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虹市首富开始全球轮回
字体: 16 + -

第262章拦截刘备

    刘备听到袁术发兵徐州的消息,心中反而松了一口气,这该来的总算是来了。

    对袁术出兵徐州,他并不感到意外。

    刘备的老师卢植曾对袁术评价,此人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但能力不足。

    他的心很大,眼光很高,所以步子一直迈得很大。

    众所周知,这步子迈得太大,很容易咔的一下,扯着蛋。

    就像前兖州刺史刘岱,此人的步子也迈得很大,所以被黄巾军在阵前斩杀。

    不过,袁术身为袁家嫡长子,他的家底厚,所以现在不管怎么折腾,都扛得住。

    刘备已经事先做出了防备,他在靠近淮南的郡县,提前布下了疑兵。

    广插旗帜,并且所有的郡县,都把大门打开,摆出了一副请君入瓮的架势。

    不是刘备不想派重兵防守,而是现在徐州他能掌控的兵马不多,只能玩这套虚实把戏。

    若是疑兵能唬住袁术也就罢了,要是吓唬不住,他就只能带着兵马,跟袁术决一死战了。

    两天后,靠近淮南的郡县纷纷陷落。

    袁术压根就没想那么多,他一直奉行有枣没枣打三竿子的原则。

    城门大开,那就直接派兵进攻,谁曾想纷纷得手。

    这下刘备着急了,他召来部下道“二弟,眼下战事紧急,你领兵随我,与袁术决战。”

    “糜芳,麻烦你去一趟邺城,亲自面见袁绍,求他发兵相助,最不济,也得让他拖住西边的曹操。”

    “三弟,你在此驻守,镇守后方。”

    “诸位,此战若胜,那我们便能在徐州立足。”

    “此战若败,那周围的袁绍和曹操,也会落井下石,把徐州瓜分殆尽。”

    众人面色凝重起来。

    事实却是如此。

    你若想立足,让别人畏惧你,那你就必须先证明自己的实力。

    在乱世之中,拳头才是真正的话语权,靠嘴皮子,可能连饭都吃不饱。

    刘备带着大部队从徐州出发,仅仅一天之后,曹操就收到了消息。

    他欣喜若狂,大笑道“袁术进攻徐州,刘备也是主力应击,这两个家伙终于杠起来了。”

    “公义,你猜的真是一点也没错,这次徐州,你我至少有六成把握可以拿下。”

    谢灵运不紧不慢的问道“孟德,现在时候尚早,不用着急,你跟徐州那几个愿意做内应的世家联系好没有?”

    曹操笑着道“早就谈好了。”

    若是强攻徐州,搞不好,会和上次一样无功而返。

    为了快,所以曹老板对徐州用的离间计,没想到很快就有徐州的世家找上门来。

    双方一拍即合。

    不过,那些世家不是对他曹操投降,还是向汉献帝投降。

    不过,这已经无所谓了。

    反正汉献帝只是个傀儡,只要拿下徐州,那掌握徐州的人,还是他曹孟德。

    谢灵运喝了一口茶“慢悠悠道,孟德,你别着急,等刘备和袁术打起来再说。”

    “这次咱们应该有八成把握,可以拿下徐州。”

    曹操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懂了。

    等刘备和袁术杠上,那徐州内部的防御,肯定会受到影响。

    三天之后。

    刘备和袁术已经在淮阴,血战五场。

    袁术兵多,刘备将猛,两人也算是打了个五五开。

    曹仁抓住机会,带着骑兵,从代郡直插徐州内部。

    一路上遇城破城,遇关破关,所向披靡。

    这次进攻的名义,那是堂堂正正,而且还打着朝廷的旗号。

    刘备不交出陶谦的家属,曹操为父报仇,攻打徐州。

    加上刘备窃取徐州牧的位置,没有得到朝廷认可。

    在大义面前,徐州大部分郡县,那都是闻风而降。

    毕竟不管是县令还是太守,谁都不想给自己扣一顶反贼的帽子。

    曹仁一路过关斩将,对徐州堪称一插到底,事情进展顺利的让他有些不敢相信。

    相比于上次,他感慨万分。

    军师英明啊!

