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返战国
字体: 16 + -

第144章 :左近卫少将

说句实话,无论是在现代社会还是在这古代社会,天皇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以前在日本的时候,听到过枥木县的那须市好像有现代天皇住过的地方,但是也只是听说而已,在这么个古香古色的大殿内,再配合着上段四周挂着的帘子,虽然是可以挂上的帘子,但是总给人那么一种神秘的感觉。

“上总介大人自东国远路而来路上辛苦了。”正亲町天皇语气平缓,声音波澜不惊,大概是见惯了各地大名上洛了吧。

“有劳天子陛下挂念,臣下感激不尽,”织田信长整理了一下朝服,弯腰行礼,即便是强如织田信长也不得不在这个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着低头。

“这位是……”透过帘子,我看到正亲町天皇把目光投向了我这一边,“为何此人一身甲胄?”

“启禀日出处皇帝,在下美浓岩村城城主齐藤信云是也,此番随同织田上总介大人一同上洛,入京之后一直担负守卫皇宫御所的警卫,故而甲胄不曾离身,还望日出处皇帝见谅。”

“日出处皇帝?”正亲町天皇对我的回话有些不解,特别是日出处天皇这个称呼,这个称呼最初出现可是在隋朝的时候,那可是好几百年的事情了。

“启禀天子陛下,这位齐藤信云大人并非我日本国人,而是一位明国人。”织田信长急忙解释道。

“正如上总介大人所言,在下并非日本人,故而对于此邦天皇以古来惯例称呼。”我行了一个礼,缓缓的说着,不时用眼角的余光看织田信长的反应,织田信长的脸色只是稍微一变,之后就又恢复了正常。

“原来是唐国来人,想不到织田上总介有如此手段,手下竟有唐国之人为家臣,有关兵部少丞的传言,朕亦略知一二,出兵平定三河国的一向一揆,火烧箕作,并且击败三好三人众的两万大军,入城之后分毫不动,并且维持京之治安,想想这近百年来,朝廷不断为残暴妄佞之徒所左右,每每不能通行政令!而兵部少丞你却可如此,实在是朕之大幸!!江山社稷之大幸啊!!!”

“日出处皇帝谬赞了。”我这样说着,但是织田信长的脸色已经大变了,我清晰的看到了织田信长的脸上,不是飘过一丝乌云。而是挂着漫天的乌云,正亲町天皇的这番话可是别有深意啊,总有那么一种挑拨离间的色彩在里面。看来这天皇也不是一个吃素的主,我这样想着。

“在下能有如此举动,全仰仗上总介大人教导有方,若无织田上总介大人,在下早已是荒山中一孤魂野鬼了。”我偷眼瞄了一眼织田信长,他的脸色在我说完这几句话之后稍稍缓和了一点。

“很好、很好!”正亲町天皇点头称赞了两声,“苍天有眼!!降下有如上总介这等忠义豪杰,又有唐国来人从旁辅佐,才使朕及天下万民得以见到匡正复兴的曙光。真是可敬、可赞,朕代天下万民谢过织田上总介了!”

“天子陛下过誉了,臣虽愚钝,文不足以治国,武不足以安邦,但却有一腔热血,有一颗忠心,只要有臣在一日,必捍卫天子陛下之神威,不教宵小之徒再生事端危及天子陛下!”织田信长慷慨激昂,说着一些让我

看书[网列表’

听着就起鸡皮疙瘩的“豪言壮语”。

“在下亦必肝脑涂地,为天下太平而战,结束战乱,还太平于人间。”我也在一旁弯腰行礼,说着这些让我听了都觉得恶心但又确实出自我口中的大话。

“卿等有此意,太平盛世有望,朕亦可宽心矣。”正亲町天皇点着头,看着眼前的五人,几轮的对话下来,坐在最中间的足利义昭被华丽的无视了。

“如果朕没有听错的话,齐藤信云大人刚才说入京以来一直担任皇宫御所的警卫,可是如此?”

“如皇帝陛下所言。”

“不知齐藤信云大人现在官拜何职啊?”正亲町天皇问道。

“启禀日出处皇帝陛下,在下现在为从六位下兵部少丞。”我深施一礼,如实回答道。

“从六位下兵部少丞,有些屈才了。朕念在齐藤信云大人警戒皇宫御所有功,特任命为齐藤大人为正五位下左近卫少将,不知道齐藤大人意下如何?”

