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的路
字体: 16 + -

正文_十五、新婚大逃亡

一个月以后,龙家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有唱的,有跳的,热闹非凡。十里八村的人们都前来贺喜。您一定猜到了,龙家在办喜事呢。不错正是龙家给儿子取少夫人。在镇子上,龙家也算是大户,所以,有头有脸的人都来借机套近乎;加上平日里龙家乐善好施,经常帮助百姓解决难题,大伙儿听说龙家娶亲,也都赶来道喜。这一日,好生热闹,酒席从中午一直摆到日偏西。

今天,最高兴的要属龙少了。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能和心爱的人结为连理,岂不是一生的快事。她知道梅儿有孕在身,不能劳累。于是,一个人承担了一切。他忙里忙外,招呼大大小小的客人。龙家的喜事,就好像是大家的喜事,沸腾了整个小镇。

就在大家推杯换盏,沉浸在喜庆之中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坐立不安。他,是村里的崔大户,也主在这座小镇。平日里经常和龙家走动。前几天他去了趟红叶镇,拜访了一下世交桑知府。同时也是为了祝贺桑青子晋升官职。俗话说的好,有钱的怕当官的,有了当官的做护身符,就好比多了条财路。谈话之间,他对梅儿逃婚之事也有些了解,在桑青子那也见过了龙少和梅儿的画像。他,刚回来就听说龙家办喜事,于是,便备了份厚礼,前来祝贺。当他刚见到龙少的时候,就觉得有些眼熟,可是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龙少自小离家,那时他还是个孩子,如今归来已经长成了大人。就在大家吵着要见新娘的时候,梅儿款款走出。还是龙少向着她,仅仅向大家敬了一杯酒,就让丫鬟把梅儿扶进了新房。当一对新人站在一起的时候,崔大户突然想起桑青子的那个通缉告示。他惊呆了,舌头都忘了缩回来,心蹦蹦直跳。原来面前的这对璧人就是桑青子要捉拿的逃犯。崔大户没露声色,等到婚宴结束后,立刻回到家里。他连夜给桑青子写了封信

,让家丁快马加鞭赶往红叶镇告密。

且说桑青子,接到崔大户的信,气得咬牙切齿,“好一个贱人,你已经是我的人了,还要嫁给别人。今天,我一定把你抓回来,狠狠处置。”桑青子打发走送信之人,立即点齐一队人马,直奔龙云小镇。他进了小镇直接扑向龙家。

进了龙家,他傻眼了。院子里一片狼藉,连个人影都没有。这说明人家早就得到消息,逃跑了。这呀!还得说是龙少有心计。自从他办了婚事,就一直觉得心里不踏实。虽然自家离红叶镇还有段距离,但毕竟人多嘴杂,万一传了出去,不仅要搭上他和梅儿的性命,就连家人也逃不了干系。于是,他不敢再隐瞒父母,将梅儿与谁被迫订婚、怎样逃婚,自己又如何搭救她的事,讲给了父母听,但是他隐瞒了梅儿失身的事。

父母听了龙少的讲述,并没有怪罪儿子的鲁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是他一练武之人该做的事。既然龙家娶了这个儿媳妇,就不能后悔。为了全家人的安全,他们便派了几个家人,四处打探动静。

这一日,一家人飞速回来报信。说有一队军兵直奔小镇而来,大约还要半日的功夫就能抵达。龙少自觉不好,便和父母商量,出去躲避一时。征得父母的同意后,龙少开始安排一切。他先拿了些银两遣散家人,然后又准备了两辆马车,一辆是由管家龙叔护送父母和妹妹去500里以外的舅父家避难;另一辆是留给他和梅儿的。桑青子毕竟没有见过他的父母和妹妹,即便是在街上遇到,也不至于捉拿。而他和梅儿是绝对不会逃脱桑青子的眼睛的。自己的事,自己承担,无论生死,他一定和梅儿在一起。

两辆马车载着一家人,分别向两个方向飞奔。桑青子扑了空,气急败坏。他一边派人打听龙家人的去向,一边在崔大户家等消息。

单说龙少和梅儿

,他们走的是小路,这样容易避开官兵。这一天,他们走到一座山前,只见这山十分秀美。山林茂密、鸟语花香,还不时的传来潺潺的溪水声。两个人下了马车,准备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

还没等两人坐下,山上冲出一队人马,为首的是一个黑壮汉子,嘴里叨念着:“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不好,遇到劫道的了。”龙少立刻把梅儿护在了身后,然后抱拳拱手,“这位大哥,小弟仓促出行,身上没带多少银两,望且放行。他日,小弟自当后礼相送。”

“呸!大爷我从来就不吃这个。”说完,他一眼就盯住了梅儿,“呵呵。”他奸笑着,“你没钱,就把这位娘子抵给我做压寨夫人吧。”

龙少闻听此言,肺都要气炸了。连日来的车马劳顿,今天还要受歹人欺负,我龙少活的也太窝囊了。他转身对梅儿说,“梅儿,你上车,这儿的事交给我了。”说完,他把梅儿扶上了车。随后,从腰中抽出宝剑,纵身跃起刺向匪首。说时迟那时快,宝剑瞬间到了面前。那汉子来不及躲闪,当场毙命。

树倒猢狲散,喽啰们见贼首死了,撒腿就要跑。“站住,龙少大喝一声。”

这一声,吓的喽啰们不敢再跑。“大爷,您有事?”

“把他带走。”龙少用手指指汉子的尸首。

喽啰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一起跪倒口称,“大爷!从今天起,您就是我们的山大王,我们跟着您干了。”

龙少本不想答应,可是他转念一想,如今自己整日过着逃亡的日子,也不是办法。况且梅儿尚有身孕,更不能长期奔波。若能栖身于此,避避风头也不是坏事。于是,他顺水推舟,进山做了大王。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梅儿铁了心,无论龙少去哪,她都跟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