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魔
字体: 16 + -

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章:藏宝阁

只见那天空之中的巨大骷髅人,在被摄魂鞭抽到之后,一层层白色的光芒闪烁,光芒之内,一层层的神印,竟然将那巨大的骷髅人,层层封印,使得那巨大的骷髅人,没有一丝挣扎之力,更是在白光的包裹之下,消失在天空之中。

“原来如此,这封神印果然是强大的封印之术!”青桑眼中闪烁着光芒,低头看着手中的摄魂鞭,再次喃喃自语道:“这摄魂鞭我尝试过多次,始终无法使用,今日看来,这摄魂鞭的使用,需要配合一定的法门,虽然这封神印,能够使这摄魂鞭发挥一定威力,但是,却不足以完全发挥这摄魂鞭的全部威力,我还需对着摄魂鞭,做出更多的研究。”

夕阳再次落下,然而,却没有感到寒冷,一股柔和的温暖之感,流入青桑的体内,青桑的身体一怔,他的眼前紫光闪烁,青桑从那灵虚幻境之内归来。

青桑目光朝那山洞深处看去,却已经没有找到老头的踪影,青桑感到一丝落寞,却又释然一笑。

青桑脑海之中,反复的回忆着自己这五年之中的经历,这五年,在这山洞之内,青桑可谓经历了太多事情,回想起自己这种种经历,青桑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青桑缓缓地走出山洞,远处的天空,夕阳映红了晚霞,金色的阳光,洒满了山峰,照耀在青桑的脸上。

“夕阳无限,只是近黄昏!”青桑不知道为何,看着那夕阳慨叹道。

“没有夕阳美,哪来初阳升。这昼夜交替,本就是大道自然,又何必如此感伤!”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青桑的耳中。

青桑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只是看着那美丽的夕阳,迎着山风,静静的站在那里。

“想必你已经获得了老祖的道统传承,也进入了那灵虚幻境,不知道你有何感触。”桑梓目光看向那夕阳,平静的问道。

青桑依旧没有回答,桑梓看着那夕阳,停顿了很久,待到那夕阳完全落入山下,才缓缓的说道:“这或许就是因果吧,不论你在那灵虚幻境之中,经历了什么事情,却是为我解开了心结,此恩情,我桑梓一定铭记于心。”

青桑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天空慢慢的暗下来,桑梓看向青桑,在青桑的目光之中,他看到的依旧是平凡与平静,好似这五年之中,青桑并没有任何特殊的经历。

只是,桑梓已经没有了,再去窥探青桑秘密的想法,此时,他心中升起了一句话——大恩不言谢。

离开紫云峰,青桑跟随着桑梓走进天蚕门的深处,这里是一片雄伟巍峨的宫格,琅琊的建筑,在那氤氲的仙气的笼罩之下,给人一种美轮美奂之感。

青桑随着桑梓穿越阁楼宫殿,在那藏宝阁下停下了脚步,那是一间很是陈旧的宫殿,灰色的砖墙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匾额之上,铺满了一层尘土,尘土将那匾额之上的字迹掩盖,若是不仔细看,或许很难看到匾额右下角那一行字:天下仙宝皆在此,蓬莱仙岛聚宝阁。

青桑面色平静,内心却是一笑,这样一间看上去在普通不过,甚至有些没落的宫殿,他很难想象这里竟然是藏宝阁,更是难以想

象,什么人能有如此的气势,在匾额之上写下这样一幅字!

“这里便是我天蚕门的藏宝之地,藏宝阁内收录着天蚕门的各种武极神通,和神兵利刃,你有三年的时间,可以进入这藏宝阁,其中的任何书籍,你都能阅读出阁之时,你还可以挑选一件心仪的兵器。”桑梓说着,轻轻的推开了那扇破旧的大门。

吱呀呀的声音,给青桑一种,这门随时都会奔溃的感觉,青桑缓缓的抬起脚步,迈过那陈旧的门槛,走进藏宝阁。

当青桑的脚步踏过那破旧的门槛之际,青桑的眼中顿时射出两道明亮的光芒,那乍一眼看去,满是灰尘的藏宝阁,那散发出着霉臭味的藏宝阁内,忽然金光闪烁,仙气缭绕。

当吱呀呀一阵声响,那破旧的大门关闭之后,这藏宝阁内,晶莹剔透,金光闪烁,仙气缭绕之下,一件件神兵利器在青桑的眼前闪过,更是在他的眼前出现一个,极为高大的男人,那男人身披金盔甲,将闪过青桑眼前的兵器,声音洪亮的全都介绍一遍。