“皇帝陛下亲封,在下岂有不从之理,在下感激不尽。”我长身伏地,虽然日本的官职不是什么值钱货,但是正五位下左近卫少将的官位已经不低了,当年织田信雄织田信孝的官职也不过如此。

“咳……咳……”正当我对正亲町天皇表示感谢时候,近卫前久咳嗦了两声。

“嗯,差点忘了正事,”正亲町天皇端正坐姿,用绵长婉转的公家腔调说道:“关于你们向朝廷提出的关于册封征夷大将军一事,经过朕与群臣的商议,对此并无异议,只是近来三好与松永在京都数次交战,京都损毁大半,恐没有好地方可以进行册封大典。此事还望上总介大人周知。”这就是吃果果的哭穷啊,我心里这样想着,看了一眼织田信长,之间织田信长气定神闲,丝毫没有惊慌的意思,一看就是胸有成竹。

“关于册封大典,臣等早已选好了地方,皇宫御所的修缮工作也正在进行中,等待皇宫修缮完成后,臣亦会向朝廷捐献贡金,并且增加朝廷的年贡。”

“啊!!!天下有如此忠义之士,此朝廷之大幸!!天下之大幸也!!!”果然是有钱就是大爷,无论在哪个时代,这都是一条永恒的真理。

“我等即便粉身碎骨,也必不负陛下隆恩!”一如既往的誓言在此响起,说这类话时奸臣往往比忠臣更响亮。

“届时将由关白近卫前久大人替朕前往册封……”

“恕臣直言,臣希望由从三位中纳言大人主持征夷大将军册封大典,”织田信长竟然拒绝了正亲町天皇的指派,抬起头不卑不亢地说着,虽然自称为臣,但是却显示着一种王者的霸气。

永禄十一年(一五六八年)十月十八日,织田信长在二条城举行了盛大的典礼,足利义昭正式接受了正亲町天皇的册封,成为了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也真难为正亲町天皇,竟然修改了成命,将主持大典的朝廷代表由关白近卫前久变更为了从三位中纳言菊亭晴季,织田信长的请求,有很大部分是对近卫前久的不满,毕竟看近卫前久不爽的不止我一个人,只不过做出行为过激的就只有我一个而已。回想朝见天皇的那一天,近卫前久那一张阴晴不定的脸,我就暗暗搞笑,唯一不对的就是织田信长在出了御所之后,脸就一直板着,到后来我问过竹中半兵卫之后我才知道,是这个正五位下左近卫少将的官位出了问题,关于这个官位。

虽然不怎么值钱,但是却显示的是一种身份地位,官位是一个象征,也是一个符号,官位会随着势力的增长而水涨船高,而织田信长现在所有的官位,无论是上总介的官位、还是尾张守的官位,其品级都没有左近卫少将大,左近卫少将是正五位下,而织田信长的这两个官职中,尾张守最高,但也也不过是从五位下,但是尾张守是织田信长自称的,不具有什么象征意义,而世袭罔替的官职也就是上总介,而上总介的品级也不过是正六位下,相对于正五位下左近卫少将,我的官位可以说是稳压,最起码在现在是稳压织田信长的官位。这对于织田信长来说一种心理讽刺,虽然我也是一方大名,但我毕竟也是从织田家分出来的,相当于臣格的大名,这种刺激让织田信长有点受不了,只可惜我们有察觉到织田信长的心理波动。而我在册封大典结束之后,就立刻退出了京都。

率领神威军踏上了东去的路途,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先去一趟界港,因为听增田长盛说佛罗伊斯的船又来到了日本,正在界港停靠。而出了京都的我们,暂时向界港前进。只可惜还没走出两步就有被织田信长叫了回来,让我再呆几天。虽然很气愤,但是织田信长数万大军在后,我不敢有所怨言,只能打掉门牙往肚里咽。

举行册封大典的二条城因为织田信长的出资翻修了一遍,完全就变了一个状态,册封大典后的第十天,也就是十月二十八人,朝廷派人颁下圣旨,晋升织田信长为从五位下弹正少忠,同时又承认了织田信长尾张守的地位,并且赐予了织田信长美浓守的官位,虽然官位还是没有我的正五位下左近卫少将大,但是正亲町天皇承认了织田信长对美浓和尾张的统治权,使得织田信长没有像发疯似得找我。

在蒙获官位的第二天,足利义昭在二条城传召织田信长,而被织田信长硬留下里的我随同前往,二条城的御馆内,足利义昭已经等候多时了,足利义昭坐在上段上,两个小姓跪坐在两旁,其中一个手捧着太刀,足利义昭依旧是他的那一身打扮,绘有二引两的衣服,一顶立乌帽子,手中还是那把蝙蝠扇,腰间一把肋差,上唇和下巴上依旧是那三撇**的小胡子。不得不说织田信长再翻修二条城的问题上十分伤心,用的都是这附近上好的材料,有的还是从近江美浓,甚至是尾张运过来的材料,朱红的大门,暗红的地板,古香古色,墙壁上各式各样的雕刻,使这里显得恢弘大气。

“信长公,这一次吾能够承袭将军之位,汝劳苦功高,汝有何所求,尽管提出,若在吾可应范围之内,定当加倍封赏于汝。”

“多谢将军大人美意?臣织田信长并未所求,但求幕府安泰,天下成平而。仅此而已。”织田信长低头行礼,回绝了足利义昭。

本文由看书网小说(.)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