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吕蒙论道(二)
书接上回却说此时此刻吕蒙一心一意的将自己的观点和一些事情的看法教给朱然。吕蒙这么做其实就是看在朱然根正苗红是孙权的死党一派,并且朱然的出身好!朱然本来原姓施,后为朱治的养子,而朱治和孙坚可是关系莫逆的好朋友啊!所以朱然很小的时候便认识此时的吴候孙权!并且朱然在读书期间和此时的吴候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曾任山阴令、临川太守,受到孙权赏识,有平定山贼的战绩!所以用现在的话来说朱然和吴候孙权可是老同学啊!古代人把同学关系看的很重,要不然怎么会有成语同窗之意呢?所以吕蒙也知道朱然日后必将是江东军独当一面的大人物,所以吕蒙对朱然是倾囊而授了!确实吕蒙没有看错朱然,朱然最后确实是和他吕蒙平起平坐的大人物,根据历史传记中记载,朱然在随吕蒙讨伐荆州的关羽并且捉拿关羽和关平父子两人;后来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在夷陵之战中,朱然与陆逊两人合力大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之后更是提出应该收兵防备魏国,魏国果然趁机攻吴。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最终在朱然死守之下退军,朱然从此“名震敌国”。孙权先后派遣朱然攻打江夏和樊城未成功,而两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斩获。朱然最后官至吴国的左大司马、右军师,封当阳侯。在历史中记载在公元二百四十九年也就是东吴的赤乌十二年,朱然病情日渐严重,孙权日间减少膳食,晚上为之失眠,送给朱然的药物和食物,都会相望送行。每次朱然派遣使者上报病情,孙权就会亲自召见,亲自询问情况,来的时候赐予酒食,离开的时候送去布帛。自从创业以来的功臣患有疾病,孙权意之所钟,吕蒙、凌统最为隆重,之后就是朱然了。三月,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岁。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子施绩嗣。但是在公元二百四十九年,朱然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吴主孙权为此伤心至极,并为其素服举哀。可见孙权和朱然两人感情多么深厚了!
而却说此时此刻的朱然在静静的坐着听完了江东军副大都督副大都督吕蒙之言,然后呵呵轻轻一笑对吕蒙说道:“今日副大都督之言确实诚恳,可以说是一语中的!可以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是啊,诸葛亮刚刚随太仆鲁肃大人到达柴桑的时候,舌战群儒始终是江东臣的一个耻辱!并且诸葛亮面见主公吴候,先用二分法给主公吴候两个选择!诸葛亮对主公吴候进言说道“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吕蒙听此也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是啊!诸葛亮此人确实不简单!诸葛亮先是对主公吴候说若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断交,反过来又说主公吴候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的曹*称臣呢!这样模棱两可的话,怎么能让主公吴候不上当呢?”
朱然听此也点了点头说道:“正如副大都督之言,后来主公吴候果真上了诸葛亮的鬼计,然后反问诸葛亮,汉兴王刘备又何解不投降。而此时的诸葛亮便提高汉兴王刘备身价,说汉兴王刘备有气节,宁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绝不投降北方的曹*,一次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和用激将法对主公吴候进行激将。后来果真主公吴候大怒之下,誓言绝不会向北方的曹*投降称臣,但主公吴候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并且护国公大将军李宇也已经提川蜀之军出霞孟关前来支援,然后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服从曹*,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必定可打败。这样的话说完主公吴候十分高兴,后又受到太仆鲁肃和大都督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大都督周瑜和老将军程普为正副大都督、并且让鲁肃等三万水军前来接应,与北方曹*开战。最后取得了赤壁之战火烧曹*百万雄兵的大胜!可是后来他战神李宇和诸葛亮两个人居然用鬼计夺取了荆州全境,让我江东大军白白损失了无数兵马和将士!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哎!我们大都督周郎什么时候吃过这么窝囊的亏,主公吴候何等雄心壮志岂能眼睁睁的看着荆州易手到汉兴王刘备的手里,数次派出太仆鲁肃大人为使者前往荆州进行讨要,最后他护国公大将军李宇居然说荆州是他汉兴王刘备应得的,甚至说若是我江东不服气,随时可以开战!他李宇奉陪到底,可以说李宇真的是持强凌弱,无礼之极了!并且以我朱然看来,我们孙刘两军围绕荆州的问题迟迟早早必有一战,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吕蒙闻听朱然之言,愣了一下然后问朱然说道:“朱然将军何以有如此评价孙刘两家的联盟会必有一战呢?”
朱然听此急忙起身对吕蒙拱手施礼说道:“启禀副大都督以我朱然看来!我江东军和他汉兴王刘备军必有一战的原因有五点!”
吕蒙听此哦了一声然后对朱然说道:“朱然将军有如此见解速速将来,我吕蒙自当洗耳恭听之!”
