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流年却成永远
字体: 16 + -

第三十二章

    “你在干嘛?”

    大早上跟晓棠打了下篮球,现在躺在床上看书的瓜瓜突然在上午的时间收到岑芸的短信,让他很是意外,因为这是第一回。

    “在寝室,今天怎么上午就有空了?”瓜瓜认真回着短信。

    “你不会还在睡觉吧?”

    “早起来了,早上还打了篮球的。”

    “那你往窗外看看。”

    瓜瓜从床上坐起来,把头伸了出去,看到路边站着的岑芸,差点没从床上摔下去。

    “你还说不是在睡觉!”岑芸对着305喊着。

    “真的没,我是在床上看书,你等着啊,别走,我马上下来。”瓜瓜直接从床上跳了下来,穿好鞋子就往楼下跑去。

    “我真没在睡觉。”瓜瓜一边抓着脑袋一边在想怎么才能证明自己说的话。

    “行啦,不用说了,我就随口问问。”岑芸看着瓜瓜傻乎乎的样子,笑了。

    “你怎么来了?”

    “怎么?不想看到我?那我走了。”说完岑芸就转身准备走。

    “没有没有,只是昨晚你才说不会提前来的。”瓜瓜伸出手想拉住岑芸,但只伸了一半。

    “傻瓜!”岑芸看着悬了半天手,忍不住的说道。

    “今天天气不错,陪我出去逛逛吧。”

    “好啊,我来武汉除了几个大学,还没去其他地方玩过。去哪?”

    “嗯......让我想想啊,我们去长江大桥吧。”

    “行!”

    那时的华农,只有三趟公交车,571、576和591,571可以去火车站和汉口,576可以去武昌的江边,而591是往光谷里面走。要去长江大桥,可以先坐576到司门口下车,然后沿大桥脚下的阶梯走上桥面。从华农出发时已经是十点多了,在576上一路摇摇晃晃到达司门口已经快十二点了,两人下了车,瓜瓜看着四周陌生的建筑物,这里应该是个商业街。

    “这里就是司门口了,和汉口的江汉路步行街一样,是武昌的商业街。和江汉路隔江相望,那边还有渡轮,坐船过江就到了江汉路。”岑芸看出了瓜瓜的疑惑,顺便开始介绍。

    “第一次来,乡下人进城了,哈哈。”

    “少贫,我们去户部巷吃点东西在去大桥。”

    “户部巷?那个传说中本地人不来,专坑外地人的小吃街?”

    “嘿,你还知道这?其实也没你听到的那么差,有几家的东西还可以,我经常来吃的。”

    “嗯。我跟着你走。”

    户部巷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数十年经久不衰。而且它的历史相当悠久,在明嘉靖年间的《湖广图经志》里有一幅地图,上面清楚地标注着这条狭窄的小巷;历史上的户部巷,知名度很高,巷子虽小,名气却很响亮。此巷负责管理户籍钱粮而得名。古往今来,因靠近长江的原因,舟车络绎,人气鼎沸。小巷人家勤劳巧作。汇江汉五粮、天下干鲜精烹细调,以鲜、香、快、热之汉味小吃惠及熙攘人群,声名鹊起,经久不衰。(此段文字摘抄了百度百科中对户部巷的注解。)

    “老板来碗鱼汤糊粉,黄谷鱼。”

    “老板,一碗三鲜豆皮,多点料。”

    “婆婆,糯米包油条,我又来了。嘻嘻。他啊,同学。”

    “姐,一碗豆腐脑,少放点糖。”

    ......

    岑芸在这条小巷子里穿来穿去,熟悉得连老板都认识了,瓜瓜跟着后面不一会手上端着提着各种小吃,很多都是没见过的,果然是个吃货啊,可以跟采蜜的小蜜蜂比谁更勤劳的吃货。

    “来,吃开。这是鱼汤糊粉,把油条泡在里面吃,这是糯米包油条,有点像寿司,但比那东西好吃,哈哈。”

    “这个糊糊有点上头,这是放了多少胡椒粉?”瓜瓜吃了一大勺鱼汤糊粉,顿时呛得差点吐出来,强忍着眼泪都快憋出来了。

    “哈哈,这东西就是鲜鱼和胡椒粉一起熬出来的,要用油条泡着一点点的吃,哪有你这么吃的?你是猪八戒吧,不对,没你这么瘦的猪八戒。”

    “你这一说有点像西安的羊肉泡馍的吃法啊。”

    “差不多的,再尝尝这个,武汉的寿司。”岑芸把一个白团子推过来,像是没有海苔的寿司,更像是是个饭团。

    “这个可以,油条香酥糯米绵软,既有嚼劲又有糯口,很有层次感。”瓜瓜一口咬下去,有清脆的声响,咀嚼时软脆交替,口感很丰富。

    “大厨点评得相当专业哦。”

    “没有没有......”

    一个小时过后,大部分东西都进了瓜瓜的肚子,看着有点走不动的瓜瓜,岑芸是相当满意。

    “你就是太瘦了,应该多吃点。”岑芸笑嘻嘻的对他说。

    “那你把我养胖一点吧,我妈妈肯定会感谢你的。”瓜瓜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真的是太撑了。

    “嘿嘿。你想得美!”

    又被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