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一刀
字体: 16 + -

第一百章 我不甘

应天府,丞相府。

胡惟庸正于密室内接待李公公派来的小太监。虽不久前密室被胡惟庸砸了个稀烂,但丞相毕竟是丞相,手中宝物自然不少,没几日便又将密室装得富丽堂皇,除了龙尺木书柜外其余皆是新品,每件不下黄金千两。

对于出宫的小太监,他自是不会浪费天珍,只是命人往茶壶内扔了些良品普洱,亲自为小太监满了一盏,双手端起,笑盈盈地奉上,口中说道:“来,公公,尝尝这红尖普洱。”

小太监受宠若惊,忙从他手中接过茶盏轻吹茶面饮下一口。宫中虽有上等普洱,然他不过是个打杂的小太监,喝得是一些粗茶,更觉这“红尖普洱”与众不同,砸嘴感叹道:“果然是好茶!”

胡惟庸含笑点头道:“李公公手里的人,胡某不敢怠慢。”

小太监将茶饮毕,咂嘴回味,只觉余香饶舌还欲再品,又不好开口,只是不时望向茶壶。

胡惟庸自是懂其心思,又为他满了一盏,他不胜欣喜,忙端起一饮而尽,发出满意呻吟。呻吟过后,将茶盏放回桌面,低声道:“胡大人,此次李公公命我前来是要告诉你一个秘密,此秘密事关重大,你切不可泄漏。”

胡惟庸双眉轻挑,微笑道:“胡某向来守口如瓶,但说无妨。”

“皇上苦寻十年的陆离有着落了。”

胡惟庸微微吃惊,眼中略带惊慌,随即被平和掩盖,凑至他耳边低声道:“鹰扬将军的儿子?”

“对,便是那玄武门陆折柳。”

胡惟庸却是目瞪口呆,望着小太监不敢置信,良久才缓过神,口中念念有词:“折柳即离别,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小太监还欲说些什么,却有敲门声传来。丞相府中知此密室的只寥寥几人,此时敲门约莫是管家有要事求见,便走去开了门。

果是管家,却并非神色匆忙,只是行礼道:“大人,范子旭回来了。”

胡惟庸眼珠轻转,瞟了一眼身后的小太监,小太监识趣行礼告退,他便吩咐管家将范子旭带到书房,自己亦出了密室。

范子旭于书房等候,见胡惟庸推门而入,只是点头问好。

胡惟庸并不恼怒,缓缓走至他身旁,含笑问道:“如何?”

范子旭淡淡道:“蛮夷已退,我的任务便已完成。”

胡惟庸点头:“如此甚好。”

“我只是来与你交个差,没什么事我便先回了。”

“怎么,有事要办?”

范子旭只是点头,出门而去。

应天府,南城门。

街道两旁已站满百姓,熙熙攘攘,人人伸着脖子欲睹英猿将军英姿。有父母将孩童举过头顶,欲让其见见救国英雄,兴许还能沾点灵气日后好出人头地。

盼望了好久,终于见到了人影。英猿将军聂展韦在最前,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头顶盔缨格外鲜艳,身上铠甲一如新制,胸前却有几处凹痕,有百姓猜测此乃苦战所致,便愈加高声欢呼。

“英猿将军天下第一!”

“英猿将军天下第一!”

聂展韦不胜享受,愈加挺直了腰板目视前方,浑身金光散出的威武霸气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有百姓指着他

背影与儿子说道:“狗剩,你以后要做一个像英猿将军一样的英雄!”

陈晛双手被缚困在牢笼之中,一切的欢呼喝彩却是刺痛他耳朵,恨不得拿根棒槌将耳朵捣得粉碎。

有百姓见了他便尖叫道:“看那,那就是蛮夷!”便有无数蔬叶向他砸来,他想的却是:大明百姓真是富足,在我安南,多数地区的百姓只有树皮吃!

从城门口到皇宫正门约有几十里地,俱是围得水泄不通,甚至古稀耄耋亦走出家门,朝着聂展韦跪拜,将他奉若神明。

维持庄严神情虽是十分吃力,能换来崇拜与瞻仰何乐而不为?他便一直维持这庄严肃穆直到下马入宫。

文武百官已恭候多时,见他入宫无不行礼表示祝贺。

“恭喜英猿将军立了大功一件。”

“英猿将军不愧乃大明第一将军,堪比鹰扬将军!”

