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魔
字体: 16 + -

正文_第四百三十四章:论道

此时,那老者一晃手中拂尘,朗声道:“无量天尊,贫道有礼了,经年不见,南帅道境又精进很多,真是可喜可贺啊!”

桑梓眼中露出一丝微笑,躬身势力道:“国师过奖了,国师仙风道骨,道境怡然,那才是最高境界!”

“无量天尊,南帅还是如此能言,不过南帅一直闭关修炼,怎么我听说,南帅前段时间,竟然为了一人,杀了边关重镇的城主,不知此人是谁?”那国师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平淡的说道。

“闹鼓传承者!”桑梓平静的说道,眼中也是闪过一丝睿智。

“哦”那国师眼中露出一丝深沉,随即便被清明替代,国师一缕颔下胡须,说道:“不知道此人现在何处?”

桑梓微微一笑说道:“轩辕大会之上,国师自然能见到此人,若非如此,我也不会特地请国师前来,我更不会参加这次轩辕大会。”

“南帅果然还是心思缜密,好好好,贫道倒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见见闹鼓传承者!”那国师说着,与桑梓一同落座。

中央的坐席之上,此时陆续有人入座,这些人修为全都高深莫测,不多时,一个神秘的男子,悄然而来,竟然没有人,发现此人何时落座。

那神秘男子身边不远处,一个若桃花般的女子,悠然而来,飘飘而坐,那女子的目光看向四周,蓦然与青桑的目光碰撞在一起,那女子眼中露出桃花办的笑容,颇有深意的对着青桑一笑。

那眸子,那笑容,使得青桑顿时一怔,那笑容让青桑感到十分熟悉,那笑容是桑儿的笑容,而那眸子,却是让青桑感到一丝寒意,青桑目光一凛,低声道:“这双眼睛,我见过,没错,就是桑儿的另一双眼睛!”

在那女子身边,一股冰冷之意飘来,一个面容精致,却冷如冰爽的女子,一甩衣摆,坐在那桃源仙子身边。那女子目光扫向四周,如同千年寒冰的目光,蓦然落在青桑身上,那目光之中,一股冰冷的杀机一闪而过。

“雪妹妹真是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冷若冰霜!”桃源仙子婉婉说道。

那雪如烟目光瞟向桃源仙子,一笑说道:“哪里比的桃源仙子,就是不知道,桃园情动,是不是使得桃花全都飘零凋谢了呢?”

“雪妹妹真是有心了,你瞧姐姐我现在像是桃花凋零吗?”桃源仙子莞尔一笑,恰似满园桃花盛开,是那么样的美艳动人,只是她那充满笑意的美眸之中,却是闪过一丝警告之意。

圣殿之中一阵喧哗,一鹤发童颜的老者,飘然而来,那老者浑身散发这飘然之感,给人一种超然物外之感,更是有一股股强大的威压散发而出,给人一种难以想象的强大之感。

轩辕老祖驾临,使得众人全都屏住呼吸,圣殿之内顿时鸦雀无声,那轩辕老祖,没有跟任何人寒暄,他在那中央的蒲团之上盘膝坐下,双手盘膝,双目微合,飘然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那轩辕老祖,性格怪癖,却是修为高深,每届轩辕大会,这轩辕老祖,都只是在梦中讲道,梦闭道结,那老祖便不会多发一言,飘然离去。

那声音悠悠而来,飘渺似天外之音,偌大

的圣殿之内,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得清清楚楚,那声音之中,带着一种魔力,飘渺而悠扬的声音,传入人们的耳中,使得闻道之人,竟然有种飘飘欲仙之感,竟然使得闻言之人,忘却一切,有种飘然欲睡之感。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常垣无欲也,以观其眇;垣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飘渺之音再次传来,这圣殿之内,道心不坚,道境不足之人,在这飘渺的声音之中,竟然呼呼入睡,已经完全失去了神智。

那中央的坐席之上,众多修为高深之人,此时,也是感觉耳边飘渺的声音,有一种玄妙之意,竟然使得他们的道心荡起层层微波,使得他们的道境,产生朦胧之感。

那神秘的年轻人,此时眼中露出一丝迷茫,他竟然深深的打了一个哈欠,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那神秘男子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低声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说完,他竟然低下头,呼呼大睡起来。

那桃源仙子,双眸闪烁不定,那美丽的眼眸,闪烁着玄妙的目光,在那飘渺之音下,那一双美眸,时而恰似随波追流的花瓣,时而恰似春风吹起的花瓣,而起恰随风摇曳的桃花!随着那飘渺之音,桃源仙子的道境之中,闪烁而出不同的意境,每一个种意境的出现,都会使得她的目光发生变化。

那雪如烟,冰冷的眼眸之中,在那飘渺之音下,也闪烁不定,那目光而是如同千年寒冰,冰冻了涓涓细流,时而如同冰山之上,春风吹过,融化出一眼山泉,时而却又如同,东风袅袅,吹动冰山之上的千年寒气。

