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宫斗归来开始
字体: 16 + -

第二十九章 收购

    王峰回头又找了舒超,在他的引荐下见到了这家批发商城的主管,这个主管姓李,一直负责商场的运营维护工作,最近正因为新租约的问题犯愁,他听说有个博兰集团的经理求见,没想到来人是个这么年轻的小伙子。

    王峰自称是博兰集团的总部人员,刘小姐印的名片果然管用,集团的赫赫大名是再好不过的敲门砖,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李主管也不敢怠慢,客客气气地在办公室里接待了他。

    “我直接受刘总委托,负责的是集团的酒店部门,听说你们商城租约快要到期了,想请问是否可以探讨一下整体出租事宜。”

    面对博兰集团旗下的酒店整体出租,这倒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李主管表现得很感兴趣,让他再详细说说。

    王峰在博兰酒店工作过,酒店的运营方式当然了解不少,他滔滔不绝地详细解释,把营销思路、装修方案、团队建设说得头头是道,还专门强调了会和某五星级酒店管理团队共同管理,打造火车站周边的顶级酒店。

    这些专业性很强的介绍,如果没有工作经验,很难说得如此具体逼真,李主管听得连连点头,完全相信了面前这个小伙是酒店项目策划的专业人士。

    谈到租金价格和年限,这种合同上的问题王峰其实就不太擅长了,但是他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无论李主管提出怎样的条件,都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

    李主管觉得谈话进度有些太快了,一切顺利的有些出乎意料,于是他点上一根烟,放缓了语速“这件事不是不能谈,只不过我们是集体企业,有些问题需要上报讨论。”

    “好的,随后会有我的同事和您联系,有什么进展再沟通。”

    王峰摸不清这个李主管的权限,也不知道他所谓的集体企业什么含义,于是只好留下联系方式,等待李主管的回复。

    可是时间不等人,他可没有耐心干巴巴的等待,这种摸清门路的事情还需要有人帮手。

    又是发挥蒲成作用的时候了,他让蒲成立即抓紧时间,去全方位的了解李主管和他们公司的详细情况。

    蒲成之前的旧名片还留着,他以博兰酒店副经理的身份,进一步的接触了商城的这个李主管。

    蒲成对于和这种老派的管理人员相处并不陌生,两三个来回,就和对方混得很熟,也基本搞明白了这个商城的组织架构。

    这个叫做莲花批发城的大厦,其实是以前商贸局下属企业的办公楼,后来这个有些时代烙印的企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企业部分资产的产权也变成了集体所有制,但是说白了绝大部分还是算作公有资产,李主管虽然是管理部门的头头,其实只占了一点微薄的股份。

    对于这种性质的企业,李主管还是有着重要的决策作用,蒲成说自己已经多次暗示,只要能签下合同,也会私下给李主管提供不少好处。

    王峰很是满意,从自己的积蓄里拿出十万现金,让蒲成作为活动经费,继续做好李主管的工作,并且让他给自己单线汇报,不要透露给任何同事。

    蒲成拿着这笔钱,以他的小心眼不知道会贪下多少,不过这也不要紧,这种人本来就是探路的狗,光拿鞭子抽打也不行,需要偶尔给点碎肉尝尝荤腥。

    有了蒲成三不五时的送礼做润滑,这个所谓的酒店求租计划十分顺利,李主管亲自给王峰打来电话,说是要最终落实一下合同方案。

    王峰信心满满的答应了,在他的计划里,无论对方提出怎样的要求,自己都会无条件的同意。

    因为他从来没打算真正执行。

    到时候签定租约的,只不过是一家空壳公司。从文学雷那边学到的伎俩,他不过是活学活用罢了。

    他的计划很简单,以一家皮包公司和对方签订租约,强迫莲花批发城现有的商户立刻搬离,这些没了根据地的批发商户,必然需要新的立足点,这时候再由刘卓然亲自推介,组织大型的项目团购会,就能快速地销售城北商贸城b区的商铺。

