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大赵
字体: 16 + -

第三章 相帅五国(5)

却见盖聂忽的食指一伸,哧的一声厉响,其时窗户未关,窗外一株大树的一根枝条已被无形剑气削下,孟阙惊道:“六脉神剑!”

盖聂闻言也是一惊,道:“六脉神剑?”

忽然似有所悟,拇指一按,风雷之声大作,一路“少商剑”使出,窗外的大树可倒了霉,枝桠树叶乱飞,树干上也是一道道深深的剑痕,孟阙知道盖聂这路“少商剑”的剑招未必与段誉的“少商剑”相同,盖聂是剑术大师,所会剑招不知有多少套,这只是把一路合适的剑招汇入了拇指剑气,以成少商剑法,但英雄所“创”略同,当不输于段氏族先祖所创的“少商剑法”。

却见盖聂练完一套少商剑,又运动食指,练起了“商阳剑”,这商阳剑灵动变化,力量不及少商剑,但那大树方才已饱受摧残,待商阳剑一练完,立刻轰然侧倒,鞠躬尽瘁。

盖聂跳到当院,中指一伸,又练起了“中冲剑”,众人也都出外观看,俱惊叹于盖聂剑术之神。

待六路剑法练毕,盖聂向着兵器架子左手虚伸,使了一招“控鹤功”,兵器架子上顿时十柄长剑斜飞而起,盖聂十指齐出,当得一声齐响,十剑俱断,盖聂仰天长笑,畅快以极。转身间见众人俱目瞪口呆,于是道:“回屋继续喝茶,我向你们讲一讲我当初见到‘剑处女’前辈的奇遇。”

当下众人重回屋内,侍者换过新茶,盖聂端起茶碗,喝了一口,道:“三十年前,有一个采花**贼,号称‘云里蜻蜓’上官鹤,此**害残杀良家妇女无数,但武功极好,轻功犹绝,屡屡逍遥法外,我既自命侠义,自然责无旁贷,我从齐国发现了他,一路追到巴中,我两人数千里间,斗智斗力,他武功不及我,轻功却和我差不多,我追不上他,他也摆脱不了我,这日我二人都已筋疲力尽,他坐在离我十余丈外的地上喘气,我也疲累欲倒,无力上前,此时他身侧三丈余外忽然白影一闪,我目力极佳,已看清是一白衣女子突然凭空出现,直疑为鬼神,那女子手指一伸,指尖一道白光,上官鹤连惨叫也没发出,已然咽喉鲜血狂涌,死在当地……”

“剑处女!”吕燕插口道。

盖聂道:“不错,我也立刻就想到了是‘剑处女’老前辈,她是武林神圣,世外真仙,若能向她老人家学得一招半式,甚或指点一两句口诀,也足以受益终生了,我见她老人家并未离开,于是膝行至她老人家跟前,说道,‘我知您老人家向来不收男弟子,我也不敢拜为弟子,但求指点一两句剑诀,前辈但有所差,盖聂百死必办,还望前辈垂怜某向学之诚意。’剑处女前辈道,‘我手中无剑,如何传你剑诀。’说完这句话,就突然凭空消失,我举目四顾,旷野荒郊,仙踪杳杳,只有我和死去的上官鹤,几疑梦中。”

孟阙道:“这句‘手中无剑’就是剑诀。”

盖聂道:“不错,我当时也是这么领悟的,也想到了是‘无剑胜有剑‘之意,但如何才能无剑,我想当是由‘实’剑,到‘虚’剑之意,虚当从‘柔’求,于是我遍采五金之精,练成了‘蓝色忧伤剑’,所以取名‘蓝色忧伤’,是因为我见到‘剑处女’前辈那天,天很蓝,蓝得没有一丝云彩……”

