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有梦
字体: 16 + -

第二十七章 八十一族

第二十七章 八十一族第二十七章八十一族在隋丽和吴晓意眼里的陌生人中,那个走在第二排的小老头,马进军倒是认识的。

这个人名叫钳耳璜,八九年前曾经应宋力忠之邀到梅山大学讲过半年学。

因为钳耳璜的名字听上去特别怪,所以当宋力忠向马进军介绍钳耳璜后,马进军的印象很深。

回去后查了才知道,“钳耳”是羌族的一个古姓,现在估计很难找到姓这个姓的人了。

宋力忠介绍的时候也说过,钳耳璜是老家住在川藏交界处的羌族人,按辈分他应该叫一声哥。

但宋力忠对钳耳璜的介绍也仅此而已,没说更多的。

梅山大学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经常有所谓的“世外高人”应邀到国学院和武学院讲学或者交流,短则几天,长则数年。

按照董事会的规定,这些人都不在梅山大学的教师编制之内,校方对他们不作任何限制,基本上只开讲座,或作单独交流辅导,没有正式的教学任务,比客座教授和国外来的交流学者的要求还要宽松许多,各方面待遇也高得多。

更加特殊的是,这些人来的时候必须持有某个董事签名的推荐信,或者由某个董事亲自送来,在梅山的所有费用,则全部由该董事负责。

既然是享受特殊待遇的“世外高人”,都是经由梅山大学董事会成员推荐来的,自然有其特别之处,再说事实也证明这些人确是学有所长,费用又不需要从大学的经费里支出,久而久之以后,加上来的人越来越多,更换得越来越快,马进军等学校的具体管理者们就只认推荐信,至于这些人的真实身份来历、以及是否有任教资格,一概懒得去管。

钳耳璜除了姓氏怪一点,跟其他人相比算是最普通不过的,所以马进军过后就没太把钳耳璜放在心上。

钳耳璜主要在国学院讲授钟鼎文,另外也经常到武学院去指导一番。

按理说钳耳璜的钟鼎文讲得不错,好像没有什么字是他不会辨读的,课讲得也很生动,很受学生和青年教师们欢迎。

但因为他这个人有些自以为是,总是喜欢用自己的一家之言去推翻以前那些国学大师们的结论,还不跟人解释为什么,总说他讲的肯定是没错的,用不着多作解释,更没必要进行探讨。

这让以国学院长蒋冠航为首的许多国学教授大为恼火,经常打着“不能坏了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的旗号到负责大学常务工作的马进军那里告钳耳璜的状。

被梅山大学的教授们如此排斥的“世外高人”,钳耳璜是第一个。

偏偏人是宋力忠带来的,马进军感到很为难。

幸好钳耳璜讲完一个学期课离开梅山后就没再回来,马进军终于可以大大地松上一口气。

至于钳耳璜在武学院教了些什么,因为他从来都是一对一地单独指导,除了当事人之外,其他人都不清楚。

而且,凡是经钳耳璜指导过武学的人,在钳耳璜离开梅山后不久全都或辞职或退学,别人就更加无法了解钳耳璜在武学院的教学情况了。

像这样的辞职和退学,在梅山大学、尤其是武学院是经常发生的,大家其实已经见怪不怪。

许多“世外高人”在武学院讲完学离开之前,都会带走一两个自己看中的可造之材。

被选中的人临走的时候一般都会跟院方打声招呼,说自己要正式拜谁谁谁为师,以此暗示自己将来可能的身份地位,方便以后办事。

但在钳耳璜离开梅山之后,辞职、退学人员的数量比往年多了一倍还多,一大半人根本没向任何人表明自己的去向,这就不得不引起兼任着武学院长的马进军的注意了。

经过调查后马进军发现,这批辞职、退学的人员中,那一大半没表明去向的都是接受过钳耳璜指导的,也就是说,之所以会比往年多出这么多,很可能跟钳耳璜有关。

其他人带走的,不是来自推荐他们的董事所属的势力的子弟,就是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家孩子,说穿了是为他们自己家选拔培养人才的。

