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洪流
字体: 16 + -

第四十六章 太阳城最后的月色

傍晚时分,天王府内也呈现出一派杂乱的景象。

卢森吩咐几乎所有的天王府内的承宣官和值守的女官都出去督查各处的内务整理,而秦书萍早在前天就把分布在多处的天王的眷属集中了了起来,编成了一队,等候最后撤退时刻的到来。

这洪天王的眷属当以幼主洪天贵福为主,接着就是赖娘娘,赖娘娘的正式封号为又正月宫娘娘,那么,又正月宫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要从洪天王的神教讲起了。

具洪天王所讲,他在游历天堂的时候,就娶了天堂的女子为妻子,这个妻子就被称之为正月宫娘娘,而这人世间的赖娘娘呢,就成为了又正月宫娘娘。

这些事情姑且不论,在天王府内,洪天王其它的女人都是属于什么身份呢?这更是众说纷纭。

实际上,即使是现在,卢森也对太平天国的军制感到困惑,认为设置的名称及其紊乱。

可是,当他面对除了这赖娘娘之外的后宫眷属们的称谓的时候,他往往更是一头雾水。

在人间,或者说在天王府的女眷里,赖娘娘是第一位,接下来,就是“两十宫”、“副月宫”、又副月宫“、“统教”、“统御”、“提教”、“通御”、“正看”、“副看”。

这些个看似不大伦类的名字却有着另外的含义,因为,这些人,往往还负责天王府的账簿、行政、值守、秘书等项工作。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卢森看到这偌大的天王府内,除去自己和洪天王的几个儿子,确乎是再没有半个男人了。

现如今,赖娘娘与洪天王的儿女们都走了,剩下的这些人就开始有些人心惶惶,东西已经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从这些人中,秦书萍就托名洪天王的口头诏旨,指定“两十宫”余娘娘为统领,提调这些人等。

另一方面,连秦书萍都担心,这些人就在天王府内,平日里就惧怕天王一人,仅这余娘娘,前年就因为一件小事,与赖娘娘争得不亦乐乎,大家都排解不了,直到洪天王发怒,竟然把二人都送到仓库,关了禁闭。

现在,赖娘娘走了,这眼下的天王又完全不招惹这些人,这要是出了天王府,要向刀丛火海里闯进闯出,就这些人,怎么行呢?

暂时归置好这些人,秦书萍又去自己负责的3000广西女兵的宿处看了一下,却发现这些人的精神状态依然极佳,大家都在跃跃欲试,好像巴不得要出去试试身手似地。

秦书萍让值守的女官打开天王府的府库,选了上好的快枪,每枪配足弹子,又把做好的炒米、炒面都拿了出来,装在缝制好的长长袋子里,以方便人斜挎在身上。之后,带着郑阿珍,又去了天王府御马监,看着把马儿喂饱,然后,才又回到天王寝宫。

刚进了寝宫,见侧殿的门前又有两个女官值守着,秦书萍就估计到天王又在接见什么重要的人物呢,赶紧就走过去,两个女官见了,刚要打招呼,就被秦书萍摆手制止。

她悄声问事哪里来的人在觐见天王?一个女官就小声的说是城外来的信使。

哦,秦书萍明白了,这是吉字营来的人呀,这就要最后敲定具体的接应时间和一段时间的相互策应的路子了。

秦书萍问信使来了多久了?女官告诉她,已经有半个时辰了,是尊王刘庆汉跟着来的。

秦书萍听说是尊王刘庆汉送来的信使,就长出了一口气,她就放心了。

这些日子里,她特殊的替天王担着心。

天王府里,乃至整个金龙城和太阳城,王妃与眷属,天王府的女营,每天的巡守,粮食的筹算,文书的签发,她都事必躬亲,这些日子,天京城的每一处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她的心,因为,秦书萍明白,这一次,是一场大的行动,它比以往的北伐和南征都要紧得很,这次的出城是风险重重的,只要有一关过不去,那这天国就完了。

就在秦书萍陷入沉思的片刻,偏殿的门打开了,尊王刘庆汉先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一个人,秦书萍一看,笑了,她认识,这不是吉字营的医官徐大及吗!

徐大及这次来,一是奉正果这个九帅之命,来送信,二是要去上海接一批治疗疟疾的西洋药品,捎带着,也要看看自己在上海洋行里存的银子怎么样了?