    若是上次在徐州屠城,那这次就算打着朝廷的旗号,徐州各地的郡县也会殊死相抗,死不投降。

    所以,曹仁颁布了堪称严苛的军法,保证了曹军入城之后,基本上对百姓是秋毫无犯。

    即便有士卒犯了法,那也是从严发落,能杀则杀。

    曹操的仁义之名,再次得到强化,甚至曹军都被冠上王师的名头。

    张飞手中的守军,不过千人,面对曹仁的大举进攻,他是一筹莫展,再加上城中世家的有心欺瞒。

    等曹仁兵到徐州城下之时,张飞正巧喝得铭酊大醉,世家的私兵打开了城门,曹军鱼贯而入,快速接管全城。

    城内的守军,大部分原地投降。

    只有一小部分亲卫带着醉酒的张飞,杀出城,向南去找正在与袁术死拼的刘备。

    刘备军中的士卒得知徐州城陷落,顿时士气大跌,没过几日,超过六成士兵就化成了逃兵,跑回了家。

    袁术趁机进攻,刘备大败,只能带着亲卫向北去投奔袁绍。

    虽然没有拿下徐州城,但袁术也占据了淮阴等三个徐州大郡,也算是收获颇丰。

    他正得意自满,举办庆功宴之时。

    曹操带着大军杀出,直接把袁术赶回了淮南,重新抢回徐州三军。

    袁术大怒,回去之后就倒在了病床上,好几个月都没有爬起来。

    他这次兴师动众,到头来反为他人做了嫁衣,怎能不气?

    彻底占据徐州之后,曹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两州之地在手,他总算是有实力跟袁绍掰手腕了。

    现在只要提防一下袁绍和袁术联手,在北方地区,自己就堪称无敌了。

    而且,袁绍和袁术联手,也算不了什么大事。

    自己跟公孙瓒联手,同样可以逼退袁绍。

    曹军拿下徐州之后,谢灵运便找到曹操,要了一支军队,足足上万人,秘密出城,也没说自己要干什么。

    曹操似懂非懂地笑了,这一幕他很熟悉。

    上一次谢灵运找自己借兵,就抢了貂蝉,这一次,有八成是看上谁家的姑娘了。

    无妨,这次哪怕军师去皇宫,抢了皇后,自己也得帮他圆场。

    毕竟知恩图报,可是曹家的家传美德。

    谢灵运率兵,正潜伏在徐州前往冀州的小路上。

    他压根没有想到,自己领兵出征,在吃苦受累,曹操居然还在家恶意揣测自己。

    此地山高林密,巨石遍布,很适合布置伏兵。

    在一片空地处,郭嘉拎着酒坛子,看着下面的小路,喝了一口酒,好奇道“公义,徐州前往冀州的路,少说也有十几条,你为什么单单要堵这里?”

    谢灵运摇头道“奉孝,你这就片面了,谁告诉你我单单堵了这条路?”

    “其实所有的路,我都派了伏兵,不管大路,小路,都有人看守。”

    郭嘉眉头一皱,有些不解。

    问道“公义,你这次是为了逮谁?”

    “你身怀大才,而孟德已经羽翼渐丰,我观天下,没人是你俩的对手。”

    “现在还堵路杀人,是不是小家子气了?”

    谢灵运摇了摇头,道“奉孝,你又片面了。”

    “我要堵的人是徐州牧刘备,此人性格坚韧,颇有大器晚成之像。”

    “上次在酸枣联军中,我见过此人,他浑身散发着帝王之气,早晚有一天,会化龙腾空而起,震惊四方。”

    “我要是不事先除掉他,就是在给将来的自己找麻烦。”

    谢灵运是个很懒的人,但在关键的地方,他绝对不会偷懒。

    比如说现在有机会杀掉刘备,他就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若是放任不管,等刘备遇见诸葛亮,那这件事情就麻烦了。

    郭嘉听到刘备的名字之后,表情有些异样。

    刘备现在没有正式拿到皇叔的称号,但也差不多了。

    他同样是从黄巾之乱中崛起,出仕为官,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中,他的出彩程度比起曹操丝毫不差。

    加上他为人谦逊,不管是得势还是失势,都有很多人追随他,其中就包括不少世家弟子。

    郭嘉犹豫再三,还是提醒道“公义,刘备的名声很好,你杀了他,恐遭天下人唾弃!”

    谢灵运笑着道“无所谓,先杀再说。”

    刘备这个家伙不管走到哪里,至少都会被人用上宾之礼对待。

    在三国中,不管公孙瓒,陶谦,袁绍,刘备还是刘表,都不敢对他有丝毫怠慢。

    难道这些人都喜欢刘备,这不可能!