钳耳璜却是大面积撒网,逮着谁就是谁,根本不管其出身来历,而且连招呼都不打,无论从带走的人数、派别还是隐秘程度上讲,都创了梅山大学的纪录。

这么特别的事,把情况调查清楚后,马进军当然要找宋力忠汇报,同时说些旁敲侧击的话,想从宋力忠那里多探点钳耳璜的底细,其实他的主要目的还是想从宋力忠嘴里探出点什么。

但奇怪的是,平时从来都是一副坦荡君子模样的宋力忠竟然耍起了赖皮,只是“哦”了一声表示他知道了,接着就反问马进军有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人是被钳耳璜带走的,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就不要乱猜疑。

还说马进军要摆正自己现在的位置,他是梅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武学院院长,被江湖中人称为“武林盟主”的,在情报部门养成的老毛病得改一改,不要没事就去打听别人的隐私。

什么都没问出来,还被宋力忠训了一顿,马进军觉得很窝囊,却不敢顶撞宋力忠,只能连声称“诺”,不再跟宋力忠提这事了。

但马进军始终认为,既然人是宋力忠带来的,事情肯定跟宋力忠脱不了关系,想到钳耳璜被蒋冠航等人排挤的情况,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这钳耳璜不会是替宋家到梅山大学挖人才的吧!蒋冠航是张太一那边的,因为张太一的人发现了钳耳璜的图谋,就由蒋冠航出面想办法把钳耳璜挤走,钳耳璜被蒋冠航逼急了,干脆刀走偏锋一不做二不休带走那么多人,所以事情背后搞不好还有张太一的影子。

但后来想想又觉得不对,宋家要想招人,只要宋力忠放出话来就行了,想投到他门下的人,可以从梅山排到南乡再排回来,犯不着采取这种极端方法的。

以张太一张扬的性格,想跟宋力忠过不去的时候,从来都是大开大合地明着干,不屑在桌子底下做小动作的,像现在这样让蒋冠航去排挤钳耳璜绕上一大圈,显不出他张太一是个英雄。

几个月后的有一天,当马进军想到这事跟李远方提起的时候,李远方竟然早就知道这个人,还说钳耳璜跟戴逢春的关系很不一般,应该是戴逢春那边的人,钳耳璜在梅山期间,戴逢春就曾专程来看过好几次。

有一次跟李远方一起喝多了酒,戴逢春还说他的许多武功都是钳耳璜教的,而且他是被钳耳璜慧眼看中后才一步步坐上现在这个位置的。

但当李远方继续追问的时候,戴逢春却怎么都不往下说了,只告诉李远方,光从武功上讲,许多方面钳耳璜比宋力忠只高不低。

戴逢春在兴阳市,而钳耳璜在川藏交界,两地之间隔了十万八千里,马进军有些不大明白,钳耳璜怎么能决定戴逢春的命运?再仔细想想,宋力忠介绍钳耳璜来处的时候用了“老家”二字,既然有老家,自然还有与之相对的新家,钳耳璜的新家就在兴阳市也说不定。

进一步调查后也发现,钳耳璜离开梅山时坐的果然是去兴阳市的飞机。

既然如此,看来钳耳璜真的是戴逢春那边的人。

至于为什么是宋力忠而不是戴逢春把钳耳璜介绍到梅山来,估计是因为钳耳璜的地位超然,由宋力忠介绍过来而不是他自己,更显得戴逢春对钳耳璜的尊重吧!戴逢春是个“灰色人”,除了贩毒之外,几乎什么行业都敢涉足,而且一向是不太择手段的,既然是戴逢春在挖人,就算事情再特别几分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年之前的一次梅山大学董事会议,戴逢春本人没有来,代表他来开会的是当年马进军怀疑被钳耳璜带走的那些学生中的一个。

后来代表戴逢春那边出席董事会议的,基本上也都是那个叫包捷英、原本没有任何背景的农家子弟。

看到了钳耳璜,马进军就对其他人更加留意起来。

今天包捷英果然也来了,仔细辨认之后马进军发现,跟包捷英一起被钳耳璜带走的人,今天至少还来了四个,有原来的教师,也有学生,其中两个跟钳耳璜他们一伙,另外两个跟包捷英在一起。

看这样子,今天来的除了宋家的人和其他几个董事外,主要是戴逢春那边的人。

戴逢春跟宋力忠和李远方的关系,马进军是非常清楚的,再说戴逢春跟隋丽还是同乡,听说以前对隋丽非常照顾,几乎把隋丽当成自己的亲妹妹,而且戴逢春的经济实力也够强,如果能得到戴逢春的支持,对解决眼前的危机自然是大有帮助的。

