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王时代14
桓王时代(15)
好什么?顺利个屁!这几年周桓王净惹气了。嘴边的燎泡嘴里的口腔溃疡就没消过好过。酒多喝了多少也不知道,反正是没有一天不喝的。和谁生这么大的气?大家,我的亲爱的读者们,您们都知道是谁,当然是叫做寤生的郑庄公了。
从派部队偷粮食开始,周桓王心里就堵得慌,一而再再而三忍着。那次郑庄公来首都本来想羞辱一下,谁能想到这小子就***是个流氓恶棍,竟然狐假虎威冒名顶替,打着天子的旗号到处挑衅。憋气,窝火。找个什么地方出出气?找到了。谁说也不听,桓王主意已决,把郑庄公在中央的权力剥夺,任命休父(可能是忌父的儿子)总理国政。
组织部一到郑国宣布,郑庄公几乎气炸了肺。组织部的官员宣布完马上就走了,庄公客气地请他们住几天玩一玩,他们谎称朝中事紧,手头一大堆工作,不能耽搁。其实哪是这么回事?他们知道庄公的为人和德行,要是哪股筋不对,一来气把这哥几个砍了,多倒霉这是。快走吧。
庄公赌气,五年不搭理周天子,五年没有去首都,五年春节不发一个短信拜年,五年没给天子送去一个臭鸭蛋。
桓王出了气,你越生气我越高兴。开始是舒服,过了一段时间,这气又长了。春节的时候哪个诸侯都给我拜年,甚至诸侯手下的地方大员也偷偷送礼,这小子,寤生这个畜生,连个招呼也不打,现在他是不归天朝管了,俨然就是独立王国了。加上不断有地方政府那些诸侯国,向桓王反映寤生庄公的劣迹,天子更是义愤填膺。
是可忍孰不可忍,再说我要是不出面,我就威严扫地。都这么说了算,我还是周王吗?不行,必须杀鸡儆猴以儆效尤。这一次我亲自挂帅,教训一下以下犯上的贰臣贼子。
桓王把想法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了,提请大家讨论。
相当于首相的林父道:我王息怒。郑侯虽然干的事不讲究,但是也没到大动干戈的地步。这是人民内部矛盾,还要用温和的办法解决。郑国对大周是有卓越功勋的,考虑他的先人为周出过力,出兵打他不合适。他对您有意见,是因为您把他的权力剥夺了。我有一计,只能说给大王您听!
桓王示意近前说话。
林父在桓王耳边道:您下一道命令,叫他来中央官复原职。他一来,还不您说了算,要杀要抓,轻而易举。
这是个好主意,历史上屡试不爽,施计者频频得手。
好主意遇见好火气,就歇菜了。桓王摇头,我不能听你的,我要大张旗鼓揍他去,这样才能让天下人知道,我不是好惹的。
林父再劝没用,只能磕头接旨。大家都分派了任务,分头准备出兵讨郑事宜。
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报纸开始报道郑国犯上作乱的不法行为,军事专家做客访谈节目,信口开河讲解这场正义战争为什么会以中央军的全胜告终而不会有悬念,新闻中心和宣传部接到的任务是起草声明,整个首都洛阳都忙起来。
桓王指示,尽管对付郑国,中央军绰绰有余,但是为了体现天下诸侯的意愿,一定要有地方武装参与进来。选中三个诸侯国协同中央军征讨。
三个被桓王相中的国是:蔡国,卫国,陈国。
接到中央的命令,三个国家立即准备。蔡国和卫国都派出部队,按指定的路线与中央军汇合。陈国虽然部队派出去了,可是士气不足。军心涣散,拖拖拉拉。陈国和郑国两家是亲戚,这挺难为陈国的。但是陈国国内出了一点事,为政治考虑,还是服从了利益至上的原则。
就在中央出兵命令下达之前不久,陈国国君死了。死了就死了,世子接班呗。事情就出在这里。世子的叔叔,名字叫佗,刚死国君的弟弟,把世子杀了。杀完法定接班人后,他接班了。国人怕有战乱发生,纷纷逃亡。这时候天子的指示到,佗正好想借此机会表现一下,以求获得中央对他的认可。可是政变把军心也整散了,有很多人不想变成权力争夺的牺牲品,偷偷脱了军装,混进逃亡的百姓里,当了逃兵。在民心散军心散新旧政府转变的时候,要派出一支铁军,真是妄想。从政治高度出发,还不能不参与。于是一支勉强凑成的颓废之师踉跄上路。
桓王亲自出马,带领中央精锐部队,与三国人马汇合。
排兵布阵没有什么特别的,还是左中右常用的套路:右路林父负责,蔡和卫的部队编入其中;左路黑肩老将负责,陈兵听他指挥;桓王率中央军主力,左右策应。