他一一谢过,提着陈晛朝金銮殿走去。

入了金銮殿,他双膝跪地行礼道:“臣聂展韦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道了一声“平身”他才站起,面带微笑抓紧陈晛朝前一推,作揖道:“臣不辱使命,已将蛮夷击溃,活捉了陈晛。”话毕,却是于心中静待夸赞。

陈晛却是重心不稳,摔倒在地上,然已是敌军俘虏,败者讲何颜面?便趴在地上不肯起来。

朱元璋只是微微点头,于龙椅上站起,缓步走下台阶,将手搭在他肩上,淡淡道:“辛苦你了。”

有一股暖流自肩膀传来,游遍全身。他作揖道:“为大明,为皇上,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陈晛趴于地上却是一声冷哼,倒是惹得聂展韦一阵紧张。

朱元璋不予理睬,抬脚踹在他项背,冷冷道:“不知死活的东西,与我说说,你是哪里寻来的军师,助你破了我十城。”

陈晛冷笑道:“那是自己送上门来的,我却未看清竟是头披着羊皮的狼。”

朱元璋不愿再理会,只是双手背负欲迈上台阶,却听陈晛道:“皇上,想不到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才迈起的腿骤然停在空中,一会便缓缓收回。朱元璋转过身面无表情地望着趴在地上的陈晛,向他走去。

聂展韦却是惊出一声冷汗,忙作揖道:“皇上莫听信蛮夷谗言。”

朱元璋已走至陈晛身旁,俯视着趴在地上的残寇,命令道:“与我说说话中意思。”

陈晛斜瞟,见聂展韦神色慌张,顾自一声冷笑,有与其同归于尽之心,便说道:“若不是我有大明防御图,怎会轻而易举地攻下十城。”

此言一出,朱元璋心中约已知晓黑白,却是仍问道:“谁人给你的大明防御图。”

聂展韦抢言道:“大明防御图一向只由狩熊将军吴祁连所有,除了他不会有第二人。”

他的垂死挣扎在陈晛看来尤其可笑,一想到自己临死前还能拉个垫背的,足以,便笑道:“谁紧张了便是谁干的。”

而金銮殿内只四人。朱元璋,陈晛,聂展韦与李公公。

除了聂展韦还会是谁?

朱元璋亦猜到是他,并不点破,依是淡淡道:“你有何证据?”

陈晛笑道:“证据我没有,证人却是有一

个,只是他已经回了天竺。”

聂展韦已是心乱如麻,不久前仍是花团锦簇,如今却似在高空走绳索,且狂风怒号,随时有坠下的可能,一边庆幸简行回了天竺,一边思考如何瞒天过海。

却有太监来报。

“启禀皇上,天竺皇上求见。”

聂展韦大惊,双眼瞪得滚圆,不敢置信地向后看去,果见简行远远走来。

陈晛却是仰天长笑,却吃了朱元璋狠狠两脚。

“身为一国之君居然笑得如此难听!”

靖州一役尚未开始他便回了天竺,却于半道沉思,若陈晛夺了大明,定不会放过我天竺,不如趁陈晛尚未得逞,将情况告与朱元璋,兴许能保住天竺!便掉头回走,快马加鞭,于前一日入了应天府,却是犹豫不决,毕竟自己答应陈晛联为盟军,亦有了一分罪责,不知朱元璋肯原谅否,便拖到了第二日。

翌日,好不容易下了决心欲进宫与朱元璋报信,却见聂展韦骑乘高头大马而来,而陈晛被锁于牢笼之中,知三军已败,便是放了心。

简行快步迈过门槛,于殿中双膝跪地连磕三个响头,高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待朱元璋喊了声“请起”才敢起身,却仍不敢抬头直视朱元璋。

朱元璋余光瞥了一眼聂展韦,见其神色慌张瑟瑟发抖,便是一声冷笑与简行问道:“天竺皇上此行何事?”

却是吓得简行又跪到地上接连磕头,磕得额头直冒血亦不敢停止。

朱元璋不耐烦道:“行了行了,别磕了,起来。”

简行不胜感激,不敢抹去额头鲜血,于怀中掏出一张羊皮,羊皮上绘着一副地图,底下写着一行小字,“洪武十年,聂展韦亲绘”。

朱元璋接过羊皮草草浏览一番,便是一声冷笑,将羊皮甩在聂展韦脸上,冷冷道:“于我说说,这是何情状?”

至此,聂展韦知事情已败露,并不反驳,只是紧咬嘴唇,低声道:“不错,是我干的。”

“为何?”

“为何?”聂展韦一声冷哼,有血丝布满双目,眼皮亦变得红肿,“我不甘!为何陆鹰扬能令你如此想念,不顾百官与后宫的反对在皇宫内为他修了一座陵墓。我不甘!为何你每见吴祁连总要拍拍他肩膀道一声辛苦了,可我呢?你却连正眼都没有瞧过我!我不甘!”

“所以你就将大明防御图交与陈晛?”

聂展韦几乎是歇斯底里地吼道:“对!我就是要向你证明我比吴祁连强,我比陆鹰扬强!我就是要让天下知道,我聂展韦才是大明最结实的靠山!”

朱元璋亦是吼道:“可你却险些葬送了我辛苦打下的江山!你让百姓生活与水深火热之中!”

已有晶莹自眼角而出,“你不是告诉我,霸业从尸体上累起来的吗?我不过实践了你的话而已,有何不妥?”

“置百姓性命于不顾者不配为王。不尊师重道者不配为将。卖国者不配为人!”说罢,便从他腰间抽出佩剑,当场砍下了他的脑袋。

陈晛见此,狂笑道:“哈哈,好一个愚蠢的人!”却亦是吃了一剑,一命呜呼。

简行吓得不敢抬头,然并不能保其性命,待朱元璋顺了气,亦送他去了阴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