再如果钳耳璜的武功真像戴逢春说的那样比宋力忠只高不低,对付起张有志来就有了更大的把握。

何况还有三个人由宋嗣之陪着走在钳耳璜前面呢,那三个就算不是宋家的长辈,也应该是地位比钳耳璜更高的大宗师级人物吧!如果来的只是宋嗣之、戴逢春等人,马进军肯定会第一个上去跟他们打招呼,但看到像钳耳璜这样的神秘人物,马进军就犹豫了起来。

宋嗣之和戴逢春应该早就看到了马进军,要在平时,大老远就打起招呼了,但今天无论宋嗣之还是戴逢春,都连正眼也没看站在最前面的马进军,好像他这个人根本不存在。

宋嗣之紧走了几步,越过人群和马进军走到吴晓意和隋丽面前,喊了两声“婶婶”、“小姑”,然后指着走在最前面的那个高大老者说道:“这是祝大伯!”吴晓意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位“祝大伯”,甚至从来没听宋力忠提起过,但看到宋嗣之好像特别尊重这位“祝大伯”,直觉这位“祝大伯”跟宋家有很密切的关系,很可能是宋力忠的表哥什么的,于是顺着宋嗣之的称呼喊道:“祝大伯你好!”隋丽不像吴晓意那样可以按照宋越悦的辈分来称呼,再说她自觉地认为自己不是今天的主角,在没有搞清楚来人的确切身份和来意之前,干脆先一声不吭静观其变。

走到吴晓意和隋丽跟前的时候,本来昂首挺胸着的“祝大伯”不知为什么突然畏缩起来,好像很紧张,听到吴晓意喊他后,局促不安地连连摆手,同时哈下腰说道:“不敢当、不改当!要是王——夫人看得起我,称我一声‘大哥’就行了!”然后转过身指着他后面的两个人说道:“夫人,这是老二、老三!”随着他的介绍,后面两个人向吴晓意点了点头毕恭毕敬地喊道:“夫人好!”即便是吴晓意这样见惯了大世面的人,也被这帮人的怪样子搞懵了,傻傻地向那两人点了点头,条件反射地说道:“二哥、三哥,你们好!”向吴晓意介绍完老二、老三后,那个应该是老大的“祝大伯”转向隋丽,说道:“这是长——小姐吧!小姐好,你回来了?”隋丽不像在梅山的吴晓意能经常接触到那些看上去怪怪的“世外高人”,此时脑袋比吴晓意还要晕,下意识地回答道:“大哥你好!”说着习惯性地向那个大哥伸出手去。

不知什么缘故,那个老大看上去好像不愿跟隋丽握手,缩着身子盯着隋丽向他伸出去的手,就是没有任何动作。

也不知是紧张还是激动的缘故,一张脸胀得通红。

这个时候隋丽已经回过神来了,心想原先还希望跟宋嗣之一起来的宋家长辈什么的能帮上点忙,谁知领头的却是个这样的活宝,看来是指望不上了。

宋家的这一代家主宋嗣之跟宋力忠相比不知差了几个数量级,难道说没了宋力忠的宋家就要从此没落了吗?于是用伸出去的手做了个手势淡然地说道:“大哥你们进去坐吧!”那老大连声说着“好的、好的”,却没挪动一步,转头望了望在宋嗣之的介绍下正在跟更后面的钳耳璜等人打招呼的吴晓意,没话找话地向隋丽问道:“小公主在家吗?”乍一听这话,隋丽没搞明白老大口中的“小公主”是谁,想了想才意识到问的可能是宋越悦,现在的孩子都是宝贝,可不就是小公主什么的?于是摇了摇头说道:“越悦出去玩了,大哥你们先进屋去坐吧!”怕老大年纪大了耳朵背听不清楚,说话时特意加大了嗓门。

这已是隋丽第二次请老大进去,正跟大家打着招呼的吴晓意听到后也转回身来说道:“大哥你们先跟妹妹进屋吧!”吴晓意本来就烦得不行,而且也像隋丽一样,对随着宋嗣之来的宋家人满怀着希望,没想见到了老大这样的人,心里很不舒服,就没那么讲究礼节了。

