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至尊
字体: 16 + -

第二十五章 昆仑奴(上)

摩勒回忆起,那一年,他被卖进了土司府,在幼小的记忆里这已经是第二次被转卖了。饥饿、寒冷、打骂占据了他记事以来的所有记忆,土司老爷买进一个小昆仑奴是为了陪自己的宝贝儿子练武的,在摩勒进土司府之前已经有四个奴隶被少爷活活折磨死了。那个土司少爷承继了老土司所有的优点——肥胖、懒惰、愚蠢、骄纵、变态、心狠手毒。

陪练就是做少爷的人形沙包,少爷用刀、用枪、用斧……如果用拳脚棍棒那真是值得感恩的事情。陪练自然不能还手,甚至不能躲。小摩勒生生在少爷的毒手中撑过了半个月,这已经是创奇迹了。每天摩勒都鲜血淋漓地爬回马棚,吃下猪食一样的干粮,第二天再摇摇晃晃去当人肉沙包。

回忆起来那段过去,阿黛丝总是唏嘘落泪,但摩勒却不觉得特别苦——昆仑奴有觉得苦难的权利么?他只是觉得那个少爷真是蠢得过头了,老土司给他请的武师不乏一流好手,教他的拳术剑术这家伙却翻来覆去领悟不了,连个形似都做不到。挨打的沙包却听过一遍就了然于胸,每次少爷发力、使劲他都看得清清楚楚,每次少爷打过来,他早就将肌肉移动到击落部位,将伤害降到最低。这才是他能熬过来的秘密,谁都不知道一个才六岁的孩子早就练成了肌肉移形换位的本事,这是传说中接近先天高手才具备的啊。

有天晚上,他拖着一条断了的左腿爬到马厩,抱着冰冷的布满了灰尘杂草的醪糟吃着的时候,灰黑的小脸上没有哀伤,只有沉思——那敲向关节的棍子怎么用肌肉抵挡?

这时,一个笑眯眯的老道站在墙根不远的地方,向他招手,他擦擦眼睛,不是做梦,放下食盆爬了过去。老道用手抚过他的断腿,一道白光闪过,腿不疼了,摩勒看着完好的左腿,连连向老道叩头,老道也不阻止,笑眯眯地看着他,摩勒也不说话,一个劲地砰砰猛磕。老道道:“你是哑巴么?只懂得磕头?”

“求老爷爷教我本事?”

老道兴趣大增,这孩子不是求救,而是求学。“你想学什么本事?”

“治腿的本事?”

“为何?”

“下次腿断了,就能自己治。”

老道摇摇头,就这么喜欢挨打么?终究摆脱不了一颗受苦受难的奴心啊。叹息一声,将手放在摩勒的额头,摩勒觉得脑子一凉,多了一道法诀。

“能领悟多少,就看你的机缘了。”说罢,老道飘然而去。

摩勒学会了冥想,老道留在他脑中的法诀,通篇不过百字,微言大义,但对肌肉的掌握以及伤势修复神效无比。少爷的教练走马灯似地换,因为他觉得这些武师都不是什么高手,他的武技似乎没什么进展。其实任谁这样每天做个样子,让沙包站着不动挨揍也练不出什么名堂。

摩勒从数十个武师的演示中,竟学会了百家拳法和十八般兵刃的用法。每天晚上回到马厩,冥想一遍恢复体力,他就练习一遍白日所学。短短一年,身躯竟长得如同十几岁的少年,肌肉控制更为圆熟,体力耐力防御更是强的离谱。这一切,都是做人形沙包所得。

这一晚,他在马厩前仰望月华,融汇各家拳法,不知不觉竟练得圆融如意,肌肉如蛇般在各处游走。他悟性既强,又得老道留下的法诀日日修习,不知不觉间,已离先天仅有一线!

忽听得“咦”得一声,摩勒发现那个穿白衣的老爷爷又出现在墙角的月桂树下,正饶有兴趣地看着他练拳。他收了拳式,欢喜地跑了过去。

“小家伙,还没被打死啊!”

摩勒憨笑道:“恩,多谢老爷爷传我的治伤法子。”

老道无名火起:“我说你怎么是猪脑啊,枉有这么好的资质,这么喜欢挨揍!”

摩勒见惹得老道生气,低头小声道:“能学本事呢。”

老道看到摩勒微黑的皮肤和卷曲的头发,心里一动,问道:“你是昆仑奴?”

