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洪流
字体: 16 + -

第六十六章 夜战后的反思

天亮了,山谷间还弥漫着昨夜的硝烟,实际上,昨天这一个夜晚里,这里几乎所有的太平军战士,上上下下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

在秀山帅帐外,桌椅有序的排列着,大家都聚集在天王的面前,有汇报战绩的,有热切聆听的,有羡慕问询的,有热血沸腾的。

在英国人史密斯的身旁,随时都围拢着不断提出问题的人们,自从新式练兵以来,史密斯成了整个伏牛山中最为忙碌的人。他几乎夜以继日的思考着如何使用最简洁而又实效的方式来训练这些对太平天国赤胆忠心而又纯朴可爱的士兵们。

这一夜间骤然而至的胜利也震动了忠王李秀成等人,因为一切都不言而喻,一只由天王府内的女官等人组成的女营竟然独自打胜了这一场反偷袭的阵仗,如果没有这场新式练兵活动,那么,仅仅依靠每个人对天国的忠心是绝对打不赢这一仗的。

这一场几乎是送上门来的战斗成了人们自冲出罗网以来一路胜利的又一个漂亮的龙摆尾。

此次夜战,女营只是伤了15人,还有7个是失脚摔的,而这一战却击毙这苗霈霖的练勇近200人,击伤达600人,活捉1000余人。

而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仗,就最有力的证明了新式战法的实用性,还有练习新军的无比正确性。

在以往,太平军在很多的战斗甚至战役当中,都是动辄就几万乃至几十万人的上阵,如果是胜利了,那当然就是一鼓而下,可是,一旦失利,就裹挟着大队,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很多的攻守战役当中,都凸显出这个毛病,可是,绝大多数的太平军将领乐得人多势众,好像是人多就会地盘大,人多就会胜利来的容易似的,可实际情况往往相反。

在小凉山战场上,太平军战士正在仔细的打扫战场,还没有死的练勇都被送到督医队,在这里,有几百名医生认真的救治着这些伤兵,敷药,处理之后,这些人就会被暂时安置在一个所在,除非队伍撤走,不然,就不会弃之不管的。

太平天国实际上在早期起事的时候开始,就及其注重医疗救护的事情,每当进入城市,也关心百姓的疾病防护和救治。

洪天王早就提出“努力保持老幼男女病伤,总要个个保齐”的总体原则。建都天京后,太平军的典章制度更加完备,其医疗机构分为“天朝政府、军队、地方”三大系统。具体医治伤病的部门也随着战事的发展逐步完备。

太平天**制规定一军事13000人,这当中就要设一名督医将军,主管医务,下设内医(内科)、掌医(外科)、拯危急)急救员)、理能人(护理人员、负责看护伤员,管理茶饭、汤药)、马医等。

当年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有不少民间郎中自动加入太平军,天朝曾出示招请民间各科大夫,并制定了许多优待政策,对医生的选拔极为重视。

为了便于大众就医,天朝还安排60名大夫于天京城通衢之处,专为天京人众治病。他们大量推广简单易行且所费用甚廉的针灸治疗,与此同时,还组织人办采办和收集药材,设总药库并委派专人管理,统一调配供应药物。太平天国还十分关怀伤残兵士。

早在10年前,在东王杨秀清的主持下,就编纂了一部。《行军总要》,这本书主要是总结了太平军的治军经验,使太平军的整个军事生活实现了条令化。另一方面,这本书中就专门有条目“体惜号令”,对对伤员的运送、治疗、调养等均作了具体规定。

为了保障广大军民的健康,太平天国十分注意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

《行营规矩》明令禁止随地便溺。每攻克一城,军队都要清理战场,掩埋死尸,搞好环境卫生,每天令“老民残废馆”中收养的老幼及有残疾者,打扫街道,捡拾字纸。这些措施有效地保证了环境卫生。太平天国实行了“公医制度”,无论军内还是百姓,所有的伤残病者一律由政府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同时还免费为居民耕种牛痘,预防天花,开辟了近代全民免疫接种的先例。老弱残疾的人由公家即“老民残废馆”供养。太平天国在农村中的医药卫生组织也很严密,设乡兵日间管理各户洒扫街渠。以防传染疾病。