吴晓意自己还在跟别的人打着招呼,却让老大先跟隋丽一块进屋,说起来简直是失礼之极。

但老大却像得到圣旨似的,慌不迭地说着“是的、是的”,向隋丽做个手势说道:“小姐你先请!”隋丽懒得再跟老大这种人计较什么,无奈地苦笑一下,转身带起路来。

宋嗣之没理他们,老大、老二、老三根本没把他们当成活人,马进军和董文龙只能神色古怪地站在那里面面相觑。

但当老大、老二、老三跟着隋丽往屋里走去之后,后面跟上来的钳耳璜却笑容满面地走过来向马进军和董文龙抱了个拳说道:“马校长、董师弟,好久不见了!”这让马进军和董文龙都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赶紧跟钳耳璜打起招呼来。

跟马进军和董文龙寒暄几句后,钳耳璜还给他们介绍起其他人来。

那两个原来梅山大学的人,也像钳耳璜一样称马进军为“马校长”,脸上都有种久别重逢的激动表情;但他们却都自觉地把自己降了一辈称董文龙为“师叔”,搞得董文龙很不好意思,因为董文龙以前跟他们中的一个很熟,一直都是称兄道弟的。

等老大三人进了屋,宋嗣之马上跑了过来跟马进军和董文龙打招呼,然后是戴逢春和别的一些熟人。

宋嗣之这人实在是老实得可以,打招呼的时候还没忘了小声地向马进军解释说:“马师叔很对不起,刚才祝大伯他们在,我没敢向你问好!”这时马进军才明白过来,并不是宋嗣之等人存心冷落他,而是因为那个老大在场,心想那个老大到底有什么大来头,竟然会让宋嗣之、戴逢春这些雄霸一方的人怕成这个程度?以前跟宋力忠在一起的时候,也没见他们这样紧张过啊!心里这样想着,马进军忍不住问道:“嗣之,你那位祝大伯是什么人?”宋嗣之迟疑了一下,苦着脸说道:“对不起马师叔,有些事我是不能随便说的,你只要知道他们全都是大叔的人就行了!”说完这话,像是怕马进军继续追问下去让他为难,赶紧转过去跟董文龙打起招呼来。

老大他们竟然是宋力忠的人,马进军心想到底是宋力忠的什么人?他们口口声声喊着“夫人”、“小姐”这种现在的人听起来特别别扭的称呼,不会夸张到是老宋家的家臣什么的吧!虽然家臣、家丁之类的都已经是历史名词,但像宋家这样的,保不准还保留着。

但如果老大他们是宋家的家臣,宋嗣之可是宋家这一代的家主,有必要怕他们吗?就算宋嗣之出于尊重给他们面子,但戴逢春等人,以及据说左右了戴逢春命运的钳耳璜为什么也怕他们?想得太入神,直到戴逢春喊了他两声,马进军才反应过来。

看到戴逢春时,马进军差点想问出与刚才同样的问题,但马上想到戴逢春要比宋嗣之老奸巨猾得多,不可能从他这里问出任何东西,就转而问道:“老戴,这几天你们那边有什么新进展吗?”戴逢春苦笑起来摇了摇头说道:“我两天前就撤回来了,还是最后一个撤的,你说有进展没有?”据马进军所知,政府方面和杨洲派出的行星数据的人、以及马进军自己派出的梅山大学的人,现在还在念青唐古拉峰地区继续搜索,戴逢春怎么说他是最后一个撤的呢,但马上明白过来,戴逢春指的是像他这样的武林同道,其中很可能也包括了宋家。

政府和行星数据、梅山大学还在努力,他们这些“自己人”怎么就先撤了呢,难道是找到什么线索了?看刚才老大和宋嗣之等人一副没事人的样子,倒是很有这个可能。

但既然有线索,宋嗣之怎么不跟吴晓意实话实说,戴逢春等人怎么还是满脸忧愁如丧考妣的样子?想再问几句,戴逢春也像刚才的宋嗣之那样赶紧找借口转移了目标,其他几个人这时也过来打招呼了,马进军只能作罢。