盖聂说到这里,满是皱纹的脸上竟露出一丝深情仰慕的色彩,众人面面相觑,他也毫无所觉,孟阙知道‘剑处女’艳绝天下,见者倾心,盖聂如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只听盖聂又道:“我持‘蓝色忧伤剑’纵横天下,世间如我者,三四人而已,但终于不悟无剑之理,直到后来我收了大王为弟子,大王为我弟子时年仅七岁,两年后也即九岁时,忽言‘宝剑无锋,大巧不工’,乃让高手匠人制成青铜重剑,那把剑当然没有如今这把重,但剑理一致,我矍然而悟,遂打造青铜大剑,即是如今大王手上这把,我持此剑只一年,就败尽世上仅有的几个对手,赢得了天下第一剑的名号,我又想既然‘大巧不工’,那么必然‘大重若轻’,而世间何剑最轻,我思当为木剑——小玉,你去把我的木剑取来,给梦郎一观。”

盖小玉闻言出去,片刻而回,孟阙见这木剑轻薄如纸,似乎一碰就断,和自己想象中杨大侠的木剑颇不相同,但木质清新,直如新制,小玉道:“不瞒梦郎说,这剑如此新鲜,乃是家父内力日日滋养之故。”

盖聂一笑接过剑来,一剑刺出,毫无声响,也无威势,似同儿戏。

韩星怜在旁怕孟阙不解,道:“梦郎休要诧异,师父当初练这木剑时,剑生风雷之声,越练越响,响极而轻,终归于无,不久又响,如此三年间反复七次,之后欲响则响,欲无声则无声,刚才师父乃是运无声之剑。”

果然盖聂闻言又是一笑,一剑击出,轰轰雷鸣,满室具震。

星怜又道:“师父又练了三年,虽功力日进,但终不悟无剑之道。这六年间师父因足不出户,反成就了那荆轲之名,那荆轲向天下高手挑战,从未败过,但他并未找过师父,听说也没和朱亥大侠比过,朱亥大侠武功稍逊于师父,但也仅差一线而已,不想荆轲的名声竟超过了朱亥大侠,与师父齐名,号‘北盖聂,南荆轲’,今据梦郎所说,他是远不如师父了,我看也未必能比得上朱亥大侠,朱亥大侠初时外功天下无敌,但因不练内功,终非绝顶高手,后来他又内外双修,终成一代高手,仅略逊于师父而已,不料荆轲名声竟超过了他,朱大侠当真冤枉。”

盖聂叹息一声,摇头不语,星怜又道:“师父原是每日必练木剑的,今日得梦郎一语点醒,想是再不需练此木剑啦。”

盖聂闻言哈哈一笑,神情极为得意。

孟阙暗想,这木剑杨大侠是练了六年才能欲响则响,欲轻则轻的,而盖聂只练三年已得同样效果,应是盖聂练时年龄较杨大侠为大,因而内力较深之故,看来内力果然很重要,想到内力,忽然心中一动,又道:“这独孤大侠不仅有无剑之术,还有无招之术,即所谓‘无招胜有招’。”

盖聂矍然一惊道:“无招胜有招?盖某愿闻其详。请梦郎赐教。”

孟阙心思电转,整理着思路,他前世从小学时起就看金庸,到重生前已有了十**年书龄,但他隔壁一位大哥比他更骨灰,有二十年以上的书龄,他最初看的两本金书就是从那大哥家借的,头一本是《神雕侠侣》,后一本是《笑傲江湖》,孟阙清楚记得,这两本书上都提到了“独孤求败”,但《神雕侠侣》上说的是剑“魔”独孤求败,而《笑傲江湖》上说的是剑“痴”独孤求败,因此从那时起孟阙就认为独孤求败有两个人,一个是“无剑胜有剑”的剑“魔”独孤求败,一个是“无招胜有招”的剑“痴”独孤求败,这也可以从《笑傲江湖》中的“剑,气”二宗之分看出端倪,或许金大神原本就有这个思路,只是没曾明显表达而已。

孟阙长大后却发现似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独孤求败只有一人,就是剑“魔”独孤求败,而且有人把“独孤九剑”归入“利剑级”和“软剑级”,可又很难说服别人,孟阙前世原本是打算在网上和众网友探讨一下独孤求败倒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的,可原始论据也就是那本《笑傲江湖》却早已消失不见,再说孟阙也无法肯定那本书上到底印没印错字,毕竟金书版本众多(是指各出版社的版本众多,不是指“旧版”和“三联版”的区别),因此只得作罢,但此时忽悠盖聂等人却可全无顾忌。

