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二号首长
字体: 16 + -

第230章 人事之刀

第230章 人事之刀

小妖的脸色慢慢恢复正常,浮生的意思,她听懂了,以后在浮生面前,可以随意一点,听起来很简单的样子,其实小妖盼这一天,已经好多年了。

地府里的伦理尊卑,比现代人间要重视一些,虽然倒不至于像最封建的古代人间那样,那么教条死板,但是那只是在普通鬼众之间,而在阎王宫里,向来还是比较讲究的。

只是,这些随着王小帅的到来,也起了一定的变化。

其实,王小帅来到这个世界,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内因在于,浮生在过去的这种模式里已经呆了好几百年了,他厌倦了,想有点改变。

就像浮生对宫里的侍女一样,如果说他对其他侍女还没办法做到发自内心的亲近的话,对小妖,这个一直紧跟着自己的侍女主管,他内心还比较舒服。

某种程度上,浮生觉得,他可以将小妖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而且算是一个很老的朋友了。

真不容易,浮生自嘲地笑了笑,如果说,他当上阎王之前,还有刚坐上这个位子的时候,他还有一些朋友的话,后来,随着他在这个位子上越做越久,他的朋友就开始急速变少。

一直以来,浮生对着一点是无所谓的,做大事者、成大事者,不得有些损失吗,也许这是必然的,他必须接受,因此,开始阶段,他心态还比较好,而且新皇上任,总是有各种各样可忙的事情,可以冲淡他内心的惆怅。

哪怕是那些曾经和他一起,征东讨西,南征北战过来的战友,从地府的死人堆里一起爬出来兄弟,都离他远去时,他也只是安慰自己,等这一段事情做上手了,自己还是可以回头去找他们的。

事情一拖,往往就没那么快解决了。

浮生后来发现,即使自己将地府的公务处理顺当了,也还是有忙不完的事,更有操不完的心,特别是包括九州知州等关键的人事问题,成为了他心头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

浮生的观点就是,哪怕地府发展慢一点,还没太大关系,但是如果对地方上的任命,特别是地方首长的人选没看准的话,就会对地府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下界的四界中,只有地府,还是实行整个世界唯一的中央集权制。

修真界,那真可谓是分而治之了,根本没有一个权威的领导者,哪怕是实力稍强一点的昆仑派,也早就没有当年登高一呼,号令群雄的影响力了,大家基本各干各的,各过各的日子,由于八大门派之间势力比较均衡,各大门派都忙于收编小门派,他们之间直接的冲突还比较少。

精灵族,情况就比较复杂一些,虽然名义上有个精灵族大佬会议,能够讨论一些整个精灵族的大政方针,但是实际上,各个精灵部落大多数时候,也是各行其是,只有对于大佬会议讨论出的有利于本部落的决议,他们才实行,至于对本部落不利的事项,他们根本连理都不理。

个别时候,大佬会议还会针对这些不听话的部落,出台一些惩罚措施,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做做样子,而且都只对小部落而为,对那些大一些的部落,可就没有哪个大佬愿意做这个得罪人的事情了。

即使小部落受到惩罚,虽然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是由于他们心知肚明,是由于自己实力不够强大,才遭到这种“非人”的待遇,本来他们可能对自己的实力定位就了解,可是惩罚没落到他们头上时,他们还可以装作不知道,但是惩罚一旦针对他们出了,就等于是给他们明确地盖上了小部落的章,他们是对这一点不爽,至于因惩罚而受到的实质上的损害,他们其实反而无所谓。

但是,谁叫他们实力弱小呢,即使想反抗,都不知道该如何反抗搞起,基本上只有口头上表示一下抗议,然后在大家讨论其他事情的芸芸嘈杂声中,被无情地湮没。

这种事情多发生几次后,那些小部落也心灰意冷了,虽然抗议还是会继续抗议,这个即使是形式,也是要搞的,不然人家就更欺负到他们头上了,就算是因为自己是小部落,就是容易被大佬们当替罪羊,但是好歹小部落也有不少,别老是落到他们头上不是,哪怕轮流一下也好啊。

因此,关键还是自己部落的综合实力要提高啊,他们这些小部落的主要精力,只要是明智的,都已经彻底投入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了。