当马进军跟熟人们打完招呼刚踏进房门,就听到老大在对吴晓意和隋丽说:“夫人、小姐,王——老爷他不会有事!”听老大称宋力忠为“老爷”,马进军更加断定他是类似于宋家家臣这样的身份,但在“老爷”前面加个只说了半截的“王”字又是什么意思?刚才在外面第一次称呼吴晓意的时候,老大好像也在“夫人”前面加了个“王”字吧!称呼隋丽的时候,在小姐前面还像也有个什么,是他习惯性地用起别的什么称呼,但说到一半觉得不合适临时改口了吗?估计老大不是第一次跟吴晓意和隋丽说宋力忠不会有事,但像以前的钳耳璜一样,偏偏不解释为什么,所以看上去吴晓意很不高兴,向隋丽使了个眼色,脸色比吴晓意还不好的隋丽便冷冷地说道:“祝大哥,你已经说了三遍我大哥不会有事,那到底是怎么个不会有事法吧!要是真的没事,他什么时候会回来?八天、十天,还是八年、十年?你总得给我们个说法吧!要是现在你们还没找到证明我大哥确实没事的证据,现在别人都还在念青唐古拉山帮着找,我们自己家人为什么全都回来了呢,你们今天到这里来到底想干什么?”不知老大刚才说什么把隋丽给惹火了,隋丽这话说得很不客气,那老大虽然让宋嗣之、戴逢春等人怕得不行,但却好像很顾忌隋丽,而且应该是个不善言语之人,被隋丽这样当面责问,脸上青一块白一块的,嘴里说着:“长——小姐,我、我——”,但“我”了半天都没有“我”出任何名堂。

比马进军只早一步进门的戴逢春看到老大被隋丽逼问成这样,有些不忍地扬声说道:“隋丽,祝老大说宋师兄不会有事,宋师兄就肯定不会有事,你应该相信他!”隋丽本来就因为李远方的事心情极其不好,刚才又被那老大的话气得憋了一肚子火,现在戴逢春不但不帮她说话反而帮起老大的腔来,火气更大了,气呼呼地说道:“戴大哥你怎么是这样的人呢?现在看到我大哥不在了,远方也不在了,你就帮着外人来欺负我们是不是?”说着说着,想到伤心之处,忍不住哭了起来。

隋丽这一哭,把老大急坏了,站起来想过来安慰什么的,却犹豫着不敢上前,那着急的模样看着特别好笑。

钳耳璜则“呼”地一声站起来向戴逢春瞪了一眼说道:“逢春你怎么能这样跟小姐说话呢?还不快向小姐陪不是!”戴逢春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他又没说错什么,为什么要向隋丽陪不是呢?但既然钳耳璜让他陪不是了,老大等人又都目光不善地盯着他,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对不起了隋丽,大哥我说错了!”话刚出口,突然想起刚才隋丽好像提到了李远方,心想李远方怎么了,表情突然僵住了。

隋丽刚才说的只是气话,戴逢春却反过来向她陪礼,心里觉得很很过意不去,擦了擦眼泪说道:“对不起戴大哥,我太激动了。”

然后看了老大他们一眼说道:“戴大哥,今天来的这些人里面,我最相信的就是你,请你跟我好好解释,我大哥他到底怎么了!”那老大可能是很有自知之明,又发现戴逢春跟隋丽的关系好像很不一般,眼珠转了几下后向戴逢春说道:“好的戴宗主,你比我会说话,那就由你来向夫人和小姐解释吧,把你知道的从头到尾全都说出来!”虽然得到了老大的授权,但却不知老大这是真心还是假意,戴逢春不由紧张地低下头来,抬起头后才发现身边还站着马进军和董文龙,眉头皱了一下说道:“老马、文龙,你们两个回避一下吧!”“不行!他们两人不能走!”可能是觉得现在这个时候还是马进军和董文龙更可靠些,隋丽提出了反对意见。

隋丽话音刚落,吴晓意也接着说道:“马大哥和文龙得留在这里!”和老二、老三交换了一下眼神,老大说道:“好吧,他们可以留下,戴宗主你给他们找个地方坐下!”没等戴逢春把马进军和董文龙领到座位上,老二站了起来大声说道:“你们两个听好了,今天在这里听到的所有话,都不能传到任何外人耳朵里去。

若背此言,我八十一族百万子弟兵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你们锉骨扬灰!”然后转头向吴晓意和隋丽歉意地说道:“王后、长公主,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