到了天京城,他见到了尊王刘庆汉,刘庆汉这个人倒是很细心,就说拉他直接见王爷,最终,徐大及明白了,这王爷就是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啊!

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

在湘勇所处的环境里,一个哨官、营官,都架子很大的,而要是挂上个提督职衔什么的那就简直是牛上天了,自己虽然说能给官勇们医病治疗,可是,病一好,就依旧没觉得受到什么尊重。

是啊,古人云“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也就是说,在他自己的这个环境里,是没有人把自己当成什么人物的啊。

可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太平军的洪天王还真与自己有缘分,这次一挑开身份,徐大及就激动不已,他当时就想,仅仅就凭这一点,人家这天朝就不当灭的。

卢森向他提出,能否先不去上海,直接回吉字营,因为需要他带回很重要的消息给他们的九帅。

同样,徐大及这次进城来,就觉得这天京城里气氛紧张,到处都是杂沓的物资,行进调动着的队伍,虽然徐大及不大懂这个,可是,还是觉得要要有什么事情发生。

所以,他痛快的答应了卢森的要求。

就这样,卢森就连夜给正果写信,信中他要求正果,最迟要在明晚子时之前,把全部的吉字营的人马开进到下关码头的对岸,争取把九泭洲要塞拿到手里,这样才能做到掩护这数万人的过江,而一旦这些人过了江,第一站就是浦口,要在那里修整清点一下,也不能停留,马上就要继续北上,路线只能看情况而定,这就还需要正果的吉字营在后面尾随,实际上起到护送的作用,具体的由头只能是正果自己想办法了。

另外,卢森信中还嘱咐正果办一件事,要他从速搜罗洋人传教士,人数越多越好,找齐之后,待这里一出城,就将这些洋人传教士放进天京城来,让他们各自守住能人馆等处,插上洋人各自的旗子,形成局面,以免清军入城后甄别身份,大规模的屠戮杀害太平军无法带走的伤员和因伤残疾人员,同时也对城内是起个保护的作用。

徐大及走后,秦书萍就赶紧向卢森禀报天王府内人众的初步安置情况。

当提到后宫这些人自成一军时,卢森就笑了,说多此一举,这都什么时候了,就不要顾忌名分了,干脆,把他们都编入天王府女营,行军的时候,照顾一些就行了。

秦书萍就有些担心的问,派去找扶王陈得才的人还没有回来,怎么办呢?

卢森苦笑了一下,说不能等了,我们这里一动弹,不出几天,就周围都差不多都知道了,送信儿的人就是回来,在半路上也就会等我们的,况且,人是活的,就不能考虑太多了,毕竟,天国的道路现在就是要硬性的打出来。

实际上,卢森心里也是暗暗叫苦,老天不是没给这天朝机会的,远的不说,就说忠王李秀成13王,号称60万人,洋枪带着几万条,还有开花大炮,来天京城解围,足足攻打了43天,愣是攻不下曾国荃这不足2万人实际上也就几千人的伤病之师。

接着呢,洪天王命他“进北攻南”,实际上,这一招很厉害,虚虚实实的,清军如果放任不管,那就等于给天京城开了一个南大门,要是管的话呢,就被牵制住了兵力。

可是,忠王李秀成却是消极应战,只是派了章王林绍璋等人去攻这一路,自己却跑回了苏州,试图经营自己的苏福省小天堂,可是这么一弄,他的手下非降既叛,自己几乎被绑住给清军做见面礼,等他再回头,几个月过去了,已经是良机失去,不能再来了。

当天,在座军事布置的时候,看着地图,卢森觉得这是一条直线,可以摆脱清军的水路围困,拥兵直进。

可后来,在一了解,我的天!这一条线正是清廷最加意重点保护的一条线。

因为,自此如果北上,进入山西或山东的话,马上就会威胁北京,而这个时候的北京城,虽然鸦片战争的风雨已经过去了20年,可还是经不起炮声的轰鸣了。

当年太平军北伐一路,就震撼了京畿一带。所以,这里不是军事上的薄弱点。

可又一想,纵观这太平天国的前景,哪里有什么捷径可走啊?这仗打了14年,打出了湘军,打出了淮军,打出了曾家兄弟,打出了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眼看着清军是越战越勇,而太平军自己确实王越封越多,战力越来越差,政治、文化、经济等诸方面也日渐穷尽之势,如此,江南之地必然要易手,哪里还有可以转圜之地呀?

倒不如,来他个玉山倾倒,九地洪流乱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