可是,现在的天朝属于流亡政府的性质了,于是,就把所有的医者、郎中、理能人等都集中在一起,这样,更能达到救护医治之功。

而俘获的1000多名练勇呢,卢森就决定把他们分散为10队,分别补充到各个营中,这样,既补充了员额,也裹挟着这些人渐渐的走上天国的道路。

经过了这一战,极大的鼓舞了山谷中太平军上下的斗志,特别是3000人的女营,女营的军帅余娘娘的声名一时鹊起,于是,自然而然,这经过实战锻炼的2000人的女兵们就被调到了秀山,成了卢森的近卫部队。

就在大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的时候,谷口方面派人送来了一个信使,这信使不是别人,正是数次往返太平军中的徐大及。

这徐大及随着吉字营的队伍也驻扎在北泉寺,一段时间里,也是闲的百无聊赖,正在此时,正果就找到他,也没有多说,就说让他进一趟伏牛山,见了军兵就提自己的名字徐大及,说是来给秦军帅来送信的就行。

在这半年来,徐大及的内心世界发生了绝大的变化,由原来的谨小慎微、只求以医术求进身、积攒银两回家起青石大宅子的想法中破阵而出。他越来越真切的感觉得到,如果李臣典这些人如果不是被九帅弄灭了阳火的话,自己总还是要被这些人压着一头的。

所以,一听说要派他出来送信,他的态度很积极,曾曰广就派了20人的小队,便衣快马,护送着徐大及到了伏牛山的谷口。

卢森看了密信,心里也是吃了一惊,原来虽然队伍隐藏在这伏牛山中,掩却了旗号,也从不大队外出,可还是被人家盯上了,喜的是,正果这人到底是军队中做过主官的人,做事情有条理,有决断,能够抓住时机,及时的掌握住这一带的军事统帅权,这一点,极其不容易做到的。

正果在信中要他做出决断,需要他如何配合?并且,正果这次提出一定要随徐大及过去一些人,一是能在关键的时候帮助他掌握机要,二是来往联络不能总是没有底细之人。

卢森就和秦书萍对一些具体的事情或者可能出现的一些事情仔细的做了商量。

最后,卢森就草拟回信,秦书萍亲自密书誊写,详细的向正果阐明了两下里目前要做的事情以及具体的联络方式。

在信中,卢森要正果统领吉字营和团练进到驻扎地的时候,一定以勘察地形的名义耽搁2天,这样,抽空二人就可以见个面,有些个事情,比如长远的方略还要当面说清。

另外,卢森提醒正果,吉字营自从尾随天京城出来的太平军一路而来,已经多日了,一定要给安庆的曾国藩写信,报说一路追剿的功绩,这样,才能使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兵力和权力得到充分的使用,以图将来。

至于正果要些人过去的事,卢森本来也不敢耽搁,就和秦书萍商量派那些人去,可没成想,秦书萍提出了一个问题,令卢森也为难了。

太平军的士兵与官佐统统都是长发及肩,有的更短,这样,就与拖着长辫子的清军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仅此一点,就不大好办的。最后,只得信中约定,不日既派人过去,暂时不能随徐大及前往了。

送走了徐大及,卢森就赶紧要秦书萍派人去召集忠王李秀成、尊王刘庆汉、章王林绍璋、编练新军的史密斯等人前来议事,刚说到这里,卢森又问秦书萍,是不是也应该把余娘娘找来一块儿议事?

秦书萍就红着脸摇手,连说不妥,她说如果军力布置上涉及到女营的话,就可以事后直接安排,不是别的缘故,只是一宗,这余娘娘的身份太特殊,她还是天王的娘娘吗,怎么能让她与其他人坐在一起,共同商量事情呢?

听到这里,卢森忽然好奇的问秦书萍,这余娘娘统辖的女军的旗子上打的是什么字号呢?

秦书萍就一笑,说只能是女营二字,咱天国还没有把女将的姓字标属到旗子上的呢。

另外,现在这余娘娘的军帅只是属于代理,因为在天朝的军籍里是没有她的登录画册的。

卢森这么一听,心里就挺别扭,心说这余娘娘能够放下娘娘的身段儿,听从自己的号令,编入女营,这得多大的心胸啊?不但如此,还拥护自己的练兵号召,直到亲自将兵,出没弹雨枪林,到如今,还说什么没有军籍?

想到这里,他就要秦书萍跟他走,秦书萍就吃惊的问去哪里?卢森也不说话,大步就出了帐篷,慌得秦书萍急忙赶上,眼看着卢森就向不远处的一道山梁处走去,那里,就驻扎着女营的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