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大赵
字体: 16 + -

第三章 相帅五国(1)

众匈奴人都不知道他们的“白狼天女”要怎样唤醒“昆仑始祖神”的记忆,但多数人猜测是用“身体“,所以孟阙和姐姐晚上在王帐休息时,匈奴人都远远的避开去,连警戒都不敢站在王帐周围,而只能拉大范围,多派人手。

孟阙当然不会让姐姐“献身”,他知道姐姐说要做自己的阏氏不过是震慑安抚匈奴人的权益之计罢了,姐姐并不知道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让她真“嫁”给自己,她还是有心理障碍的。既然姐姐已经“复活”了,而自己又很喜欢这种既是爱情也是亲情的感觉,加上姐姐似乎也很满足于这种“精神恋爱”,那自己还是遵守对父亲的承诺,不对姐姐说明真相的好。何必一定要既违背父亲九泉之下的心意又让姐姐知道她自己父母双亡的凄惨身世呢?

至于姐姐的“复活”,她自己也说不清具体是怎么回事,只说自己突然失去意识,又逐渐恢复,孟阙知道姐姐多半是在某种假死状态下身体内部完成了某种神秘的天人转换,她当时应该是处于某种无意识状态下,类似冬眠,除了强大的“处女真元”慢慢凝聚并悄然运转外,身体的其他机能都基本停止,她自已也未必明白,于是不再多问。

第二天头曼来自请免去单于之位,说愿为一普通牧民,孟阙知道自己这个所谓的“天单于”根基极度不稳,全仗姐姐“白狼天女”的“神威”支撑,于是就封头曼为右谷蠡王,统辖除鸣镝火先部下外的所有匈奴人。

孟阙略懂平衡之术,知道这两人相互制约,对自己的地位稳固有好处。

孟阙决定对匈奴政务先“无为而治”,由头曼和鸣镝火先各自全权处理各自属下人员和草场的事物,待二人发生矛盾,他再居中调停,从而慢慢建立威信。

很快,头曼和鸣镝火先各自选出一队精兵共三千人做孟阙的亲军,孟阙任命李远和吕猛为左右大将,又把剩下的二十三名华夏兵安插进去做百长,再从匈奴人中提拔了七个百长。头曼和鸣镝火先很“开事”,派来的两队精兵都没有千长和百长,倒省了孟阙调派人事,这是表现诚意,由此孟阙进一步认识到了“白狼天女”在匈奴族群中的巨大影响力,当然了这也可能是他二人为了稳住自己而使的计策,毕竟三千人成不了什么事。

头曼将整个王庭的财富和女人(除正妻即他自己的大阏氏外)都贡献给了孟阙,自己带兵到他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做他的右谷蠡王去了,孟阙却之不恭,也只得接受。

王帐当然不只一处帐篷,于是孟阙仍然象在家那样一晚在姐姐帐中,一晚在别处帐中,拼命享受胡女。常常夜战数女,乐此不疲。

这夜,“战后”沉沉睡去,睡梦中忽觉夜风呼啸,寒冷透骨,隐隐听得有两个女子叱咤之声,一个是姐姐,另一个却不知是谁。

孟阙急忙睁开眼睛,只见一白一紫两个女子身影正光影变幻的斗剑。

姐姐在外圈,她正一形数十影的围着中间一个紫色光团刺出千重剑气,姐姐的身法太快了,孟阙只看了几眼就头晕眼花,而中间那团紫光根本就看不出人形,只能从光中传出的女子叱咤声听出是个年轻女子。

孟阙想张嘴说话,却突然发现自己发不出声音了,要起身站起,却发现浑身动弹不得,才知是被点了穴道。

只听姐姐边运剑连击边说道:“兀那女子,你只守不攻,算什么本事?”

那女子道:“我就只守不攻,你武功虽高,能奈我何?”

姐姐道:“谁要奈何你,我只要你解了我弟弟的穴道,你半夜三更的把我弟弟点了穴道,从帐中拖到这荒郊野外,意欲何为?你快解了他的穴道!”

那女子的剑光团明显一滞,道:“你,你居然不会解穴吗?”

