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携带剑士模板
字体: 16 + -

第二十二章 缘由

    整个神州内地,楚、齐、燕三国其实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

    江湖人士实在太多了,多到难以管控,多到在高座皇位的掌权者发自内心的不安。

    患梅宗手指轻点桌面,徐徐道来:

    “自古以来,侠以武犯禁者数不胜数,居心叵测者,以武力祸乱朝纲之事常年发生。

    邪魔外道者,以百姓之命献祭,以万千生灵铸造自身根基,此类恶徒更是难缠,诛杀不易。

    楚国这棵大树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但这颗树,如今却生了太多不必要的枝叶。”

    患梅宗的神情瞬间带上了无端冷意,连带语气,也显的森然可怕:

    “那些枝叶上,隐藏着无数蛀虫,蚕食大树本身,唯有将之除掉,楚国的这颗树,才可重唤生机。”

    殷商面色平静,稍一思索后,回道:“有理,但这与刘家被灭,有什么关系?”

    “刘家只是个小角色,无足轻重,

    但这样的小角色,太多了。

    即便个体的力量不足以颠覆朝纲,但累积到了一定的数量,也能带来相当巨大的威胁。”

    殷商嗯了一声,对此,他也能理解。

    整个神州大陆,一流宗门要么远居山野孤林,要么就在国土内部开宗立派,育人子弟,与朝廷彼此和睦多年。

    二流门派皆与朝廷有合作关系,换做后世的话来说,二流门派就是国有制造商,不以武力居大,而以产业为优先。

    所生产的物资民用军用皆有,但凡涉及军事的,轻易不会流落民间,管控的效力极好,人员也有极大要求,非家族子弟或是朝廷推荐者,想入派,难如登天。

    这方面的要求,甚至比一流宗门还要严格。

    这样的门派,对朝廷只有利没有害,对百姓也是如此,有时发生地方灾害,地方上的二流门派与地方官员也是携手合作,共同援助百姓。

    最麻烦的,反而是位于江湖底层的三流小派,以及江湖散修。

    就光以楚国来论,其国境内的三流门派在三百之数以上,所累积人员在十五万人以上。

    其中,具备气感的武夫,不会少于三万人,入品者最少也在两千人以上。

    至于江湖散修,他们遍布各地,数量不明,保守估计不低于二十万,虽实力低微者众多,但仍有高手隐于其中。

    这些人亦正亦邪者居多,喜逍遥度日,最厌烦条条框框的规矩,这点,倒是和殷商极其相似。

    因为他的梦想,便是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剑中谪仙。

    但散修之间,彼此不存信任,心狠手辣者比比皆是,杀起人来,一个比一个狠,对北陵卫的而言,这无疑是个巨大的麻烦。

    轻则为祸一方,重责动摇国之根本。

    “那么,我很好奇,为何会选择纪家?”

    “刘家,一如其他派系一样,太过猖獗了,身处望北城,你应该明了,野人已经不安分了。

    前些日子,已经试探多次,若非靖北军战力雄厚,果断阻击,打退了一次,只怕战火已经延绵望北城。”

    “原来已经交手过一次。”殷商恍然,这倒是他所不清楚的。

    靖北军是楚国最强的劲旅,这一点,毋庸置疑。

    即便殷商只是个穿越者,来此世界的时间并不长,但也早已多次听闻靖北军诸多战事,以及靖北军的领袖,是何等精才艳艳,何等雄韬伟略之人。

    患梅宗道:“如今,天越发的冷了,野人那边物资匮乏,暂时停下了动作,但谁都明白,这场仗,一定会打,而且时间不会拖的太长。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野人便会南下,侵我楚国大地杀我楚国子民。

    我既生为楚国子民,怎能允许发生这种事?

    所以,刘家要灭,如刘家一样的派系,也要灭。”

    殷商沉默,

    老实说,他没弄明白这与灭刘家到底有什么关系。

    但此刻发问,似乎有显得自己特别蠢的嫌疑,

    所以,他忍住了。

    庆幸的是,患梅宗还有后话:

    “刘家野心不小,妄图扩大势力,壮己身根基,

    近些年,刘家累积增员五百多人,这意味着,我楚国少了五百可用兵员。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刘家,似这样的派系,整个楚国中不少于百数。

    其中彼此牵扯,仇与恨,爱与嫉,极其普遍。

    一家扩大势力,另一家就会跟着增员,他们却不想想,若是大量轻壮年入了派系而非军营,朝廷的兵员问题,该如何自处?

    一场大战下来,会死不少人的,何况,我们的对手,是北方苦寒之地的那群顽强野人。

    那群,生来就是武夫,生来就以血肉为食的野人。”

    “那……确实该灭。”

    话谈到此,殷商已经了解了前因后果。

    稍一思索,也理解了朝廷的做法。

    和平时期,兵员自当限制在一个度,如他穿越之前的后世,爆兵,才是最为不智的做法。

    因为养兵很花钱,大笔的钱。

    甲胄、战马、兵器、辎重、粮草、军饷,这些都是巨大的负担。

    但楚国所面临的问题,确实

    却是恰恰相反。

    每年光是退役的兵士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有些是年纪大了,再让人家上战场,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有些是伤残了,自然得把自由身还给人家,还得加上一笔伤残抚恤金。

    除此之外,还有些因任务或地方战事而死的兵士,一如望北城,年年都与野人发生过小规模的战斗,死伤在所难免。

    以前倒还无所谓,毕竟兵员足够,但现在楚国则面临了一个问题,

    兵员,已经入不敷出了。

    与野人的战争随时可能爆发,靖北军再强,这个强,也是有限,总会有势弱之时。

    其他地方军得防备各自的边境敌对势力,轻易不会动身,那么……如何弥补靖北军在兵员数量上的劣势,便成了朝廷的首要问题。

    明面上,朝廷为了维持安稳,绝对不能无故对江湖派系动手。

    所以,才有了北陵卫的影,这个专门负责挑拨离间,煽风点火,加剧派系争斗的特殊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