官,你我即为兄弟,弟有一事相托,还望兄长帮忙。”

公子增正容道:“但尽愚兄所能,必全力以助贤弟。”

孟阙于是说了寻找姐姐之事,公子增自是一力应承,道我将不限于魏国,派手下遍天下而寻令姐,令姐只要没远走海外,必可寻得,孟阙自也十分高兴。

公子增又送了孟阙一座府第,丫鬟下人齐备,孟阙稍加推辞,也就接受了。

这一日,公子增忽对孟阙言道:“我今日带贤弟去见一位大人物。”说这话时满脸崇敬。

孟阙暗道,能被公子增称为大人物的,不知是何许人也。

于是公子增与孟阙同乘太子车驾,招摇过市。街道两旁纷纷回避之众人皆道,此即“天下第一风流浪子武宋玉梦郎”也,果然英俊潇洒,浊世无双,闻其文武全才,世无其匹,可惜与亲生姐姐相恋,大违人伦,诚可惜也,或赞或毁,不一而足,孟阙久贯于被人围观,也不以为意。

却说到了一处极大宅院,见门匾上书“信陵君府”四个大字,孟阙矍然而惊道:“莫非四公子之首信陵君居此耶?”

公子增道:“非我叔父而谁,此当世巨贤也。”

太子随从早已叩门,大门稍开,随从向门内家丁说明了太子携梦郎公子来见叔父之意。

这边公子增已然下车,拉着孟阙的手站在车旁,等待门开。

忽见大门洞开,一人降阶而迎来,只见此人五十岁不到年纪,英俊儒雅,气度清贵高华,令人望之心折,公子增已抢步欺身至前,躬身施礼道:“叔父亲迎大贤梦郎,增与有荣焉。”

孟阙知此即为名扬天下,享誉千古的信陵君,忙亦上前一揖到地道:“小可孟阙久慕殿下大名,今乃得见,幸何如之。”

信陵君左手执公子增,右手携孟阙,大笑入内,爽朗洒脱,气度让人如沐春风。

进得府中,对面即是一个极大的大厅,足能纳下几千人,此时厅中亦有数百人,孟阙知这即是众门客汇集的大厅,忽发奇想,暗道莫非要我舌战群儒吗?

却见信陵君入内,众门客纷纷拱手为礼,信陵君和公子增亦拱手回礼,孟阙有样学样的回礼,众门客显已都知道他即是“天下第一风流浪子武宋玉梦郎”,眼神中有赞美,有鄙夷,有嫉妒,不一而足。

信陵君却拉着二人一转弯儿进了一处角门,入内后亦是长长走廊,两旁有许多门户,孟阙暗道,看来这是’ktv”包房,不知有无“卡拉ok”,却见到了最里面一个屋,信陵君推门而入。

屋内有一男一女,女子四十岁左右,虽隐有眼纹,但容颜极美,气质高雅如兰。男子则面骨粗横,粗眉大眼,极有威势。

信陵君引孟阙二人坐下,先介绍那男子道:“此吾友大侠朱亥。”

孟阙闻言已是一惊,又介绍那女子,竟是闻名天下的“如姬”,“窃符救赵”的女主角,此时却是信陵君姬妾。

信陵君又为朱亥和如姬介绍孟阙。孟阙先与如姬见礼,然后跪在朱亥身前道:“师父在上,请受弟子孟阙一拜。”

朱亥却不知何意,孟阙遂说了鲁勾践传艺之事,朱亥哈哈大笑,道:“梦郎不必多礼,哪里要传几招武功就一定要叫师父的?我教鲁勾践时也没让他拜师嘛。梦郎于赵燕两地力抗匈奴,此事天下感佩,我朱亥亦常恨无缘为友,今既见之,当以朋友相交,若必为师徒,则俗矣。”

孟阙知朱亥乃极豪迈极慷慨之大侠,不拘小节,遂欣然而起,道:“如此则阙有儹了。”

两人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孟阙又看了如姬一眼,信陵君知其疑问,乃道:“自‘窃符救赵’后我留赵十年,如姬亦被我王兄打入冷宫十年,直到我四年前率五国联军败秦救魏,王兄念我大功,我又为如姬求情,王兄这才放如姬出冷宫,并将她赐予我。”

孟阙听罢又看了如姬一眼,见她对自己一笑,笑容中有沧桑,有幸福,还有几分豪气。孟阙知此乃奇女子也,不觉心折。

侍者早已奉上清茶,如姬又让侍者取来古琴,道:“我知梦郎来,乃谱一曲新乐,辞却用的是‘梦辞’。”

说完素指拨弦,曼声唱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秦孝公处。百金立木,法令犹行,风雨侵不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商鞅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河西如虎……”

这首词却是孟阙在秦国时,某次在某秦国大臣宴请自己的酒席上,一时兴起将辛弃疾老先生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改了人名地点和一些词句用来赞美秦国的,有间接忽悠一下宴请自己的那位大臣之意,毕竟白吃人家的也不好不是?

他如今早就脸厚千层,如姬当面唱他的“梦辞”他也不觉如何羞愧了,忽听朱亥道:“好辞,梦郎,铁锤可在身边?”这铁锤是防身之物,孟阙总带在腰间,于是解下递给朱亥,如姬不知朱亥何意,不由停止了弹唱。

朱亥亦解下腰间铁锤,道:“此辞豪迈,我当相击铁锤而伴奏,如姬不必惊疑,可续奏佳音,我当和之。”

于是如姬继续拨弦唱道:“杀敌如草,横揽巴蜀,诸侯莫敢西顾……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老先生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虽已被孟阙偷梁换柱,但原词风格尚在,仍然气势雄浑,豪迈迫人,再加上朱亥在旁以铁锤相击伴奏,更见慷慨激昂。这词的最后一句,却用的是原句。待如姬唱完,信陵君叹了口气,道:“梦郎大才,世无其匹,朱兄以铁锤伴奏,更是意气如虹,但今日却少一人,未免缺憾。”

公子增道:“可是老将军廉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