一个美艳绝伦的女子,在青桑眼中闪过各种书籍之时,莺声燕语的开始,将各种书籍内记录的神通武技,和人文地理,各种知识,全都给青桑讲解了一遍。

青桑的内心,被眼中的这一幕幕所震撼,然而,当眼前金光再次一闪之后,眼前的场景忽然变了,那金碧辉煌的藏宝阁,在青桑的眼前消失不见,出现的是一片灰垢弥漫的破旧阁楼。

阁楼穹顶之上,挂着一盏九宫灯,昏黄的灯光摇曳着,照亮了四周的尘土。青桑眼中没有太多惊讶,平静的目光内,闪过一丝平凡,他没有急于去查看武技,也没有急着去挑选神兵利器,他反而拿起了一旁的扫帚和水桶,将这藏宝阁彻彻底底的打扫了一番。

油亮的地板,整齐的书架,闪烁着寒光的兵器,此时在那九宫灯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整间藏宝阁内,一片珠光宝气之色。

天蚕门,那草庐之内,那老者原本正在打坐调息,他竟然猛然睁开眼睛,惊讶的说道:“竟然有人能将藏宝阁内的灰尘除去,这怎么可能?这灰尘,乃是老祖以禁制之术制造而出,这千万年来,都没有人能够除去!”

“桑梓,进入那藏宝阁之人,究竟是何来历!”老者严肃的问道。

桑梓平静的回答道:“青桑,天蚕门,采桑峰的弟子。”

那老者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神色,喃喃自语道:“又是采桑峰,怎么又是采桑峰!”

青桑并没有发现,当他将那藏宝阁内的灰尘扫去之时,的那长发之内,格外显眼的三个银丝,此时变得更加雪白,就如同那白亮的蚕丝一般!

青桑拿起一般书,小心翼翼的打开,慢慢的看了起来,这本书中,记录了这片魔之大陆的历史,青桑的仔细的观看者每一段记录。

魔之大陆历史悠久,饶是这天蚕门的书籍之上,也是没能说出魔之大陆什么时候出现的,只是将这魔之大陆千百万年的桑海一粟,用这纸张记录了下来。

青桑并没有刻意的寻找,那些记录了各种神通的书籍,而是恣意汪洋,随手拿起一

本书,便认真的看完,在这三年的时间内,青桑乐此不疲的看着书,这些书有武极神通,也有人文历史,更是有诸多奇闻异事。

如同往常一样,青桑在看完一本名为《北隅轶事》的书籍之后,随手在书架上拿起一本书,此书名为《武技神通残本杂论》,青桑缓缓的打开扉页,仔细的看了这本书的介绍。

这本书上,记录了许多已经记录不全的神通和武技,这本书的作者,更是将一些失传已久的武技和神通,用自己的理解来叙述一番。

青桑目光炯炯,当他看到一段关于“两仪之法”的描述之中,眼中顿时露出明亮的光芒。

“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指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本书的作者,详细的阐明了自己对于两仪之法的观点,更是指出: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面,在道,天为阳,地为阴;实为阳,虚为阴。轻为阳,重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清为阳,浊为阴。”

当青桑看到这段描述之后,他的眼中顿时升起一种顿悟之色,他不禁喃喃自语道:“既然一切都是这阴阳所致,那这生与死,亦是阴阳使然,这生为阳,死为阴,阴阳交错,得生死之名。”

青桑一边若有所思的看着书籍,一边轻声的读着书中关于,两仪之法这门神通的描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天地灵气为根据,凝聚阴阳之本源,以阴阳之本源,寄语道境,以道境为蓝本,生阴阳之力以为法,成两仪之法!”

当青桑低声念出这段文字之时,他的双眼之中,竟然出现了奇异的现象,他那右眼之内,闪烁出如同白昼一般的光芒,他的左眼之内,则是出现了如同黑夜般的黒芒,这黑白两色,在青桑的双眼之内,随着阅读这两仪之法的描述,愈加明显。

到里最后,这藏宝阁内,竟然出现了无比奇怪的一幕,那书架前,两个极为鲜明的颜色浮现,一个如灯般明亮的白色光点,和一个如同夜一般黑的光芒,彼此之间相互围绕,缓缓散发出黑白两色的光泽,将这整个房间笼罩起来。

在那白光与黒芒之中,一切仿佛全都消失了一般,青桑渐渐的失去了身影,那一排排的书架,消失在了黑暗之中,那一排排的兵器,消失在了白昼之内,整个藏宝阁,仿佛昼夜分明的一个世界,一半被白昼照亮,一半被黑夜吞没。

藏宝阁内,青桑依旧在低声的念着书上的文字,那低沉的声音,在这如同,昼夜交相辉映的藏宝阁内,缓缓的扩散开来,那黑白两极,在将整个藏宝阁弥漫之后,竟然从这藏宝阁内扩散而出。

青桑那低沉的声音,也随着那黑白两色之光,从这藏宝阁内扩散而出,在那藏宝阁的上空,此时,竟然有无数黑云升起,那黑云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缓缓的将这藏宝阁笼罩起来。

那黑白两色之光,迅速的在这天空之内扩散而开,天空之中,原本已经夕阳西下之际,而在那黑白两色光芒,从这藏宝阁内扩散而出后,那藏宝阁左侧的天空之上,竟然忽然如同白昼一般,越来越明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