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绝色老公
字体: 16 + -

第二十一章 吃惊再吃惊〔下)

想到哪儿了?对,想到要给这几位丽人作画,只是现在想不下去了,因为一个小小的茶樽伸到了我的鼻前,离我的鼻头近得只要一个不小心就会碰上去。

嗯?奇怪地抬眼望,执着茶樽的手是梅无艳的,白皙、修长,甚至像是玉雕雕琢的。

再一次叹气,这个男人虽然面相粗丑,但他与这里却显得极为相融,这里的景,这里的人,这里的灵气和这里的幽深……他站在那里,一身的脱尘,仿佛是我误入了迷境,闯进了一个世外的桃园

“红尘,云雾清茶,尝尝它——”

梅无艳在对我说话?他把茶樽伸到我面前,是为了让我喝掉?他原本就高,现在又站得比我高出两个台阶,怪不得伸来的茶樽像要放到了我的鼻头上。

只是鼻间清香袭人,烟气淡淡缭绕,看一眼,叶片在水中有些微的翻动,却是碧色盈盈——这是好茶!

自己想出了神,却没留意梅无艳从那红衣女子手中接来竟是送于我。

嗯,我不能喝。

如果只我和他两人,我会毫不犹豫的灌进口中,但现在,我被三个女人盯着,她们是在因为梅无艳把茶转送了我而诧异吗?连那黄衣的女子也露出讶色,红衣的那位也是发着怔,似乎都没想到会是这样!

自古女人多的地方便易生麻烦,尤其是和太漂亮的女人在一起,最好是默默再默默,如果自己不太想出风头的话。

她们对梅无艳的态度就像对主人的态度,但不管她们是谁,我若不太傻,也该知道绝不要引起女人集体的关注——

女人对同胞的杀伤力绝不仅仅限于情爱方面,想我在社会上工作了一段日子,暗里的勾心斗角、互相竟争已让我见识到女人耍起心眼来,男人得自叹不如。

当然,不是全部的女人都是这样,但十人里面遇上一个,已是让人吃不消。

总结经验,不管在哪种环境,哪个方面,都得注意!

“谢谢,我不渴!”一一望过所有的人,我笑,但语气坚定。

只是,我不喝也有问题吗?除了梅无艳,那几位是什么眼神?不打算喝难道会让她们更介意?

小心打量那三道眼神,一个是明显的瞪大,好像我做了让她受不了的事情:一个是微皱眉头,似乎我的推拒让她失了面子;另一个慵懒的眯了眼,眼里是沉思,不过,没有在她们的眼中发现敌意。

梅无艳此时下了几级台阶,这石阶不宽,他先前与我一直有些上下的错位,此时却与我挤在一阶上,并且看着我,眼神里没有什么,不过接下来的话说的让我有些心动

“此茶除了一般绿茶的功效,更有药理在内,夏能解暑、秋能去燥、冬能理气、春能清心,你喝下它,如果不喜它的味道,以后可不必再尝——”

哦?有这种茶?四季通用?咱那个世道的茶也有不少功效,但显然与他手中的比起来差了许多,不过,茶就是茶,再能益身,并且有了心动,但不是在这个时候要去喝它。

“如此珍贵的好茶,倒没听说过,不过少喝一口也不算损失什么,何况那是给大哥你准备的。”我笑着解释,梅无艳啊梅无艳,你就不能背开人了再给我,对女人这么不了解?

那红衣女只备了一樽,注意了,是小小一杯的那种。我知道茶真正的意境是用来品,烹茶煮茶更是门学问。

真正懂茶的都是拿这种小家伙,而出来的茶水也分了一道两道,第一道是洗杯,光涮涮小杯子就得倒掉,然后连贯地斟出要喝的杯数,但中间的水注绝不能断,水温也有严格的要求。

每一杯三口为尽,第一口为尝,第二口为喝,第三口才是品,那是喝茶的境界。

可不,“品”字本身就是三个口组起来的!但他们这里也是这种喝法?睢那杯子小的,很快就会凉掉。

而且,我心里明白,那女子明说了是为梅无艳泡的,说明她是专程在这里等着的,如果不是梅无艳提前通知,就是我们上来的一路上,她已通过更快捷的办法知道了我们的进入,瞧那门前老人和第一位女子明显的诧异,可见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只是这里没有门铃,更无电话这类的先进产物,她通过什么办法知道的?