摩勒低头不言。老道长叹一声,因摩勒的皮肤不似一般昆仑奴那么黝黑,那晚老道并未注意。原来昆仑奴是唐时流行一时的黑奴,据说从海外贩卖而来,当时流行的一句话便是“昆仑奴,新罗婢”。昆仑奴只是充作贵族的玩物,

为贵族提供歌乐、杂耍、苦力等服务,不同于其他奴婢还有升做总管、大丫鬟的出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昆仑奴不但地位低下,而且几乎得不到学习技艺的机会。主家可以拿你当宠物一样好吃好喝,但却永不会得到信任。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是昆仑奴虽然力大体壮,但大都智力低下。

原来摩勒每日宁可受尽折磨,为的只是那一点点的“学本事”的机会。老道知是那日错看摩勒,便道:“想学本事?”

摩勒霍然抬头:“想!”

“那为何那日你只求我教你治伤的法子?”

“您还可以教我别的本事?”

老道气一泄,这孩子除了武道悟性难道真是没脑子么?暗叹一声耐心道:“想不想学更厉害的本事?”

“比吴先生还厉害么?”吴先生是摩勒这一年来所见武师中最杰出的一位,一身内劲几入化境,摩勒亲眼看见吴先生只一掌便打得十七块青砖成为齑粉。

老道也不答话,提起摩勒飞身出城,在一处山岗之上,手一挥,一道长虹般的飞剑划破夜空,将一株合围粗的大树一劈为二。摩勒张目结舌,愣住了。

老道这才道:“武学之道,乃凡俗小道,修真求仙方为大道。你……行了,别磕了,我教你修真吧!”

摩勒立起身来,小脸满是兴奋之色。老道从真气运使,到突破先天,再到真元修炼,修真十境,详为讲述。

摩勒听着听着,身随意动,手足自然而舞,身上泛起毫光,只听得一阵噼啪作响,摩勒浑身的骨骼像脱去枷锁一般,脏腑筋膜轻灵无比,一呼一吸间和外界元气隐隐呼应,对天地的感知增强了百倍。

这下老道开始目瞪口呆了,这么随便听听就突破先天了?一个七岁的先天?虽说他原本就只差一线,但是这一线也是水磨功夫,就算资质绝佳之人,从接近先天到先天,勤修不辍也需十年左右。

老道嘿然一笑,掏出一枚金黄色的丸药,道:“你既能如此快进入先天,那么趁热打铁,这是一枚筑基丹,服下干脆筑基吧。也好快快修真,嘿嘿。”此时如有修真之士在一旁,定会大大斥责老道莽撞冒失。寻常先天之士要筑基,需先伐毛洗髓,不仅修习基础法诀,增强丹田与天地感应,还要练习辟谷,排去身体杂质,循序渐进,因此有“百日筑基”之说。当年聂隐娘拜入妙空神尼门下,妙空也只是给了一粒洗髓丹,而后徐徐筑基。像老道这样凭借一颗筑基丹就硬生生让一个刚入先天的孩童去筑基,就好比让一个让刚学会爬的婴儿去奔跑一样。

摩勒对老道崇拜无比不疑有他,接下丹药,仰脖一吞,只觉得轰然一响,仿佛吞进去一颗火炮一样,在体内爆裂开来。能量太大了!他觉得有一股雄浑暴烈的热流在体内横冲直撞,仿佛找不到出口的笼中猛虎。

摩勒浑身像烤熟的大虾一般通红,身形暴涨两圈,肌肉虬结而起,像喝醉酒般摇摇晃晃,脚一蹬巨石轰裂,拳一展巨树折断,老道疾步向前抓住摩勒的脉门一探,结果被一挥之间就摔了出去。

老道蹲坐地上,双目圆睁——这不可能,这小子怎么能单凭蛮力就把仙人甩出!须知力量不能违背法则,就如一个人力气再大,也不可能坐在椅子上把自己抬起来!

他从救治摩勒,到教摩勒习道修真,再到给摩勒筑基丹。从头到尾都是游戏人间的戏谑心态,仙人仿天道而无情,于无为中顺其自然,刻意去行善或作恶,在他看来都是落了下乘。初见摩勒,是观其孤愤之意,随手援之。再见摩勒,是看到其拳意居然有一丝真道,继而教授修真之理,再看其悟性奇佳,于是起了好奇之意,将筑基丹随手赠送,反正他有的是神通手段,筑基未成也是这孩子运数,总不至于让他爆体而亡。但现在的情形,大大出乎他的预料。既不像筑基成功,又不像毫无所获,还是继续看看再说。

摩勒双目通红,仰首长嗷,神智不清已在暴走边缘,连拔数颗巨树,兀自觉得身如火烧,狂吼连连,跑到一面山崖,双手使劲,只见半爿山体轰隆间倒塌。这才身子晃了晃,倒在草坪上。

老道瞠目良久,拍拍脑袋,这还是筑基么?筑基只不过是在体内形成小宇宙,与外界周天

形成循环,说白了,就是打通天人合一的一个通道、一个地基而已。

老道一探摩勒的脉门,暗道不好——摩勒体内空空如也!不但感受不到丹田,连经脉、穴道等都消失不见,身躯浑如一体。但令他大惑不解的是,摩勒此时呼吸沉稳,心跳蓬勃有力。贲张的肌肉舒展,平滑宛如线条般优雅。

可是没有丹田经脉,还修个屁的真啊!