朱然听吕蒙的话后,便拱手说道:“若是末将朱然有言语不周之处,但请副大都督指点一二!”朱然说完吕蒙默默地点了点头然后注视着朱然,朱然见此方才开口继续说道:“今汉兴王刘备作为我江东军的盟友,如今可以说三分天下鼎足之势已成,孙刘两军更应该同心同德,一同对抗北方的曹*集团!可是他汉兴王刘备在我江东军外患严重的情况下,做了一连串不仅足够激怒主公吴候的事情,而且也令我江东失去了存在的安全感的事!第一点便是在孙刘联军和曹*的北方集团赤壁大战以后,他汉兴王刘备命令护国公大将军李宇和丞相诸葛亮两人指挥刘备军大军以闪电般的速度攻取了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和桂阳郡,荆州、襄阳、南郡、江夏、公安、夏口、新野、樊城等地一举把荆州全境收为己有。可以说赤壁之战我江东军白白损耗兵力物力和财力,但却居然连一点点的好处都没有收到!真是冤枉之计,白白为他汉兴王刘备做了嫁衣!而第二点就是他汉兴王刘备和主公吴候的妹妹孙尚香君主两人的相处得很不和谐。据末将所
所知今日他汉兴王刘备竟然准备迎娶皇妃!而孙尚香郡主乃是我主公吴候之亲妹妹,岂不是欺我主公吴候吗?而第三点吴候孙权建议共同进兵,请汉兴王刘备的四弟刘备军的兵马大元帅护国公大将军天下讨曹都招讨李宇李汉兴提荆州之军北上樊城,而主公吴候则率军取合肥准备夺取徐州,而他护国公大将军李宇当时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接受了我军的邀请。确实他护国公大将军李宇出兵了,夺取了樊城!可是为什么在我军和曹*交战的最激烈的时候,停步不前不取宛城之地!策应我军于曹*在合肥的第一次决战呢?从此就可以看出来,孙刘联盟迟早要灭亡,汉兴王刘备和我主公吴候迟早必有一战!第四点.他汉兴王刘备此次命令护国公大将军李宇出征之前与我军已经约定好了,拨付军需粮草可是却只是拨付了其中的三分之一而已,剩下所拖欠的军需粮草却没在事后和主公吴候这位盟友有所商谈此事,而是对此事进行闭口不谈开始回绝,就连太仆鲁肃大人数次到荆州催促,也吃了他诸葛亮几次闭门羹。第五也就是刚刚副大都督所言,关羽拒绝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主公吴候的儿子,正所谓一家女百家求,在说如今这个乱世谁都知道关羽的女人进入江东便是人质,可是他关羽竟然如此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关羽自比为虎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并且我朱然看来比喻也十分恰当,但却称主公吴候为犬就未免太过分了。简直就是欺人太甚了!这就是末将朱然的五点看法,不知道副大都督意下如何!”
吕蒙静静的听完了朱然的话并没有插言,一直等朱然说完!吕蒙突然哈哈仰天大笑然后手指朱然说道:“有你朱然,江东后继有人了!眼光独到!我吕蒙没有白费心机!不过你朱然将军仍然少说了一点那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如今以我吕蒙看来,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今刘备军的全国兵马大元帅护国公大将军天下讨曹都招讨李宇李汉兴兵出川蜀,夺取凉州攻占长安和洛阳直隶所地!占据河内和壶关!而关羽呢水淹七军夺取宛城名震天下!可以说刘备军此时全面进军进展颇为顺利,若置之不顾,汉兴王刘备的实力必然大增,长此以往必可和北方的曹*集团进行抗衡,若是如此而江东集团则必沦为最弱势的一方,在三国的这个乱世的时代,就是弱肉强食的时代,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以我吕蒙看来,呵呵!若是以此下去,怎么看我江东集团都是被他汉兴王刘备所吞并的命运了。我吕蒙之言,你朱然将军可明白了吗?”
朱然听此沉默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副大都督之言真乃是金玉良言,末将朱然受教了!自叹不如!不过今日仔细想来,当初在那个时候的主公吴候第一也是不想和汉兴王刘备翻脸,因为曹*刚刚被击败,时刻准备再次兴兵南下夺取我江东,报复赤壁之战的一箭之仇!所以主公吴候只能忍下来,不过今天看来!主公吴候做得对!忍一时风平浪静,如今时机成熟就是向他汉兴王刘备连本道理讨要回原本属于我江东军的一切的时候了!你说副大都督,末将之言不知可否妥当?“
吕蒙听此哈哈大笑说道:“朱然将军的话在理,在理啊!说的对!太对了!呵呵非常的对啊!不过今天我江东军时来运转了,我江东军不会灭亡,但今天他汉兴王刘备却要灭亡了!因为时机到了,天赐良机,今若不取必然后患无穷也!而今天就是向他汉兴王刘备讨债的时候,是连本带利一切收回原本属于我江东军一切的时候了!今日一战你我兄弟都将是我江东的功臣!名垂青史,指日可待!今日获胜,主公吴候有令,命你我兄弟仍然帅令这三十五万新军驻守荆州!而令大都督周瑜率军西进,图取川蜀之地!然后企图实现大都督周瑜很多年前便为主公吴候所制定下的二分天下之计!然后以主公吴候登基为帝,和北方的曹*老贼,进行南北对立!若是如此,我江东军进则可取中原,退则可稳固长江防线!曹*对我军有能如之奈何!若论水战,我们江东军怕过谁啊!“
朱然听此哈哈大笑说道:“副大都督的话言之有理啊!若是论水战我江东男儿何惧北方的曹*老贼!今日一战我军必胜无疑!”
吕蒙听此呵呵一笑说道:“若是获胜你朱然将军恐怕就要被主公吴候调走了吧!”吕蒙这句话一下子可让朱然的脸色都变了,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朱然早在出征之前便对朱然说过,让他跟随吕蒙多多学习等荆州之战结束便调回江东替换老将军程普镇守江东边境!而此时吕蒙居然看出来了!朱然心中很是吃惊,而到底朱然有当怎么回答吕蒙呢?请看下章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