而且她难道真不知多了我这个陌生人同时进来?假如她知道我的存在,那么一樽茶就足以道明一切。

这个女人,没有绿衣女子来得清彻无害,至少在她心里是轻看了我的。

我这边理着头绪,面上不作一声,但已有人等不得我的犹豫。

“姑娘,你就喝了吧,这可是独一无二的云雾清茶,全天下只有这后山高处种得了点,每年只得两亩的收成,翻晒后也没有多少

。那世间平常人就是想花再多的银子,也买不到此茶一株一茱,每年除了留下点给公子自用外,其余的都会直接送进宫里,是王家御用饮点的天下第一茶,而且只有王和最宠爱的个别妃子才能享用得到……”

啊?哦?嗯?

一连串地惊叹,我的不屑却是侮辱了这种茶?!怪不得她们的表情不太好。那我是该喝还是不该喝?

被逼上架的鸭子也不过如此。

“喝吧,姑娘,虽然这器具小了些,但茶是要清雅的来品味的,我们这里一向如此,而且就快凉了,要趁热喝的——”

说这话的竟是温文笑着的那位鹅黄衣衫的女子,她让我想到红楼梦中的袭人,大气,沉稳,镇定,而袭人也是整个红楼里为数不多的有点好下场的一个。

于是,我接过那樽茶,真是三口为尽,而且是双手接过,用专业的动作和附带的神情,细呷、入口,流连,下肚……

的确美妙,初入口,一点苦涩,慢慢从舌尖到舌根,让舌上的五个味觉一一品过,然后回味,除了颊齿留香,竟然比用了最清新口气的牙膏刷过牙后的感觉还要棒!哦,真想再来几口!

只是我没有表明的指出,这杯茶本不该在这样的环境下品它,应该是有清风小筑,应该是在盘腿而坐!

但这句话,我不能说,我是一个陌生初见的人,说了会直接并间接的得罪安排了这一场子的那位。

于是去看那个始终不说话的红衣女子,她也正看着我,见我瞧她,浅笑:“姑娘是懂茶的人,不枉此茶天下少有。”

敢情正是因为珍贵才舍不得多泡一樽,不过,拜托她别笑了,心又在跳。

内里发虚,我哪里品过什么茶?只是照猫画虎!如果刚才不喝得那么地道,恐怕她这句话就会换成是“可惜了这般极品竟入了这种不懂风情的粗口中——”

就算她不会说出来,肚子里也会发表意见。

再看其他人,不意外地都显得有些惊奇,包括梅无艳,他的眼神我一眼就能瞧出那里面写着什么

。想来他看惯了大口吃大口喝的我,没想到我也能如此附庸风雅。

接下来呢?我的眼也会说话,把这个问题抛给梅无艳,他领会了,淡淡一笑。

“走吧——”他的眼回应了我,什么时候开始,对他竟有了如此了解?

瞟一眼退回亭内侧身让开的红衣女,她低头微微欠身,照样的恭敬。只是她们脸上的表情都显了不可思议,连看起来有些城府的红黄二女也表现的那般明显,为了哪般?

重新拾步,再度转弯,不在山头,却已到了目的地,因为路已直通,入眼的是大面积的平坦和错落的房屋。

站在这高处,才看到原来上来的那条石阶两侧,除了山林,也隐约点缀着的尖尖亭檐、坡角房廊——这是一处与山共舞、与自然相融的山庄!

环目眺望,满山艳色:红的枫、黄的杨、绿的松柏和从绿到黄渐渡的竹,更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植物,还有那不畏秋风绽放的花,似乎前面不远处还有梅枝……

叹息,并深深地呼气,一方天地,竟容纳了四季的轮回——

“姑娘请吧,已到了公子的写墨楼。”绿衣女子一脸的清笑,不过分的张扬,却甜美的可爱,喔,她的笑,让我心里舒适,没有魅惑,也无让人心速加快的妖艳,清新自然,却又美得生动。

回她一笑,继续跟上,前方的建筑吸引了我——

很精致!没有华丽,没有粗糙,更无俗气,这建筑也盖得和这里的人一般!