姐姐没有乘势进攻,反收了剑势,那女子于是也收了剑势,只见果是一个绝美的紫衣女子,手中拿着一把只有一尺多长的紫色宝剑,剑身却不像是金属的,而象某种玉石,剑端有一尺半左右的剑芒吞吐不定。一尺半的剑芒,若就鲁勾践所说,就有十五年功力,若和“处女剑法”一样需先练十年内功,此女子怎么也得三十多岁了,怎的还象个二十左右岁的少女模样,看来也是驻颜有术了。

再看姐姐的剑芒也未收敛,居然有七尺多长,孟阙暗道姐姐一番假死还生,功力至少进步了一倍,若单以功力论,超过那紫衣女子数倍,只是那紫衣女子防守有方,她竟攻之不进,看来武学一道,浩如烟海,所谓绝技者,各有所长而已。

只听姐姐道:“我当然不会解穴啦,我师父又没教过我。”

紫衣女子道:“这可奇了,我师叔‘剑处女’武功深不可测,除了我师父‘武尊圣母’外世间再无敌手,怎么她教武功的法子这样笨,连从基础开始也不懂吗?怪不得你如此高的剑术居然还破不了我的‘无相神守式’。你很奇怪我为什么要抓你弟弟吧?”

姐姐道:“原来,你是我同门师姐妹,那你究竟为什么要抓我弟弟?!”

紫衣女子忽然哼了一声道:“你还有脸问我,你自己不守门规,失了处女之身,还是和自己的亲弟弟做出的这等苟且之事,当真是禽兽不如,这坏男人要真对你好,还可分说几句,可他居然还和别的,哼,别的好几个女人狗扯羊皮,我真为你不值!”

姐姐闻言忙道:“不是啊,我们没做苟且之事,我也没**,我弟弟虽然和别的女人欢好,可他就算有一千个一万个女人,心中也只有我一个,我不嫉妒的。我们是精神恋爱,不会发生关系的,可不是什么禽兽之行啊。

紫衣女子道:“精神恋爱,这我还真没听说过,不过你说你没**,这我倒信,我打听过,你只有十七岁,你剑术高到这种地步,即便真是数百年一遇的武学天才,如果失了身,也绝练不到这种境界。既是没发生关系,这就情况有变了,和圣母原先的交代有出入,好吧,你跟我去圣母宫去向圣母解释,看她究竟如何发落。圣母已经知道剑处女师叔不在人世了,她本来也没打算杀你,让师叔一派没了传人,她是要你去圣母宫面壁思过,至于你这弟弟,按道理是该杀的,可他又是个保家卫国的英雄,所以圣母也一并饶了,只不许你们再见面而已。你跟我去向圣母解释,如果她同意了你们的精神恋爱,让你们再见面也说不定呢。”

姐姐道:“那你先解了我弟弟的穴道,我再跟你走,你这样不解他的穴道,他会不会一辈子站不起来啊?”

说着,姐姐的眼泪直在眼圈打转,孟阙知道姐姐在本质上对武学是一知半解的,完全不懂穴道到一定时候会自动解开,不免被这女子忽悠,只是苦于无法开口,也只能干着急。

果见那女子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芒,道:“穴道不解,当然会一辈子躺在地上,不过只要你听我的话,我自会给他解开。”

姐姐忙道:“好好,你说什么我都听,只要你能解开他的穴道,就是要我的命也成。”她此时已收了剑芒,珠泪也终于滑落玉颊,神情极是无助。

紫衣女子道:“我说了,不过是要你跟我走而已,不许中途逃跑。”

说着来到孟阙身边,左手对着孟阙身体在三尺外凌空一指,只听“哧”的一声轻响,孟阙只觉腿间一热,就欲站起,谁知一个踉跄,又坐倒在地,想说话,还是发不出声音。

姐姐已看出他只是一时血脉未通,但对他说不出话仍极为担心,对紫衣女子道:“你怎么不解他的哑穴?”