在那飘渺之音下,就连桑梓的眼中也出现了一丝朦胧,那朦胧的眼神之中,闪烁出一片飘渺的云雾,那云雾之随风而动,恣意遨游,那朦胧使得桑梓,道境之中生出一丝新的意境,不知不觉中,使得桑梓陷入了玄妙的境界,去感悟那朦胧的道境。

那国师闭目屏息,在那飘渺之音下,竟然恬然自得,好似聆听了一曲高山流水的乐曲,那飘渺之音,传入国师耳中,恰似吹风拂过柳梢,带来春的温暖,又好似清风吹过百花丛中,飘起层层花香,沁人心脾。

青桑眼中充满平静,那飘渺之音传入耳中,青桑涟漪飘荡的内心,忽然平静了下来,那飘渺之音,忽而,又恰似一双妙手,轻轻的拂动青桑的心弦,使得青桑道境之内,飘起层层旋律,那感觉使得青桑双眼,越来越清明。

那飘渺之音,恰似天籁之音,穿透飘渺云雾,从那九天之外传来。这天籁之音虽妙,却也迥异,那懂得聆听之人,在这天籁之音下,感受到美不胜收旋律,那听不出玄妙之人,却只能是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道心坚定,道境充足之人,听到这飘渺之音,自然颇有感触,桃源仙子,在这飘渺之音中,道境飘渺,沉浸与天籁与道境之中,忘却了繁杂之事,完全融入自己的道境之中,感悟那如同游丝的一抹意境。

那雪如烟道心坚定,却道境不足,在那飘渺之音下,给她一种模棱两可之感,道心起伏不定,道境有些杂乱,使得她目光极为杂乱,让她不得不

尽力,去理清杂乱的道境。

桑梓道心圆满,道境充足,这飘渺之音,无异于锦上添花一般,使得他道境获得新的感悟,让他沉浸道境感悟,乐此不疲。

对于那国师而言,这飘渺之音,恰似高山流水之音,给他一种知己难求之感,使得他情不自禁的飘然而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一语,恰似琴瑟和鸣,使得那飘渺之音更为美妙,这悠扬之音,与那飘渺之音交融,使得那轩辕老祖,微阖的双目之中闪烁出一丝光泽,更是使得国师,感觉到一种飘然之感。

这两种声音,飘入青桑的耳中,竟然使得他的眼中闪烁明悟之色,这话语之中的感悟,竟然引起了青桑的共鸣,那动与静的感悟,再次浮现心头。

“致虚者,天之道也。守静者,地之道也。天之道若不致虚,以至于达到至极,则万物之气质不实 。地之道若不守静,以至于至笃至实。”那轩辕老祖飘渺之音在次传来。

“天地有此虚静,故日月星辰,成象于天;水火土石,成体于地。象动于上, 故万物生;体交于天,故万物成。所以虚静之妙,无物不禀,无物不受,无物不有。万物都是出入于阴阳,才能升降造化。成就万物,与万物并作者,皆是此虚静之妙。”那国师竟然情不自禁的再次道破妙音。

那飘渺之音,那悠扬之意,使得这圣殿之内,道境更加浓郁,这琴瑟和鸣之音,进入青桑的耳中,使得青桑那共鸣之意更浓,青桑目光闪烁不定,就好似那动与静的变化一般。在那琴瑟和鸣之音中,青桑竟也情不自禁说道:“妙,妙,妙!”

这声音恰似高深流水之中,清风拂过,竟然使得这乐曲更加玄妙美好,这声音传入轩辕老祖,与那国师耳中,竟然使得两人同时睁开双眼。

目光所及之处,竟然是一个修为不过武宗之人,这使得两人心中皆是一怔,那轩辕老祖,目光飘渺,轻声说道:“何为妙!”

青桑的眼中闪过一丝动静不乱的神色,他轻声说道:“琴瑟和鸣,沁人心脾,飘渺之音醍醐灌顶,悠扬之音震耳发聩,岂不妙哉?”

那国师眼中闪烁一丝赞赏,开口说道:“妙为何?”

青桑眼中闪烁一次明悟之色,他没有丝毫停顿,轻声说道:“万物都是由动而生,由静而归根。虽生生不已,但却终而无不归其本。我修动静之意,得化凡之心,是以动静之境圆满,今日闻言,恍然大悟,动静之意,并非凡而终,岂不妙哉?”

轩辕老祖眼中闪烁出一丝兴致,他飘然而道:“我心若静,何以有动?”

国师眼中闪过一丝雅致,悠扬道:“我心若动,何以有静?”

青桑心中,那动静之意化凡,那凡心之中有真意,在这两个人的禅机之中,青桑动静之意的心境,再次得到了突破,青桑目光化凡,话语到意,轻声说道:“入耳所言,动静之意,本天道自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