想起故宫的金壁辉煌,气势如虹(没有去过,也在屏幕上见了够);想起乌镇的窄窄雨巷、灰白高墙;想起平遥古城中青砖堆砌、黄土造就的大院;甚至想起西双版纳傣家丛林中的吊角竹楼……

我想遍了全世界所有民土风情下的代表人文景观的建筑(包括欧式风格、宫廷城堡),纵使想像过天下所有的建筑,也没料到,天下竟有这般出尘的不沾一丝人间俗气、却绝不是粗木原砖搭建的隐世小宅,我甚至看得出这里建筑的花费是不可估量的巨大,材质绝不是常见的那几样

且走且看,上了三级台阶,跨进一扇很宽很宽的木门,门上的镂空雕刻精细,却不显累赘堆积。

进里面,一道红毡铺地,其余地面是青砖古色,然后是一览无遗的宽敞,直直就是通内室的拱形圆门,似乎有三进,是纵向的三间屋子,最里面的那间有珠帘一道。那是什么珠?只有清雅,没有叮当的女儿家的脂粉气。

我很吃惊这样的室内结构,似乎很多大户人家都时兴横摆屏风遮蔽每一道通向内室的门,但这里只有通透,清亮,精致、典雅,还有窗外风景映进的纯朴、写意……

奇妙的组合!

尤其左右两边四扇大窗,窗上竹帘半卷,窗下各置两人一座的短桌案、高背椅,像是会客的所在。但不影响观赏窗外,而且桌上散置着幽幽盆栽。

没有什么古董花瓶,不讲什么“四平八稳”的迷信意味(我们古时的大户人家的家居摆设极为讲究,比如在一进客堂门的正对面有八仙桌,桌后有高高长案,案上正中摆钟,两旁要摆大小两对花瓶,意喻“四平八稳,如日中天”。)

我怔怔打量,满心赞叹,恨不能自己家的三室两厅就是这般。

“红尘——”

有人叫我?

是梅无艳的声音,我呆呆站在第一进的空间里,其他人已走进第二进了。

四个人齐刷刷看着我,扯开嘴角,我也笑得轻淡,移步进去,梅无艳似乎想对我说些什么。

正看了他,等他的话,珠帘微响,从内室走出一人,此人无法让人忽视,又是一位女子!万万没想到这一出,彻底怔住。

“公子回来了。”如出一辙的问候,只是尾音竟也是波澜不起,加不上问号给她。

她,一身淡雅,从脖颈到膝下是洁净的白,百褶的裙角是渐变过去的水红,裙摆处,有零落的梅花点缀,随她莲步轻摇,仿佛梅花零落……嗯,她清冷孤傲,就似寒梅一枝!

吃惊再吃惊

!无法再惊!这个梅无艳,他倒底是什么来路?集聚了世间顶极的女子,清新、婉约、雍容、傲冷——

我竟有了一种感觉,如果我是一名男子,在这四位各有千秋、分不出上下的女子堆里,似乎也未必把持的住一生共一人的信念!

如果我是一名男子,同时有这样的四种绝色相伴,我倒真有了无法取舍,想执四人之手,共齐人之福的想法——

真的开始羡慕梅无艳!

但这最后一位女子从内室出来,是否意味着有什么不同?

猜猜想想,心念起伏,看着胖一分则过、瘦一分则欠的四佳人,有点想流口水,从这个望过那个,再从那个望回这个,眼睛忙碌不停……

请相信莘莘,如果不是一下子摆着四个不同风情的女子,我不会这么失态,甚至有了点好色。

“公子,树影已打扫完公子内卧,公子可以洗去一路风尘,及早歇息。”鹅黄衣衫的女子看了看最后从内室出来的那位,轻而稳地对梅无艳这么说。

什么?那般人儿竟是在内室给他打扫卫生?我无法想像这个女子手拿掸子轻掸灰尘、抹布擦抹桌几的样子,太恐怖了,怎么舍得?她应该是执一卷书稿,立在梅海香雪中,微扬头颈,一眼看透世间红尘的那种!暴殄天物!

************

(亲爱的各位朋友,这一章极尽笔墨地来形容梅无艳的住所,喜欢故事情节紧凑的朋友可能不太喜欢,请原谅我吧,只有在梅的家里我才舍得这样写,仔细想想,这样的所在是很多人的向往——

对了,各位朋友,尤其是北方的朋友,秋天也干燥,注意多补充水分啊,尤其瓜果成熟,不要吃得太过,最好用盐或碱水泡十到十五分钟,时间长了也不好,可有效去除80%的农药残留,现在得癌症的越来越多,完全避免是不太可能的,但能防就防,要多多关爱自己——)

520,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