    至于莲花大厦的租约,到时候只要找些借口,推说资金不到位,项目被集团搁置,即使打起官司来,博兰集团也不需要承担任何的法律风险,一切由空壳公司挡枪。

    这可算不上合同诈骗,只是碰巧需要租下莲花大厦,只是碰巧销售了城北商贸城,然后碰巧资金不到位合同违约,一切都合乎情理,而李主管真正损失的,不过是莲花大厦短时间的租金,他之后也可以宣布合同作废,再重新面对社会招商。

    一切都在按着王峰的计划推进,正当他以为一帆风顺的时候,万万没想到李主管会完全推翻了自己的构想。

    “王先生,我们公司上下讨论了一圈,一致认为出租方案不符合我们的预期。如果你们博兰集团想要拿下莲花大厦,就必须整体购买大厦的全部产权。”

    购买?王峰一下慌了神,如果是谈出租,租金细水长流,根本不用拿出多少现金,而购买不一样,要想收购莲花大厦的所有产权,就必须拿出全额的真金白银。

    原来这个莲花大厦除了李主管,剩下的小股东都是他之前的同事,这些人拿着名义上的股份,却一直享受不到太多利益。因为大股东还是国资委,随着监管越来越严,任何企业分红都要层层审批,每年租金真正能分到手上的,其实非常有限,这些小股东们望着手上的股份,一直在等机会抛售获利。

    现在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博兰集团实力雄厚,如果能谈下这笔收购案,小股东们的股份才能真正转化为现金,落袋为安。李主管手上的股份也是如此,这样一来他自己也能拿到一笔不菲的现金,安安心心地退休颐养天年。

    所有的股东一致同意出售,剩下唯一的阻碍便是国资委那边,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严防暗箱交易,领导要求收购总金额必须高于市场平均价格,就是说博兰集团需要拿出3亿元现金,才能推动项目进展。

    “3亿现金?”王峰实在难以不动神色,露出为难的表情。

    “我可以做做工作嘛,上报大厦年久失修,结构老化,不应按市场均价估算,应该取较低水平的价格参考,不过我估计最低不能低于25亿元。”李主管以为他是嫌贵,便主动抛出低价。即使按25亿元计算,他手上几个百分点的股份,到时候也有接近2000万的分红,对于个人来说当然是一笔巨款。

    可是王峰哪里是嫌贵,他本来玩的是一招空手道,没打算真的花钱,如果是几百万元,也许还能想到办法,可25亿元实在是个天文数字,他可没办法能搞到这笔资金。

    “我们只是准备求租,可没打算花钱收购呀。”

    “那不行,如果是单纯出租,我们是不打算和你再谈的,你们博兰集团如果想要运营这个酒店项目,就只能买下这栋大厦。”李主管使出了绝杀,他认定博兰集团有实力吃下楼盘,态度上便分毫不让。

    事情的变化出乎了想象,王峰也一时没了主意。如果一口回绝,那自己之前的计划就彻底搁浅,赶走这里商户的可能性很低了。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难道说只能再重新思考别的策略,或者老老实实的推进城北商贸城b区的原有销售方案。如果是其他人也许会就此作罢,可王峰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他才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

    可是真要拿出25亿元现金,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王峰只能推说回去汇报,暂别了李主管。

    其实原本的计划很完美,只要拿下莲花大厦,b区的销售任务不愁完不成,但如果想要仍然按计划执行,他又怎么能变出25亿真金白银呢?

    这个时候,王峰不熟悉金融行业的短板就暴露无遗了,他思来想去,他拨通了舒宁睿的电话,这个小舒在银行上班,可以请教不少金融方面的知识。

    和舒宁睿愉快地聊了半天,对方给了他不少建议,一个新的方案渐渐在他脑中成型,可是要推动这个计划实施,就不能单靠自己了。

    他必须首先说动刘小姐,只有刘卓然亲自出马,才能完成这个冒险的方案。

    可是这如同在悬崖上走钢丝的操作,刘小姐真的会同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