桓王所有的举动都大张旗鼓做到明面,真讲究。在行动前动用一切宣传手段明明白白告诉庄公我要揍你,出发那天桓王还发表电视讲话,声讨郑国,郑国早就知道坏事了。研究对策吧,军事会议开了好几次。再不定下方案就来不及了,今天必须拿出方案来。大家都在沉默。这话不好说,说不好就惹祸。
祭足率先发言:中央打我们,天子亲自来,不管我们有理没理,他们都名正言顺,出师有名。我们派人去见天子,说点软话,认个错,就没事了。
一般时候祭足的建议庄公都会采纳,这一次祭足的话惹恼了庄公:我给他认错?门儿都没有!他把我的权力罢免,现在还来找事,我咽不下这口气。我们郑国给大周出了多少力卖了多少命,没有我们郑国,哪有这下子今天。他翻脸,我还脱裤子哪!这次我不教训一下中央政府,以后我就被捏死了。
高渠弥道:我们和陈国关系还行,没有底火。陈国是逼不得已才参与这件事,内心不一定死心塌地卖命。蔡国和卫国是我们的老冤家,是我们要重点防范的。天子亲率中央军,气势咄咄逼人,大有秋风扫落叶之势。我们应该高筑墙,加固城防,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打防守反击这张牌。等他们锐气殆尽,斗志减退的时候,是战还是和,主动权就在我们的手上。
庄公的儿子公子元道:我们和中央对抗,我们是失道寡助。时间一长,天下人就会用舆论攻击我们。我意见,应该速战速决。儿臣斗胆说一个思路,看看可不可行!
儿子这番话正对父亲的下怀。庄公道:说来听听。
儿子道:天子的部队分作左中右三军,我们也这样把我们的部队分作左中右。左右两翼部队,都结成方阵,这是我们郑军的传家宝,最熟悉的阵型。父亲您亲率中军,给我们撑腰。
庄公道:这样就一定有胜利的把握?心说,没有什么奇思妙想,说穿了,就是死磕。
儿子道:陈国的部队,刚才高大人说了,战斗力不强。近期国内局势的变化,也影响了士气。他们来就是应付差事的。我们先从陈国下手,突破它的纺线,这一仗一定要赢,而且一定能赢。陈国一败,卫国蔡国必然慌张,我们三路大军以优势兵力围歼蔡卫,又能打个打胜仗!携着两个围歼战胜利的势头,全力以赴迎战中央军,胜算至少有七成。
庄公道:思路清晰,方法可行,照此计划实施。
参谋部开始制定作战计划,各部队做好战斗的准备。
整个郑国全民皆兵,宣传队走街串巷,喊保家卫国的口号。正规军整装待发,民兵也手拿武器,纷纷写请战书。妇女走出家门,报名参加野战医院,救治伤员。
天子率军这时已经进入郑国的边界。左中右三军保持战斗队形,遥相呼应。
庄公命令:曼伯任右路总指挥;祭足认左路总指挥;亲任总司令兼中路军总指挥。
三路大军整队完毕,就要开拔。庄公忽然想起那杆大旗,仍然是世界基尼斯记录的那杆大旗,快快取来。大旗上“奉天讨罪”四个大字色儿还很鲜艳。祭足一看,赶忙进谏:这四个字不能用。我的主公,当初讨伐宋国许国用这个理由说的过去,现在是和天子对决,好像此四字不太合适。
庄公道:我欠考虑,谢谢爱卿提醒。换一面大旗!
这面大旗也不小,仅次于前面这面。叫谁扛着?看见瑕叔盈了,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当年瑕叔盈第一个走出来表演旗舞,本来先锋官到手了,被颖叔考半路杀出抢了去,颖叔考因此也丧了命。这次是庄公主动点将,真是应了那句话:只要有本事,就耐心等待吧。终于等来了机会,瑕叔盈快步上前,接过这面大旗,也接过郑庄公的信任。
那面天下第一大的大旗,从此收进博物馆,再没有使用过。
高渠弥协助庄公坐镇中军,就是副司令的角色。高副司令忽然想起一件事,赶快向司令报告:我忘了说一件事。天子对兵法很精通,上过军校,成绩优异。平常的阵法估计对付不了他,我们应该换个他不熟悉的。这是我在课外参考书上看见的,叫鱼丽阵。
庄公道:没听说过这个阵法。哪本参考书上的?正规出版社出版的,还是娱乐书刊闹着玩的?
高副司令道:绝对权威绝对正版。鱼丽阵是这么回事。前面是战车,后面是步兵。战车上有伤亡,后面的步兵就补充上去。始终保持攻击部队的力量不因战斗减员儿减弱。这个阵法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威力无比!
庄公笑道:高副司令,还留了一手看家本领。太好了,等战争结束,把这本书借我看看!
传令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