    那就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只要皇室不倒,他们就不敢动刘备这个皇叔。

    郭嘉还想再劝之时,下面的小路上传来了动静。

    一小队狼狈不堪的斥候出现。

    在他们不远的地方,一个中年人骑着白马,正在打量小路两边的密林,此人正是刘备。

    他旁边的糜芳问道“主公,为何不前?”

    徐州被曹操占领之后,刘备的大军便士气崩溃,大部分人四散而逃。

    加上袁术的进攻,刘备和关羽张飞等人失散,他身边就剩下了一个糜芳,所有的溃兵加起来,还不到五百人。

    “我心神有些不宁,你看两边林中的飞鸟久久不落,我觉得其中定有伏兵。”刘备皱着眉头道。

    糜芳疑惑道“主公,我们走的是小路,极少有人走,难道还有人在此拦截?”

    他想了一会,建议道“要不然,咱们回徐州吧?”

    刘备一愣,他看了一眼糜芳,深深叹了一口气。

    糜芳管后勤,是一把好手,但是论谋,压根就不在水平线上,比自己都不如。

    现在回徐州,只能被曹操扣为人质,与汉献帝为伴,这还怎么匡扶汉室?

    就算有伏兵,只要能突出去,往北走,到袁绍那里,那自己就还有匡扶汉室的机会。

    刘备打定主意之后,便继续拨马前行。

    其实,征战这么多年,他的心早就累了,若是能死在此处,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眼下,就看天命到底在哪里了。

    谢灵运等人进入伏击圈正中心之后,他便一声令下。

    两侧山上的士卒,立刻砍断拦住巨石的绳索。

    巨石滑落,从前后两端,彻底堵死小道。

    刘备军中,那是一片哗然。

    刘备见状,惨笑一声“果然有人在此设伏,不过此人到底是谁?”

    “你想加入曹公的麾下,却又怕自己的才华被埋没,所以我猜你来我府邸前,肯定做着这样的打算。”

    “我若是不如传闻中的那样,你便加入曹公麾下,帮他平定乱世。”

    “我若如传闻中的那样,你便隐居深山,从此当个自在逍遥的散人,是不是啊?”谢灵运看着门外,笑着问道。

    荀彧鼓着掌,一脸苦笑,连连叹气,道“公义,准,真的是太准了,那家伙还真报着这样的打算。”

    啪!啪!啪!

    门外也响起了掌声。

    随后,一个跟谢灵运差不多年纪的读书人,从门外走了进来。

    他穿着长袍,身子骨极为瘦弱,虽然没开口,但满脸都写着高傲。

    他进屋之后,直接坐在谢灵运对面,自己给自己倒了杯酒,一饮而尽后,问道“不错,我正有此意。”

    “曹公首倡义兵,是谁的主意?”

    “当然是我的主意。”

    “那曹公取东郡,是谁的主意?”

    “当然还是我的主意。”

    “曹公取兖州,降服数十万黄巾军,是谁的主意?”

    “还是我的主意。”

    “曹公攻打徐州,为父报仇,曾发布屠城令。”

    “是我劝他放弃的。”

    “那吕布和兖州士族图谋作乱。”

    “是我领兵回撤,直接镇压。”

    谢灵运脸带微笑,对答如流,而那个读书人,却是一脸的感慨。

    他丢掉酒杯,把壶里的酒一口干了,然后搓了搓脸,最后问道“奉迎天子的注意。”

    “还是我。”

    读书人彻底不说话了,他一脸的郁闷。

    这么多事情,一步走对其实很简单,但若是步步都走对,这是人能做出来的事儿?

    谋士又不是神仙,可以做到未卜先知。

    “奉孝,你服了吧?”荀彧笑着看着那个一脸挫败的读书人,问。

    谢灵运没有猜错,他确实是来谢府踢馆,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加入曹操麾下效力。

    得到的答案也像传闻中的一样,这让他有些泄气。

    “服了,服了,不过我也算来对地方了。”读书人很快就转衰为喜。

    荀彧不解。

    他却拱手道“曹公麾下有公义在,足以匡扶汉室,我平生所学,也就没什么用了。”

    “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也该休息休息了。”

    “在下郭嘉,字奉孝,今后可能要多打扰公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