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世界开农家乐
字体: 16 + -

第112章铺桥修路积功德

    刘老丈的父母当年逃难亏空了身体,自此烙下了病根,又一直牵挂生死不知的幼子,积郁在胸。

    在长子成家立业后不久双双归西,临终前一直惦记着失散多年的幼子,自责当初为什么不把孩子搂得更紧些,或者用包袱把孩子牢牢的绑在身上……

    这么多年,刘老丈一直托人四处打听二弟的下落,可惜当年大难过后,十室九空,又加上时隔多年,始终没有刘家二郎的音讯。

    当年刘家二郎被人群裹挟着带到一个小山坳,哭泣之际幸遇他的养父母。

    当时的养父母也在找寻被人群挤散的幼子,便带着刘家二郎一起找寻失散的亲人。

    他们人生地不熟,只得一路打听着返回遭遇乱兵的地点,谁知天不遂人愿,刘老丈的父母刚带着长子悲痛欲绝的离开这个伤心之处。

    养父母带着刘家二郎在事发地找了一天未果,他们担心再次遭遇乱兵,只得黯然神伤的离开。

    他们担心自己远走他乡,失散的亲人再无相见之日,便带着刘家二郎在丽邑的山坳中住了下来。

    他们不时的带着刘二郎四处打听亲人的下落,可惜始终没有音讯。

    时间一长也就断了寻找亲人的念头,养父母把刘家二郎视若亲子,为他倾注自己的所有,心中默默期盼自己苦命的孩儿也能遇上好心人。

    刘家二郎感激二老的养育之恩,把二老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侍奉。

    后来刘家二郎长大成人娶妻生子,而他的孩子就是现在辛老丈的三女婿——刘郎。

    鹰伯贤的双眸闪着亮光,崇拜的看向王晓天,赞叹道:

    “公子果然好眼光,不用占卜演算,一眼便看出东庄卖肉的刘老丈和辛三娘的郎君——刘郎有血缘关系,他们可是从未谋面的亲叔侄。”

    刘郎蹭的一下站起身,慢慢挪到刘老丈的面前仔细观看他的眉眼。

    像~

    太像了~

    若是父亲还活着,也应该是这般模样。

    自打他记事起,逢年过节之时,父亲和翁翁总喜欢坐在一起吃几杯水酒,喝醉了一家人抱头痛哭。

    没想到父亲口中失散多年的亲人还健在,他并不是无依无靠的孤儿。

    刘郎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

    “伯父在上,受小侄刘念一拜。”

    刘老丈双手扶住失散多年的侄儿,忍不住老泪纵横,

    “念哥儿,好~好~等他日入了黄泉,我也能给双亲有个交代了。”

    双亲再上,不孝子今日终于找到刘家遗落在外的后人。

    双亲在天之灵,也该含笑九泉了。

    刘老丈扶起刘念,急不可耐的询问:

    “二郎如今住在哪里?”

    刘念闻言,脸上露出痛苦之色,声音沙哑,

    “六年前,二老便双双仙去。”

    刘老丈右手拍拍刘念的肩膀,安慰情绪低落的侄儿,打问他的情况,

    “那你如今……”

    刘念想起留在家中的妻儿,身上立刻洋溢着幸福的喜悦,眼中流露出宠溺之情,

    “我已娶妻生子,与老泰山做了邻居。”

    没有打扰刘老丈他们一家团圆,王晓天招呼众人赶紧开工。

    ……

    随着附近乡民自发加入修路的队伍,这条山路修建的速度越来越快。

    “叮!众人齐心,其利断金,玩家王晓天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建筑技能得到提升,获得生活技能:高级建筑师。”

    “叮!玩家王晓天获得物品:山路(初始地:辛老丈家,终点:武家庄),品质:合格,数量:1(条)”

    在两半路面的链接工序刚刚完成,上苍降下星星点点的金色光点没入众人的体内。

    “叮!修桥铺路积善行德,福泽后人,玩家王晓天率众人修路有功,获得功德点数:10点”

    得到功德光点的众人立即感到自己神清气爽,一瞬间,他们似乎接触到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机缘。

    与此同时,丽邑城隍庙内,不苟言笑的城隍爷正慢慢翻看着功德簿。

    突然,功德簿的排名发生显著的变化,武秀才的大名出人意料的挤进功德簿的前列。

    丽邑武绅(元哥儿):丽邑当世孟尝武承休之子,郿邑土地之孙,秀才功名,温良俭让、尊师重道、才华横溢……

    命数:武家气运衰败,武绅福薄,命中注定秀才功名,之后科考屡试不第。

    城隍爷刚阅读完武绅这一世的命数,就看见功德簿的字迹如积雪消融,很快失去踪迹。

    他难以置信的揉了揉眼睛,集中精神定睛一看,武绅的命数居然发生改变。

    到底是何人如此神通广大,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改变武绅的命数。

    现在武绅的命数变成:武绅,文武双全,未来:?

    还备注了一行小字:功德加身,逆天改命,可修仙,可享人间富贵,可任神职……

    神职?

    城隍爷忽然想起一事,吩咐随侍在侧的衙役,

    “你去给丽邑武绅托梦,让他在家准备来年的城隍考试。”

    “是!”

    衙役答应一声,恭敬的行了一礼便转身出了城隍庙,耳畔突然响起城隍爷不放心的叮咛,

    “这个丽邑武绅乃是当世孟尝之子,现如今住在东庄旁边的武家庄。切记切记!”

    衙役暗暗吃惊,他乃是城隍爷的心腹之人,平常这种跑腿的小事哪用得上他亲自上阵。

    他心知此事定有蹊跷,只得早早的赶往武家庄等待武绅夜晚入梦。

    王晓天对地府招城隍的事一无所知,眼看着后天就是武秀才大喜的日子,他们还滞留在东庄没有离去。

    众人围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决定今天就赶回武家庄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这里可不是后世的赵家镇,随时都可以购买处理好的新鲜食材,现在所需的物品都要自己动手。

    一行人赶着几辆驴车和马车,浩浩荡荡的赶往武家庄。

    早一步赶回武家庄的李应向武承休禀报王晓天他们要来的消息。

    武承休一边打发人准备休息的房舍,一边赶往武家庄前往东庄的路口迎接。

    武承休向众人行礼,客气的说:

    “公子、七郎,这次麻烦你们为犬子的亲事劳神。”

    王晓天他们还了一礼,笑着:“武员外,恭喜恭喜,这可是我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