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军刀
字体: 16 + -

第6章 军令如山

军令如山

孙寒拿过地图包,摊开地图,跟黄阳东交代着布防的事。三营要在城区东边,配合一营守住一个缓坡。孙寒交代的很细,黄阳东在本子上记,记完了,孙寒又问要点,确定搞明白了,才打发黄阳东回去。

然后孙寒找来传令兵,让他到各连去各连问问,有没有会使大刀的。半上午的问出来了,一连有个沧州的兵,祖传的功夫,大刀使的好。孙寒心说着,真有高人啊,赶紧去一连的阵地看。

“你会使大刀?”孙寒问正在挖工事的一个个子不高的兵。

那人停了,打个立正。“是长官,祖上传下来的。”

“你叫啥。”

“楚建明。”

“好名字,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三营大刀队队长。”

日军最近总是朝这边炮击,孙寒早想着组织个大刀队,抄个机会夜袭他们的炮兵阵地。可一直很发愁找不到合适的教官。就让楚建明舞了一套。只见楚建明接过大刀,紧紧腰间的武装带,舞开了。刀风呼呼的响,孙寒看着心里直乐,心里赞句,真是好身手。

说干就干,孙寒让手底下一个当地的兵,班长李连白火速进城办点事。直到晚上,李连白带着当地青帮的老大廖五磨和几个青帮的兄弟抬着几个大木头箱子回来了。

原来,李连白进城是去买大刀的,他到铁匠铺一说,正巧有个青帮地弟兄听见了,就让李连白留在铁匠铺子里等,自己把国军要订造一批大刀的事情跟老大说了。廖五磨虽是青帮的老大,但也是个热血汉子,国难当头,守土之责,就把青帮名下库存的大刀拿木头箱子装着让李连白带路给送过来了。

孙寒一听,这不是打个盹,拣着枕头吗。拉着廖老大的手,激动的一句话说不出。

廖老大走南闯北,见过世面,也敬孙寒是条汉子,倒是不客套。

“国难当头,全民抗战,我老廖捐国军几把大刀算个什么。老弟但有吩咐,我老廖纵是和青帮的弟兄赴汤蹈火,也要支持兄弟们打小日本。”

就这么着,营里的大刀队成立了。楚建明领着兄弟们利用作战空闲,抓紧的练,大刀队里也都是从各连挑出来的龙精虎猛的汉子,楚建明也不藏私,将祖上的刀法悉心传授。尤其是王石头,别看枪打的一般,刀法却习的上手,楚建明见着眼里一个劲高兴,就多教他。

转眼三营的防区在城下已经扎了一个月,双方在反复争夺,互相拉锯,都有死伤。

铁打营盘,流水的兵,后方的新兵也见天的往几个营补充,天气一天天冷了,日军的进攻稍稍减弱。

孙寒盘算着大刀队可以拉出去,牛刀小试一把了。就和团里商量着,想这几天找个时间,摸他小鬼子一把。又过了几天,日军那边的卧底提供了日军防区的情况,并指出了个防区空挡。

团里特地把教导队拉过来,又从别的营带人过来,打算今天晚上就利用这个防区的空挡摸进去。当天晚上,师情报科的胡椰过来带路,那边卧底提供的情报他最清楚。

半夜十一点的样子,大刀队出发了,一百多人,齐刷刷的背着大刀。陈锋带着教导队在三营的防区等待接应。出发的时候,陈锋才第一次见着当时身为大刀队队长的楚建明,两个人都没想到,此后多年,楚建明的一席话改变了陈锋和全团一千多号兄弟的命运,并且他和楚建明结了过命的交情。

站在队列头了的楚建明,脸上涂黑了,刀光反着月光,阵阵寒意,整个人象个标枪一样戳在那儿,如同个杀神般。

楚建明领着头喝了酒,冲着教导队的兄弟抬手敬礼,然后就和胡椰领着全队弟兄消失在黑夜里。

约摸两个小时后,远方枪声、爆炸声大作。大伙知道,是那边干上了。陈锋和孙寒在营部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的等待。

枪声停了老长时间了,也不见大刀队的兄弟们回来,大家的心就都被揪了起来。听见外面大喊一声,“报告。”陈锋掀了帘子看。

只见的月光下面,王石头浑身是血,斜背着步枪,左手提溜着大刀片儿,右手提着个人头,威风凛凛地站在那儿。

“人都回来了,怎么样,搞掉多少小鬼子。”

“报告长官,有些弟兄没能回来,遗体我们带回来了。砍了七十多小鬼子,搞掉了他们四门重炮。还有的,让他们跑了。不敢多呆,楚队长带着弟兄们边打边撤,还带回来几个小鬼子,楚队长正在后面押着呢。这个是他们小鬼子军官的人头。”王石头喘着气,把颗狗头扔在地上。

“走,看看去。”陈锋和孙寒往外走。

外面几个弟兄正围着日本兵拿脚踹呢,打的几个小鬼子杀猪叫。

陈锋过去拦了,让教导队的人押了,送团部审。然后吩咐另一个兵,把王石头带回来的人头拿箱子盛了,明天阵地上喊话,还了小日本。

“死都死了,让他有个全尸吧。”陈锋说了句,孙寒觉得陈锋这个人就是太仗义,但在中国太仗义的人一般官都当不大。

此外这次偷袭,大刀队也有损失,三十多兄弟长眠国土,师部的胡椰断后的时候为了救别的兄弟,负了重伤,送到团医院抢救,也没救回来,几个护士见他年纪轻轻,仪表堂堂的就捐躯了,一壁的哭。

但好歹鬼子的重炮被搞掉几个,阵地上消停了很多。尽管大家都挺乐观的,觉得年前,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战事,但陈锋凭着他职业军人的本能隐约感到有些不对劲。

最近日军几乎没什么象样的进攻,每天只是炮击袭扰和空袭,这不符合他们的作战习惯。陈锋也许没有想到,就在大刀队成功夜袭之后的第三天,一场两军之间的大厮杀拉开帷幕。在城外,两军数万人马反复争夺,城内,各路部队艰苦地守卫城垣。最后,城内的很多百姓也纷纷支援作战。

,欲知后事如何,请登录新浪原创订阅更多章节。支持作者,支持正版。