紫衣女子道:“圣母说了,男人的话都是骗人的,所以不许听男人说话,我们圣母宫的女子对下属男子发话从来都是让他们只许照着做而不许回话的,谁敢回话,重者立杀,轻者也酷刑伺候。所以我不解他的哑穴是为他好,你放心,只要你到了圣母宫,无论圣母如何发落你,我都会回来给他解哑穴的,走吧。”

说着,脚尖一点地,人已在十余丈外,姐姐忙跟上,两人瞬间就没了踪影。

姐姐竟没回头跟孟阙说一句话再走,孟阙知道姐姐是怕一句话出口,她就再也舍不得离开自己了。

孟阙凄凄惶惶的站起,好容易摸回王帐,拿了斧子和铁锤,又带了些金银,骑了匹马就走,李远吕猛都不在跟前,自然无人敢问他到哪里去。

孟阙记得姐姐和紫衣女子去的方向好像是秦国,于是奔秦国而去。

路上非止一日,到了秦国边境,远远望见巍峨的秦长城,孟阙也不禁心中激动,但为防万一,还是穿上了铁甲。

果然刚到长城脚下,已有人喝令停步,守城士兵也都搭上了弓箭。

孟阙正欲答话,忽听城墙上有人大声命令道:“快放下弓箭,此盖世英雄也,我当相迎。”

只见城墙上有一人站立,他闪去铠甲,轻轻一纵,落下城头,孟阙见这城墙有两丈多高,此人轻松落下,足见轻功之佳。

此人到孟阙马前,一拱手道:“敢问将军莫非是‘天下第一风流浪子武宋玉梦郎’孟阙将军乎?”

孟阙暗道自己当真名扬天下了,忙道:“不才不敢正是。”

那人闻言双眼放光,状极欣喜,道:“果是梦郎将军,某乃此处长城守将蒙放,我闻将军单人独斧,独拒谷口,力克匈奴万众(孟阙暗道,为什么不是十万众,看来军中不信谣言),又率燕赵两国三百勇士北逐匈奴数万众数千里,此真盖世英雄也,咦,怎不见将军手下?想是同行战友都已战死,将军百战余生,单骑独归,真威烈无双也!我闻将军不见容于赵国李牧那厮,今单骑来秦,想是欲投奔大秦,我大秦若得将军,则如虎添翼,必可加速统一进程矣,如此生民亦可少受些诸国战乱之苦。”

孟阙闻言暗想,原来我已做“天单于”之事还未传到中原,而自己因不愿杀华夏人而几乎被李牧所杀的事也传走了样,看来是因为这时的人还理解不了什么叫“华夏人不杀华夏人”,因理解不了而不传,反倒变成了“不见容于李牧”,这蒙放也颇有见识,竟然知道加速统一进程可以减少生民战乱之苦。

既然连“古人”都知道加速统一进程可以减少生民战乱之苦,自己这现代人不为华夏的统一尽一份力也说不过去,虽然自己不愿杀华夏人,但可以只是居中指挥或出谋划策而让手下的李牧,嗯,李牧还不是自己的手下,那就李牧这样的将军去亲自执行统一大业啊,虽然也是自己间接杀人,但世间岂有当真两全其美之事,到时自己再只用华夏兵而不许胡兵参与统一大业也就算仁至义尽了。

至于由哪国统一,那当然是赵国,因为经过自己的雕鞍武装后,具备先天骑兵优势的赵国终有一日在纯军事实力上会赶上以步兵为主的秦国,虽然秦国的总体国力强些,但在冷兵器时代,战争可不是国力强就一定能胜的,而且秦国严刑峻法已成定势,这些在日后被证明是有缺陷的制度在此时却极难被改变,而赵国则有很大的可塑性,再加上毕竟自己是赵国人,感情上也希望由赵国来统一。

此时他已浑忘了自己已被赵国“抛弃”。

只是当面拒绝人家的好意毕竟不智,于是道:“加不加入秦军,此事容后再议,我来大秦,意欲饱览大秦风物人情,尚有私事欲办,望蒙将军放行。”

蒙放一怔,道:“将军之意莫非是以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定需一睹我大秦国力才肯加入,此亦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好吧,那容我给将军开具‘照验’。

孟阙知道这照验乃是身份证和护照一类的东西,此为秦国所独有,自己在赵国时虽有户籍却也没有这个,暗叹秦国“先进”之余也连忙感谢蒙放。

孟阙于是拿了“照验”辞别蒙放,向秦国境内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