孟阙于是道:“这‘无招胜有招’的独孤大侠和‘无剑胜有剑’的独孤大侠是两个人,但系父子,皆号独孤求败,因此人皆并称为独孤大侠,无剑的独孤大侠叫独孤改之,无招的独孤大侠叫独孤令狐……”

盖小玉插言道:“独孤令狐?到底是姓独孤还是姓令狐?”

孟阙连连咳嗽,道:“这无招的独孤大侠父亲姓独孤,母亲姓令狐,名字是取父母两人的姓氏,故名独孤令狐。”

众人面面相觑,但也找不出理由反驳。

孟阙接着道:“这‘无招胜有招’的剑法名叫‘独孤九剑’,其关键就在于天下武功皆有破绽,而独孤九剑能一眼看出其中的破绽,从而一击奏功。独孤九剑共分‘总诀式’,‘破剑式’……‘破气式’,共九剑,具体口诀早已湮灭不存了,其对内力却无明显要求,纵无内力者也可使出如此妙剑。”

盖聂悠然神往,秦王政忽道:“这无招故然能破有招,有招也能破无招。”

众人闻言皆感惊疑,孟阙道:“请道其详。”

秦王政道:“试问我一招之出,有万斤之力,管他有招无招,能奈我何,纵看出我一二破绽,我或轻伤,他必死于我招下矣。”

孟阙道:“不错,郭大侠对此早有论断(作者按,详见金大神的《射雕英雄传》,郭大侠设想,如果他一招之出,有万斤之力,则不论对方使出何等招式,都不是他的对手,作者因此推断,若果然一招之出有万斤之力,有招也可破无招)。

众人又问“郭大侠”为谁,孟阙道,郭大侠当年随齐桓公“尊王攘夷”,为保卫华夏文明做出巨大贡献,只因他“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故世皆不知。众人闻言俱皆感叹,遥想前辈英风侠烈,钦佩不已。

韩星怜又道:“还有一法,有招可破无招。”众人皆问具体。

星怜道:“就是‘剑处女’前辈的无双快剑,盖剑法既快到极点,纵招数中有破绽,一闪即逝,又如何能被抓住破绽而破去?”

小玉道:“那也要看无招和快招的人究竟谁功力高,‘剑处女’前辈自是纵横武林千余年未尝一败,其他人无她如此功力,未必破得了无招。想来‘剑处女’前辈的内力自胜过独孤令狐不可以道里计,以如此内力方能运如此快剑,但独孤令狐仍号称求败,那他就未曾败在‘剑处女’前辈手上,想来比‘剑处女’前辈内力稍差的快剑高手就必败于无招之下了。”

星怜闻言颇不服气,道:“你忘了吗?‘剑处女’前辈数十年一出江湖,想来独孤令狐纵横江湖时,‘剑处女’前辈正在隐居,否则早打败了他,他又怎敢自称不败,而且我也不信独孤令狐内力会差,毕竟他老爹独孤改之的内力接近了‘剑处女’前辈,嗯,这是天赋,独孤改之内力深剑术也高,独孤令狐剑术更高内力也不浅,武林中故老相传,每隔数百年会出一个盖世天才,非人力所能及,嗯,独孤父子皆是天才,这个,想必自‘剑处女’前辈后已有近千年没出天才了,才会接连出两个。”

孟阙闻言不禁莞尔,道:“这‘不败’和‘求败’究竟谁厉害,却是难说,岳不群当然不如令狐冲,风清扬却未必能赢东方不败,至于“葵花老祖”和“独孤求败”,咳咳,‘剑处女’前辈是神仙姐姐,我怎么把她老人家和死太监相提并论了,该打该打……”

众人面面相觑,皆不知这“岳不群”等是谁,料皆是前辈英侠,不由暗叹自己孤陋寡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