奇哉!惜哉!老道摇头晃脑地叹息,本想收的一个资质绝佳的徒弟,谁想到被自己一颗筑基丹给毁了。真是贪心不足啊,真是急于求成啊,真是揠苗助长啊,真是……老道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子。

摩勒这一睡,足足睡了七天。七天头上,他睁开眼睛,一跃而起,龙精虎猛地舒展一下胳膊,觉得浑身是力,不由得大喜,向老道纳头便拜:“摩勒谢师父传功!”

老道老脸一红,摇手道:“那个,无须客气。其实、其实你不必叫我师父的。”

摩勒嗫喏道:“您可是嫌弃我是昆仑奴么?”

老道愈加窘迫:“不是的,不是的。这个……哎”怎么说呢,难道直接告诉这个好武成痴的孩子说你毁了,这辈子修道无望。这就像拉着一个饿得半死的乞丐参观了满汉全席后告诉他你可以走了,这些东西看看就行了。

看着摩勒失望的眼神,饶是老道游戏风尘也不由得大感歉疚,便道:“你就叫我老师吧。”

摩勒不懂得师父和老师的区别,只要是能学本事就好了。兴奋地喊道:“老师!老师,我现在已经筑基了,接下来学什么?”

老道苦笑,心道你还筑基啊,你连基都没了。来回踱步沉吟半响,转首对摩勒殷殷道:“孩子啊,你的天赋与众不同,寻常修真之法不适合你,为师这里有秘宝经卷三卷。名为《大力降魔真诀》,乃本教不传之秘。修成后,有神鬼莫测之功。”说罢,面色郑重地掏出三面金色贝叶,递给摩勒。

摩勒以额触地,大礼参拜后,双手接过经卷。三面贝叶金光灿然,一看便不是凡物,心中愈发对老道感戴不已。苦难使人早熟,福至心灵之下,小摩勒竟有几分成人仪范,恭恭敬敬问道:“多谢老师传法,弟子定会勤加修行,不坠老师威名。老师,那个……本教是什么教?”

“本教名为阐教,乃玄门正宗,贫道正是十二金仙之一的黄龙真人。”老道仙风道骨地捻须道。

摩勒听得师父道号如此响亮,心下愈喜,一抬头,老道没了踪影,只剩下余音在夜空中袅袅不散:“勤加修行,万不可堕了为师的威风!切记,万万不可将道术用于战阵之中,会遭天谴!”

摩勒双拳捏紧,轻声道:“老师,我会修成本领,完了再去找你!”

空中骑鹤的黄龙真人闻听好悬掉了下去。这黄龙真人在商周的封神大战中每战必败,却偏偏又热心无比,周军每逢劫难此公必到。大劫过后,十二金仙入佛的入佛,被削去顶上三花的被削。唯有此公屡逢劫难却又完好无损,也算奇事。至于他的《大力降魔真诀》却又是阐教的一桩公案了。

当年,元始天尊传法十二弟子,令每名弟子选择随身宝物,广成子得翻天印,赤**得八卦紫寿仙衣,俱留孙得捆仙绳,文殊广法天尊得遁龙桩,太乙真人得庆云青莲等等,唯独黄龙真人选了金光灿然的《大力降魔真诀》。元始天尊赞叹其慧眼独具,此真诀系原始天尊域外偶得,就连天尊本人都未曾参透。

黄龙沾沾自喜,时常拿真诀炫耀于同门之间。不过参悟数百年毫无寸进,黄龙后来也急眼了,不再秘技自珍拿出来与同门共同参悟,又几百年整个阐教竟无一人悟得。黄龙这才知道自己拿了一部废经,师尊“慧眼独具”的话纯属戏言,试想若非这真诀是废经,世间还有什么法诀能难倒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

黄龙成了玉虚宫的笑料,眼看同门个个精炼法宝,道法日深,自己却拿着一部金光灿烂的废经耗费光阴,在封神大战中吃尽苦头。扔了吧有点可惜,不扔吧毫无用处,实在是鸡肋得可以。今日搪塞给少年摩勒,也算是物尽其用。只是摩勒最后那句“完了再去找你”听着闹心,黄龙抹抹额头虚汗,暗道相见真如不见,还找我干嘛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