哪怕只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也比那些自暴自弃的小部落好啊,这些小部落,只要每年少受那么几次惩罚,心里就开心了,当然,特别是如果连续几次受到针对性惩罚的话,那心里面可是很郁闷的。

虽然地府名义上是下界中唯一的一个中央集权的世界,但是,实际上地方上的发展,有很大的自主权,因此,有点类似联邦制,只不过,地府中央不会承认这一点的,至少,历任阎王,至少都将九州知州和通判的人事权,抓得很紧,而且,他们也会根据了解到的九州的经济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要求他们将一定的财力、物力缴纳给中央。

由于这两条规矩都已经是实行了几千年的了,即使九州上的地方领导有不满的地方,那也只能接受。

其实,客观上来说,九州知州、通判他们的日子,已经相当好过了,只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不捣蛋,然后每年按时交些东西,剩下的,全部都可以自己支配,当然,可不能贪污了,至少还有地府的蒲松龄御史,还有仙界的巡视使盯着呢。

不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浮生心里也清楚,不管是谁被任命为这个位子上的九州领导,时间久了,都会有所小动作,这也是鬼性如此,难道他能期待这种级别的地府官僚还那么清廉?

只要他们不乱来,不要太过分,不要做得太明显,不要激起底下鬼众的民愤,然后在地方建设发展方面有所成就,浮生觉得就可以接受。

不要把对九州领导的期望值定得那么高,希望越大,只会失望越大。这一点,浮生当初在跟着青丘征讨爱鬼儿叛乱的时候,就看得很清楚。

还好那时候地府中央部队给力,即使九州中只有个别州支持中央,青丘还是靠着自己嫡系部队的强势,将爱鬼儿的势头给镇压下去了,那时候要是九州中多一些给力的州领导,战争就不会绵延那么久了。

到了关键时候,还得靠自己人,面上想要靠底下的这帮人,还真不一定能靠得上。

但是对地府阎王来说也没撤,虽然明知他们不一定在突发事件中靠谱,但是日常还得借助他们的力量管理地方,因此,为了避免他们尾大不掉之势形成,也只能采取轮调的方式,初步地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浮生新官上任后,虽然三把火是没有完全烧成,但是人事的这把火,他是必然要烧的。

等到浮生在心里充分酝酿好,将九州的人事全部轮调安排清楚后,他才能松一口气。

但是这时候,他抬起头举目四望,基本上众鬼物都离他好远了,再没有可亲近的人。

人事,真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有鬼修因此得利,必然就有鬼修因此既得利益受损。

关键的是,得利的鬼修,并不会因此太感激浮生,因为他们往往已经熬了好多年了,要照他们自己看来,他们早该得到类似现在这样的位子了,只是地府高层识人不明,才将自己压制了这么多年,不然的话,自己早该上位了,现在,只是将自己这么多年心里的憋屈,得到一次迟来的释放而已,还不一定能将所有的怨气全部散掉呢。

而利益受损的鬼修,更是因此而埋怨浮生,只不过,因为他们之前基本上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利益,这时候不好意思跳出来,免得大家都这么熟悉彼此的情况,要是这样还表现得不满足,难免会被同僚说道,因此,只能暂时被打落牙齿并且吞进肚子里了。

更多的,是原来在浮生身边的鬼修,并没有因为浮生当上阎王,他们就获得什么好处,他们觉得浮生很不够意思,一点都没有照顾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再跟着他也没什么意思了,于是纷纷退隐江湖。

这帮老家伙们退役的退役,回家安享晚年的悠然见南山去了,连带着地府中央的高级将领,都出了不少的空档。

不过浮生运气好就好在,由于大家都刚经历了一场历时这么久的滔天大战,鬼心思平安,这时候就算有哪个阴谋家要跳出来,估计也搅不起什么风浪来,因此,给浮生留下了足够的时间,慢慢调整军中的职位。

而且,浮生意识到,军队不在数量的多少,更不在于高级军官的多少,而是要注重质量,只有战力最为精纯的部队,才能在战场上起决定性作用,因为,浮生大力裁撤平庸的军官和鬼兵,只留下一万左右的嫡系部队,基本由他来亲自操练和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